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度世品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92卷10頁碼:P0617
西晉 竺法護譯

  《度世品經》六

  西晉元康元年月氏沙門竺法護譯

  菩薩住胎有十事。何謂爲十。欲得開化志住小乘。懷怯羸劣衆生之等。菩薩悉見此輩心念。故現入胎。或恐此等。心發念言。菩薩化生。德本自然。不可學得。故現入胎。是爲一事。菩薩悉爲父母親屬往古宿世同學徒類及余黎庶。俱殖德本。欲度此黨。故現入胎。或複有人。宿世積德。因其胎中。應受開化。是爲二事。菩薩大士。心未曾妄安隱庠序。而意常定。是爲叁事。菩薩若現在母胎時。講法聖衆。未曾斷絕。十方世界諸菩薩釋梵四天王俱來聚會。示現無數不可稱計無際聖慧。在于胎中。顯其辯才。而有殊持。就度脫之。是爲四事。菩薩若在母胎中時。合大衆會及諸開士。悉欲來集。因本所誓。欲度脫之。故爲說法。皆使得濟。是爲五事。又欲開化世間人民成最正覺。皆備衆德。莊嚴道場故。以示現生于人間。是爲六事。菩薩雖處在母胎中。普身示在叁千大千世界。猶如明鏡見其面像。其志微妙。大乘學士。諸天龍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摩睺勒。諸人及與非人。各心念言。我往稽首歸命供養菩薩。是爲七事。菩薩在于母胎中時。有大法門。名曰大慧藏。遊到他方異佛國土。最後究竟。在胎菩薩。俱共論講。由是之故。使其菩薩。現入母胎。是爲八事。菩薩現入母胎中時。有叁昧名離垢藏。承定意成。不近母胎。在兜術天。入于清淨。住母胎中。亦無所入。是爲九事。又如來至真。有大功德。名離垢藏華。而見奉敬供養如來之業。是諸覺佛。在母胎時。菩薩聖旨。皆遍十方。以真大聖。諸菩薩衆有行。名曰法界藏。爲講此教。入無極慧。菩薩因是。現十善微妙遊居。而立大安

  菩薩有十事。現其安詳。何謂爲十。于是菩薩。入母胎時。從初發意。乃至現于阿惟顔法。成具佛業。若入母胎。續複自示在兜術天。或複來下。現入母胎。已複出生。故在母胎。或示幼僮。不舍母胎。示現在于宮采女中。顯母胎中。複示出生。固在母胎。示于精進勤苦之行。現詣道場。坐于樹下。得佛正覺。複現在胎。而轉法輪。在于胎中。現取滅度。遊母胎中。庠序勸進。入乎大道。在彼胎止。而普示現諸菩薩行。建立如來無極大道懷來道門。是爲菩薩現于十事庠序之行

  菩薩修生有十事。何謂爲十。菩薩悉明。其意安然。現生清和。演大光明。周遍叁千大千世界。最後究竟。不複更生。而現所生。無起不滅。故曰爲生。思惟叁界。所生受者。猶如幻化。現身出生十方世界。其身顯示。致一切智如來至真。皆演威耀。告敕一切諸有身者。積累大慧叁昧正受。然後乃生。菩薩適生。動諸佛國。令衆生類心懷歡然。消諸惡趣。蔽衆魔事。各各驚言。今者菩薩。從某處來。是爲菩薩十修所生

  菩薩忻笑有十事。何謂爲十。察其世俗。縛在貪欲。而自纏綿。無能拔者。獨吾身力。乃能堪任。潰于斯黨。是故而發笑耳。俗人多爲塵勞之所迷惑。自謂智慧無能逮者。是故菩薩。而發忻笑。自大遊逸。我身名號。如此無上。如來。便以法身。顯示大要。遍于叁世。令各生意。求欲致是。諸菩薩眼。無所挂礙。從十方土。至梵天宮。乃複至于大神妙天。皆觀本末。便自念言。是衆生黨。乃爾瑕穢。菩薩智力。悉睹見之。又見人民。宿積德本。還複墮落。見殖少福。望無量報。睹平等覺正真之道。無有侵欺。觀古親友。本時同學。志菩薩道。各各修淨。未具佛法。己己爲達。察本所居諸天人民。及在愚地。不解正法。心不動搖。不以爲勞。如來至真。有演光明。名大搖安。放此大耀。是爲菩薩十事忻笑

  菩薩行七步有十事。何謂爲十。菩薩爾時。自現幼僮。舉足七步。示有七財。顯有殊異。欲使地神所願具足。自示其德超于叁界獨步無侶。遊如龍王。住若象王。舉動進止。如師子步。諸有往反所至到處。菩薩行步。周旋舉動。皆越一切。當時天地。變爲金剛。其余凡地。不動堪任。載持菩薩。撫育一切諸地衆生。是故菩薩。舉足七步。又一切人。不解道義。故複菩薩。舉足七步。應七覺意。覺諸不覺。以逮正法。無所依仰。吾于世尊。豪無有上。口自發言。天上天下。吾當度之。是爲菩薩十事行步

  菩薩現幼僮地複有十事。何謂爲十。悉知書疏算術計校。所當應宜。答報言辭。無所不通。故以是事。顯示衆人。又複示現上馬騙象。乘車往反。神仙咒術。與衆超異。摴蒱博掩。伎樂歌戲。超群越衆。其身口意。示有罪福。而無殃釁。以無憍慢。叁昧正受。遍于無量諸佛世界。現在衆生。而開化之。菩薩顯德。其慧過于天龍鬼神。阿須輪。迦留羅。甄陀羅。摩睺勒。釋梵四天王。鹹來歸命。又複自示釋梵四王。色貌形像。複以菩薩。容貌自示。顯其道業。菩薩現于人民各異。若有貪樂。愛欲調戲。或複愁憂愦亂衆生。爲現歡悅。令愛樂法。常以法會。有所長益。奉敬如來。遍見十方。以法光明如來威神。現其安詳。清和默然。因化衆生。是菩薩。現其幼僮。在于後宮。多所救濟。菩薩現在中宮處采女中

  複有十事。何謂爲十。與其宿世。俱共同學。菩薩因欲化此衆生。顯示德本。故在後宮。菩薩又以殖德本者。應當勉濟。故現後宮。諸天人民。憍豪自恣。富貴自绮。因此菩薩。現大豪貴尊。因而降化。在五濁世。隨時誘進。化度佛土。雖在中宮。不廢叁昧。勢力無雙。往古衆生。興立誓願。菩薩欲使如意悉得。故現後宮。欲令父母家室親屬。本願備悉。以大法音伎樂歌頌。箜篌樂器。奉敬供養如來至真。佥令效之。于時菩薩。在于後宮。了成佛道。定意不動。從初至終。成最正覺。而轉法輪。至大滅度。所以示現。以法護之。救濟危厄。使入大道。是爲菩薩現在後宮。最末究竟。棄國捐王。入山得道

  菩薩舍國複有十事。何謂爲十。示厭塵欲。故現出家。見于世俗多所染著。欲使衆人不猗瑕疵。顯現賢聖正真履迹柔順之義。菩薩居業。欲暢道化。歎出家德。以權方便。現于二際。墮在諸疑六十二見。拔之令出。衆生貪欲。勤勤爲安。爲顯衆難。使棄所猗安樂之想。爲著叁界。馳逸衆類。示現先應。故出家耳。其意興盛。無所依仰。猗不可計。故現出家。又示逮得如來十力。四無所畏。隨時而教。最後究竟。臨當成佛。法應當然。是爲菩薩十事棄國捐王

  菩薩現勤苦行複有十事。何謂爲十。欲得開化小學之士。故現六年進一麻米。又欲勖勉猗著諸邪六十二見。爲諸失德衆生之黨。指示其業罪福之報。亦爲雜穢迷惑世界。隨時勸導。現己勞患。能伏情欲。示二等業。緣。是之故。受真谛法。諸貪受欲。重自安己。馳逸衆生。令淨其心。又複示現菩薩精進。勤苦志道。最于後世。臨欲成佛。示不更生。用精進故。諸天人民。根不純淑。及外異學。使從訓誨。是爲菩薩示十苦行

  菩薩詣道場複有十事。何謂爲十。演大光明。照于十方。使衆知之。故詣樹下。亦欲感動諸佛國土。顯示己身。使普佛土。皆共見之。又複暢示諸菩薩等及諸衆生前世所行。悉來從斯。稽首受學。現其道場。所坐樹下。莊嚴清淨。隨衆人本。應時現身。威儀禮節。佛樹靜然。使諸世界如來至真。各自現身。諸可經行。舉足下足。常修叁昧。不離定意。覺了聖道。不犯須臾。諸天龍王。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摩睺勒。釋梵四王。現來奉敬。衆人見之。莫不發意。大慧無礙。菩薩所行。普觀十方。念諸如來。曉了方面。在諸國土。現成正覺。是爲菩薩現詣佛樹

  菩薩坐佛樹下複有十事。何謂爲十。以無數事。動諸佛國。故坐樹下。皆欲照耀十方世界。而悉消除一切惡趣。亦複建立一切境土。鹹爲金剛。觀諸如來處師子床。心所思念。等如虛空。現身威儀。鹹以隨時。歸趣金剛道場叁昧。其諸如來所止之處。受于清淨。自承勢力。以趣德本。勸立一切群生之類。是爲十事坐佛樹下

  菩薩坐尊樹下有十致未曾有。何謂爲十。坐佛樹時。致未曾有自然之法。十方世界諸如來至真等正覺。各現面像。伸其右掌。各自贊歎。當使導師得勝。得勝則是第一未曾有法。菩薩若複坐佛樹時。一切諸佛。皆共念之。遣威神往。是爲二事。坐佛樹時。古昔同學。諸菩薩等。佥俱來至。周匝宿衛。住定意門。以若幹物。而供養之。是爲叁事。在樹下時。十方世界。草木華實。及諸藥樹。雖無神識。自然屈形。悉共曲躬。向于佛樹。而稽首禮。是爲四事。有大定意。號積法界。超越一切諸菩薩行。假使逮得此定意時。其功德明。越衆開士。是爲五事。于時菩薩。立身海藏離垢光曜總持之場。使諸如來。闡大法雨。是爲六事。則以柔軟頂之度去。供養如來。菩薩坐于樹下。普遊諸國。無所不遍。是爲七事。菩薩若坐佛樹下時。其行亦如慧上開士。普見一切衆生根本心念所奏。是爲八事。坐佛樹時。自然善致佛聖覺定。適得斯定。普周無量叁世之事。猶如虛空。是爲九事。坐佛樹時。則以己身。明識叁世。其大聖慧。而無等倫。演離垢光。是爲十事未曾有法

  菩薩何謂降魔官。有十事降魔官屬。何謂爲十。衆生同塵。著于世俗生死之患。不樂戰鬥。是故菩薩。現大勢力降魔官屬。諸天人民。貢高求名。欲爲除斷自大之難。佛欲開化魔及兵衆。諸天人民。佥共娛樂。俱來聚會。因是化之。菩薩力勢。無有雙比。亦複顯現。欲使人知。亦欲勸悅一切衆生。顯其利議。亦欲愍傷將來世人。在佛樹下。降魔官時。悉已越度諸魔境界。無有塵欲無力不力。見諸薄力。而現德本。示慈心力。降魔官屬。隨時勸悅。愛欲塵勞貪欲之世。化以道法。觀此十義。是故菩薩。降魔官屬

  菩薩成最正覺示如來力亦有十事。何謂爲十。能伏諸魔業塵勞之穢。具菩薩行。樂諸菩薩一切定意。而以自娛上衆開士聖慧之堂。究竟成就諸清白法。一切行義。爲諸世間。善思惟行。其身普遍十方世界。演其音向。等心衆生。皆暢威神。而建立之。過去當來今現在佛。如來至真。身口心等。無所望想。一時之間。普達叁世。有叁昧名善覺覺意。得是定時。入佛十力。以能興此。處處有力。至漏盡慧。是爲菩薩如來十力成最正覺。住是力時。諸佛普…

《度世品經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