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认为:此极乐世界胜过其他净土,而且所有往生者全部具足总持、等持、神通等无量功德,因此不是圣者不可能往生极乐。】
如果这么想:这个极乐世界摄受了210亿刹土的精华,超胜其他净土,往生的人又一律具足总持、等持、神通等的无量功德。这样的话,不是圣者的凡夫怎么可能往生呢?
这是以两个理由来成立“凡夫不能往生”。第一、极乐净土不仅超胜三界,而且超胜其他净土;第二、往生者具足无量功德。比如从天眼等神通的量级来看,远远不是世间的神通和小乘圣者的神通可比,动不动就以“百千亿那由他”为量!比如天眼通,能见到百千亿那由他世界里的色法;他心通,能了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里众生的起心动念。由于果上的功德这样殊胜、广大,所以这不是凡夫所能达到的,不然在因果上就说不通。
【驳斥:既然你承认圣教中所说的“已往生者都具有如是功德等”,那么为何不承认圣教中所宣说的往生之因呢?】
有关西方极乐世界的事理因果是非常秘密的义,这不是眼等的根识所能衡量,也不是分别心所能推断。但是释迦佛是以智慧现见极乐刹土的功德和往生极乐的正因,由如实现见而如实宣说,所以能衡量净土因果的量就是佛的谛实语。这样断定了以佛语为量之后,凡是往生具足的功德、成办往生的正因等,都必须依照圣教来承认。
这样,“已往生者具有殊胜功德”这是按照圣教承认的,往生正因——信愿持名等也是按照圣教宣说的,为什么只承认前者而不承认后者?难道佛的圣言还有欺诳吗?
【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就这般极其广大的功德,这完全是凭借佛陀的愿力与智慧力,而不是由众生各自之力成熟才形成的。】
至于你认为“凡夫少费功力就成就极广大功德”没办法成立。如果能认清自力修道和兼仗佛力修道的差别,就会打消这个疑惑。
比如人只靠两只脚走路,“日行千里”的说法显然不合理;但如果依靠火车,“日行千里”就完全做得到。同样的道理,凡夫如果只凭自己的力量修行,一生修下来,连加行道的功德都达不到。这样到了临终也很难一步就证到像极乐菩萨那样极广大的功德。但如果得到佛本愿和智慧神力的加持,那用力很少就往生到净土,而且往生后能成就极广大的功德。
【如果有人说:“经典中所说的念诵佛号便可往生净土等义,是别时意趣,其密意是指一旦获得圣者果位(一地以上)后方可往生。”】
他又想:虽然佛在经上讲了“念佛能往生净土”等,但有的论中说这是别时意趣的说法,所以是指某时登了圣者地之后才往生西方。
所谓的“别时意趣”,意思是在说“念佛就能往生”这句话时,心里想的实际是以念佛作为因,将来修到登地之后就能往生。
【驳斥:经中明明说:“仅以念诵佛号便可往生净土。”虽然有些人念诵佛号死后并不一定立即往生,可是总有一天必定会往生,佛陀所言始终无有欺惑,而有些具足信心的人死后立即得以往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因此说,死后必定往生的圣言真实不虚。当然也有以密意说成其他时候能往生的。】
意思是:经上说:“称念佛名就能往生净土”既有别时意趣的说法,也有现世往生的情况。需要善加辨别。
比如心里没有信愿,只是有口无心地念几句,比方看了“济公传”的电视剧,随口溜几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也有念佛名号,但这些人不决定即生能够往生,因为不具足往生的因缘。
但从毕竟来看,只要念了佛的名号,这个善根就种在八识田里,不会磨灭。到善根成熟时,发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求生西方的愿心,那时候就必定会往生。所以“称念佛名能往生西方”的说法并没有欺骗人。
同时要知道,如果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求生西方的愿心已经达到强有力的程度,也有即生就往生的情况。但也不排除“别时意趣”的说法。
其实,往生西方的正因不只是称念佛名,还要有真切的信愿,如果能具足这些因缘,就会即生往生;如果不具足这些因缘,就要等来世才往生。来世也有第二世、第三世,乃至十、百、千、万等世。往生的因缘哪一世圆满,就在那一世往生。
但总的来说,只要念了佛名就结上了缘,善根种子种在了八识田中。到善根成熟时就会得到度脱。比如佛世时,有个老人来求出家,阿罗汉们说他没有出家的善根。佛却说他有善根,这是因为佛见到他八万劫前是个樵夫,有一天上山打柴,遇到老虎追赶,急忙攀上树。见老虎走了,他松了一口气,无意中念出一句“南无佛”!这个善根种在八识田里,直到八万劫后善根成熟,就能出家修行、证得圣果。所以《弥陀要解》里说:“弥陀名号……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
但是,如果现世已经圆满积聚了往生的因缘,就像既种了种子,又用水、土等不断地滋润,种子上的功能就会越来越强,一旦到了量,就必定在现阶段成熟果报。同样的,如果净土的信、愿已经由滋润达到很强的程度,心就一定“唯西方是趋”,日日夜夜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心不断地串习,会变得越来越强。就像一棵树,平时一直往西边倒,最后就一定倒向西边。一生心心念念投注在西方,临终就决定归入西方!
【否则,谁能一口咬定说:所有持诵佛号者均可往生等绝对是指他时将成熟之义?因为人的业力、缘分、根基次第无量无边,对此佛陀的幻变也无量无边。以听闻佛号,也会有死后立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这一点没有任何理证能够推翻。】
不然的话,谁能断定“称念佛名就能往生”等的说法,唯一是指来世成熟呢?没有办法这样断定。因为人的业、因缘、根机千差万别,相应人的情况,佛显现的神变也是无量无边。意思是:这里面自身的条件、佛给予的加持等有种种深浅、轻重等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有的人业很清净,根器很好,对佛有很深的信心,又有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心,又每天精进地修持净土,这样能感的因非常强,阿弥陀佛给予的加持也一定非常深厚。不但可以即生往生,还能一往生就登地,就成为圣者菩萨。有的人在因缘上很疏远,只是稍微结一点缘,不能从心里发起真切的信愿,这样只种一点善根,就要推到来世才成熟!
情况再细分的话,就有无量种类。不能说全部都是来世成熟。比如从现在算起,有的人现世就能见佛、就能去极乐世界;有的人到了临终能够往生;有的人要等到第二世、第三世,乃至十、百、千、万世,有无量无数的情况。
如果从现世这一段来观察:有人修了五年,禅观中就见了佛,或者到了极乐世界,这是有的;有的人10年20年,已经得授记了,佛已经告诉他三年或五年之后往生;有的人临终前一个月或者前七天、前三天预知时至……。根据各人修持的情况,净业的成熟有快慢的话,往生就有早晚之别。
总之有闻到佛名即生往生净土的情况,这是没有理由否认的!
【若有人认为:假设是生起了圣者之证悟的修行人死后能够立即往生。可是,现在根本没有见到这些殊胜功德,所以死后也不能马上往生极乐世界。】
他一直认为往生的功德非常大,具足极广大的智慧、神通、三摩地、陀罗尼等无量无数的功德。现在修的是普通凡夫,根本没出现能生起圣道证德的殊胜功德,既然没有这个因,就不能即生往生净土。
下面就拿出几个理由来证明,经上的话一定是针对凡夫说的。
【驳斥:倘若今生修道中已经现前了圣者的证悟境界或不久即将现前,那么即使没有重新加上以听闻佛号等便能往生这样事半功倍的其他因,也无疑能够往生。】
第一个理由:假如今生现前了或者很快将现前圣者的证悟,那么凭自己的道力就能直接去极乐世界,不必再借助闻佛号等的方便。所以,经中说的“闻到佛号、发愿往生等就能往生”一定是针对凡夫说的(意思是凡夫的功德不够,但依仗佛力加持就能往生)。
就像一个弱小的人连驴都骑不上,哪里能以自己的力量在虚空中飞行呢?但如果是大鹏鸟,可以自己飞行的话,就不必再借助什么方便了。现在圣者自己有能力一刹那就去十方刹土,不必要借助他力。加行道的菩萨也有能力到他方佛刹去闻法,所以他们不必要再借助持名等的方便,就能去极乐世界。
经上说的“闻到佛号之后发愿持名等”是指简易、奇特的方便,这些方便的作用就是“用力很少、功效极大”。就像人自己不能飞行,但借助飞机就出现了类似神足通的境界,能够飞行虚空。或者人自身的听力不够,借助电话就能听到遥远的声音。人的视力有限,借助显微镜能看到微细色法的状况等等。同样,凡夫的道力不够,自己不能生到净土,但以闻到名号等的简易方便就能登上净土。所以,经上是针对凡夫说的。
【而这里,经中明明说:除造五无间罪及舍法罪外,皆可往生,】
第二个理由: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显然也是针对凡夫说的。因为圣者不会造五逆和谤法的重罪。因此是指凡夫里面排除被五逆、谤法重罪障蔽的人。
【仅闻佛号者,虽有怀疑亦可往生,仅以发清净心也可往生等等。】
再举两个理由:
在心里有疑惑的同时闻到了佛号,也可以往生。比如:极乐世界还有边地——心中虽然有怀疑,但还是想去。这样也能往生。这当然不是指圣者,因为圣者不会怀疑佛的不可思议智慧等。
还有,仅仅发清净心就能往生。但圣者的修行境界不是只能发一个清净心!比如到了初地显现十二种百功德,这是很广大的证德,哪里是只发一念清净心的水平呢?
诸如此类,在净土三经处处可以见到是为凡夫宣说的证明。释迦佛传净土三经,目的是要度娑婆世界的凡夫,让他们即生了脱生死、登入净土、圆证不退、成就佛果。所以传法的对象主要是凡夫。
附带一提的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也有类似的辩论。大师…
《净土教言讲记(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