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思益梵天所問經》

「經集部」經文586卷15頁碼:P0033
姚秦 鸠摩羅什譯

  《思益梵天所問經》四

  姚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譯

  稱歎品第十二(丹無此品名)

  ◎爾時釋梵四天王俱在會中。即以天花散于佛上而作是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文殊師利說是法。有信解者當知是人能破魔怨。所以者何。文殊師利今所說法。能破一切邪見妄想。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不驚不怖。當知是人不從小功德來。若是經所在之處。當知此處則爲諸佛擁護受用。若聞是經處。當知此處轉于法輪。是經在所住處。聚落村邑山林曠野。塔寺僧坊經行之處。諸魔外道貪著之人不能侵娆。世尊。若人多供養過去諸佛。乃能得聞如是經典。世尊。我等于此經中得智慧光明。而不能得報佛及文殊師利思益梵天之恩。世尊。我等所從聞經。于是法師生世尊想。我等常當隨侍說是經者。此善男子常爲諸天之所擁護。若人書寫是經讀誦解說時。無量諸天爲聽法故來至其所◎

  詠德品第十叁(丹無此品名)

  ◎爾時世尊贊釋梵四天王等大衆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叁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以爲一分。聞是經者所得功德以爲一分。福勝于彼。置是叁千大千世界。若恒河沙等十方世界滿中珍寶。聞是經者所得功德。複勝于彼。諸善男子。若欲得功德者當聽是經。欲得身色端正。欲得財富。欲得眷屬。欲得自在。欲得具足天樂人樂。欲得名稱。欲得多聞憶念堅固正行威儀戒定智慧解達經書。欲得善知識。欲得叁明六通。欲得一切善法。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欲得與一切衆生樂具。欲得涅槃者。當聽是經受持讀誦如法修行廣爲人說。諸善男子。若行是經者。我不見其人不得如此具足快樂。諸善男子。我今語汝。若人所從聞是經處。若和上。若阿阇梨。我不見世間供養之具。能報其恩。是法出于世間。世間供養所不能報。是法度于世間。世間財物所不能報。是法無染。染汙之物所不能報。諸善男子。是法余無能報。惟有一事如說修行。若人于此法中能如說行者。是名能報師恩。亦爲恭敬于師淨畢報恩。是名不空食人信施。是名順如來語順如來教。是名越渡諸流。是名過諸險道。是名建立勝幢。是名能破敵陣。是名師子之王。無所畏故。是名象王心。柔軟故。是名牛王。外道論師無能壞故。是名醫王。能療一切衆生病故。是名無所驚怖。能說甚深法故。是名能具足舍。舍諸煩惱故。是名持清淨戒。究盡善法故。是名得大忍辱。離我我所故。是名大精進力。于無量劫心無倦故。是名具足禅定。常念系心住一處故。是名有大智慧。善解言說諸章句故。是名有大威德。以無量福莊嚴身相故。是名有大威德。能蔽日月諸光明故。是名大力。持佛十力故。是名大雲。能震法雷故。是名大雨。能滅煩惱塵故。是名爲舍。至涅槃故。是名大救。救生死畏故。是名燈明。離無明闇故。是名歸趣。魔所怖者之所依故。是名衆生究竟之道。是名得位。坐道場故。是名已得法眼。是名見諸法如。是名知空法相。是名安住大悲。是名安立大慈。是名不舍一切衆生。是名背于小乘。是名向于大乘。是名除舍顛倒。是名至于平等。是名入于法位。是名安住道場。是名破壞諸魔。是名轉于法輪。諸善男子。我若一劫若減一劫。稱揚贊歎說是如說修行功德。不可窮盡。如來之辯亦不可盡◎

  等行品第十四(丹無此品名)

  ◎爾時會中有天子。名不退轉。白佛言。世尊。所說隨法行。隨法行者爲何謂耶。佛告天子。隨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所以者何。若不行諸法。則不分別是正是邪。如是行者則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有漏。不行無漏。不行世間。不行出世間。不行有爲。不行無爲。不行生死。不行涅槃。是名隨法行。若起法相者。是則不名隨法行也。若念言我行是法。是則戲論不隨法行。若不受一切法則隨法行。于一切法無憶念。無分別。無所行。是名隨法行。爾時不退轉天子白佛言。世尊。若能如是隨法行者。是人畢竟不複邪行。所以者何。正行者名爲畢竟。住邪道者無隨法行。住正道者有隨法行。世尊。行正行者無有邪法。所以者何。諸法平等無差別故。爾時思益梵天謂不退轉天子。汝于此中隨法行不。答言。若世尊所說法中有二相者。我當行隨法行。今以無二相是隨法行。于中行者及所行法俱不可得。梵天。我以不二法行隨法行。離諸分別故如諸法如行。是名隨法行。思益言。汝未曾見此佛土耶。天子言。此佛土亦未曾見我。思益言。此佛土不能思惟分別見與不見。天子言。我亦不思惟分別曾于佛土見與不見。思益言。何人未見能見。答言。一切凡夫未見聖法位。若能入者是爲先所未見而見。是法位相非眼所見。非耳鼻舌身意識所知。但應隨如相。見如眼如乃至意如法位如亦如是。若能如是見者是名正見◎

  ◎授不退轉天子記品第十五(丹師子吼品第十九)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譬如賈客主入于寶洲。其人所見皆是寶物。如是成就不可思議功德者。有所樂說皆是法寶。所樂說者皆是實際。所樂說者。于諸法中無所貪著不著彼我。所樂說者。皆是真實無有顛倒。所樂說者。過去際空。未來際不可得。現在際不起見。所樂說者。不信解者得信解。信解者得解脫。所樂說者。破增上慢。無增上慢者自說所作已辦。所樂說者。魔不得便。所聽法者超度魔事。所樂說者。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得增長。所樂說者。已生諸煩惱令斷。未生諸煩惱令不生。所樂說者。未大莊嚴者令大莊嚴。已大莊嚴者令不退轉。所樂說者。不斷滅諸法而護佛法。世尊。以是樂說。能降伏一切外道。所以者何。一切野幹不能于師子王前自現其身。況聞其吼。世尊。一切外道諸論議師。不能堪忍無上師子之吼。亦複如是(八幅爾時佛告下丹爲梵行牢強精進品第二十)

  爾時不退轉天子謂釋提桓因。憍屍迦。所言師子吼。師子吼者爲何謂耶。答言。若行者說法無所貪著。是名師子吼。若行者貪著所見而有所說。是野幹鳴。不名師子吼。起諸邪見故。天子。汝當複說所以爲師子吼者。天子言。憍屍迦。有所說法乃至如來尚不貪著。何況余法。是名師子吼。又憍屍迦。如說修行名師子吼。決定說法名師子吼。說法無畏名師子吼。又憍屍迦。若行者爲不生不滅不出故說法名師子吼。若爲無垢無淨無合無散故說法名師子吼。又憍屍迦。師子吼名決定說一切法無我無衆生。師子吼名決定說諸法空。師子吼名守護法故而有所說。師子吼名作是願言我當作佛滅一切衆生苦惱。師子吼名于清淨所須物中少欲知足。師子吼名常能不舍阿蘭若住處。師子吼名行施唱導。師子吼名不舍持戒。師子吼名等心怨親。師子吼名常行精進不舍本願。師子吼名能除煩惱。師子吼名以智慧善知所行。說是師子吼法時。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百千伎樂不鼓自鳴。其大光明普照天地。百千諸天踴躍歡喜言。我等聞不退轉天子說師子吼法。于閻浮提再見轉法輪。時佛微笑。諸佛常法若微笑時。若幹百千種。青黃赤白紅紫等光。從口中出普照無量無邊世界。上過梵世蔽日月光。還繞身叁匝從頂相入。于是思益梵天向佛合掌。以偈贊曰

  度一切慧最勝尊  悉知叁世衆生行

  智慧功德及解脫  唯願演說笑因緣

  佛慧無量無障礙  聲聞緣覺所不及

  知衆生心隨意說  願最上尊說笑緣

  佛光可樂淨無穢  普照天人蔽日月

  須彌鐵圍及衆山  願無比尊說笑緣

  大聖寂然離嗔恨  天人瞻仰無厭足

  一切皆蒙得快樂  願爲分別笑因緣

  通達諸法空無我  水沫雲露夢所見

  水中月影虛空相  願以妙音說笑緣

  離分別想諸邪見  了空無相及無作

  常樂禅定寂然法  願說放此淨光緣

  不著文字言音聲  說不依法及衆生

  彼各自謂爲我說  願神通智說笑緣

  佛爲醫王滅衆病  那羅廷力救世者

  趣舍燈明究竟道  天人供養說笑緣

  爾時佛告思益梵天。汝見是不退轉天子不。唯然已見。梵天。此不退轉天子從今已後。過叁百二十萬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須彌燈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妙化。劫名梵歎。其佛國土以閻浮檀金琉璃爲地。純以菩薩爲僧。無諸魔怨。所須之物應念即至。佛壽無量不可計數。于是思益梵天。謂不退轉天子。如來今已授仁者記。天子言。梵天。如與如法性受記。與我受記亦複如是。思益言。如法性不可授記。天子言。如法性不可授記者。當知一切菩薩受記亦複如是。思益言。若如來不與汝記。汝于過去諸佛所則爲空住梵行。天子言。若無所住是住梵行。思益言。雲何無住而住梵行。答言。若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是住梵行。又梵天。若行者不住我。不住衆生。不住壽命者。不住人者。是住梵行。以要言之。若不住法。不住非法。是住梵行。又問。梵行者有何義。答言。住不二道是梵行義。又問。住不二道爲住何所。答言。住不二道是即不住一切諸法。所以者何。衆賢聖無所住。不取于法能度諸流。又問。雲何爲修道。答言。不墮有。不墮無。亦不分別是有是無。習如是者名爲修道。又問。以何法修道。答言。不以見聞覺知法。不以得不以證。于一切法無相無示。名爲修道。又問。何謂菩薩牢強精進。答言。若菩薩于諸法不見一相。不見異相。是名菩薩牢強精進大莊嚴也。于諸法不壞法性故。于諸法無著無斷無增無減。不見垢淨出于法性。是名菩薩第一精進。所謂身無所起。心無所起。于是世尊贊不退轉天子。善哉善哉。贊已語思益梵天言。如此天子所說。身無所起。心無所起。是爲第一牢強精進。梵天。我念宿世一切所行。牢強精進持戒頭陀。于諸師長供養恭敬。在空閑處專精行道讀誦多聞。愍念衆生給其所須。一切難行苦行殷勤精進。而過去諸佛不見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所以者何。我住身口心。起精進相故。梵天。我後得如天子所說牢強精進故。然燈佛授我記言。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是故梵天。若菩薩。疾欲受記。應當修習如是牢強精進。謂于諸法不起精進相。世尊。何等是不起相精進。佛言。叁世等空精進。是名不起相精進。世尊。雲何爲叁世等空精進。佛言。過去心已…

《思益梵天所問經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