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璎珞經》

「經集部」經文656卷16頁碼:P0001
姚秦 竺佛念譯

  《菩薩璎珞經》十一

  菩薩璎珞經卷第十一(一名現在報) /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供養舍利品第叁十一

  爾時尊者長老須菩提。在大衆中竊生此心。今聞如來至真等正覺說極妙之法。無限曠大不可思議。非是辟支所及。諸法自然無有生滅。雲何于無生滅法中。有叁道叁乘。是時長老須菩提即從坐起。齊整衣服偏露右臂。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即以此偈而歎頌曰

  本無如來法  如空無有形

  雲何于叁道  各有叁乘行

  一相本無相  亦不見生滅

  學道無窮盡  息心爲第一

  如海無增減  吞流無有厭

  虛空正法性  曠大亦複然

  佛爲衆聖王  叁界無等侶

  演布無窮慧  度于未度者

  功成不念報  不求尊豪貴

  勉濟一切人  獲于無上道

  如日照天下  處闇悉蒙明

  聖人降神生  莫不得蒙濟

  四大本無主  忽然在五道

  受入叁毒根  遂生有無想

  形累在縛著  識想乃滋甚

  如沒在深淵  欲濟甚爲難

  菩薩大乘學  刹土各不同

  設欲取滅度  舍利爲所在

  唯願人中尊  敷演令開悟

  普爲大世界  分別善惡趣

  爾時長老須菩提。以此偈問佛已。即從坐起。繞佛叁匝還複本位。爾時世尊複以此偈。報須菩提

  佛子須菩提  空慧爲第一

  暢達叁世法  所說甚玄微

  所念不爲己  愍念一切人

  常想滅生死  永在無爲處

  佛道不思議  攝意乃應律

  入定神足力  應感不可量

  菩薩大乘迹  現變如恒沙

  教化已周訖  寂然滅心意

  見成未必成  猶有存亡心

  成亦本無成  乃應解脫慧

  爾時世尊告須菩提。過去無數恒沙諸佛所說道教。濟度衆生各各不同。或有如來至真等正覺。教化衆生淨佛國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承事諸佛世尊接度衆生。于無余泥洹界而般泥洹。然後如來乃取滅度。或有如來至真等正覺。淨己國土。現不思議神足變化。入佛定意。敷演道教叁十七品。或經一劫至百千劫。教化終訖。皆使衆生永離衆苦。于無余泥洹界使般泥洹。然後如來現般泥洹。留身在後。普使一切興致供養。顯極伎樂而娛樂之。神變光明六度無極。複令無央數衆生悉得無爲大道。或有如來。在世教化修勤苦行。荷負衆生爲人重任。遊至諸佛一切刹土。承受正法修無上大道。複于彼刹現神足道。于無央數諸佛世界。教化周訖現取滅度。複現留全身舍利。遍滿叁千大千世界。育養衆生淨佛國土。教化既周。複使無數衆生于無余泥洹界而般泥洹。然後如來乃取滅度。佛複告長老須菩提。如來法身衆德具足。色身教化不可稱量。複留全身舍利接度衆生。所度衆生不可窮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心牢固恭奉叁寶。及供養叁世諸佛世尊。其功德福不可稱量。爾時長老須菩提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佛信法信比丘僧。除去猶豫不懷邪見。供養法身及現在色身。及供養全身舍利。此叁功德何者爲多。爾時世尊告長老須菩提。雲何族姓子。若有人得信解脫起七寶塔遍一天下。隨時供養種種香花。其功德福甯爲多不。長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故不如得信解脫。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舍利缯彩華蓋種種香薰。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不可以譬喻爲比。勝彼供養一天下。塔者上。何以故。起七寶塔隨時禮敬。皆因舍利乃得供養。佛複告長老須菩提。複置此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全身舍利滿一天下。隨時供養缯彩華蓋種種香薰。並供養一天下七寶塔。其功德福甯爲多不。長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故不如得信解脫。善男子善女人。供養一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不可以譬喻爲比。何以故。此善男子善女人。供養一天下七寶塔及一天下全身舍利。缯彩華蓋種種香薰。皆由如來色身而得供養。佛複告須菩提。雲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信解脫。于二天下起七寶塔其供養二天下全身舍利並二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缯彩華蓋種種香薰。雲何須菩提。其福甯爲多不。須菩提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供養法身。承事諷誦玩習不懈。其福甚多甚多。不可以譬喻爲比。何以故。此善男子善女人。供養二天下七寶塔及二天下全身舍利。複供養二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缯彩華蓋種種香薰。皆由法身而得供養。佛複告長老須菩提。雲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叁天下起七寶塔。並叁天下全身舍利。及叁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缯彩花蓋種種香薰。如是供養其福甯爲多不。須菩提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身。其福甚多甚多。何以故。叁天下七寶塔。及叁天下全身舍利。及叁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皆由法身而得供養。佛複告長老須菩提。雲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天下起七寶塔。及四天下全身舍利。及四色身如來。缯彩花蓋種種香薰。如是供養其福甯爲多不。須菩提白佛言。甚多甚多。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身政教。其福甚多。不可以譬喻爲比。何以故。供養四天下七寶塔。及四天下全身舍利。及供養四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皆由法身而得供養。佛複告長老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小千天下起七寶塔。及小千天下滿中全身舍利。及供養百色身如來。缯彩花蓋種種香薰。如是供養。雲何族姓子。其福甯爲多不。須菩提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身政教。其福甚多甚多。不可以譬喻爲比。何以故。供養小千天下七寶塔。及供養小千天下全身舍利。及供養百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皆由法身而得供養。佛複告長老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中千天下起七寶塔。及中千天下滿中全身舍利。及供養千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缯彩華蓋種種香薰。作如是供養。雲何族姓子。其福甯爲多不。須菩提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身政教。其福甚多甚多。不可以譬喻爲比。何以故。中千天下起七寶塔。及供養中千天下全身舍利。及供養千色身如來。皆由法身而得供養。佛複告長老須菩提。雲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大千天下起七寶塔。及大千天下全身舍利。及供養萬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缯彩花蓋種種香薰。如是供養其功德福甯爲多不。須菩提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如來法身政教。其福功德甚多甚多。不可以譬喻爲比何以故。大千天下起七寶塔。及大千天下全身舍利。及供養萬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皆由法身而得供養。佛複告長老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叁千大千天下起七寶塔。及大千天下滿中全身舍利。複供養一億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缯彩花蓋種種香薰。如是供養其福功德甯爲多不。須菩提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身政教。其福功德甚多甚多。不可以譬喻爲比。何以故。叁千大千天下起七寶塔。及叁千大千天下滿中全身舍利。複供養一億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皆由法身而得供養。佛複告長老須菩提。雲何族姓子。且置叁千大千世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從一佛世界至百千佛土。起七寶塔滿中全身舍利。複供養億百千色身如來。其福功德甯爲多不。須菩提白佛言。甚多甚多。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身正教。其福功德甚多甚多。不可以譬喻爲比。何以故。一佛境界至億百千世界。起七寶塔滿中全身舍利。複供養億百千色身如來至真等正覺。皆由法身而得供養。爾時世尊與須菩提。而說頌曰

  菩薩行善權  隨形而適化

  不于空深識  功勳自嚴身

  夫欲盡空際  達了本無觀

  心住形不滯  正觀自覺悟

  衆生法界異  所趣解脫同

  超越生死岸  無複有無識

  人本染四流  四駃水所漂

  四大各還本  及成四果證

  若複入正定  分別有無慧

  顯曜無盡法  辯才智無礙

  安般自攝意  不起衆亂想

  衆結顛倒心  鏟以智慧劍

  識相本無形  細入無有間

  所行不思議  受決乃得悟

  諸佛國清淨  現變無有雙

  皆由正法身  獲此巍巍尊

  本無無叁道  亦無成正覺

  皆由衆生念  使有優劣心

  忍爲諸法藏  行淨無點汙

  盡生更不造  斯由法身果

  觀諸法所行  聞法無厭足

  化導一切人  盡同正法味

  乃于無數劫  究盡生死海

  清淨觀叁世  了達法身本

  爾時世尊說此偈時。有無數百千衆生皆發無上正真道意。複有五百比丘二百五十優婆塞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是時長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至真等正覺。叁達無礙神通清淨。演說法身甚深微妙。欲有所問。唯願大聖顧愍開悟。爾時世尊告須菩提。有所疑難今正是時。如來當爲一一分別。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色身全身舍利。此二法性有何差別。佛告須菩提。善哉斯問。如來色身衆德積聚。演布道教訓以叁業。雲何爲叁。一者身行清淨防塞不善。二者口言真誠不說非邪。叁者意專向道無他異念。是謂叁業具足清淨得至道場。全身舍利雖複真體。離此叁業永無言教。正可有威神光明。恭奉得福故有優劣。時長老須菩提複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以有叁業各有進退故有差別。所謂供養色身。及供養全身舍利。法性同壹法無若幹。今問如來色身及全身舍利。不問如來叁業教誡。雲何世尊以叁業報答。夫叁業者識界所攝。識非色身色身非識爾時世尊告須菩提。雲何族姓子。全身舍利光明威德。與如來色身有異無乎。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全身舍利亦有威神功德。隨人所念各充其願。如來色身衆相具足亦有威神功德。接化衆生無有窮極。所度各異故有差別。佛複告須菩提。雲何族姓子。如來現變光相具足。遍滿十方無量世界。執權方便隨形適化。全身舍利複有此功勳不乎。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本生契經所說。頂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二那術劫在世教化。說法周訖即舍其壽。于無余泥洹界而般泥洹。留身舍利遍滿世界。複經十二那述劫。世人供養如佛存在。說法教化所度亦等。是故世尊。如來色身全身舍利各無差別。爾時世尊告須菩提。頂王如來全身舍利在世教化。爲是本識非本識耶。須菩提言。非也世尊。皆是頂王威神所接。爾時世尊告須菩…

《菩薩璎珞經十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