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教言講記(六)▪P2

  ..續本文上一頁舉了很多佐證,說明《觀經》是專爲凡夫說的,《觀經》裏說的九品往生全是指凡夫。

  之前,有的論師認爲:四到七地菩薩往生上上品;一到叁地菩薩往生上中品;從大乘種性到初地之間的菩薩往生上下品。這樣一來,往生上上、上中兩品凡夫就沒份了!善導大師極力地破斥這個觀點,證明九品都是對凡夫宣說的。由此顯示了阿彌陀佛極大的悲願,佛的願力是要加被凡夫,讓他迅速登上聖者位。

  【可見,經中說的是凡夫人聽聞佛號並發願能往生極樂世界,而並沒有說聖者聞佛號發願才能往生。】

  這是結論。由以上這些根據,就很清楚淨土經上講的是未斷惑業的凡夫,在聞到佛名號後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結果就能生到這麼殊勝的淨土。經上根本沒有提過“聖者聞佛名號發願而往生”的情況。前面說了,聖者不必要借助聞名發願等的方便,自己就能神遊西方淨土。

  【若有人認爲:經的密意是指凡夫位時以發願的因作爲前提,等到獲得菩薩果位以後才能往生極樂世界。】

  他想:我也承認這是對凡夫說的,但這是有密意說的!密意不是指“凡夫聞到佛號發願,就即生往生淨土”,而是指以此爲前提,逐漸修到了菩薩位才能往生。

  就像對某人說:“你現在有一百塊錢,如果投資做某項生意,會成億萬富翁的!”這不是指現在投資一百元,馬上就做到億萬富翁,而是指以這一百元的投資,會不斷地增值,從一百增到一千、增到一萬、增到十萬……,逐漸地就成了億萬富翁。這也是以別時意趣來講的。

  【駁斥:如果是這樣,那麼經中爲何說僅以信心、願力便可往生呢?】

  如果是指修到了菩薩位時才往生淨土,爲什麼經中只是說“單以信願的力量就能往生”呢?

  【若有人認爲:“雖然依靠信力願力還不能往生,但是如果生起信心、希求心則逐漸獲得聖者的證悟智慧,之後可往生極樂世界,此經是有密意的。”】

  他還在說:單憑信願的力量不能成辦往生。但是假如生起了信願,就會在信願的推動下修行,由修行逐漸得到聖者的證悟智慧,之後就能往生。

  【駁斥:對于佛經中所說“唯以信心願力即能往生”的教義,無有任何直接能害的理證,】

  現在我們的立宗是“具足信願就能往生”。對此你沒有理由能夠違害。如果沒有理由,只是憑感覺說“這不可能”,那是站不住腳的。

  【因爲依靠佛陀的發願力與智慧力,如果聽聞佛號並生起希求心,那麼僅僅憑這些因的力量,臨命終時便可現見善逝化身,虔誠起信,一心專注,不忘之正念等五根轉變成五力,在短時間內即可生起聖道的證悟。】

  意思是說:這是依仗佛的本願和智慧不可思議的力量,佛因地發大願就是要用名號來作佛事,如果有人聞到佛號,也就是在他心前已經顯現了“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心這麼一顯現、一緣念,願海就直接反應,就在他心上作加持。

  你的心中只要顯這個,就像頻道調准了,電視臺的信息就在裏面顯現。不然的話,如來怎麼和衆生感應道交呢?要通過“名號”這個中間媒介來感通。如果心中顯現了名號,又很有信心,佛願海的威神就會在你心上作加持,就已經注入到你的心識中了。

  這樣念得相應時,會出現很多相,也是有佛力加被的!念著念著汗毛直豎、淚水直流,心裏起很大的信心、恭敬心、慈悲心,或者求大菩提的願等!要知道,這是願海本來就這麼設定的,如果能相應的話,它就立即起作用。

  那麼,在生時如果修到了量,這個因的力量提前全部設置好了,自己在信願上不斷地加強、不斷地跟願海之間發生感應,到了臨終就自然現出佛的身像來接引!這就是法爾的規律。佛是無分別、無功用、無障礙地入在念佛人心上作加持。衆生怎麼生信、發願、持名,直接就和佛的願海感通!就像世間人提前一年說好了“明年中秋節你來我家,我一定去接你”,如果守信用的話,到時就會來接。連凡夫都是這樣,佛會打妄語嗎?佛的本願已經承諾要接具足信願行的衆生往生佛國,就一定會在臨終接引。

  所以到了臨終,就出現化佛由聖衆圍繞,顯現在往生者的心前!一見到佛,以信心緣著佛,佛力注入,就使得念等的五根轉成具有很大勢力,在短時間裏就會有能生起聖道證德的勢力。

  具有最大加持力的就是阿彌陀佛,不可能有比佛能力更大的人和事物!這一見佛時,信心等會飛躍,馬上轉爲具有勢力,強到什麼程度呢?就是短時間內能證入聖者地的程度!法門的頓超就是這個意思。

  【爲什麼呢?就好比咒語加持的種子很快就會成熟一樣,毫不費力以頓超方式引生聖道證悟的可能性是有的,否則,一切密咒的甚深方便、明咒的甚深功德以及善逝的甚深幻變等也應成了懷疑之處,因爲(按照你們的想法)這些事半功倍的情況不可能實現的緣故,假設有這種可能性,那麼憑著信心願力往生極樂世界是可以實現的。】

  這是舉同類的現象說明存在超常的情況,不能一概以常規來判定。往往因緣很圓滿地彙合時,産生的力量會百千倍地增長!

  上面舉過例子說明,今天由于科技的因緣圓滿地彙合,能夠高速地傳遞信息,千萬倍超過了過去的速度。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再看,淨土法門的快速,實際就是由衆生的信心等和佛本願不可思議的神力和合的結果!

  《大智度論》說了五種不可思議:衆生的數量不可思議,業果報不可思議,禅定力不可思議,龍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前面四個當然也都是想不來、議論不到、超出常規的事。但這裏以佛的力量最不可思議。

  這樣的話,以持咒加持的種子能很快地成熟。常規的方式:先把種子種下,經過很多天的澆水、施肥等,才逐漸成熟。而這是快速地成熟,當然是由咒力的加持所致。像這樣植物的成熟上有以他力加持而頓超的現象,移在有情的修道上,只費很少功力就頓然引生聖道的證悟也是可能的!不然,凡是超常的現象,有和通途法門不同的地方,就全部成了疑點了!

  比如密咒甚深的方便、明咒甚深的功德、佛甚深的神變等,大家都懷疑這不可能。如果這不可能,那觀世音菩薩當時聽到古佛傳大悲咒,馬上就從一地登上八地,不也是頓超嘛!覺明妙行菩薩在晉朝是個貧苦人,但他對阿彌陀佛有很深的信心,七天七夜不吃不睡地念佛,親自見了阿彌陀佛,到75歲時自在往生,很快就登了高位,然後回入漢地。在許多朝代裏,示現過國王、比丘、居士、屠夫、官妓等隨緣教化衆生。

  按照你們的想法,這些方面都是以簡易方法就迅速成就道果,那你都認爲不可能了。

  今天科學的發展很快,人類對物質力量的認識拓展了很多,應當很容易理解物質力量不可思議。比如按照過去,代步工具最快的就是騎千裏馬。但現在的高速列車,一小時幾百公裏,這是過去想不到的。這就是掌握了物質的規律,能以熱能、電能等轉化成巨大的動力,速度就能達到這麼快!又比如電子技術的發展,能做到在一張光盤裏儲存一部大藏經,這在過去來說更是不可思議了!知道這些之後,再來認識佛的力量,這是一切不可思議中最最不可思議!如果這些有可能的話,那依靠信願和佛的願海感通,也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譬如人類的口舌跟電話結合時,就能把聲音傳到千裏之外;人類的身體跟宇宙飛船結合時,就能翺遊太空、登上其他星球;跟網絡結合時,就能迅速傳播信息。像這些,都是和具有廣大功能的便利工具相結合,而出現極大量的功用。現在以人類的心識和消盡障礙、智慧周遍、顯發無量不可思議功能的佛力相結合,當然也就可以做到凡夫頓時生入淨土、頓時入不退地、頓時具足無量功德了!

  【舉個例子來說,相傳有母女倆死在恒河與雅穆奴河的彙合處,死後轉生到色界天。盡管她們未曾修成生色界天的禅定之因,但依靠相互之間懷有強烈慈愛的善心力,當時便成就禅定而往生到天界。】

  這個例子是指特定時間的心力達到極強時,會出現超常現象。曆史記載,在恒河和雅穆奴河的彙合之處,有一對母女當時溺水了,死後直接上生色界。

  照常規來說,首先要修成四禅的定,由此才能生到色界。但母女倆根本沒修過定,她們溺水時,以猛利慈心的善根力,一斷氣就上生色界。當時母親心裏想:我死了不要緊,只要保住我女兒!女兒想:我死了不要緊,只要保住我媽媽!當時慈心的力量非常強,所以不必修禅定,直接就上生色界!

  【此外,在滅劫之時,人們通過法性力無勤便可成就禅定。】

  一般,前面要集聚資糧,要修定的方便才能得定。但到了劫要滅時,通過法性本身的力量,無勤就能直接成就禅定而生到上界。這是由時代的因緣所致。

  【還有僅以善逝、菩薩摸頂便能成就數劫中也難成就的禅定等殊勝功德。此理與上述的道理相同。】

  另外就是加持的力量!佛和大菩薩一伸手摸在頂上,就能成就幾大劫裏也難以成就的禅定等功德。

  這些都不能以通途的教理來論,單舉成就禅定的例子,就有剛才所說的叁種特例:一、以猛利慈善根力直接成就禅定,上生色界;二、到了劫要滅時,無勤就成就禅定;叁、以佛菩薩加被的力量,一伸手摸到頂上,禅定就得到了!這些都是超常現象。

  那麼,淨土法門就是像這樣的特別法門!它的原因就是有阿彌陀佛神力加被!淨土法門全體是極其不可思議的事,連十地菩薩都不能憑自力徹底了知。這是屬于成佛的境界,佛的力量如何,沒到佛的境界怎麼知道呢?所以叫做“大不可思議之事”。

  剛才講了,五種不可思議中這是最不可思議的!對于往生淨土的很多方面會想不通。爲什麼一往生就具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又沒修過相好的因!爲什麼就出現了廣大的天眼、天耳、神足、他心、漏盡?這都是佛的神力加持在心上就出現的!就像自動化程度極高的汽車流水線,很快就組裝出一輛汽車。這不是過去的工匠用手工製造馬車的方式,不是用斧頭、鋸子、刨子等一板一眼地造車輪、造車座等等。由于緣起上整個一套全部形成了,只要一按電鈕就很快製造出來。那麼,極樂世界可以說是極快速、極先進、極奇妙、極高效的“成佛加工廠”!衆生一放到裏頭,佛的願海神力就任運地在衆生心上作加持,就會具足相好、具足廣大的神通、叁摩地、陀羅尼等等。這不是只憑衆生自己的力量能做到的。這是以自力和佛力合修,就使得無數劫中難以成辦的事一生就圓滿成就了。

  

《淨土教言講記(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