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世界拥有这样的功德也唯一是善逝阿弥陀佛的发愿力与智慧力幻变的,所以对所依和能依生起胜解是主因。】
对极乐世界生信的内容有两方面:第一是对于往生的正因生信,第二是对于净土的功德生信。也就是对于因和果两方面生信。
以上我们讲的实际上是对于往生的正因生信,里面谈到了信愿是主因,具足信愿就必然往生的道理。这也是依据圣教显明了往生的正因、明确了正因。我们就仰信佛语,由于信仰佛所说都是真实语的缘故,心里就能对“如何成办往生”这一点生起信解。
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于极乐净土的功德生信,这个生信的前提是你要了解极乐世界有哪一些功德超胜的地方。
在《往生论》里面归纳成29种功德庄严,在依报的器世间上有17种功德庄严,比如地如何、水如何、莲花如何、虚空如何、楼阁如何、宝如何、触如何、色如何、光明如何等等,这实际上让你了解到净土殊胜的色声香味触五尘,有极为不可思议的功德。一定要从这上面认识到这是超胜世间的人天境界无量无数万万亿亿倍的。这一点认识到了,才不会认为极乐等于天堂。而且要知道整个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全是佛的法身智慧随着本愿的内容和众生能感的心,自然显现的。它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妙作用,一色、一香、一花、一叶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如来神力变化的,都是法身智慧应缘的流现。所以,讲到这里,要深入地透彻进去的话,那就是“全事即理”了。就是这所现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如来的妙心所现,一一都是法身理体所现,所以是“全事即理”。也就是所谓的事理无碍法界。再深一层就是“事事无碍法界”,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情量,所谓的一、多、广、狭、延、促等等,事相和事相之间没有障碍。这就是为什么说《无量寿经》是小本华严,具有十玄门的妙境,也是这个道理。要通过这些来认识到极乐世界是如何的具足功德庄严。
其次要知道正报世间,所谓的佛庄严、菩萨庄严各有八种和四种,这些方面了解清楚,就是所谓的主尊阿弥陀如来,他的色身上,下至于宝座、身形、光明相好,由因缘所成就的佛的威力,不可思议的状况,以及极乐菩萨的四种功德,这些了解清楚才知道这是一个无比殊胜的净土,这是会生胜解信的。对于极乐世界的认识要尽可能丰富、尽可能具体、尽可能深入,这就是生起信心的前因。这里要抓住的就是你所要了解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极乐净土具有哪些功德庄严,具体就是《往生论》所说的29种庄严。
其次要知道这如海的依正功德庄严的本源,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愿力。所以就佛份上来说,极乐净土功德之海的源泉就是佛的法身智慧。正是由于如此,所以里面的每一个境界都是不可思议,都是超情离见,都是无法用分别心去猜测思量的,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这就是《往生论注》在最后要摄事归理、摄用归体的原因所在。事相上分门别类讲了很多,但都不离心性的本体,都源于如来法身智慧。全部归摄在一个根源上,因此说到“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略摄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个就能得到净土甚深法义的要点,这能归结在根本了。在这里有所了知,才知道“净土甚深不可思议的境界,唯佛与佛,乃能了知”,都是佛果的妙力所致!
这里提到了智慧和本愿两条。要知道,从根本因上来说,实际上就是如来法身智慧,或者说如来藏,或者讲妙明真心,或者讲佛性。从这里才知道,为什么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山河与大地尽露法王身”。就是这一切它不是离开心之外的现象,你不能抛弃了事相来谈理性。没有神妙不可思议的作用,怎么说是不可思议的心性呢?怎么能说佛果地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海呢?有神妙不可测、不可量、不可言说的身口意的妙力呢?要知道法身遍一切处,从法身中显现的不光是色身相好,包括极乐世界一切器界的相,都是自然以这个妙力和众生的善缘一和合就自然显现的,不假安排,所以这神妙到了极点!这里面没有任何工程师,没有任何工人,也没有什么生产工序,不是我们人间的这种福报业力。净土的一个微尘就胜过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世间的高级物品!这里面的深玄之处就是由于本具的心性理体是不可思议的。
其次要说到的就是愿力。我们有时候侧重于谈本愿,这是指法藏菩萨因地发的以四十八愿为根本的无量无边的愿。这个愿是一个世俗的缘起力,他就是以这个愿力,这样发愿,到了果位,一旦障垢消除的时候,法身智慧无分别无造作,就自然应着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因缘就起这些作用,这是极其甚深不可思议之处。所以,在经论里面,比如三转*轮的了义如来藏经、归摄其要义的《宝性论》等,就只是用一些比喻来说明佛果事业的情形。比如说摩尼宝,它没有心,也不必要造作,以缘起的力量,随着人怎么祈祷就赐予他物质。或者像谷响,随着说什么话就有什么回应。或者像天鼓,就是以天人的福德力,天鼓自然发出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的法音。或者说日光照耀的时候,它没有分别,没有偏向,池水里的莲花就自然随着自身的功能长成大花、小花等等。
到了佛果地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客尘的障蔽,法身智慧是一个万法的根源,一定是离不开这个体的。一切染净诸法的根源,我们就用一个“体”字来表示,就是从本体、理体或法身妙智里现出来的。没有这个怎么去成佛?没有这个怎么表现出一切的相和用呢?所以,就是这个作为根本的因。还有它的俱有缘,就是配合的缘,配合的缘就是因地的发愿。这两者一和合就自然起作用。因此要知道,极乐世界一切的依正庄严是从一个根源出来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和智慧所致。这个智慧是我们一再说的法身智慧,在《往生论》里叫“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本具的灵知、本有的觉性,也说成是果般若,也说成是妙明真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觉的体性,一个明的体性,它不是石头,它上面具有无量的德相、无边的妙力,这就叫做具足无量无数恒河沙功德。正是因为极乐世界四土九品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都是以这个法身的妙智为体,随着发愿的俱有缘和众生能感的善业,就自然变现出四土九品无量的差别境界!丝毫不假造作、不必安排。
所以在《弥陀要解》里面,对于净土深入地讲信心,有六种信,就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比如信事、信理这一对,很多人只有一个信事,当然也可以,这样就比较浅。如果信理也有,这才知道净土的圆顿之处、甚深微妙之处,也才知道一切法门都圆融在净土当中,不会觉得有什么禅、净、密的矛盾,这就是随着个人修证的情况,你还是一个凡夫的水平,或者是已经断了烦恼的水平,或者是已经证了本性、地上菩萨的水平,或者是八地菩萨的水平,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自然入了相应的净土。所以在同一个极乐世界里面,众生随着他自己心的状况,就现出深浅不一的境界。这个一点也不矛盾,这就是为什么极乐世界里再多的人进去也不会觉得很挤塞,还是开阔广大犹如虚空!里面一切的一切没有任何人工的造作,却能自然地流现,永无穷竭地流现,应众生的心、各各不同的流现。这一切都要知道是弥陀的本心所现,但这个心不是我们的分别心,分别心是不能为一切万法作“体”的。为什么呢?分别心刚刚起来了一念,刹那间就灭了,是虚妄的!这样虚伪的法怎么能给一切万法作体呢?
在《弥陀要解》假如要信理的话,就可以说是要信华严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里的后面三个。“事法界”就是一切现象,比如山河大地、男女老少、六凡四圣,这些都是事相。“理法界”就是讲本体,绝待的真心、无二的真心。“事理无碍法界”:正是无相可得的这个体,不妨显现森罗万象!显现森罗万象,不妨本体空寂!事和理之间没有妨碍。还要知道“事事无碍法界”,就是一切事和事之间已经到了没有任何障碍的地步。像凡夫有坚固的实执,执著一多、长短、来去、动静、延促……,这些是相对的,彼此矛盾的,是此就不能是彼,是一就不能是多,是小就不能包大,是短时间就不能包含长时间……,但是到了一切障垢都消尽了之后,这一切矛盾都没有了,就是因为本来都是空性,所以就出现了事事无碍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实际上已经超情离见,超越了凡夫妄识的境。能信得到这四法界,才能知道极乐世界是什么情况。如果智慧不够,就首先了解事相,先相信事相上就是有这些妙相、功德、作用,这样就可以。
这样,第二个大的主题——极乐净土果上的功德要有很深很广的了解,这个了解越深越广,就越好。像我们学过很多年,对于极乐世界的认识逐渐地加深、逐渐地坚固,这样子不但在事上生信,还在理上生信,那确实会坚定地求生西方!哪怕有无数个人在面前劝你说:“不要去西方了,还有更好的去处。”你心里也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而且,对于极乐世界的甚深功德得到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就一点也不会认为往生极乐世界是很低的、很慢的法门。就因为看得非常清楚,这个法门的甚深之处在哪里,它的深度在哪里,不可思议在哪里。而且这是自己得到了认识之后做出的理智的选择!是有胜解做出的决定!这样的话,接下来的发愿就十分坚定,修持净业也完全是积极的、自觉的、欢喜的、百干不疲的!尽形寿坚持到底的!
所以说,对于净土所依和能依的情形生起胜解是主因。所依、能依就是指的依报、正报功德的情形。比如一只蚂蚁在碗里,碗叫做器,蚂蚁叫做情,这个蚂蚁就依着器而安住。我们人是在地球的环境里生存,人的依报就指的是器界地球的环境,正报就指的是人的根身。作为果报的现象就只有这两部分,根身是主体的果报,叫做正报;根身所依的器世界,是所依的环境方面的果报,叫做依报。任何…
《净土教言讲记(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