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四十 ▪第2页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毛豎。馬鞭落地。即說偈言
汝見何憂怖 馬鞭落于地
禦者說偈白帝釋言
見王天帝釋 爲舍脂之夫
所以生恐怖 馬鞭落地者
常見天帝釋 一切諸大地
人天大小王 及四護世主
叁十叁天衆 悉皆恭敬禮
何處更有尊 尊于帝釋者
而今正東向 合掌修敬禮
爾時。帝釋說偈答言
我實于一切 世間大小王
及四護世王 叁十叁天衆
最爲其尊王 故悉來恭敬
而複有世間 隨順等正覺
名號滿天師 故我稽首禮
禦者複白言
是必世間勝 故使天王釋
恭敬而合掌 東向稽首禮
我今亦當禮 天王所禮者
時。天帝釋。舍脂之夫說如是偈。禮佛已。乘千馬車。往詣園觀
佛告諸比丘。彼天帝釋于叁十叁天爲自在王。尚恭敬佛。亦複贊歎恭敬于佛。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恭敬于佛。亦當贊歎恭敬佛者。應當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一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廣說如上。差別者。爾時。帝釋下常勝殿。合掌東向敬禮尊法。乃至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廣說。差別者。爾時。帝釋說偈答禦者言
我實爲大地 世間大小王
及四護世主 叁十叁天衆
如是等一切 悉尊重恭敬
然複有淨戒 長夜入正受
正信而出家 究竟諸梵行
故我于彼所 尊重恭敬禮
又調伏貪恚 超越愚癡境
修學不放逸 亦恭敬禮彼
貪欲嗔恚癡 悉已永不著
漏盡阿羅漢 複應敬禮彼
若複在居家 奉持于淨戒
如法修布薩 亦複應敬禮
禦者白帝釋言
是必世間勝 故天王敬禮
我亦當如是 隨天王恭敬
諸比丘。彼天帝釋。舍脂之夫敬禮法.僧。亦複贊歎禮法.僧者。汝等已能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當如是敬禮法.僧。當複贊歎禮法.僧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一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天帝釋欲入園觀。王敕禦者。令嚴駕千馬之車。禦者受教。即嚴駕已。還白帝釋。乘已嚴駕。唯王知時
爾時。帝釋從常勝殿來下。周向諸方。合掌恭敬
時。彼禦者見天帝釋從殿來下。住于中庭。周向諸方。合掌恭敬。見已驚怖。馬鞭落地。而說偈言
諸方唯有人 臭穢胞胎生
神處穢死屍 饑渴常燋然
何故憍屍迦 故重于非家
爲我說其義 饑渴願欲聞
時。天帝釋說偈答言
我正恭敬彼 能出非家者
自在遊諸方 不計其行止
城邑國土色 不能累其心
不畜資生具 一往無欲定
往則無所求 唯無爲爲樂
言則定善言 不言則寂定
諸天阿修羅 各各共相違
人間自共诤 相違亦如是
唯有出家者 于諸诤無诤
于一切衆生 放舍于刀杖
于財離財色 不醉亦不荒
遠離一切惡 是故敬禮彼
是時。禦者複說偈言
天王之所敬 是必世間勝
故我從今日 當禮出家人
如是說已。天帝釋敬禮諸方一切僧畢。升于馬車。遊觀園林
佛告比丘。彼天帝釋于叁十叁天爲自在王。而常恭敬衆僧。亦常贊歎恭敬僧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當如是恭敬衆僧。亦當贊歎敬僧功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一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阿修羅王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時叁十叁天欲共鬥戰。時。天帝釋聞阿修羅王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來欲共戰。聞已。即告宿毗梨天子言。阿公知不。阿修羅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欲與叁十叁天共戰。阿公可敕叁十叁天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與彼阿修羅共戰。爾時。宿毗梨天子受帝釋教。還自天宮。慢緩寬縱。不勤方便
阿修羅衆已出在道路。帝釋聞已。複告宿毗梨天子。阿公。阿修羅軍已在道路。阿公可速告令起四種兵與阿修羅戰。宿毗梨天子受帝釋教已。即複還宮。懈怠寬縱
時。阿修羅王軍已垂至。釋提桓因聞阿修羅軍已在近路。複告宿毗梨天子。阿公知不。阿修羅軍已在近路。阿公。速告諸天起四種兵
時。宿毗梨天子即說偈言
若有不起處 無爲安隱樂
得如是處者 無作亦無憂
當與我是處 令我得安隱
爾時。帝釋說偈答言
若有不起處 無爲安隱樂
若得是處者 無作亦無憂
汝得是處者 亦應將我去
宿毗梨天子複說偈言
若處無方便 不起安隱樂
若得彼處者 無作亦無憂
當與我是處 令我得安隱
時。天帝釋複說偈答言
若處無方便 不起安隱樂
若人得是處 無作亦無憂
汝得是處者 亦應將我去
宿毗梨天子複說偈言
若處不放逸 不起安隱樂
若人得是處 無作亦無憂
當與我是處 令得安隱樂
時。天帝釋複說偈言
若處不放逸 不起安隱樂
若人得是處 無作亦無憂
汝得是處者 亦應將我去
宿毗梨複說偈言
懶惰無所起 不知作已作
行欲悉皆會 當與我是處
時。天帝釋複說偈言
懶惰無所起 得究竟安樂
汝得彼處者 亦應將我去
宿毗梨天子複說偈言
無事亦得樂 無作亦無憂
若與我是處 令我得安樂
天帝釋複說偈言
若見若複聞 衆生無所作
汝得是處者 亦應將我去
汝若畏所作 不念于有爲
但當速淨除 涅槃之徑路
時。宿毗梨天子嚴四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與阿修羅戰。摧阿修羅衆。諸天得勝。還歸天宮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興四種兵。與阿修羅戰。精勤得勝。諸比丘。釋提桓因于叁十叁天爲自在王。常以精勤方便。亦常贊歎精勤之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當勤精進。贊歎精勤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一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聚落。有諸仙人于聚落邊空閑處住止
時。有諸天.阿修羅去聚落不遠。對陣戰鬥
爾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除去五飾。脫去天冠。卻傘蓋。除劍刀。屏寶拂。脫革屣。至彼仙人住處。入于門內。周向看視。不顧眄諸仙人。亦不問訊。看已。還出
時。有一仙人遙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除去五飾入園。看已。還出。見已。語諸仙人言。此何等人。有不調伏色。不似人形。非威儀法。似田舍兒。非長者子。除去五飾。入于園門。高視觀看。亦不顧眄問訊諸仙人。有一仙人答言。此是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除去五飾。觀看而去。彼仙人言。此非賢士。不好不善。非賢非法。除去五飾。來入園門。看已。還去。亦不顧眄問訊諸仙人。以是故。當知天衆增長。阿修羅損減
時。釋提桓因除去五飾。入仙人住處。與諸仙人面相問訊慰勞。然後還出
複有仙人見天帝釋除去五飾。入于園門。周遍問訊。見已。問諸仙人。此是何人。入于園林。有調伏色。有可適人色。有威儀色。非田舍兒。似族姓子。除去五飾。來入園門。周遍問訊。然後還出。有仙人答言。此是天帝釋。除去五飾。來入園門。周遍問訊。然後還去。彼仙人言。此是賢士。善好真實威儀法。除去五飾。來入園門。周遍問訊。然後還去。以是當知天衆增長。阿修羅衆損減
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聞仙人稱歎諸天。聞已。嗔恚熾盛
時。彼空處仙人聞阿修羅王嗔恚熾盛。往詣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而說偈言
仙人故來此 求乞施無畏
汝能施無畏 賜牟尼恩教
毗摩質多羅以偈答言
于汝仙人所 無有施無畏
違背阿修羅 習近帝釋故
于此諸無畏 當遺以恐怖
仙人複說偈言
隨行殖種子 隨類果報生
來乞于無畏 遺之以恐怖
當獲無盡畏 施畏種子故
時。諸仙人于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面前說咒已。淩虛而逝
即于是夜。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心驚叁起。眠中聞惡聲言。釋提桓因興四種兵。與阿修羅戰。驚覺恐怖。慮戰必敗。退走而還阿修羅宮
時。天帝釋敵退得勝已。詣彼空閑仙人住處。禮諸仙人足已。退于西面諸仙人前。東向而坐
時。東風起。有異仙人即說偈言
今此諸牟尼 出家來日久
腋下流汗臭 莫順坐風下
千眼可移坐 此臭難可堪
時。天帝釋說偈答言
種種衆香華 結以爲華鬘
今之所聞香 其香複過是
甯久聞斯香 未曾生厭患
佛告諸比丘。彼天帝釋于叁十叁天爲自在王。恭敬出家人。亦常贊歎出家人。亦常贊歎恭敬之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常應恭敬諸梵行者。亦當贊歎恭敬之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一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天帝釋晨朝來詣佛所。稽首佛足。以帝釋神力。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精舍
時。釋提桓因說偈問佛言
爲殺于何等 而得安隱眠
爲殺于何等 而得無憂畏
爲殺何等法 瞿昙所贊歎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害凶惡嗔恚 而得安隱眠
害凶惡嗔恚 心得無憂畏
嗔恚爲毒根 滅彼苦種子
滅彼苦種子 而得無憂畏
彼苦種滅故 賢聖所稱歎
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一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于月八日。四大天王敕遣大臣。案行世間。爲何等人供養父母.沙門.婆羅門。宗親尊重。作諸福德。見今世惡。畏後世罪。行施作福。受持齋戒。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變月。受戒布薩。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觀察世間。爲何等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間。觀察衆生。爲何等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諸比丘。爾時。世間無有多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者
時。四天王即往詣叁十叁…
《雜阿含經四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