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教言講記(六)

  【若有人認爲:此極樂世界勝過其他淨土,而且所有往生者全部具足總持、等持、神通等無量功德,因此不是聖者不可能往生極樂。】

  如果這麼想:這個極樂世界攝受了210億刹土的精華,超勝其他淨土,往生的人又一律具足總持、等持、神通等的無量功德。這樣的話,不是聖者的凡夫怎麼可能往生呢?

  這是以兩個理由來成立“凡夫不能往生”。第一、極樂淨土不僅超勝叁界,而且超勝其他淨土;第二、往生者具足無量功德。比如從天眼等神通的量級來看,遠遠不是世間的神通和小乘聖者的神通可比,動不動就以“百千億那由他”爲量!比如天眼通,能見到百千億那由他世界裏的色法;他心通,能了知百千億那由他世界裏衆生的起心動念。由于果上的功德這樣殊勝、廣大,所以這不是凡夫所能達到的,不然在因果上就說不通。

  【駁斥:既然你承認聖教中所說的“已往生者都具有如是功德等”,那麼爲何不承認聖教中所宣說的往生之因呢?】

  有關西方極樂世界的事理因果是非常秘密的義,這不是眼等的根識所能衡量,也不是分別心所能推斷。但是釋迦佛是以智慧現見極樂刹土的功德和往生極樂的正因,由如實現見而如實宣說,所以能衡量淨土因果的量就是佛的谛實語。這樣斷定了以佛語爲量之後,凡是往生具足的功德、成辦往生的正因等,都必須依照聖教來承認。

  這樣,“已往生者具有殊勝功德”這是按照聖教承認的,往生正因——信願持名等也是按照聖教宣說的,爲什麼只承認前者而不承認後者?難道佛的聖言還有欺诳嗎?

  【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就這般極其廣大的功德,這完全是憑借佛陀的願力與智慧力,而不是由衆生各自之力成熟才形成的。】

  至于你認爲“凡夫少費功力就成就極廣大功德”沒辦法成立。如果能認清自力修道和兼仗佛力修道的差別,就會打消這個疑惑。

  比如人只靠兩只腳走路,“日行千裏”的說法顯然不合理;但如果依靠火車,“日行千裏”就完全做得到。同樣的道理,凡夫如果只憑自己的力量修行,一生修下來,連加行道的功德都達不到。這樣到了臨終也很難一步就證到像極樂菩薩那樣極廣大的功德。但如果得到佛本願和智慧神力的加持,那用力很少就往生到淨土,而且往生後能成就極廣大的功德。

  【如果有人說:“經典中所說的念誦佛號便可往生淨土等義,是別時意趣,其密意是指一旦獲得聖者果位(一地以上)後方可往生。”】

  他又想:雖然佛在經上講了“念佛能往生淨土”等,但有的論中說這是別時意趣的說法,所以是指某時登了聖者地之後才往生西方。

  所謂的“別時意趣”,意思是在說“念佛就能往生”這句話時,心裏想的實際是以念佛作爲因,將來修到登地之後就能往生。

  【駁斥:經中明明說:“僅以念誦佛號便可往生淨土。”雖然有些人念誦佛號死後並不一定立即往生,可是總有一天必定會往生,佛陀所言始終無有欺惑,而有些具足信心的人死後立即得以往生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因此說,死後必定往生的聖言真實不虛。當然也有以密意說成其他時候能往生的。】

  意思是:經上說:“稱念佛名就能往生淨土”既有別時意趣的說法,也有現世往生的情況。需要善加辨別。

  比如心裏沒有信願,只是有口無心地念幾句,比方看了“濟公傳”的電視劇,隨口溜幾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也有念佛名號,但這些人不決定即生能夠往生,因爲不具足往生的因緣。

  但從畢竟來看,只要念了佛的名號,這個善根就種在八識田裏,不會磨滅。到善根成熟時,發起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求生西方的願心,那時候就必定會往生。所以“稱念佛名能往生西方”的說法並沒有欺騙人。

  同時要知道,如果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求生西方的願心已經達到強有力的程度,也有即生就往生的情況。但也不排除“別時意趣”的說法。

  其實,往生西方的正因不只是稱念佛名,還要有真切的信願,如果能具足這些因緣,就會即生往生;如果不具足這些因緣,就要等來世才往生。來世也有第二世、第叁世,乃至十、百、千、萬等世。往生的因緣哪一世圓滿,就在那一世往生。

  但總的來說,只要念了佛名就結上了緣,善根種子種在了八識田中。到善根成熟時就會得到度脫。比如佛世時,有個老人來求出家,阿羅漢們說他沒有出家的善根。佛卻說他有善根,這是因爲佛見到他八萬劫前是個樵夫,有一天上山打柴,遇到老虎追趕,急忙攀上樹。見老虎走了,他松了一口氣,無意中念出一句“南無佛”!這個善根種在八識田裏,直到八萬劫後善根成熟,就能出家修行、證得聖果。所以《彌陀要解》裏說:“彌陀名號……一經于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

  但是,如果現世已經圓滿積聚了往生的因緣,就像既種了種子,又用水、土等不斷地滋潤,種子上的功能就會越來越強,一旦到了量,就必定在現階段成熟果報。同樣的,如果淨土的信、願已經由滋潤達到很強的程度,心就一定“唯西方是趨”,日日夜夜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心不斷地串習,會變得越來越強。就像一棵樹,平時一直往西邊倒,最後就一定倒向西邊。一生心心念念投注在西方,臨終就決定歸入西方!

  【否則,誰能一口咬定說:所有持誦佛號者均可往生等絕對是指他時將成熟之義?因爲人的業力、緣分、根基次第無量無邊,對此佛陀的幻變也無量無邊。以聽聞佛號,也會有死後立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這一點沒有任何理證能夠推翻。】

  不然的話,誰能斷定“稱念佛名就能往生”等的說法,唯一是指來世成熟呢?沒有辦法這樣斷定。因爲人的業、因緣、根機千差萬別,相應人的情況,佛顯現的神變也是無量無邊。意思是:這裏面自身的條件、佛給予的加持等有種種深淺、輕重等的差別,不能一概而論。

  有的人業很清淨,根器很好,對佛有很深的信心,又有求生西方淨土的願心,又每天精進地修持淨土,這樣能感的因非常強,阿彌陀佛給予的加持也一定非常深厚。不但可以即生往生,還能一往生就登地,就成爲聖者菩薩。有的人在因緣上很疏遠,只是稍微結一點緣,不能從心裏發起真切的信願,這樣只種一點善根,就要推到來世才成熟!

  情況再細分的話,就有無量種類。不能說全部都是來世成熟。比如從現在算起,有的人現世就能見佛、就能去極樂世界;有的人到了臨終能夠往生;有的人要等到第二世、第叁世,乃至十、百、千、萬世,有無量無數的情況。

  如果從現世這一段來觀察:有人修了五年,禅觀中就見了佛,或者到了極樂世界,這是有的;有的人10年20年,已經得授記了,佛已經告訴他叁年或五年之後往生;有的人臨終前一個月或者前七天、前叁天預知時至……。根據各人修持的情況,淨業的成熟有快慢的話,往生就有早晚之別。

  總之有聞到佛名即生往生淨土的情況,這是沒有理由否認的!

  【若有人認爲:假設是生起了聖者之證悟的修行人死後能夠立即往生。可是,現在根本沒有見到這些殊勝功德,所以死後也不能馬上往生極樂世界。】

  他一直認爲往生的功德非常大,具足極廣大的智慧、神通、叁摩地、陀羅尼等無量無數的功德。現在修的是普通凡夫,根本沒出現能生起聖道證德的殊勝功德,既然沒有這個因,就不能即生往生淨土。

  下面就拿出幾個理由來證明,經上的話一定是針對凡夫說的。

  【駁斥:倘若今生修道中已經現前了聖者的證悟境界或不久即將現前,那麼即使沒有重新加上以聽聞佛號等便能往生這樣事半功倍的其他因,也無疑能夠往生。】

  第一個理由:假如今生現前了或者很快將現前聖者的證悟,那麼憑自己的道力就能直接去極樂世界,不必再借助聞佛號等的方便。所以,經中說的“聞到佛號、發願往生等就能往生”一定是針對凡夫說的(意思是凡夫的功德不夠,但依仗佛力加持就能往生)。

  就像一個弱小的人連驢都騎不上,哪裏能以自己的力量在虛空中飛行呢?但如果是大鵬鳥,可以自己飛行的話,就不必再借助什麼方便了。現在聖者自己有能力一刹那就去十方刹土,不必要借助他力。加行道的菩薩也有能力到他方佛刹去聞法,所以他們不必要再借助持名等的方便,就能去極樂世界。

  經上說的“聞到佛號之後發願持名等”是指簡易、奇特的方便,這些方便的作用就是“用力很少、功效極大”。就像人自己不能飛行,但借助飛機就出現了類似神足通的境界,能夠飛行虛空。或者人自身的聽力不夠,借助電話就能聽到遙遠的聲音。人的視力有限,借助顯微鏡能看到微細色法的狀況等等。同樣,凡夫的道力不夠,自己不能生到淨土,但以聞到名號等的簡易方便就能登上淨土。所以,經上是針對凡夫說的。

  【而這裏,經中明明說:除造五無間罪及舍法罪外,皆可往生,】

  第二個理由: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顯然也是針對凡夫說的。因爲聖者不會造五逆和謗法的重罪。因此是指凡夫裏面排除被五逆、謗法重罪障蔽的人。

  【僅聞佛號者,雖有懷疑亦可往生,僅以發清淨心也可往生等等。】

  再舉兩個理由:

  在心裏有疑惑的同時聞到了佛號,也可以往生。比如:極樂世界還有邊地——心中雖然有懷疑,但還是想去。這樣也能往生。這當然不是指聖者,因爲聖者不會懷疑佛的不可思議智慧等。

  還有,僅僅發清淨心就能往生。但聖者的修行境界不是只能發一個清淨心!比如到了初地顯現十二種百功德,這是很廣大的證德,哪裏是只發一念清淨心的水平呢?

  諸如此類,在淨土叁經處處可以見到是爲凡夫宣說的證明。釋迦佛傳淨土叁經,目的是要度娑婆世界的凡夫,讓他們即生了脫生死、登入淨土、圓證不退、成就佛果。所以傳法的對象主要是凡夫。

  附帶一提的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貼疏》裏也有類似的辯論。大師…

《淨土教言講記(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