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釋鑒稽古略續集》

「史傳部」經文2038卷49頁碼:P0903
明 幻輪編

  《釋鑒稽古略續集》叁

  

  法華科注 上天竺住持。僧錄司右善世。一如法師。依法華文句句記。編葺成之

  大明法數 一如法師。奉敕探討大藏群經。采輯類編

  雪軒禅師 諱道成。字鹫峰。薊北人。參秋江潔公言下會旨。囑曰。是汝本有之事。善自護持。出世萊州之智藏寺。每演法萬指群聚屠沽爲之易業。洪武間诏授青州僧都綱。後太祖聞其賢。召爲僧錄司右講經。賜金斓衣。住持天界寺。至永樂中。命師往日本闡揚佛化。及歸升左善世。禦製詩章賜之。叁坐覺場四會語錄行世

  秋禦製佛曲成。並刊佛經以傳。九月十二日欽頒佛曲。至大報恩寺。當日夜本寺塔見舍利光如寶珠。十叁日現五色毫光。卿雲。捧日。千佛觀音菩薩羅漢妙相畢集 續頒佛經佛曲。至淮安給散。又現五色圓光。彩雲滿天。雲中現菩薩羅漢。天花寶塔。龍鳳獅象。又有紅鳥白鶴。盤旋飛繞 續又命尚書呂震。都禦史王彰。赍捧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往陝西河南。頒給神明協應屢現卿雲。圓光寶塔之祥。文武群臣上表稱賀。上甚嘉悅。中官因是益重佛僧。建立梵刹以祈福者。遍兩京城內外雲

  心淵法師 諱居敬。字心淵。別號蘭雪。學通內外。善屬文精嚴律部。禮金陵大報恩寺一雨和尚。後參杭州集源法師。永樂初奉诏校大藏經。預修會典。已而住持上海廣福講寺。遷松江普照。大開法席一十叁載。建大雄寶殿。海月堂。叁解脫門。廊庑重軒。精舍香積。煥然新之。七衆瞻仰。道風大扇

  庚子永樂十八年叁月初七日。頒禦製經序十叁篇。佛菩薩贊跋十二篇。爲各經之首 聖朝佛菩薩名稱佛曲作五十卷 佛名經作叁十卷 神僧傳作九卷 俱入藏流行

  旨刻大藏經板二副。南京一藏六行十七字。北京一藏五行十五字 又旨石刻一藏。安置大石洞。聖旨。向後木的壞了。有石的在 北京建兩座大寺。選聰慧的僧住持 七月二十七日。宣聞祿天裔二僧。賜七佛偈 八月十九日衆僧慶壽。入內賜坐賜齋 十二月十八。賜禅宗入藏。古尊宿語。聯珠頌古(二十二卷)。續傳燈錄(叁十六卷)。講宗佛祖統紀四十五卷

  辛醜永樂十九年。西僧**法王來朝。或請駕親勞之。夏原吉沮之。上曰。爾欲效韓愈耶。乃不出勞。他日法王入見。吉不拜 正月二十一日。僧錄司左覺義慧進等。題內謄寫大藏經事。恭惟 聖朝較刊藏典。乃千載之希遇。臣等伏請禦製序文。以冠經首。增輝佛日流傳萬古。實爲教門至幸。爲此謹具題知 正月叁十日。上看所寫藏經。著就寺裏刊刻。賜各僧傳心妙訣各一本。八月初十日著寫經。僧人且回去。明年不來後年來。是爾教門的事。若待文書來取時不便。修行的僧人經板刊了。送爾們坐山去。我也結些緣供爾。欽此

  壬寅永樂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賜衆僧官齋。禦贊觀音金剛數珠等。賜天下預會僧人輪子 十月初一日。賜衆僧官住持等彌陀佛。西番文殊各一軸 十月初六日。賜僧道官宴。及天下衆僧宴刻絲觀音。水晶數珠等物

  癸卯二十一年

  甲辰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上崩。年六十五 八月十五日。皇太子即位 九月朔上大行皇帝谥曰。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至嘉靖中。改廟成祖。十二月葬長陵

  岱宗禅師 諱泰。紹興人。住持徑山。晨起盥沐罷。趺坐而逝

  伯蘊禅師 諱琇。蘇州人。住持徑山。一日經行次。倚杖而化

  國初名僧未見傳記者附。前列九人後附二十一

  無礙禅師(鑒)  月庵禅師  素庵禅師(田)

  了堂禅師  頑石禅師  無念禅師

  天童禅師(素)  卍庵禅師  用剛禅師(軟)

  寂照禅師  獨空禅師  頤庵禅師(真)

  無禅禅師(悟)  無瑕禅師  一雨禅師

  和庵禅師  演福法師  溪澄禅師

  悟虛禅師  懶雲禅師  壞空禅師(成)

  仁宗昭皇帝

  成祖第一子。仁孝太後。徐氏所生也。正位儲宮二十二年。成祖崩。甲辰八月十五即位。在位一年。乙巳五月十一日崩于西宮。壽四十八。上徽號曰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葬獻陵

  乙巳洪熙元年正月朔。上禦奉天殿朝群臣。設樂不作。大祀天地于南郊。皇祖皇考配享 賜叁公及六卿天元玉曆祥異賦。谕曰。天道人事未嘗判爲二途。有動于此必應于彼。朕少侍太祖。每教以慎修敬天。未嘗敢怠 加贈少師榮國公谥忠靖。姚廣孝等四人。並配享文皇帝廟號 诏免稅糧。上曰。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不可遲疑 上曰。恤民甯過厚。爲天下主。甯與民寸寸計較耶 賜蹇義一印。曰忠貞。賜楊士奇一印。曰貞一 向賜繩愆糾謬圖書 五月帝不豫。次日大漸遺诏傳位太子。遂崩 六月十二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八月敕修太宗仁宗兩朝實錄

  國朝名僧未見傳紀者附

  雲溪英禅師  寶月潭禅師

  潔空通禅師  雪峰瑞禅師

  宣宗章皇帝

  昭皇帝長子。張皇後所生也。文皇初有易儲之意。見帝英敏。解缙複贊曰。好皇孫。文皇因立帝爲太皇孫。仁宗龍升遂即帝位。在位十年。以乙卯正月初叁日崩。壽叁十七。上徽號曰。憲天體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景陵

  丙午宣德元年。谕選官曰。庶官賢否關國家之治亂。谕叁法司。審錄囚系。務存平恕 賜蹇義圖書曰。忠厚寬弘 賜夏原吉圖書曰。含弘貞靖 賜楊榮圖書曰。方直剛正 賜楊士奇圖書曰。忠方貞靖 賜胡濙圖書曰。清和恭靖

  丁未宣德二年。講孟子。講官言。太公以救民爲心。伯夷以君臣之義爲重。上曰。太公之心在當時。伯夷之心在萬世

  戊申叁年二月。冊立皇長子禦名祁唐。爲皇太子 上曰。古人謂。笛者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以正之意也

  己酉四年正月。驺虞見于南京 山西圓果寺是古迹道場。爲國祝聖之所。乞役民爲之

  庚戌五年。太宗實錄一百叁十卷。寶訓十五卷。仁宗十卷。寶訓六卷。夏原吉德量寬弘曰。君子不以冥冥懈行。卒贈大師 土魯番國。氣候多暖少雨雪。信佛法多僧寺。有靈山最大。人言。十萬羅漢涅槃處。近山有高臺。臺畔有僧寺。寺下皆石泉林木。此時來貢 以監察禦史于謙。爲兵郎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

  于少保 浙江錢塘人。骨相異常。七歲僧蘭古春見而奇之曰。此他時救時宰相也。登永樂辛醜進士授禦史。才貌英偉。聲如洪鍾。遇事敢爲。不避權貴。嘗扈從征高煦。罪人既得。上命謙數其不軌。詞嚴義正。矢口而成。大稱上旨。自是受知。至是河南山西西省各奏災傷。廷議欲令大臣經理。上親署謙名超授之。時年叁十叁

  柴車錢塘人。清慎得名。爲兵部侍郎 況鍾江西人。爲蘇州知府。鋤強扶善。民以青天稱 十二月含譽星。見于九斿。大如彈丸。黃白光耀。群臣表賀

  教乘法數 僧錄司右善世心源法師淨公集

  辛亥六年。金幼孜簡易沈默。不伐善骛名。卒贈少保。谥文靖

  壬子七年。禦製猗蘭操招隱詩。以求山林之賢

  癸醜八年八月。熒惑犯南鬥。景星見于天門

  甲寅九年。曹端。字正夫。笃尚理學。著述甚夥。稱月川先生

  乙卯十年正月叁日。上崩幹清宮。初十日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蹇義沈靜和厚。曆事五朝。年七十叁卒。贈太師。谥忠定

  敬庵禅師 諱莊。臺州人。住持徑山。當六十叁代。含笑坐化

  雷庵禅師 諱澤。蘇州人。住持徑山。當六十四代。八月日化

  無際禅師 諱悟。本蜀人。二十出纏。專坐參究念佛。縛竹爲庵。研勵無懈。師曰。無念即著空。有念即著執。有無兩相忘。非空亦非執。又曰。寂照無上下。光明處處通。本來無皂白。何處不含容。授法偈曰。我無法可付。汝無心可受。無付無受心。何人不成就。師有心藥方。行于世。又走馬燈偈雲。團團遊了又來遊。無個明人指路頭。滅卻心頭一點火。刀槍人馬一齊休

  楚山禅師 諱紹琦。姓雷。唐安人。九歲出家。初從玄極和尚。最後谒東普無際禅師得法。普曰。還我無字意來。師曰。這僧問處偏多事。趙老何曾涉所思。信口一言都吐露。翻成特地使人疑。普曰。如何是不疑處。曰青山綠水燕語莺啼。曆曆分明更疑何事。普因付法

  月江禅師 諱淨。金華人。住持徑山。當六十五代。一日念佛坐逝

  雪崖禅師 諱珂。金陵人。住持徑山。當六十六代。日晝沐浴坐逝

  英宗睿皇帝

  章皇帝長子。宣德二年孫皇後所生。宣宗崩。年九歲。時倡國有長君之議。賴叁楊英國而定。乙卯正月初十日即位。建元正統。己巳北狩。庚午七月回銮。尊爲太上皇帝。居南宮。丁醜正月複辟。改元天順。至甲申正月十七崩。在位前後共二十二年。壽四十八。上徽號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葬[示*谷]陵

  丙辰正統元年十月。命僧錄司。複照洪武舊製。造僧人周知冊。優免先聖先賢子孫差役

  丁巳二年 戊午叁年 叁楊宣德實錄成。楊士奇楊榮。俱進少師。楊溥進少保

  己未四年 庚申五年 王福秉心正大。義利介然憂國忘家。老而彌笃。官至尚書少保。卒贈太保谥忠宣

  釋應能 實建文帝也。自出家後。經湘湖入蜀至雲南。複遊閩。後入廣西橫州南門壽佛寺。居十五年。升座說法。歸者甚衆。複往南甯居一寺中。歸者亦然。是時思恩知州岑瑛出行。忽一僧當道立。從者呵之。師自稱爲建文帝遊方至此。今老矣。欲送骸骨歸帝鄉。瑛大駭聞于巡按禦史奏之。驿送赴京。號爲老[價-貝+天]。途次賦詩雲。流落江湖四十秋。歸來不覺雪盈頭。乾坤有限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影暗。昭陽殿裏雨聲愁。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來休。弘治中。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

  辛酉六年 壬戌七年。太皇太後張氏。谥曰誠孝昭皇後。天下休息。人謂女中堯舜

  癸亥八年。王振作大第于皇城。又作智化等于居東。以祝厘。追封元儒吳澄。爲臨川郡公。從祀孔子廟庭

  曉庵禅師 諱善啓。字東白。別號曉庵。長洲人。楊姓。甫能言。即通釋典。如舊熟投入永茂院。薙染受具。屏迹龍山。研窮大藏。百氏諸子無不精究。永樂戊子出世郡之延…

《釋鑒稽古略續集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