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九十九
卷第九十七法苑珠林卷第九十八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法滅篇第九十八(此有九部) 述意部 五濁部 時節部 度女部 佛缽部 訛替部 破戒部 诤訟部 損法部
述意部第一
竊惟。正像推移教流末代。人有邪正法有訛替。或憑真以構僞。或飾虛以亂真。假托之文辭意淺雜。玉石朱紫無所逃形。複由世漸澆浮人心改變。妄想居懷專崇業禍。增長叁毒彌招四惡。所以無明巨夜。了無思旦之心。欣慕六塵。不覺五刀隨後。名利既侵我人逾盛。致使凶黨之徒。輕舉邪風。淳正之輩。時遭讒佞。所以教流震旦六百余年。惡王虐治叁被殘屏。禍不旋踵畢顧前良。殃咎已刑取笑天下。嗚呼來業深可痛欤。良由寡學所纏故得師心獨斷。法隨潛隱災患集身。若元披圖八藏。綜文義之成明。尋繹九識。達情智之迷解者。則五翳有除昏之期。叁明有逾光之日也
五濁部第二
如地持論雲。所謂五濁者。一曰命濁。二曰衆生濁。叁曰煩惱濁。四曰見濁。五曰劫濁謂今世短壽人極百歲。是名命濁
若諸衆生不識父母。不識沙門婆羅門。及宗族尊長。不修義理。不作所作。不畏今世後世惡業果報。不修慧施。不作功德。不修齋法。不持禁戒。是名衆生濁
若此衆生增非法貪刀劍布施器仗布施诤訟鬥亂谄曲虛诳妄語攝受邪法。及余惡不善法生。是名煩惱濁
若于今世法壞法沒。像法漸起邪法轉生。是名見濁
若饑馑劫起。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濁
又俱舍論雲。何者爲五濁。一命濁。二劫濁。叁惑濁。四見濁。五衆生濁。下劫將來命等五濁。最粗最下已成滓故。說名爲濁。由前二濁次第損減壽命及損減樂具。複由二濁損減助善。何以故。因此二濁。有諸衆生多習欲塵樂行及自苦行。能損在家出家助善。由後一濁損減自身量色無病力。智念正勤不動。此德壞故
又持人菩薩經雲。如來今興在五濁世。何謂五濁。一人多弊惡不識義理。二六十二疑邪見強盛不受道教。叁人多愛欲塵勞興隆不知去就。四人壽命短。往古世時。八萬四千歲以爲甚損。今壽百歲或長或短。五小劫轉盡叁災當起無不被害。若有在此五濁惡世能信樂佛正真慧。是爲甚難
又依順正理論雲。此五濁但爲次第顯五衰相。極增盛時。何等名爲五種衰相。一壽命衰損。時極短故。二資具衰損。少光澤故。叁善品衰損。欣惡行故。四寂靜衰損。展轉相違成諠诤故。五自體衰損。非出世間功德器故。爲欲次第顯此五種衰損不同。故分五濁
又薩遮尼幹子經雲。佛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有十二種勝妙功德。猶如醍醐于諸味中最爲勝上。清淨第一能淨一切諸佛國土。如來于中成阿耨菩提。何等十二。一示現劫濁。二示現時濁。叁示現衆生濁。四示現煩惱濁。五示現命濁。六示現叁乘差別濁。七示現不淨佛國土濁。八示現難化衆生濁。九示現說種種煩惱濁。十示現外道亂濁。十一示現魔濁。十二示現魔業濁。善男子。一切諸佛國土皆是出世功德莊嚴具足清淨。無有諸濁如此過者。皆是諸佛方便力。爲利衆生。汝等應知
又大五濁經雲。佛涅槃後當有五亂。一者當來比丘從白衣學法。世之一亂。二者白衣上坐比丘處下。世之二亂。叁者比丘說法不行承受。白衣說法以爲無上。世之叁亂。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現在。于世間以爲真道谛。佛法正典自爲不明。詐僞爲信。世之四亂。五者當來比丘畜養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訟不承佛教。世之五亂。今時屢見無識白衣。觸事不閑。詐爲知法。房室不舍然爲師範。愚癡俗人以用指南。虛棄功夫終勤無益。未來生世猶不免獄。故智度論雲。有其盲人。自不見道妄言見道。引他五百盲人。並墮糞坑。自處長津焉能救溺
時節部第叁
如阿難七夢經雲。阿難。有七種夢來問于佛。一夢陂池火焰連天。二夢日月沒星宿亦沒。叁夢出家比丘轉在于不淨坑塹之中。在家白衣登頭而出。四夢群豬來抵突栴檀林壞之。五夢頭戴須彌山不以爲重。六夢大象棄出小象。七夢師子王名華薩。頭上有七豪毛在地而死。一切禽獸見故怖畏。後見身中蟲出然後食之。以此惡夢來問于佛。佛告阿難。汝所夢者。皆爲當來五濁惡世。不損汝也。何爲憂色。第一夢陂池火焰連天者。當來比丘善心轉少惡逆熾盛。共相殺害不可稱計。第二夢日月沒星宿亦沒者。佛泥洹後一切聲聞。隨佛泥洹不在世間。衆生眼滅。第叁夢出家比丘轉在于不淨坑塹之中在家白衣登頭出者。當來比丘壞毒嫉妒至相殺害。道士斬頭白衣親之。死入地獄。白衣精進死生天上。第四夢者群豬來抵突栴檀林壞之者。當來白衣來入塔寺。誹謗衆僧求其長短。破塔害僧。第五夢者。頭戴須彌山不以爲重者。佛泥洹後。阿難當爲千阿羅漢出經之師。一句不忘。受悟亦多。不以爲重。第六夢大象棄小象者。將來邪見熾盛壞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隱不現。第七夢師子死者。佛泥洹後一千四百七十歲。四部諸弟子修德之心。一切惡魔不得娆亂。七豪者此是七百年後事
又摩耶經雲。摩耶問阿難言。汝于往昔已來聞世尊說。如來正法幾時當滅。阿難垂淚而便答言我于往昔曾聞世尊說于當來法滅之後事。雲佛涅槃後摩诃迦葉雲阿難結集法藏。事悉畢已。摩诃迦葉于狼迹山中入滅盡定。我亦當得果證。次第隨後入般涅槃。當以正法付囑憂波掬多。憂波掬多善說法要。如富樓那。廣說度人。又複勸化阿輸迦王。令于佛法堅固正信。以舍利廣起八萬四千諸塔。更經二百歲已。有屍羅難陀比丘。善說法要。于閻浮提度十二億人。叁百歲已有青蓮華眼比丘。善說法要度得半億人。四百歲已。有牛口比丘。善說法要度得二萬人。五百歲已有寶天比丘。善說法要度得二萬人。八部衆生發阿耨菩提心。正法于此便就滅盡。六百歲已九十六種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一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然正法燈。八百歲後。諸比丘等。樂好衣服。縱逸嬉戲。百千萬人中有一兩得道果者。九百歲已奴爲比丘。婢爲比丘尼。一千歲已。諸比丘等聞不淨觀阿那波那。嗔恚不欲。無量比丘。若一若兩。思惟正受。千一百歲已。諸比丘等。如世俗人媒嫁行媒。于大衆中毀謗毗尼。千二百歲已。是諸比丘及比丘尼。作非梵行。若有子息。男爲比丘。女爲比丘尼。千叁百歲已。袈裟變白不受染色。千四百歲已時諸四衆猶如獵師。樂好殺生。貪賣叁寶物。千五百歲已。俱睒彌國有叁藏比丘。善說法要。從于十五日布薩已時。羅漢比丘升于高座說清淨戒。雲此所應作。此不應作。彼叁藏比丘弟子答羅漢言。汝今身口不清淨。雲何而乃說是粗言。羅漢答言。我久清淨身口意業無諸過患。叁藏弟子聞此語已。倍更怨忿。即于座上殺彼羅漢。時羅漢弟子而作是言。我師所說合于法理。雲何汝等殺我和上。即以利刀殺彼叁藏。天龍八部莫不憂惱。惡魔波旬及外道衆。踴躍歡喜。競破塔寺。殺害比丘。一切經藏皆悉流移至鸠屍那。阿耨達龍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而滅盡也。時摩诃摩耶聞此語已。號哭懊惱。即向阿難。而說偈言
一切皆歸滅 無有常安者
須彌及海水 劫盡亦消竭
世間諸豪強 會必還衰朽
我子于往昔 勤苦集衆行
故得成正覺 爲衆說法藏
如何于爾時 皆悉潛沒盡
度女部第四
如善見論雲。中度女人出家。正法唯得五百歲住。由世尊製比丘尼行八敬教。正法還得千年。問千年已正法爲都滅耶。答不都滅。于千年中得叁達智。複千年中得愛盡羅漢無叁達智。複千年中得阿那含。複千年中得斯陀含。複千年中得須陀洹。總得一萬年。初五千歲得道。後五千歲學而不得道。于萬歲後一切經書文字滅盡。但現剃頭袈裟法服而已
又毗尼母經雲。尊者迦葉。責阿難爲女人求出家中。彼有十事谪阿難。一者若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等常應各各器盛食在道側胡跪授與沙門。二者若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等常應與衣服臥具。逆于道中求沙門受用。叁者若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等常應乘象馬車乘在于道側。以五體投地求沙門蹈而過。四者若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輩常應在于路中。以發布地求沙門蹈而過。五者若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輩常應恭心請諸沙門到舍供養。六者若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輩見諸沙門。常應恭心淨掃其地脫體上衣布地令沙門坐。七者若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輩常應脫體上衣拂比丘足上塵。八者若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輩常應舒發拂比丘足上塵。九者若女人不出家者。沙門威德過于日月。況諸外道豈能正視于沙門首。十者若女人不出家者。佛之正法應住千年。今減五百年。一百年中得堅固解脫。一百年中得堅固定。一百年中得堅固持戒。一百年中得堅固多聞。一百年中得堅固布施。初百歲中有解脫堅固法
安住于此中 悉能達解義
第二百歲中 複有堅固定
第叁百歲中 持戒亦不毀
第四百歲中 有能多聞者
第五百歲中 複有能布施
從是如來法 念念中漸減
如車輪轉已 隨轉時有盡
正法所以隱 阿難之愆咎
爲女人出家 勤請調禦師
正法應住世 滿足于千年
五百已損減 余者悉如本
是故五百歲 五百興于世
解脫定持戒 多聞及布施
佛缽部第五
如蓮華面經雲。佛告阿難。于未來世。罽賓國土。當作大法之會。有金毗羅等五天子。滅度之後有富蘭那外道弟子名蓮華面。聰明智慧。身如金色。此大癡人。已曾供養四阿羅漢。當供養時作如是誓願。我未來世破壞佛法。以其供養阿羅漢故。世世受于端正之身。于最後身生國王家。身爲國王。名寐吱曷羅俱邏。而滅我法。此大癡人。破碎我缽。既破缽已生于阿鼻大地獄中。此大癡人命終之後。有七天子。次第舍身生罽賓國。複更建立如來正法。大設供養。阿難。以破缽故。我諸弟子。漸汙淨戒樂作不善。智慧之人悉皆滅度。有諸國王不依王法。其國人民多行十不善業。以惡業故。此閻浮提五種失味。所謂蘇油鹽石蜜漿。故佛破缽。當至北方。爾時北方諸衆生等。見佛破缽大設供養。大發叁乘心者以衆生善根…
《法苑珠林九十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