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五十 ▪第3页
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奉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佛子如來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種光明。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五百光明。普照上方種種刹中。種種佛所。諸菩薩衆。其菩薩等。見此光明。一時皆得如來境界。十頭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皆悉清淨。彼諸菩薩。先所成就。諸處諸地。見彼光明。轉更清淨。一切善根。皆悉成熟。趣一切智。住二乘者。滅一切垢。其余一分。生盲衆生。身既快樂。心亦清淨。柔軟調伏。堪修念智。地獄餓鬼。畜生諸趣。所有衆生。皆得快樂。解脫衆苦。命終皆生天上人間。佛子。彼諸衆生不覺不知。以何因緣。以何神力。而來生此。彼生盲者。作如是念。我是梵天。我是梵化。是時如來。住普自在叁昧。出六十種妙音。而告之言。汝等。非是梵天。亦非梵化。亦非帝釋護世所作。皆是如來。威神之力。彼諸衆生。聞是語已。以佛神力。皆知宿命。生大歡喜。心歡喜故。自然而出優昙華雲。香雲音樂雲。衣雲蓋雲。幢雲幡雲。末香雲寶雲。師子幢半月樓閣雲。歌詠贊歎雲。種種莊嚴雲。皆以尊重心。供養如來。何以故。此諸衆生。得淨眼故。如來與彼。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佛子。如來智日。如是利益生盲衆生。令得善根。具足成熟。佛子。是爲如來身第五相。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見。複次佛子。譬如月輪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爲四。一者映蔽一切星宿光明。二者隨逐于時示現虧盈。叁者于閻浮提澄淨水中影無不現。四者一切見者皆對目前。而此月輪。無有分別。無有戲論。佛子。如來身月。亦複如是。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爲四。所謂映蔽一切聲聞獨覺。學無學衆。隨其所宜。示現壽命修短不同。而如來身。無有增減。一切世界。淨心衆生。菩提器中。影無不現。一切衆生。有瞻對者。皆謂如來。唯現我前。隨其心樂。而爲說法。隨其地位。令得解脫。隨所應化。令見佛身。而如來身。無有分別。無有戲論。所作利益。皆得究竟。佛子。是爲如來身第六相。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見。複次佛子。譬如叁千大千世界。大梵天王。以少方便。于大千世界。普現其身。一切衆生。皆見梵王現在己前。而此梵王。亦不分身。無種種身。佛子。諸佛如來。亦複如是。無有分別。無有戲論。亦不分身。無種種身。而隨一切衆生心樂。示現其身。亦不作念。現若幹身。佛子。是爲如來身第七相。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見。複次佛子。譬如醫王善知衆藥及諸咒論。閻浮提中。諸所有藥。用無不盡。複以宿世諸善根力。大明咒力。爲方便故。衆生見者。病無不愈。彼大醫王。知命將終。作是念言。我命終後。一切衆生無所依怙。我今宜應爲現方便。是時醫王。合藥塗身。明咒力持。令其終後。身不分散。不萎不枯。威儀視聽。與本無別。凡所[病-丙+樂]治。悉得除差。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醫王。亦複如是。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煉治法藥。已得成就。修學一切方便善巧。大明咒力。皆到彼岸。善能除滅一切衆生。諸煩惱病。及住壽命。經無量劫。其身清淨。無有思慮。無有動用。一切佛事。未嘗休息。衆生見者。諸煩惱病。悉得消滅。佛子。是爲如來身第八相。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見。複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大摩尼寶。名集一切光明毗盧遮那藏。若有衆生。觸其光者。悉同其色。若有見者。眼得清淨。隨彼光明所照之處。雨摩尼寶。名爲安樂。令諸衆生。離苦調適。佛子。諸如來身。亦複如是。爲大寶聚一切功德大智慧藏。若有衆生。觸佛身寶智慧光者。同佛身色。若有見者。法眼清淨。隨彼光明所照之處。令諸衆生。離貧窮苦。乃至具足佛菩提樂。佛子。如來法身。無所分別。亦無戲論。而能普爲一切衆生。作大佛事。佛子。是爲如來身第九相。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見。複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大如意摩尼寶王。名一切世間莊嚴藏。具足成就百萬功德。隨所住處。令諸衆生。災患消除。所願滿足。然此如意摩尼寶王。非少福衆生所能得見。如來身如意寶王。亦複如是。名爲能令一切衆生皆悉歡喜。若有見身聞名贊德。悉令永離生死苦患。假使一切世界。一切衆生。一時專心。欲見如來。悉令得見。所願皆滿。佛子。佛身非是少福衆生所能得見。唯除如來自在神力。所應調伏。若有衆生。因見佛身。便種善根。乃至成熟。爲成熟故。乃令得見如來身耳。佛子。是爲如來身第十相。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見。以其心無量遍十方故。所行無礙。如虛空故。普入法界故。住真實際故。無生無滅故。等住叁世故。永離一切分別故。住盡後際誓願故。嚴淨一切世界故。莊嚴一一佛身故。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譬如虛空遍十方 若色非色有非有
叁世衆生身國土 如是普在無邊際
諸佛真身亦如是 一切法界無不遍
不可得見不可取 爲化衆生而現形
譬如虛空不可取 普使衆生造衆業
不念我今何所作 雲何我作爲誰作
諸佛身業亦如是 普使群生修善法
如來未曾有分別 我今于彼種種作
譬如日出閻浮提 光明破闇悉無余
山樹池蓮地衆物 種種品類皆蒙益
諸佛日出亦如是 生長人天衆善行
永除癡闇得智明 恒受尊榮一切樂
譬如日光出現時 先照山王次余山
後照高原及大地 而日未始有分別
善逝光明亦如是 先照菩薩次緣覺
後照聲聞及衆生 而佛本來無動念
譬如生盲不見日 日光亦爲作饒益
令知時節受飲食 永離衆患身安隱
無信衆生不見佛 而佛亦爲興義利
聞名及以觸光明 因此乃至得菩提
譬如淨月在虛空 能蔽衆星示盈缺
一切水中皆現影 諸有觀瞻悉對前
如來淨月亦複然 能蔽余乘示修短
普現天人淨心水 一切皆謂對其前
譬如梵王住自宮 普現叁千諸梵處
一切人天鹹得見 實不分身向于彼
諸佛現身亦如是 一切十方無不遍
其身無數不可稱 亦不分身不分別
如有醫王善方術 若有見者病皆愈
命雖已盡藥塗身 令其作務悉如初
最勝醫王亦如是 具足方便一切智
以昔妙行現佛身 衆生見者煩惱滅
譬如海中有寶王 普出無量諸光明
衆生觸者同其色 若有見者眼清淨
最勝寶王亦如是 觸其光者悉同色
若有得見五眼開 破諸塵闇住佛地
譬如如意摩尼寶 隨有所求皆滿足
少福衆生不能見 非是寶王有分別
善逝寶王亦如是 悉滿所求諸欲樂
無信衆生不見佛 非是善逝心棄舍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0】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