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五十八

  卷第五十六法苑珠林卷第五十七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債負篇第六十五 诤訟篇第六十六

  債負篇(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夫勸善懲過大士常心。舍惡爲福菩薩常願。是以善惡之運業。猶形影之相須。債負之殃咎。植叁報之苦果。或有現負現報。或有現負次報。或有現負後報。如是叁時隨負一毫。拒而不還決定受苦。是故經雲。偷盜之人先入地獄畜生餓鬼。後得人身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處貧窮。二者雖得少財常被他奪。斯言有征省己爲人也

  引證部第二

  如法句喻經雲。昔佛在世時有弗迦沙王。比丘入羅閱城分衛。于城門中有新産牸牛所抵殺。牛主怖懼賣牛轉與他人。其人牽牛欲飲水。牛從後複抵殺其主。其主家人嗔恚取牛殺之。于市賣肉。有田舍人買取牛頭。貫擔持歸去舍。田邊坐樹下息。以牛頭挂樹枝。須臾繩斷。牛頭落下正墮人上。牛角刺人即時命終。一日之中凡殺叁人。瓶沙王聞之。怪其如此。即與群臣往詣佛所。具問其意。佛告王曰。往昔有賈客叁人。到他國內興生。寄住孤獨老母舍。應與雇舍直。見老母孤獨欺不欲與。伺老母不在默去不與。母歸不見客。即問比居。皆雲已去。老母嗔恚尋後逐及。疲頓索直。叁客逆罵我前已與。雲何複索。同聲共抵不肯與直。老母單弱不能奈何。懊惱守祝。我今窮厄何忍欺抵。願我後世所生之處。若當相值要當殺汝。正使得道終不相置。佛語瓶沙王。爾時老母者今此牸牛是也。叁賈客者弗迦沙等叁人爲牛所抵殺者是也。于是世尊即說偈言

  惡言罵詈  憍陵篾人  興起是行

  嫉怨滋生  遜言慎辭  尊敬于人

  棄結忍惡  嫉怨自滅  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  由其惡言 

  又出曜經雲。昔罽賓國中有兄弟二人。其兄出家得阿羅漢。弟在家中治修居業。時兄數來教誨勸弟。布施持戒修善作福。現有名譽死生善處。而弟報曰。兄今出家不慮官私。不念妻子。田業財寶。我有此務。而兄數誨不用兄教。後病命終生在牛中。爲人所驅馱鹽入城。兄從城中出遇見之。即爲說法。時牛聞已悲哽不樂。牛主見已語道人曰。汝何道說而使我牛愁憂不樂。道人報曰。此牛前身本是我弟。昔日負君一錢鹽債。故墮牛中以償君力。牛主聞已語道人曰。君弟昔日與我親友。是時牛主即語牛曰。吾今放汝不複役使。牛聞感激至心念佛。自投深澗即便命終。得生天上受極快樂。以是因緣。若人負債不可不償

  又成實論雲。若人負債不償墮牛羊獐鹿驢馬等中償其宿債

  又百緣經雲。佛入舍衛城乞食。至一衖中逢一婆羅門。以指畫地不聽佛去。語佛言。汝今還我五百金錢。爾乃聽過。若不與我者終不聽過。佛默然住不能前進。波斯匿王等聞佛被留難。各送珍寶與婆羅門然不肯受。須達聞之取五百金錢與婆羅門。乃聽佛過。比丘問佛。何緣乃爾。佛言。過去波羅奈國梵摩達王太子名善生。遊行見一戲人共輔相子樗蒱。賭五百金錢。時輔相子負戲人錢。尋索不償。太子語言。彼若不與我當代償。後竟不償。從是以來無量世中常爲戲人從我索錢。佛言。昔太子者今我身是。輔相子者今須達是。昔戲人者今婆羅門是也

  又雜寶藏經雲。昔罽賓國中有阿羅漢。名曰離越。山中坐禅。時有一人失牛逐蹤至離越所。時值離越煮草染衣。衣即自然變作牛皮。染汁自然變作牛血。所煮染草變成牛肉。所持缽盂變作牛頭。牛主見已即捉收縛將詣王所。王即付獄。經十二年。常與獄監[飢-幾+蔔]馬除糞。離越弟子得阿羅漢者有五百人。觀覓其師不知所在。業緣欲盡有一弟子。觀見師在罽賓獄中。即來告王。我師在獄。願王斷理。王即遣人就獄檢校。使至獄中唯見有人威色樵瘁須發極長。而爲獄監[飢-幾+蔔]馬除糞。使還白王。獄中都不見有沙門。離越弟子複白王言。願王說教。有比丘者悉聽出獄。王即宣令有僧悉遣出獄。離越聞已須發自落袈裟著身。踴出虛空作十八變。王見是事五體投地。白言。尊者。願受我忏悔。王即問言。以何業緣在獄受苦。離越答言。我于往昔亦曾失牛。逐蹤謀他經一日夜。後墮叁塗受苦無量。余殃不盡。今得羅漢猶被謀謗。以是因緣一切衆生應護口業莫謀謗他。離越昔所謀人是辟支佛。以是因緣故得此報。依法華經說。謗誦經人。若實若不實。現世得白癞病

  又毗婆沙論雲。曾聞有一女人爲餓鬼所持。即以咒術而問鬼言。何以惱他女人。鬼答之言。此女人者是我怨家。五百世中而常殺我。我亦五百世中斷其命根。若彼能舍舊怨之心。我亦能舍。爾時女人作如是言。我今已舍怨心。鬼觀女人雖口言舍而心不放。即斷其命

  又雜寶藏經雲。目連至殑伽河邊。見五百餓鬼群來趣水。有守水鬼以鐵杖驅逐令不得近。于是諸鬼徑詣目連。禮目連足。各問其罪。一鬼曰。我受此身常患熱渴。先聞殑伽河水清且涼。歡喜趣之。沸熱壞身。試飲一口。五藏燋爛臭不可當。何因緣故受如此罪。目連曰。汝先世時曾作相師相人吉凶。少實多虛。或毀或譽。自稱審谛以動人心。詐惑欺诳以求財利。迷惑衆生失如意事

  複有一鬼言。我常爲天祠。有狗利牙赤白。來啖我肉。唯有骨在。風來吹起肉續複生。狗複來啖。此苦何因。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天祠主。常教衆生殺羊以血祠天。汝自食肉。是故今日以肉償之

  複有一鬼言。我常身上有糞周遍塗漫。亦複啖之。是罪何因。目連答曰。汝前世時作婆羅門。惡邪不信。道人乞食取缽盛滿糞。以飯著上。持與道人。道人持還以手食飯糞汙其手。是故今日受如此罪。複有一鬼言。我腹極大如甕。咽喉手腳其細如針。不得飲食。何因此苦。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聚落主。自恃豪貴飲酒縱橫輕欺余人。奪其飲食饑困衆生

  複有一鬼言。我常趣溷欲啖食糞。有大群鬼捉杖驅我。不得近廁。口中爛臭饑困無賴。何因如此。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佛圖主。有諸白衣供養衆僧供辨食具。汝以粗供設客僧。細者自食

  複有一鬼言。我身上遍滿生舌。來斧斫舌。斷複續生。如此不已。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道人。衆僧差作蜜漿。石蜜塊大難消。以斧斫之。盜心啖一口。以是因緣故還斫舌也

  複有一鬼言。我常有七枚熱鐵丸。直入我口入腹五藏焦爛。出複還入。何因故受此罪。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沙彌行果苽子時。到自師所敬其師故偏心多與。實長七枚

  複有一鬼言。常有二熱鐵輪在我兩腋下轉。身體焦爛。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與衆僧作餅。盜心取二番挾兩腋底。故受此苦

  複有一鬼言。我瘿丸極大如甕。行時擔著肩上。住則坐上。進止患苦。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市令。常以輕秤小鬥與他。重秤大鬥自取。常自欲得大利于己侵克余人

  複有一鬼言。我常兩肩右眼。胸有口鼻。常無有頭。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常作魁脍弟子。若殺罪人時。汝常歡喜心以繩著髻挽之

  複有一鬼。言我常有熱鐵針入出我身。受苦無間。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調馬師。或作調象師。象馬難製。汝以鐵針刺腳。又時牛遲亦以針刺。複有一鬼言。我身常有火出自然懊惱。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國王夫人。更一夫人王甚幸愛。常生妒心伺欲危害。值王臥起去時。所愛夫人眠猶未起著衣。即生惡心。正值作餅有熱麻油。即以灌其腹上。腹爛即死。故受此苦

  複有一鬼言。我常有旋風回轉我身。不得自在隨意東西。心常惱悶。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常作蔔師。或時實語。何時妄語。迷惑人心不得隨意

  複有一鬼言。我身常如塊肉。無有腳手眼耳鼻等。常爲蟲鳥所食。罪苦難堪。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常與他藥墮他兒胎

  複有一鬼言。我常有熱鐵籠籠絡我身。焦熱懊惱。何因受此。目連答言。汝前世時常以羅網掩捕魚鳥

  複有一鬼言。我常以物自蒙籠頭。亦常畏人來殺我。心常怖懼不可堪忍。何因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淫犯外色常畏人見。或畏其夫捉縛打殺。或畏官法戮之都市。恐怖相續

  複有一鬼問言。我受此身。肩上常有銅瓶。滿中洋銅。手捉一杓取自灌頭。舉體焦爛。如是受苦無數無量。有何罪咎。答言。汝前世時出家爲道典僧飲食。以一酥瓶私著余處。有客道人來者不與之。去已出酥行與舊僧。此酥是招提僧物一切有分。此人藏隱雖與不等。由是緣故受此罪也

  譬喻經雲。昔外國有人死。魂還自鞭其屍。傍人問曰。是人已死。何以複鞭。報曰。此是我故身。爲我作惡。見經戒不讀。偷盜欺詐犯人婦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財不肯布施。今死令我墮惡道中。勤苦毒痛不可複言。是故來鞭之耳。依無量壽經雲。憍梵波提。過去世曾作比丘。于他粟田邊摘一莖粟。觀其生熟數粒墮地。五百世作牛償之

  頌曰

  貧富交舛  債負相違  舉貸抵拒

  業結常馳  心無悔償  苦報何疑

  墮斯惡道  長夜無歸 

  感應緣(略引十一驗) 漢沙門釋安清 晉沙門釋帛遠 梁南陽人侯慶 隋楊州人卞士瑜 隋雒州人王五戒 隋冀州人耿伏生 唐鄭州人婦女朱氏 唐汾州人路伯達 唐雍州人程華 唐潞州人李校尉 唐雍州婦人陳氏

  漢雒陽有沙門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正後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見稱。加又志業聰敏克意好學。外國典籍及七曜五行醫方異術。乃至鳥獸之聲無不綜達。嘗行見有群燕。忽謂伴曰。燕雲應有送食者。頃之果有致焉。衆鹹奇之。故俊異之聲早被西域。高窮理盡性。自識宿緣業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初高自稱。先身已經出家。有一同學多嗔分衛。值施主不稱情每辄怼恨。高屢加诃練終不悛改。如此二十余年。乃與同學辭訣雲。我當往廣州畢宿世之對。卿明經精勤不在吾後。而性多恚怒。命過當受惡形。我若有力必當相度。既而遂適廣州。值寇賊大亂。行路逢一年少。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負卿故。遠相償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時意也。遂申頸受刀。容無懼色。賊遂殺之。觀者盈路莫不駭其奇異。而此神識還爲安息王太子。即今時世高身是也。高遊化中國宣經事畢。值靈帝之末關雒擾亂。乃振錫江…

《法苑珠林五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