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论注讲记(十六)▪P2

  ..续本文上一页染著,但生染著时,起的作用是使人升天,或者发起菩提心。还有一位《华严经》里讲到的妓女善知识也是如此。这样以乐而作加持,使人增上境界,不可思议!

  所有这些都不是分别心的境界,当然无法思维、议论。这只有仰信佛的境界。《宝性论》最后一品说,能对如来藏和佛果不可思议的菩提、功德、事业生起信解,就会获得极大功德,超过多劫用充满佛刹的黄金作供养,或者多长时间发起世俗菩提心持戒或修定等的功德,原因就是对不可思议的如来藏以及诸佛菩提、功德、事业这样四种金刚处生了信解。我想这里如果能对极乐世界的万德庄严生起信解,也会获得极大功德。

  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者。有三种事,应知。何等三种。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虚空。

  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要知道,是指极乐净土中有三种事。哪三种呢?一、水;二、地;三、虚空。

  这意思是说,阿弥陀佛所庄严的极乐国土,有三种是主要的,一是水,二是地,三是虚空,在这三种上遍满了无量庄严!

  【此三种所以并言,以同类者故也。何以言之。一者六大类,所谓虚空,识,地,水,火,风。二者无分别类,所谓地水火风虚空。】

  之所以把水、地、虚空合并起来说,是因为这三者属于同一类。怎么说是同一类呢?一方面,水、地、虚空三者都属于六大这一类(六大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另一方面,水、地、虚空又属于无分别这一类,无分别是指地、水、火、风、虚空这五种法是无分别的法。

  【但言三类者。识一大,属众生世间故。火一大,彼中无故。虽有风,风不可见故,无住处故。是以六大五类中,取有而可庄严三种并言之。】

  为什么在六大中排除识、火、风而只说水、地、空呢?因为:识这一大属于有情世间,不应当列在器世界的庄严中;火这一大在极乐净土没有(当然这是从国土现相的大体上说);虽然有风,但风无色无形见不到,又没有住处,在风上作不了形状、色彩、光明等的庄严。因此在六大五类中,取国土中有的、可以庄严的三种合并起来说。

  所以,极乐世界重点是在庄严三种事:一是对于水,不论是形相、色泽、功用、触尘,作无量种种的庄严;二是对于地,不论是光明、触感、形相等,作无量种种庄严;三是在虚空里,显现罗网、宫殿等,不论形色、光明、音声、香气,都作无量种种的庄严。因此,极乐世界中有的、可以庄严的器世界相,就是水、地、虚空这三种。

  庄严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净土人天,非水谷身,何须水耶。清净成就,不须洗濯,复何用水耶。彼中无四时,常调适不烦热,复何须水耶。不须而有,当有所以。】

  水的功德怎么说不可思议呢?极乐净土的人天是莲花化生,不是四大杂食的身,所以不需要用水来养身。而且极乐万物已经成就清净体性,无有垢染,不需用水来洗涤。再者极乐世界没有春、夏、秋、冬四季,没有冬寒夏暑,身体调和,不冷不热,也不需要用水来降温解暑。

  像这样,不必养身、洗涤、清凉,却又处处有水,一定有它特别的妙用。什么妙用呢?引《无量寿经》来说明。

  【经言,彼诸菩萨及声闻,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这一段是说七宝池的水能随意而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妙用。

  《无量寿经》上说,那些佛国中的菩萨、声闻们,如果入在七宝池中,就随自己的意愿,想要水浸没脚,水就浸没脚;想要水没到膝盖,水就升到膝盖;想要到腰间,又深到腰间;想到颈部,就到了颈部;想让水往下淋灌自己的身体,水就自然从上往下灌注;想让水恢复原样,水就自然恢复;想调节水温多冷、多暖,也自然随愿。而且水能开明心神,生起乐受,荡除心中的垢染。

  这里想一下,无数人在同一个水池里,水能随每个人各自的意愿,变现出相应的水深、水温等。一水能同时随无数人的意愿自然而现,这怎么可思议呢?

  “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是说水这样随意而现,并不是只得到乐受,很适合自己的心,而是在接触这样的水时,自然就开明自己心识中神妙的智慧,使人得到法喜乐、解脱乐!原先心中的种种烦恼尘垢,被水一洗涤,就能荡除清净。这是什么样的加持水呢?这样的水能开智慧、得法喜,还能净除内心垢染,想一想,这是什么水!

  【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

  这一句是讲水澄净透明。

  七宝池里的水清澈透明,没有沉渣,所以池水看起来没有阻碍,就像没有形质,通体是清澈的,可以从上一直看到底下的宝沙。不管有多深,都能一眼看到底,这叫“无深不照”。

  【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闻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闻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

  这一段是说宝池的水能如意说法。

  七宝池中,微波来回地流动。水波往复流动时,互相激荡,从高往下灌注。而且水流动时,安详徐缓,不缓不急。随着水的流波,扬起了无量自然妙音。“自然”就是不必造作,随着人心应当听什么法,就传出说这个法的音声。这是佛果事业任运而作的妙相,这里没有分别、不须造作,一切都是在无分别、无功用中任运而现。就像镜子,人走过去时,就自然显现影像,镜子没有分别不假造作,自然就现影像;又像如意宝也是无分别、无造作,有人祈求就自然现出衣食;又像天鼓妙音,以天人福德所感,自然传出法音。

  这水展现的是法身智慧任运而作的妙力。就从这水中,自然说出无量妙法,随人应当听什么法,就听到什么!有些听到赞叹佛、法、僧的法音;有的听到寂静法的音声;有的听到在演说诸法无我;有的听到大慈大悲的法音;有的听到布施等波罗蜜多的法音;有的听到佛功德法——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法音;有的听到种种神通、智慧的法音;有的听到在演说无为法;有的听到在演说诸法空寂无生无灭;有的听到无生法忍的法音,乃至听到诸佛以甘露灌顶等,种种妙法的音声。

  【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这是讲闻到法音的作用。

  就是在宝池中听到相应的法时,欢喜无量,心自然随法而转。听到法时,就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的妙法之义,随顺佛法僧三宝,随顺佛果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随顺神通智慧菩萨所行,随顺声闻所行。所以整个是佛法的境界,清净、离欲、庄严,没有三恶趣苦难的名字,只有自然快乐的法音,因此国土称为“极乐世界”!

  参照唐译,“随顺”就是与法相应或契合。所以水的功德微妙难思,以水说法的妙音,使往生者一闻就能契会。

  【此水为佛事,安可思议。】

  宝池中的水能作诸佛说法度生的事业,这怎么能思议呢!不能认为这只是简简单单的水!这不像世间的水,只能养身、洗涤、清凉等,其它出不了什么作用。净土的水妙力无边!它能随欲地说法、随欲地作加持!使人开神悦体、荡除心垢,使人与法相应,生无量法喜。而且一水一时能随无量众生的心,现无量的相,彼此不相妨碍,所以这是不可思议的水!

  

《往生论注讲记(十六)》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