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79卷10頁碼:P0001
唐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叁十四 ▪第3页

  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奉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佛子。菩薩摩诃薩。住于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于此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爲欲成就此地法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爲欲成就彼地法故。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叁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爲欲成就彼地法故。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于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于如來。智慧光明。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衆。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衆人。悉免憂患。佛子。菩薩商主。亦複如是。住于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淨。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衆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衆生。不經患難。是故菩薩。常應匪懈。勤修諸地。殊勝淨業。乃至趣入如來智地。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诃薩。入菩薩初地門。廣說則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

  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豪貴自在。常護正法。能以大施。攝取衆生。善除衆生悭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布施愛語利益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同行菩薩。不離念菩薩行。不離念諸波羅蜜。不離念諸地。不離念力。不離念無畏。不離念不共佛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複作是念。我當于一切衆生中。爲首爲勝。爲殊勝。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爲導爲將爲帥。乃至爲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舍家妻子五欲。依如來教。出家學道。既出家已。勤行精進。于一念頃。得百叁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衆生。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爲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于是數。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若人集衆善  具足白淨法

  供養天人尊  隨順慈悲道

  信解極廣大  志樂亦清淨

  爲求佛智慧  發此無上心

  淨一切智力  及以無所畏

  成就諸佛法  救攝群生衆

  爲得大慈悲  及轉勝法輪

  嚴淨佛國土  發此最勝心

  一念知叁世  而無有分別

  種種時不同  以示于世間

  略說求諸佛  一切勝功德

  發生廣大心  量等虛空界

  悲先慧爲主  方便共相應

  信解清淨心  如來無量力

  無礙智現前  自悟不由他

  具足同如來  發此最勝心

  佛子始發生  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  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家  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  決成無上覺

  才生如是心  即得入初地

  志樂不可動  譬如大山王

  多喜多愛樂  亦複多淨信

  極大勇猛心  及以慶躍心

  遠離于鬥诤  惱害及嗔恚

  慚敬而質直  善守護諸根

  救世無等者  所有衆智慧

  此處我當得  憶念生歡喜

  始得入初地  即超五怖畏

  不活死惡名  惡趣衆威德

  以不貪著我  及以于我所

  是諸佛子等  遠離諸怖畏

  常行大慈愍  恒有信恭敬

  慚愧功德備  日夜增善法

  樂法真實利  不愛受諸欲

  思惟所聞法  遠離取著行

  不貪于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修行波羅蜜  遠離谄虛诳

  如說而修行  安住實語中

  不汙諸佛家  不舍菩薩戒

  不樂于世事  常利益世間

  修善無厭足  轉求增勝道

  如是好樂法  功德義相應

  恒起大願心  願見于諸佛

  護持諸佛法  攝取大仙道

  常生如是願  修行最勝行

  成熟諸群生  嚴淨佛國土

  一切諸佛刹  佛子悉充滿

  平等共一心  所作皆不空

  一切毛端處  一時成正覺

  如是等大願  無量無邊際

  虛空與衆生  法界及涅槃

  世間佛出興  佛智心境界

  如來智所入  及以叁轉盡

  彼諸若有盡  我願方始盡

  如彼無盡期  我願亦複然

  如是發大願  心柔軟調順

  能信佛功德  觀察于衆生

  知從因緣起  則興慈念心

  如是苦衆生  我今應救脫

  爲是衆生故  而行種種施

  王位及珍寶  乃至象馬車

  頭目與手足  乃至身血肉

  一切皆能舍  心得無憂悔

  求種種經書  其心無厭倦

  善解其義趣  能隨世所行

  慚愧自莊嚴  修行轉堅固

  供養無量佛  恭敬而尊重

  如是常修習  日夜無懈倦

  善根轉明淨  如火煉真金

  菩薩住于此  淨修于十地

  所作無障礙  具足不斷絕

  譬如大商主  爲利諸商衆

  問知道險易  安隱至大城

  菩薩住初地  應知亦如是

  勇猛無障礙  到于第十地

  住此初地中  作大功德王

  以法化衆生  慈心無損害

  統領閻浮地  化行靡不及

  皆令住大舍  成就佛智慧

  欲求最勝道  舍己國王位

  能于佛教中  勇猛勤修習

  則得百叁昧  及見百諸佛

  震動百世界  光照行亦爾

  化百土衆生  入于百法門

  能知百劫事  示現于百身

  及現百菩薩  以爲其眷屬

  若自在願力  過是數無量

  我于地義中  略述其少分

  若欲廣分別  億劫不能盡

  菩薩最勝道  利益諸群生

  如是初地法  我今已說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6】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