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入楞伽經》叁
大周于阗國叁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敕譯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叁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願爲我說言說分別相心法門。我及諸菩薩摩诃薩善知此故。通達能說所說二義。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令一切衆生于二義中而得清淨。佛言。大慧。有四種言說分別相。所謂相言說。夢言說計著過惡言說。無始妄想言說。大慧。相言說者。所謂執著自分別色相生。夢言說者。謂夢先所經境界覺已憶念。依不實境生。計著過惡言說者。謂憶念怨仇先所作業生。無始妄想言說者。以無始戲論妄執習氣生。是爲四。大慧複言。世尊。願更爲說言語分別所行之相。何處何因雲何而起。佛言。大慧。依頭胸喉鼻唇齶齒舌和合而起。大慧複言。世尊。言語分別爲異不異。佛言。大慧非異非不異。何以故。分別爲因起言語故。若異者分別不應爲因。若不異者語言不應顯義。是故非異亦非不異。大慧複言。世尊。爲言語是第一義。爲所說是第一義。佛告大慧。非言語是亦非所說。何以故。第一義者是聖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是聖智內自證境。非言語分別智境。言語分別不能顯示。大慧。言語者起滅動搖展轉因緣生。若展轉緣生。于第一義不能顯示。第一義者無自他相。言語有相不能顯示。第一義者但唯自心。種種外想悉皆無有。言語分別不能顯示。是故大慧。應當遠離言語分別。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法無自性 亦複無言說
不見空空義 愚夫故流轉
一切法無性 離語言分別
諸有如夢化 非生死涅槃
如王及長者 爲令諸子喜
先示相似物 後賜真實者
我今亦複然 先說相似法
後乃爲其演 自證實際法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願爲我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等。一切外道所不能行。自證聖智所行境界。遠離妄計自相共相。入于真實第一義境。漸淨諸地入如來位。以無功用本願力故。如如意寶普現一切無邊境界。一切諸法皆是自心所見差別。令我及余諸菩薩等于如是等法。離妄計自性自共相見。速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普令衆生具足圓滿一切功德。佛言。大慧。善哉善哉。汝哀愍世間請我此義。多所利益多所安樂。大慧。凡夫無智不知心量。妄習爲因執著外物。分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等一切自性。大慧。譬如群獸爲渴所逼。于熱時焰而生水想。迷惑馳趣不知非水。愚癡凡夫亦複如是。無始戲論分別所熏。叁毒燒心樂色境界。見生住滅取內外法。墮一異等執著之中。大慧。如乾闼婆城非城非非城。無智之人無始時來。執著城種妄習熏故。而作城想。外道亦爾。以無始來妄習熏故。不能了達自心所現。著一異等種種言說。大慧。譬如有人夢見男女象馬車步城邑園林種種嚴飾。覺已憶念彼不實事。大慧。汝意雲何。如是之人是黠慧不。答言不也。大慧。外道亦爾。惡見所噬不了唯心。執著一異有無等見。大慧。譬如畫像無高無下。愚夫妄見作高下想。未來外道亦複如是。惡見熏習妄心增長。執一異等自壞壞他。于離有無無生之論。亦說爲無。此謗因果拔善根本。應知此人分別有無起自他見。當墮地獄。欲求勝法宜速遠離。大慧。譬如翳目見有毛輪。互相謂言此事希有。而此毛輪非有非無。見不見故。外道亦爾。惡見分別執著一異俱不俱等。誹謗正法自陷陷他。大慧。譬如火輪實非是輪。愚夫取著非諸智者。外道亦爾。惡見樂欲執著一異俱不俱等。一切法生。大慧。譬如水泡似玻[王*梨]珠。愚夫執實奔馳而取。然彼水泡非珠非非珠。取不取故。外道亦爾。惡見分別習氣所熏。說非有爲生壞于緣有。複次大慧。立叁種量已。于聖智內證離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別。大慧。諸修行者。轉心意識離能所取。住如來地自證聖法。于有及無。不起于想。大慧。諸修行者。若于境界起有無執。則著我人衆生壽者。大慧。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說非法佛說。大慧。化佛說法但順愚夫所起之見。不爲顯示自證聖智叁昧樂境。大慧。譬如水中有樹影現。彼非影非非影。非樹形非非樹形。外道亦爾。諸見所熏不了自心。于一異等而生分別。大慧。譬如明鏡無有分別。隨順衆緣。現諸色像。彼非像非非像而見像非像。愚夫分別而作像想。外道亦爾。于自心所現種種形像。而執一異俱不俱相。大慧。譬如谷響依于風水人等音聲和合而起。彼非有非無。以聞聲非聲故。外道亦爾。自心分別熏習力故。起于一異俱不俱見。大慧。譬如大地無草木處日光照觸焰水波動。彼非有非無。以倒想非想故。愚癡凡夫亦複如是。無始戲論惡習所熏。于聖智自證法性門中。見生住滅一異有無俱不俱性。大慧。譬如木人及以起屍。以毗舍阇機關力故。動搖運轉雲爲不絕。無智之人取以爲實。愚癡凡夫亦複如是。隨逐外道起諸惡見。著一異等虛妄言說。是故大慧。當于聖智所證法中離生住滅一異有無俱不俱等一切分別。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識蘊有五 猶如水樹影
所見如幻夢 不應妄分別
叁有如陽焰 幻夢及毛輪
若能如是觀 究竟得解脫
譬如熱時焰 動轉迷亂心
渴獸取爲水 而實無水事
如是識種子 動轉見境界
如翳者所見 愚夫生執著
無始生死中 執著所緣覆
退舍令出離 如因[打-丁+屑]出[打-丁+屑]
幻咒機所作 浮雲夢電光
觀世恒如是 永斷叁相續
此中無所有 如空中陽焰
如是知諸法 則爲無所知
諸蘊如毛輪 于中妄分別
唯假施設名 求相不可得
如畫垂發幻 夢乾闼婆城
火輪熱時焰 實無而見有
如是常無常 一異俱不俱
無始系縛故 愚夫妄分別
明鏡水淨眼 摩尼妙寶珠
于中現色像 而實無所有
心識亦如是 普現衆色相
如夢空中焰 亦如石女兒
複次大慧。諸佛說法離于四句。謂離一異俱不俱及有無等建立誹謗。大慧。諸佛說法以谛緣起滅道解脫而爲其首。非與勝性.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應。大慧。諸佛說法爲淨惑智二種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無相法中。而善分別諸乘地相。猶如商主善導衆人。複次大慧。有四種禅。何等爲四。謂愚夫所行禅。觀察義禅。攀緣真如禅。諸如來禅。大慧。雲何愚夫所行禅。謂聲聞緣覺諸修行者。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淨相。如是觀察堅著不舍。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是名愚夫所行禅。雲何觀察義禅。謂知自共相人無我已。亦離外道自他俱作。于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是名觀察義禅。雲何攀緣真如禅。謂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緣真如禅。雲何諸如來禅。謂入佛地住自證聖智叁種樂。爲諸衆生作不思議事。是名諸如來禅。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愚夫所行禅 觀察義相禅
攀緣真如禅 如來清淨禅
修行者在定 觀見日月形
波頭摩深險 虛空火及畫
如是種種相 墮于外道法
亦墮于聲聞 辟支佛境界
舍離此一切 住于無所緣
是則能隨入 如如真實相
十方諸國土 所有無量佛
悉引光明手 而摩是人頂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所說涅槃說何等法名爲涅槃。佛告大慧。一切識自性習氣。及藏識意意識見習轉已。我及諸佛說名涅槃。即是諸法性空境界。複次大慧。涅槃者。自證聖智所行境界。遠離斷常及以有無。雲何非常。謂離自相共相諸分別故。雲何非斷。謂去來現在一切聖者自證智所行故。複次大慧。大般涅槃不壞不死。若死者應更受生。若壞者應是有爲。是故涅槃不壞不死。諸修行者之所歸趣。複次大慧。無舍無得故。非斷非常故。不一不異故。說名涅槃。複次大慧。聲聞緣覺知自共相舍離愦鬧。不生顛倒不起分別。彼于其中生涅槃想。複次大慧。有二種自性相。何者爲二。謂執著言說自性相。執著諸法自性相。執著言說自性相者。以無始戲論執著言說習氣故起。執著諸法自性相著。以不覺自心所現故起。複次大慧。諸佛有二種加持。持諸菩薩。令頂禮佛足請問衆義。雲何爲二。謂令入叁昧。及身現其前手灌其頂。大慧。初地菩薩摩诃薩蒙諸佛持力故。入菩薩大乘光明定。入已十方諸佛普現其前身語加持。如金剛藏及余成就如是功德相菩薩摩诃薩者是。大慧。此菩薩摩诃薩蒙佛持力入叁昧已。于百千劫集諸善根。漸入諸地善能通達治所治相。至法雲地處大蓮花微妙宮殿。坐于寶座。同類菩薩所共圍繞。首戴寶冠身如黃金。瞻蔔花色如盛滿月。放大光明。十方諸佛舒蓮花手。于其座上而灌其頂。如轉輪王太子受灌頂已而得自在。此諸菩薩亦複如是。是名爲二。諸菩薩摩诃薩爲二種持之所持故。即能親見一切諸佛。異則不能。複次大慧。諸菩薩摩诃薩。入于叁昧現通說法。如是一切皆由諸佛二種持力。大慧。若諸菩薩離佛加持能說法者。則諸凡夫亦應能說大慧。山林草樹城郭宮殿及諸樂器如來至處。以佛持力尚演法音。況有心者。聾盲喑痖離苦解脫。大慧。如來持力有如是等廣大作用。大慧菩薩複白佛言。何故如來以其持力。令諸菩薩入于叁昧及殊勝地中手灌其頂。佛言。大慧。爲欲令其遠離魔業諸煩惱故。爲令不墮聲聞地故。爲令速入如來地故。令所得法倍增長故。是故諸佛以加持力持諸菩薩。大慧。若不如是。彼菩薩便墮外道及以聲聞魔境之中。則不能得無上菩提。是故如來以加持力攝諸菩薩。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世尊清淨願 有大加持力
初地十地中 叁昧及灌頂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佛說緣起。是由作起非自體起。外道亦說勝性自在時我微塵生于諸法。今佛世尊。但以異名說作緣起。非義有別。世尊。外道亦說以作者故從無生有。世尊亦說以因緣故一切諸法本無而生生已歸滅。如佛所說。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此說無因非說有因。世尊說言此有故彼有。若一時建立非次第相待者。其義不成。是故外道說勝。非如來也。何以故。外道說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世尊所說。果待于因因複待因。如是展轉成無窮過。又此有故彼有者。則無有因。佛言。大慧。我了諸法唯心所現無…
《大乘入楞伽經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