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二十叁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第六之二四王天之二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十種地已。觀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天)所住之地。有幾種地。自作善業。受樂果報。彼以聞慧。見迦留天。有十種地。何等爲十。一名行蓮華。二名勝蜂。叁名妙聲。四名香樂。五名風行。六名鬘喜。七名普觀。八名常歡喜。九名愛香。十名均頭。是爲迦留足天。十種住處。各各異業。生于天中。彼以聞慧。見此衆生。持戒善業。以熏其心。歸佛法僧。稱南無佛。叁自歸命。以此善業。畢至涅槃。其善不盡。是人命終。生迦留足天。行蓮華地。受五欲樂。愛著欲味。目視不眴。身如日光。愛樂彼地。一切蓮華。如白象色。莊嚴其地。華常開敷。一一蓮華。香氣普熏一百由旬。勝余一切衆華之香。種種色蜂。毗琉璃色。出種種音。人中種種伎樂音聲。百千分中不及其一。何以故。天欲天音。人不能聞。所以者何。非人境界故。除轉輪王及離欲人。轉輪聖王諸根力大。能受天欲。離欲之人。眼等諸根。離憂喜故。是故能聞。畜生蜂音。猶尚如是。何況天女愛欲歌音。不可譬喻。如天女聲。甚可愛樂。色香味觸。亦複如是。受無量種。無量愛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中退。若有余業。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得受人身。生長者家。多饒財物。以余善因緣。乃至涅槃。其福不盡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迦留足天第二住處。彼以聞慧。見第二地。名勝蜂喜。衆生何業而生彼處。若人智慧。有信持戒。有慈悲心利益衆生。華香伎樂。供養佛塔。是人命終。生迦留足天勝蜂之處。種種音樂歌舞戲笑。遊戲受樂。受自業果。華香恣意聞天女歌。即受快樂。無量天女。歌頌妙音。風吹衆華。香氣殊異。與諸天女。遊戲衆寶須彌山峰。耳聞音聲。受天快樂。如是善業果報。比丘觀已。爲贊善業。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戒善如階道 業力生天中
若人乘此道 得至天樂處
四種口業戒 身叁種淨業
智人乘七業 能至于天中
持戒第一樂 財物所不及
財富可敗失 持戒常牢固
人以戒莊嚴 戒香常端正
佛說淨善業 生第一天處
若人行善業 能行于天中
如至遊戲處 受第一快樂
身出大光明 晃昱照天宮
遊戲諸園觀 自業之所得
心常懷歡喜 受樂常安悅
遊戲天宮殿 持戒因緣故
若人善持戒 護持無量種
成就天果報 是故應修戒
持戒爲階陛 得衆樂因緣
若人破戒者 無有安樂處
持戒清淨水 湛然常充滿
以此自澡沐 天宮受快樂
若天鬘莊嚴 和合受快樂
遊戲于天宮 皆由善因得
天女所圍繞 如日月光明
天中受快樂 皆由善因生
隨心念皆得 得已終無失
善法常增長 皆由善因得
受無量快樂 一切常增長
若人持戒者 則得如是樂
若人常行善 爲王所敬重
善爲勝莊嚴 是故應行戒
善人常調伏 矜愍諸群生
常行慈布施 能至天世間
不殺害衆生 愍哀一切衆
常修行正業 是人生天宮
不盜他財物 心常念布施
諸根寂滅慧 是人至天中
不犯他婦女 常樂行正道
求寂滅涅槃 彼人生天中
不飲酒醉亂 醉者人所輕
智人能離酒 彼人生天中
持戒善修行 舍離衆惡業
能生無量樂 安慰一切衆
如是比丘。觀無量樂贊善業已。勝蜂歡喜無量衆蜂出衆妙音。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若有善業。不墮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第一端正。巧言辯辭。常受安樂。無有衆惱。壽命長遠。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迦留足天第叁住處。彼以聞慧。見第叁地。名曰妙聲。衆生何業。生于彼處。即以聞慧。知持戒人奉施如來無量心者。寶蓋供養。是人命終。生妙聲天。受天快樂。行于真金毗琉璃山。與諸天女天鬘莊嚴。遊七寶山。入犍闼婆林。塗香末香。種種樹林。種種泉流。河池蓮華。其林光明。青黃紫色。入彼林中。香風微動。葉出歌音。阿修羅犍闼婆所有歌音。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微風吹動。互相[敲-高+亭]觸。出妙音聲。五樂之音。娛樂受樂。既聞樂音。十倍放逸。愛樂音聲。染著自诳。香味觸等。亦複如是。乃至愛善業盡。從天上退。若有余善。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得受人身。多愛音樂。大富多財。舍宅安隱。五谷豐足。眷屬妻子。壽命延長。王所敬愛。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迦留足天第四住處。彼以聞慧。見迦留天第四地處。名曰香樂。衆生何業生于彼處。彼以聞慧。見此衆生。香塗佛塔。信心持戒。是人命終。生香樂天。受天快樂。不可譬喻。天修陀味。以爲飲食。身心無惱。五樂音聲。天鬘莊嚴。戲笑歌舞。與天女衆。常相娛樂。如山湧水。遊戲山峰。天青珠寶。珊瑚玫瑰。車[(王*巨)/木]馬瑙。金山峰中。種種流水。河泉花池。俱翅鳥林。見種種林。遊戲其中。流水河池。其味美妙。勝閻浮提。一切美味。善業所生。食此上味。受是天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有余善業。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得受人身。生大富家。多饒財物。豐足五谷。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迦留足天第五住處。彼以聞慧。見迦留足天有第五地處。名曰風行。以何業故。生于彼處。即以聞慧。知彼衆生信心持戒。見比丘僧。以扇布施。令得清涼。如憂屍羅(冷藥草名)。令諸比丘。讀誦經法。是人壽終。生風行天。受天快樂。以善業故。香風來吹。悅樂無比。四天香風。皆來熏之。百千倍香。涼冷可愛。或勝一倍。乃至五倍。四天王天。香氣二倍。叁十叁天。香氣叁倍。夜摩天上。香氣四倍。兜率陀天。香氣五倍。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香氣六倍。以業勝故。天衆亦勝。觀善業已。其風行天。遊戲林中。受諸香觸。六天香風。皆入此天。同一風力。何以故。一風功德。不可宣說。隨天所念。從風皆得。欲聞音樂。風吹山峪。天女歌音所不能及。若欲念香。乃至他化自在天衆。華香和合。不可稱說。來熏此天。若念涼冷。隨心所欲。若遊異方欲見衆寶。須彌山峰。或遊金峰。閻浮檀金。或頗梨峰。園林之中。種種華果。流泉河池。衆鳥香華。以爲莊嚴。種種天女所住之處。無量香觸。出妙音聲。天子乘風。至諸園林。山峪遊戲。如前所說。如是香風。令此天子乘之去來受五欲樂。共相娛樂。遊戲受樂不生嫉妒無有诤心皆相愛樂。以自染業。上中下業。如印印物。得相似報。得妙香風。無有嫉妒。業力既盡。從天還退。所造之業。有上中下。受報既盡。業盡還退。如是衆生業行。隨業流轉。非無因生。彼比丘觀察業已。而說頌曰
如因日知時 因時生草木
隨業因緣生 非是無因生
無量千生死 業鎖之所系
叁種愛堅牢 系縛諸衆生
如蜜和毒藥 是所不應食
天樂亦如是 退沒時大苦
業盡懷憂怖 舍離諸天女
退時大苦惱 不可得譬喻
善業欲盡時 如燈焰欲滅
不知何所趣 心生大苦惱
愛毒之所燒 憂悲自壞心
語聲身相動 怖畏失天身
如是衆樂味 愛欲最大诳
以不舍離故 增長大苦惱
天上欲退時 心生大苦惱
地獄衆苦毒 十六不及一
一切諸焰輪 愛力之所作
愛鎖縛衆生 至諸崄惡道
諸天退時苦 人中舍命苦
觀生死如火 見已離諸欲
若人放逸行 彼人無解脫
放逸癡所惑 去涅槃甚遠
應離于放逸 放逸爲大怨
天中放逸故 退墮地獄中
叁界如輪轉 業系輪不斷
是故舍愛欲 離欲得涅槃
如是比丘。觀天退已。厭離欲心。觀風行天無常之樂。業因緣生。不離無常。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有余善業。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得受人身。善于海行。爲大導師。善知風路。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迦留足天第六住處。彼以聞慧。見迦留天第六地處。名散華歡喜。以何等業生于彼天。彼以聞慧。見持戒人心有淨信。正身口意。僧說戒時。施諸澡瓶。或行道路。或于曠野。盛滿淨水。施人澡瓶。是人命終。生散花歡喜天。種種音樂。遊戲音聲。與衆天女遊戲衆寶毗琉璃須彌山側。香風所熏。種種香鬘。璎珞其身。流泉浴池。以爲莊嚴。天子天女互相娛樂。受無量樂。于無量時。入流泉林。于彼林中。受天快樂。毗琉璃樹。真金爲葉。真金爲樹。毗琉璃葉。入此林中。常懷喜悅。身出光明。飲天甘露。善業因緣。閻浮提中。上味蜜酒。比天所飲。苦如葶苈。色味具足。其香普熏。滿一由旬。一切衆鳥。身真金色。飲衆香水。心懷悅樂。出妙音聲。遍滿林中。多有衆蜂。遊戲其中。一切香味。從樹流出。或有金色。有琉璃色。有車[(王*巨)/木]色。赤真珠色。有如綠色。從樹流出。以爲香河。名歡喜流。廣二由旬。天子天女。遊戲兩岸。歡娛受樂。天子天女。飲已喜悅。歌舞戲笑。金色蓮華。琉璃爲莖。遊戲歌頌。乘衆寶殿。入大池中。八功德水。遊戲受樂。互相澆漬。其池名曰阿棲之迦。清淨嚴飾。殊妙無比。如是天衆。受天快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不墮叁惡。得受人身。生豐樂國。常無饑渴。生大富家。不值饑世。衆人所愛。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迦留足天第七住處。彼以聞慧。見迦留足天第七地處。名曰普觀。以何等業生于彼處。彼以聞慧。知持戒人修行善業。以善熏心。于破戒病人。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厭。供養病人。是人命終。生普觀天。受五欲樂。天鬘莊嚴。心意悅樂。一一遊觀。如意遊行。與諸天女。而自圍繞。威德明耀。猶如日光。一切天衆。恭敬尊重。遊于須彌寶山之中。著衆天衣。衆寶莊嚴。隨念遊戲。行于林中。衆蓮華池。山峪河泉。受自業報。如是遊戲天園林中。真金欄楯多有衆鳥以爲嚴飾。風吹鈴網。出衆妙音。其林名曰普現莊嚴。威德光明。勝百千日。須彌留山。有七山峰。圍繞此林。何等爲七。一名高山。二名合山。叁名雨落。四名龍聲。五名愛光。六名雨寶。七名星鬘。圍繞彼林。以衆寶鈴。莊嚴衆樹。諸天女等。天鬘莊嚴。遊戲林中。身百千光。晃耀明照。天子見已。五…
《正法念處經二十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