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寶積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0卷11頁碼:P0001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大寶積經》二

  大唐叁藏菩提流志奉 製譯

  叁律儀會第一之二

  複次迦葉。當于爾時。有人詐現修菩薩行。便自顯揚生于放逸。生放逸已。謂勝獨覺及阿羅漢。住于非理。名不可治。當墮惡趣。複次迦葉。未來有人住于非業作非業故。取衆生相爲說法故。處處遊行唯修似行。極似布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熾盛流布。若有如實說是經者。則爲他人憎嫌舍棄。于是經中。起邪見想。是愚癡人不知此經呵責破戒。迦葉。當于爾時。皆爲賊行之所穢汙。是故彼人不思己過。能甚破壞正等菩提。由覆藏故懷羞而謗無上佛果。複次迦葉。當爾之際。不隨順僧。不知恩報。而行開發。雲何開發。謂開發他心。如來說彼數以語言诳惑他故。招致飲食。迦葉。當于爾時。不護語言。诃毀如來別解脫戒。複與不護語人同其事業。不攝威儀住不淨處。爲住不淨處者。說諸法門。此法漸當爲人輕賤。如是漸漸。多有女人棄舍丈夫入于寺舍。爲聞法故而便就坐。時有比丘。即爲宣說相似涅槃。迦葉。我觀爾時。有五百數非法之門。不修行人常當隨順。五百煩惱悉無所減。諸有所爲與俗無別。當有如是大可畏事。而複于中希望利益。是故求菩提者。不應親近諸比丘尼。亦不應行如是之行。常當舍離一切交遊。應一切時舍諸利養。受行乞食。舍所愛服受糞掃衣。棄舍一切樓閣房宇床鋪臥具。應住溪澗岩窟樹下。舍離一切病緣醫藥資具所須。依陳棄藥。知諸衆生昔爲親屬。行大慈心。常應忍受捶打呵罵。終不捶打毀罵他人。舍離一切知友施主諸眷屬家。應當隨順自業行智。不應同彼在家俗人。常應順奉波羅提木叉教。迦葉。世若有人于別解脫起違背想。則爲于佛力無所畏而生違背。彼若于佛力無所畏生違背者。則于去來現在諸佛而生違背。由此未來所受異熟無量大苦。假使叁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受地獄苦。比前衆生所受苦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乃至算數譬喻。優波尼沙昙分亦不及一。若欲遠離如是苦惱。應當遠離如是種類惡行。比丘縱遠相去千踰繕那。亦應遙避。何況近耶。若但聞名尚應棄舍。何況見聞而不遠離。是故應當親近一法。何等一法。謂一切法悉無所有。若得諸法無所有忍。則不親近供養承事如是惡人。是人複應親近二法。雲何爲二。謂求諸法本無所有。及求諸法性。而亦不應起于求心。應雲何求如所求者都不可得。不可得中不應起無所得心。猶如邪見。如是離一切叁界心順菩提行。離一切相心。順菩薩行。菩薩行者。謂前所說爲菩薩行。是故聞此法已應舍離之。則于來世親得奉事彌勒世尊。心不貢高亦不卑劣。作是唱言。快哉安樂。我得解脫魔之罥網及諸惡趣。迦葉。若于後時聞是經典。不驚不怖。及見己身于中隨順。複能發心受持此教。佛知是人定當守護我之正法。迦葉。譬如長者財寶無量。子于家中。乃至見一盛水之器。起父財想。彼于異時。其父喪亡資財散失。忽見其器尋自念言。是我父物。將置身邊或時藏舉。迦葉。當于爾時。諸比丘輩亦複如是。聞此經已作是念言。此是如來柔軟微妙大梵音聲之所演說。複有比丘聞已誹謗。持法比丘作如是言。此最真實如來所說。彼持法者。人衆微少住處劣弱。將如是經晝夜藏舉。極遭誹謗。如是等人我亦知見。悉皆付囑彌勒世尊。于最後時。當爲衛護如來法城。次後當爲無礙大施。複次迦葉。若善男子聞是法已。隨其智慧而修行之。成就深信正見衆生。于當來世遇彌勒佛。初會之中具修梵行。于最後時。亦當衛護如來法城。迦葉。我今普觀。乃至不見一人不親近我。于當來世五十年中。聞是經典不生誹謗。則能受持讀誦之者。無有是處。若于此時。得見我身。及以奉事供養之者。彼于來世五十年中。當得讀誦受持是經。不待于我歎其功德。彼等自成一切智智同一體時。隨念于我。心生歡喜作如是言。希有奇特釋迦牟尼佛。善能攝受護念我等。是故迦葉。應學此法。學此法者。隨所樂求一切功德皆不難證。爾時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我已究竟無複志求。于此法中。退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我于是中極爲知足。終不能成一切智智。世尊。無上菩提是希有事。于我聲聞難爲證得。佛告大迦葉言。我不爲汝說。然今因汝爲他敷演。汝今勿于如是大事而生疑惑。汝等亦當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複次迦葉。若諸衆生成渴法心。成求法心。漸次皆證無上菩提。既證得已。爲斷一切希求心故。與諸衆生宣說正法。迦葉。菩薩應當成就四法發大精進。何等爲四。雲何精進。所謂不求色受想行識。求無漏法。謂無地界。無水火風界。不說地界。不說水火風界。所有言說悉名表示。是表示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取表示法以爲堅實。時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我等于如來所實無疑惑。若他問言。是表示法非真實者。佛之音聲言說表示爲虛妄耶。若有此問當雲何答。佛告大迦葉言。于未來世有諸比丘。不修身戒。心不識義理。嗔恚熾盛言辭粗犷。于是經典不能受持如法讀誦。何以故。彼住色受想行識生心故。未來比丘。住是經典表示法中。如住色受想行識生故。複有一類諸比丘等。住在家法。于勝義谛無複志求。如生盲人以金華鬘冠飾其首。而不自見。當于爾時。諸比丘輩亦複如是。聞是等經言說文字。尚不受持。況複能入所修勝義。譬如幼童若男若女。爲大丈夫之所诃叱。此幼男女。于後異時。聞是人名驚恐怖畏。當于爾時。諸比丘等亦複如是。聞此等經如實說過。知已不悔樂好衣服。返于是經而生怖畏。迦葉。如系蝦蟆在猕猴手。而此猕猴面不回顧。當于爾時。諸比丘等亦複如是。聞此等經違背不顧。不住其前。迦葉。譬如野幹爲狗所逐走趣冢間窟穴深坑。當于爾時。諸比丘輩亦複如是。聞說此經如野幹走野幹走者。謂犯禁戒誹謗是經。聞是經已退道還家。馳求欲境趣向女人。趣于鬥诤喧雜醫術及以斷事。而于其中多犯禁戒。我說此等如趣冢間。身壞命終墮于惡趣。如趣窟穴。馳騁劍葉刀刃槍林諸大地獄。如趣深坑。迦葉。當于爾時諸比丘輩成就如是野幹之法。不能悟入如是等經。但能毀謗稱揚過失。身壞命終墮大地獄

  複次迦葉。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若表示法非真實者。如來言說亦非實耶。彼若說言。佛之表示名爲真實。諸表示法亦應名實。有智比丘應問之曰。大德今者爲執何事。爲執空耶。爲表示耶。彼若說言。我執表示。應報之曰。汝即是佛。何以故。汝有言說表示法故。彼若說言。我執于空。應問彼言。當爲我說。執何等空。何以故。不可言說名之爲空。若執表示以爲空者。或于我我所衆生壽者。非空執空。又問彼言。汝意雲何。樂一切法空不。彼若答言。我不喜樂一切法空。智者言曰。汝久忘失沙門釋子。何以故。佛說一切空無我故。不說有我衆生壽者數取趣故。彼若說言。一切法空我樂空性。應語彼言。汝心尚樂一切法空。況複如來應正等覺。複次尊者。爲眼是如來。耳鼻舌身意是如來。彼若說言。眼是如來。耳鼻舌身意是如來。應語彼言。汝于今者。亦是如來。彼若說言。眼非如來。耳鼻舌身意亦非如來。應語彼言。仁者汝作是言。眼表示非如來。乃至意表示非如來。即非表示是如來也。我于此處豈不悟耶。彼若說言。眼非如來。亦不離眼而有如來。乃至意非如來。亦不離意而有如來。應語彼言。如來所說十二處有。謂眼處色處乃至意處法處。此即衆生及衆生名字。仁者。爲眼是如來非如來耶。乃至法是如來非如來耶。彼若答言。眼是如來乃至法是如來。應告之曰。如仁者言。一切衆生及山林大地應是如來。彼若答言。眼非如來。乃至意非如來。複應告曰。如仁者言。如來即法及以非法。彼若說言色非如來。乃至法非如來應告彼言。若如是者。豈以非法爲如來乎。彼若說言。即以非法以爲如來。應告之曰。若如是者。所有衆生。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及諸尊宿。殺害生命。犯不與取。行欲邪行。虛诳離間。粗惡雜穢。貪嗔邪見。應是如來。彼若說言。非非法而是如來。應告之曰。非法非非法應是如來。若非法非非法是如來者。則無表示。仁者。無可表示是如來耶。迦葉。應當如是折伏愚人。我不見有世間人天。能與如是如法說者。而共對論。唯除嗔恚愚癡之人不堪忍者。雖爲開示不生信心。毀呰空法棄舍而去。迦葉。汝等應當受持是經。于未來世有諸比丘。持是經者。當得叁名而爲表示。何等爲叁。謂說斷滅。無物無蘊及無恭敬。當爾之時。如是經典爲他誹謗。汝觀爾時。不恭敬佛。不恭敬法。但依表示名字語言。虛荷僧名而無實德。雖稱佛號于他開示而不能解。雲何可得瞻奉如來。雖說佛法。而不能知如來意趣。雲何得名爲善說法。四雙八輩是佛弟子。聲聞之僧。但知其名。于彼功德不知其義。不能領受依名實德。爲于衣服飲食臥具病藥緣故。毀謗于法。菩薩于中應勤精進。于是等經。深生希有樂欲之心。受持讀誦。何以故。是人來世爲護法城。迦葉。我念過去九十一劫空無法時。如是等經不複流布。又念過去超于千劫。有佛出世。號休息熱惱。住世八萬四千劫。成熟菩薩利益世間。又念過去。複有如來。號無邊力。住世二十億劫。于二十億劫行菩薩道。然後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迦葉。汝觀于佛。修習幾何難作之行。攝諸衆生。複次迦葉。劫濁盡世。我等不應輕賤己身。何以故。于劫濁中。乃至一人能于我所信解此法甚爲希有。一切衆生不持刀杖。追逐我等亦爲希有。何以故。此法即是善丈夫法。謂于諸行爲無行想。難了知故。若有我見衆生見命見數取趣見有見。若依諸蘊起于戒見若多聞見佛見法見涅槃見。若有起于涅槃見者。如來悉知見爲邪見。何以故。佛于涅槃而無分別亦無所得。若于涅槃起于分別及有所得。如來盡說名爲邪見。若邪見者則名無智。若無智者名爲損害。若損害者名曰愚夫。名愚夫者。于大菩提則無樂欲。乃至遠離生天勝道。迦葉。于未來世。當有比丘。年紀二十叁十四十乃至百歲。爲老所侵。莊嚴衣服。雖剃須發毀壞威儀。老病衰朽無有威光。趣向邪法。臨命終時。由罪意樂之所障蔽。熟思已犯懈怠不修。而于…

《大寶積經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