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世因本經》十
隋天竺沙門達摩笈多譯
最勝品下
複次諸比丘。其彼光明日大宮殿。縱廣五十一踰阇那。上下四方。周匝正等。七重牆壁。七重欄楯。七重多羅樹。普皆圍繞。雜色間錯。以爲莊嚴。彼諸垣牆。皆爲金銀琉璃頗梨及赤真珠車[(王*巨)/木]馬瑙等。諸七寶之所成就。普四方面。悉有諸門。彼等諸門。各有樓橹卻敵臺觀。及諸樹林池沼園苑。其中悉生種種樹。種種葉。種種華。及種種果。種種香熏。複有種種諸鳥鳴聲。諸比丘。其彼日天大宮殿中。有二種法。立其宮殿。四方如宅。遙看似圓。諸比丘。其日大宮殿。多有天金及天頗梨。間錯成就。兩分天金。清淨無垢。離諸穢濁。皎潔光明。其一面以天頗梨成。淨潔光明。善磨善瑩。無垢無穢。諸比丘。其彼日天大宮殿中。有五種風。吹轉而行。何等爲五。所謂一持二住叁隨順轉四波羅呵迦五將行
複次諸比丘。其彼日天大宮殿前。別有無量諸天先行。無量百天。無量千天。無量百千諸天而行行時。各各常受安樂牢行。牢行有是名字。又諸比丘。其彼日天大宮殿中。有閻浮檀妙辇出生。其辇上高十六由旬廣八由旬。而彼辇中。其日天子及內眷屬。入彼辇中。以天五欲功德和合具足受樂歡喜而行。諸比丘。其日天子。壽命歲數。滿五百年。子孫相承。皆于彼治。其宮殿住。滿足一劫
複次諸比丘。其日天子。諸身分中。光明出照閻浮檀辇。其閻浮檀辇中光明出已照彼日大宮殿。從彼日大宮殿。光明相接出已。照四大洲及于世間。諸比丘。其日天子。具足而有一千光明。五百光明傍照而行。五百光明向下而照。複次于中何因緣故。其日天子大勝宮殿。照四大洲及衆世界。諸比丘。有一種人能行布施。彼布施時。施于沙門婆羅門及貧窮孤獨遠來乞求。所謂食飲乘騎衣裳華鬘璎珞塗香床敷房舍燈油。凡是資身養活命者。彼布施時。速疾即施。不谄曲施。或複供養諸持戒仙功德具足行善法者。種種承事。彼因是故。受無量種種身心安樂。譬如曠澤空閑山林。或複廣碛而有池水。其水涼冷。清淨輕甜。時有壯夫。遠行疲極。熱惱渴乏。不飲食來已經多日。至彼池所。飲已澡浴。除斷一切渴乏熱惱。出于池外。身意怡悅。受于無量快樂歡喜。如是如是。彼布施時。心清淨故。身壞命終。于日天子宮殿中生。彼中生已。報得如是速疾稱心飛行宮殿。此因緣故。日大宮殿。照四大洲及余世界
諸比丘。複有一種。斷于殺生。不盜他物。不行邪淫。口不妄語。不飲諸酒。身不放逸。供養持戒功德具足諸仙諸賢。親近純直善法行人。廣說如前。身壞命終。隨願往生日天宮殿。住彼當受速疾果報。是故名爲諸善業道。此因緣故。其日宮殿。照四大洲並余世界。複有一種。修不殺生。乃至正見。彼曾供養諸仙持戒功德具者。純直善行。曾值遇彼清淨因緣。亦當報生日宮殿中受速疾果。以是緣故。其日宮殿。照四大洲及余世界。廣說如前
諸比丘。六十刹那名一羅婆。叁十羅婆名牟休多。諸比丘。若幹刹那。若幹羅婆。及牟休多。其日宮殿。六月北行。日于一日行六俱盧奢。不曾暫時離于日道。六月南行。亦一日行六俱盧奢。不差日道。諸比丘。其日宮殿。六月行時。其月宮殿。十五日中還爾許行
複次于中有何因緣。生諸熱惱。諸比丘。其日宮殿。六月之中。向北道行。一日中行六俱盧奢。亦不曾離日道而行。但于其中。有十種緣故生熱惱。何等爲十。諸比丘。須彌留山王外。其次有山。名佉提羅迦。高廣正等。四萬二千由旬。雜色可觀。七寶成就。于其中間。日大宮殿所有光明。照于彼山觸而生熱。彼叁摩耶。致有熱惱。此第一緣故生熱惱。複次諸比丘。佉提羅迦山外。其次有山名伊沙陀羅。高廣正等。二萬一千由旬。于其中間。日大宮殿所有光明。照觸彼山。此是第二熱惱。其次由乾陀山。高廣一萬二千由旬。是第叁緣。其次善現山。高廣六千由旬。是第四緣。其次馬片頭山。高廣叁千由旬。是第五緣。其次尼民陀羅山。高廣一千二百由旬。是第六緣。其次毗那耶迦山。高廣六百由旬。是第七緣。其次輪圓山。高廣叁百由旬。是第八緣。其次從此大地已上。虛空高萬由旬。彼有夜叉諸宮殿輩。頗梨所成。是第九緣。其次四大洲中。並及八萬小洲之中。自余大山。須彌留山王等。是第十緣。具足應如佉提羅迦中說。此是十種。日大宮殿。六月之中。向北道行。熱惱因緣
複次于中何因何緣。有諸寒冷。諸比丘。日大宮殿。六月已後。向南而行。于中複有十二因緣。故生寒冷。何等十二。諸比丘。其須彌留山。佉提羅迦等。二山中間。須彌留海。廣八萬四千由旬。周回無量。優缽羅。缽陀摩究牟陀。奔茶梨迦等華。悉皆遍滿。甚有香氣。于彼中間日大宮殿所有光明。而相照觸。此是第一寒冷因緣。如是次第。伊沙陀羅山。是第二緣。由乾陀山。是第叁緣。善現山。是第四緣。馬片頭山。是第五緣。尼民陀羅山。是第六緣。毗那耶迦山。是第七緣。輪圓之山。是第八緣。其中諸花。具足次第。應如佉提羅迦山中廣說
複次所有閻浮洲中諸河流行。日大宮殿所有光明。而相照觸。故有寒冷。略說乃至。此是第九寒冷因緣
複次所有閻浮洲中。諸河流行。其瞿陀尼洲中。諸河流行。倍多于彼。日大宮殿。所有光明。而相照觸。此是第十寒冷因緣
複次所有瞿陀尼洲中。諸河流行。其弗婆提洲中。諸河流行。倍多于彼。此是第十一緣
複次所有弗婆提洲中。諸河流行。其郁多羅究留洲中。諸河流行。倍多于彼。日大宮殿光明而相照觸。此是第一寒冷。此是第十二緣
諸比丘。日大宮殿。六月向南行。日于一日行。六俱盧奢。不違其道。于中有此十二因緣。所以寒冷
複次于中有何因緣。其冬天時。夜長晝短。諸比丘。其日宮殿。過六月已。次向南行。日于一日。日行六俱盧奢。亦不差移。但于彼時。其日在于閻浮提洲最南邊際。地形狹小。日過速疾
諸比丘。此因緣故。其冬分中。晝短夜長。複次于中有何因緣。春夏晝長其夜短促
諸比丘。日天宮殿。過六月已。向北而行。一日中行六俱盧奢。亦不差移。乖異常道。但于彼時。正在閻浮處內而行。地寬行久。所以晝長。諸比丘。此因緣故。春夏晝長。其夜即短
複次諸比丘。若閻浮提洲日中。于弗婆提洲則日沒。其瞿陀尼洲日出。郁多羅究留洲正夜半。若瞿陀尼洲日中。其閻浮提洲日沒郁多羅究留洲日出。弗婆提洲夜半。若郁多羅究留洲日中。其瞿陀尼洲日沒。弗婆提洲日出。閻浮提洲夜半。若弗婆提洲日中則郁多羅究留洲日沒。閻浮提洲日出。瞿陀尼洲夜半。諸比丘。其閻浮提洲人所有西方。瞿陀尼洲人以爲東方。其瞿陀尼洲人所有西方。郁多羅究留洲人以爲東方。其郁多羅究留洲人所有西方。弗婆提洲人以爲東方。其弗婆提洲人所有西方。閻浮提洲人以爲東方。南北二方。亦複如是
佛于此中。說優陀那
轉住及轉壞 天出及薄覆
十二重風吹 于前諸天行
樓橹及風吹 身體光明照
布施持戒業 刹那羅婆過
說熱有十緣 論寒十二種
晝夜及日中 東西說四方
諸比丘。其月天子最大宮殿。縱廣正等四十九由旬。周匝上下。七重垣牆。七重欄楯。七重鈴網。複有七重多羅行樹。而爲圍繞。雜色可觀。彼諸牆壁。皆以金銀乃至馬瑙七寶所成。四面諸門。各有樓橹。種種莊校。廣說如前。日天宮殿。乃至衆鳥。各各自鳴。諸比丘其月宮殿。純用天金銀。天青琉璃。以爲間錯。其二分銀。清淨無垢。無諸滓穢。其體皎潔。甚爲明曜。彼之一分。天青琉璃。亦複清淨。表裏映徹。光明遠照。諸比丘。其月天子最勝宮殿。有五種風所持而行。何等爲五。一持二住叁順四攝五行。以是五種因緣持故。其月宮殿依空而行。諸比丘。其月宮殿。複有無量諸天宮殿。在前而行。無量百千萬數諸天在前而行。其行之時。受于無量種種快樂。彼諸天等。皆有名字。諸比丘。其月天子大宮殿中。更複別有青琉璃辇。其辇出高十六由旬。廣八由旬。其月天子及諸天女。入于辇中。以天種種五欲功德。和合受樂。歡娛悅豫。隨意而行
諸比丘。其月天子。依天數量。壽五百歲。子孫相承。皆于彼治。然其宮殿。住于一劫。諸比丘。其月天子諸身分中。光明出已。即便照彼青琉璃辇。其辇光照月大宮殿。月宮殿光照四大洲。諸比丘。其月天子有五百光向下照行。有五百光傍照而行。故名月天千光照也。亦複名爲涼冷光明
諸比丘。何因緣故。月大宮殿照四大洲。過去世時。布施沙門及婆羅門貧窮孤獨遠來乞求。所謂食飲乘騎衣服華鬘諸香床鋪房舍諸資生等。而彼施時。應時疾與。不谄曲心。或複供養諸仙持戒具功德者。正直純善。彼因緣故。受無量種種身心快樂。譬如空閑山林荒澤曠野碛中。有一池水。涼冷輕美。無有濁穢。是時有人。遠行疲乏。饑渴熱逼。入彼池中。澡浴飲水。除一切苦。受無量樂。如是如是。彼因緣故。生月天子宮殿之中。受樂果報
諸比丘。複有一種。斷于殺生。乃至斷酒及放逸行。供養承事諸仙人等。亦生于彼月宮殿中。照四洲界。複有斷殺乃至正見。故得速疾空行宮殿。此則名爲諸善業道。又何因緣。其月宮殿。漸漸而現。有叁因緣。何等爲叁。一者偝方面出。二者有青身諸天。形服璎珞一切悉青。常半月中。隱覆其宮。以隱覆故。彼時月形。漸漸而現。叁者從彼日天大宮殿中。別有六十光明出已。障彼月輪。以是義故。漸漸而現
複次于中何因緣故。其月宮殿。圓淨滿足。如是顯現。諸比丘。此亦叁緣。故使如是。一者彼時月大宮殿。正方面出。以是義故。圓滿而現。複次彼青色天。衣服璎珞一切皆青。常半月中。隱月宮殿。而月宮殿。于逋沙他十五日時。圓滿光明。照曜熾盛。譬如多有諸種油脂。中然大炬。彼等一切諸余燈明。悉皆翳覆。如是如是。月大宮殿。十五日時。每恒如是。複次日大宮殿。六十光明出已。障彼清淨月輪。而月宮殿。于逋沙他十五日中。圓滿具足。于一切處。皆舍翳障。彼時日光。不能覆蔽
複次于中何因緣…
《起世因本經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