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楞伽經》

「經集部」經文671卷16頁碼:P0514
元魏 菩提流支譯

  《入楞伽經》九 ▪第2页

  元魏天竺叁藏菩提留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乾闼婆城幻  如夢化相似

  種種隨心轉  惟心非余法

  心生種種生  心滅種種滅

  衆生妄分別  無物而見物

  無義惟是心  無分別得脫

  無始世戲論  依止于煩惱

  諸分別熏修  是故邪見生

  識無分別義  真如是智境

  轉彼是寂靜  是諸聖境界

  觀察義思惟  諸凡夫思惟

  念真如思惟  諸佛淨思惟

  分別諸法體  一切法不生

  依他力因緣  衆生迷分別

  他力若清淨  離分別相應

  轉彼即真如  離分別是行

  莫分別分別  分別是無實

  分別迷惑法  取可取不盡

  見外分別境  分別是實體

  心分別分別  彼法因緣生

  邪見見外義  無義但是心

  觀斟量相應  能滅取可取

  無諸外境界  愚癡妄分別

  熏習增長心  似生于諸法

  滅二種分別  真如智境界

  生于無法相  不思議聖境

  名相及分別  實體二種相

  正智及真如  是成就實體

  依父母和合  阿梨耶意合

  如蘇瓶等鼠  共赤白增長

  辟屍厚泡瘡  不淨依節畫

  業風長四大  如諸果成熟

  五及于五五  及有九種孔

  諸毛甲遍覆  如是增長生

  生如糞中蟲  如人睡中寤

  眼見色起念  增長生分別

  分別及專念  斷齒唇和合

  口始說言語  如鹦鹉弄聲

  諸外道說定  大乘不決定

  依衆生心定  邪見不能近

  我乘內證智  妄覺非境界

  如來滅世後  誰持爲我說

  如來滅度後  未來當有人

  大慧汝谛聽  有人持我法

  于南大國中  有大德比丘

  名龍樹菩薩  能破有無見

  爲人說我法  大乘無上法

  證得歡喜地  往生安樂國

  智慧觀察法  不見實法體

  是故不可說  及說亦無體

  若因緣生法  不得言有無

  因緣中有物  愚分別有無

  邪見二邪法  我知離我法

  一切法名字  無量劫常學

  以學複更學  疊共相分別

  若不說諸名  諸世間迷惑

  是故作名字  爲除迷惑業

  依叁種分別  愚癡分別法

  依名迷分別  及因緣能生

  法不滅不生  自性如虛空

  法無體是體  分別相即體

  影像及于幻  陽焰與夢響

  火輪乾闼婆  諸法如是生

  不二真如空  實際及法體

  我說無分別  成就彼法相

  口心境界虛  實乃立虛妄

  心墮于二邊  是故立分別

  有無墮二邊  以在心境界

  遠離諸境界  爾時正滅心

  以離取境界  彼滅非有無

  如聖人境界  愚人不能知

  有滅住真如  智慧者能見

  如彼諸法住  智慧者能見

  法體不如是  以諸法無相

  愚癡人見鐵  分別以爲金

  非金而見金  外道取法爾

  本無言始生  始生後還滅

  從因緣有無  此說非我教

  無始無終法  無始是相住

  以世間住相  邪覺者不知

  過去法是有  未來法非無

  現在法亦有  不應言法生

  轉時及行相  諸大及諸根

  虛妄取中陰  若取非覺者

  一切佛世尊  不說因緣生

  因緣即世間  如乾闼婆城

  但法緣和合  依此法生法

  離諸和合法  不滅亦不生

  鏡及于水中  眼及器摩尼

  而見諸鏡像  諸影像是無

  如獸愛空水  見諸種種色

  種種似如有  如夢石女兒

  我乘非大乘  非聲亦非字

  非谛非解脫  非寂靜境界

  而我乘大乘  諸叁昧自在

  身如意種種  自在花莊嚴

  一體及別體  因緣中無法

  略說諸法生  廣說諸法滅

  不生空是一  而生空是二

  不生空是勝  生滅即是空

  真如空實際  涅槃與法界

  身及意種種  我說異名法

  經毗尼毗昙  分別我清淨

  依名不依義  彼不知無我

  非外道非佛  非我亦非余

  從緣成有法  雲何無諸法

  何人成就有  從因緣說無

  說法生邪見  有無妄分別

  若人見不生  亦見法不滅

  彼人離有無  見世間寂靜

  衆生分別見  可見如兔角

  分別是迷惑  如禽愛陽焰

  虛妄分別法  依彼分別見

  無因緣分別  無因不應分

  無水而取水  如獸妄生愛

  愚癡如是見  聖者無如是

  聖人見清淨  以生叁解脫

  離諸生死法  修行寂靜處

  深快妙方便  知國土妙事

  我爲諸子說  不爲諸小乘

  叁有是無常  空無我離我

  同相及別相  我爲聲聞說

  不著一切法  離世間獨行

  我說緣覺果  非思量境界

  分別外實體  從他力故生

  見自身迷惑  爾時轉諸心

  十地即初地  初地即八地

  九地即七地  七地即八地

  二地即叁地  四地即五地

  叁地即六地  寂靜無次第

  諸法常寂靜  修行者無法

  有無法平等  爾時聖得果

  諸法無體相  雲何于無法

  而能作平等  寂寂無分別

  若不見諸心  內及外動法

  爾時滅諸法  已見平等心

  愚無始流轉  取法如懷抱

  诳凡夫而轉  如因榍出榍

  依彼因及觀  共意取境界

  依于識種子  能作于心因

  修得及住持  隨種類身得

  及夢中所得  是通有四種

  夢中所得通  及于諸佛恩

  取種類身得  彼通非實通

  熏種子熏心  似有法生轉

  愚人不覺知  爲說生諸法

  分別于外物  諸法相成就

  爾時心悶沒  不見自迷惑

  何故說于生  何故說無見

  不可見而見  願必爲我說

  爲于何等人  說何等法有

  爲于何等人  說何等法無

  心體自清淨  意起共諸濁

  意及一切識  能作熏種子

  阿梨耶出身  意出求諸法

  意識取境界  迷惑見貪取

  自心所見法  外法無外法

  如是觀迷惑  常憶念真如

  修禅者境界  業諸佛大事

  此叁不思議  是智者境界

  過現及未來  涅槃及虛空

  我依世谛說  真谛無名字

  二乘及外道  等著于邪見

  迷沒于心中  分別于外法

  緣覺佛菩提  羅漢見諸佛

  菩提堅種子  及夢中成就

  何處爲何等  雲何爲何因

  所爲爲何義  惟願爲我說

  幻心去寂靜  有無朋黨說

  心中迷堅固  說有幻無幻

  生滅相相應  相可相有無

  分別惟是意  共于五種識

  鏡像水波等  從心種子生

  若心及于意  而諸識不生

  時得如意身  乃至于佛地

  諸緣及陰界  是法自體相

  假名及人心  如夢如毛輪

  世間如幻夢  見依止得實

  諸相實相應  離諸斟量因

  諸聖人內境  常觀諸妙行

  迷覆斟量因  令世間實解

  離一切戲論  智不住迷惑

  諸法無體相  空及常無常

  心住于愚癡  迷惑故分別

  說是諸法者  非說于無生

  一二及于二  忽然自在有

  依時勝微塵  緣分別世間

  世種子是識  依止彼因生

  如依壁畫像  知實即是滅

  如人見于幻  見生死亦爾

  愚癡人依闇  縛及解脫生

  內外諸種種  諸法及因緣

  如是觀修行  住于寂靜處

  熏習中無心  心不共熏習

  心無差別相  熏習纏于心

  如垢見熏習  意從于識生

  ◎如帛心亦爾  依熏習不顯

  如物非無物  我說虛空然

  阿梨耶身中  離于有無物

  意識轉滅已  心離于濁法

  覺知一切法  故我說心佛

  斷絕于叁世  離于有無法

  世法四相應  諸有悉如幻

  是二法體相  七地從心生

  余地亦成就  二地及佛地

  色界及無色  欲界及涅槃

  一切心境界  不離于身中

  若見諸法生  是生迷惑法

  覺自心迷惑  是不生諸法

  無生法體相  生即著世間

  見諸相如幻  法體相如是

  自心虛妄取  莫分別諸法

  爲癡無智說  叁乘與一乘

  及說于無乘  諸聖人寂靜

  我法有二種  相法及于證

  四種斟量相  立量相應法

  形及相勝種  見迷惑分別

  名字及行處  聖行實清淨

  依分別分別  故有分別相

  離分別分別  實體聖境界

  常恒實不變  性事及實體

  真如離心法  遠離于分別

  若無清淨法  亦無有于染

  以有清淨心  而見有染法

  清淨聖境界  是故無實事

  是諸法體相  聖人之境界

  從因生世間  離于諸分別

  如幻與夢等  見法得解脫

  煩惱熏種種  共心相應生

  衆生見外境  非諸心法體

  心法常清淨  非是迷惑生

  迷從煩惱起  是故心不見

  迷惑即真實  余處不可得

  非陰非余處  觀陰行如實

  離見能見相  若見有爲法

  見自心世間  彼人能離相

  莫見惟心法  莫分別外義

  住于真如觀  過于心境界

  過心境界已  遠離諸寂靜

  修行住寂靜  行者寂靜住

  不見摩诃衍  自然雲寂靜

  依諸願清淨  智無我寂靜

  應觀心境界  亦觀智境界

  智慧觀境界  不迷于相中

  心境界苦谛  智境界是集

  二谛及佛地  是般若境界

  得果及涅槃  及于八聖道

  覺知一切法  得清淨佛智

  眼色及于明  虛空與心意

  如是等和合  識從梨耶生

  能取可取受  無名亦無事

  無因分別者  若取于覺者

  于義中無名  名中義亦爾

  因無因而生  莫分別分別

  一切法無實  言語亦複然

  空不空義爾  愚癡見法是

  妄取于實住  邪見說假名

  一法成五種  如實能遠離

  五種是魔法  超越過有無

  非修行境界  是外道之法

  不求有邪法  亦無相見我

  以作自常法  惟從言語生

  實谛不可說  寂滅見諸法

  依止阿梨耶  能轉生意識

  依止依心意  能生于轉識

  依虛虛妄成  真如是心法

  如是修行者  能知心性體

  分別常無常  意相及于事

  生及與不生  行者不應取

  莫分別二法  識從梨耶生

  一義二心生  不知如是生

  取一二之法  是凡夫境界

  無說者及說  不空以見心

  不見于自心  故生見羅網

  諸因緣不生  諸根亦如是

  界及五陰無  無貪無有爲

  本無有作業  不作非有爲

  無除亦無縛  無縛無解脫

  無無記無物  無法無非法

  無時無涅槃  法體亦是無

  無佛無實谛  無因亦無果

  無顛倒無滅  無滅亦無生

  十二支亦無  邊無邊亦爾

  離于諸邪見  是故說惟心

  煩惱業及身  作者與果報

  如陽焰及夢  乾闼婆城等

  住于心法中  而生諸法相

  住于心法中  而見于斷常

  涅槃中無陰  無我亦無相

  能入惟是心  解脫不取相

  見他何過失  諸衆生見外

  心非有非無  由熏習不顯

  垢中不見白  白中不見垢

  如雲蓋…

《入楞伽經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