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四十二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一四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應施何等人
佛言。大王。隨心所樂處
波斯匿王複白佛言。應施何處。得大果報
佛言。大王。此是異問。所問應施何處。此問則異。複問施何處。應得大果。此問複異。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王。譬如此國臨陣戰鬥。集諸戰士。而有一婆羅門子。從東方來。年少幼稚。柔弱端正。膚白發黑。不習武藝。不學術策。恐怖退弱。不能自安。不忍敵觀。若刺若射。無有方便。不能傷彼。雲何。大王。如此士夫。王當賞不
王白佛言。不賞。世尊
如是。大王。有刹利童子從南方來。鞞舍童子從西方來。首陀羅童子從北方來。無有伎術。皆如東方婆羅門子。王當賞不
王白佛言。不賞。世尊
佛告大王。此國集軍臨戰鬥時。有婆羅門童子從東方來。年少端正。膚白發黑。善學武藝。知鬥術法。勇健無畏。苦戰不退。安住谛觀。運戈能傷。能破巨敵。雲何。大王。如此戰士。加重賞不
王白佛言。重賞。世尊
如是。刹利童子從南方來。鞞舍童子從西方來。首陀羅童子從北方來。年少端正。善諸術藝。勇健堪能。苦戰卻敵。皆如東方婆羅門子。如是戰士。王當賞不
王白佛言。重賞。世尊
佛言。大王。如是沙門.婆羅門遠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福利。得大果報。何等爲舍離五支。所謂貪欲蓋。嗔恚.睡眠.掉悔.疑蓋。已斷已知。是名舍離五支。何等爲成就五支。謂無學戒身成就。無學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是名成就五支。大王。如是舍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報。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運戈猛戰鬥 堪能勇士夫
爲其戰鬥故 隨功重加賞
不賞名族胄 怯劣無勇者
忍辱修賢良 見谛建福田
賢聖律儀備 成就深妙智
族胄雖卑微 堪爲施福田
衣食錢財寶 床臥等衆具
悉應以敬施 爲持淨戒故
人表林野際 穿井給行人
溪澗施橋梁 逈路造房舍
戒德多聞衆 行路得止息
譬如重雲起 雷電聲振耀
普雨于壤土 百卉悉扶疏
禽獸皆歡喜 田夫並欣樂
如是淨信心 聞慧舍悭垢
錢財豐飲食 常施良福田
高唱增歡愛 如雷雨良田
功德注流澤 沾洽施主心
財富名稱流 及涅槃大果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雲何。世尊。爲婆羅門死還生自姓婆羅門家。刹利.鞞舍.首陀羅家耶
佛言。大王。何得如是。大王當知。有四種人。何等爲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大王。雲何爲一種人從冥入冥。謂有人生卑姓家。若生旃陀羅家.魚獵家.竹作家.車師家。及余種種下賤工巧業家。貧窮短命。形體憔悴。而複修行卑賤之家。亦複爲人下賤作使。是名爲冥。處斯冥中。複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當生惡趣。墮泥梨中。猶如有人從闇入闇。從廁入廁。以血洗血。舍惡受惡。從冥入冥者亦複如是。是故名爲從冥入冥
雲何名爲從冥入明。謂有世人生卑姓家。乃至爲人作諸鄙業。是名爲冥。然其彼人于此冥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于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登床跨馬。從馬升象。從冥入明亦複如是。是名有人從冥入明
雲何有人從明入冥。謂有世人生富樂家。若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家.長者大姓家。及余種種富樂家生。多諸錢財。奴婢.客使。廣集知識。受身端正。聰明黠慧。是名爲明。于此明中。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于惡趣。墮泥梨中。譬如有人從高樓下乘于大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坐床.下床墮地。從地落坑。從明入冥者亦複如是
雲何有人從明入明。謂有世人生富樂家。乃至形相端嚴。是名爲明。于此明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于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從樓觀至樓觀。如是。乃至從床至床。從明入明者亦複如是。是名有人從明入明。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貧窮困苦者 不信增嗔恨
悭貪惡邪想 癡惑不恭敬
見沙門道士 持戒多聞者
毀呰而不譽 障他施及受
如斯等士夫 從此至他世
當墮泥梨中 從冥入于冥
若有貧窮人 信心少嗔恨
常生慚愧心 惠施離悭垢
見沙門梵志 持戒多聞者
謙虛而問訊 隨宜善供給
勸人令施與 歎施及受者
如是修善人 從此至他世
善趣上生天 從冥而入明
有富樂士夫 不信多嗔恨
悭貪疾惡想 邪惑不恭敬
見沙門梵志 毀呰而不譽
障他人施惠 亦斷受施者
如是惡士夫 從此至他世
當生苦地獄 從明入冥中
若有富士夫 信心不嗔恨
常起慚愧心 惠施離嗔姤
見沙門梵志 持戒多聞者
先奉迎問訊 隨宜給所須
勸人令供養 歎施及受者
如是等士夫 從此至他世
生叁十叁天 從明而入明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日日身蒙塵土。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佛言。大王。從何所來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彼灌頂王法。人中自在。精勤方便。王領大地。統理王事。周行觀察。而來至此
佛告大王。今問大王。隨意答我。譬如有人從東方來。有信有緣。未曾虛妄。而白王言。我東方來。見一石山。極方廣大。不穿不壞。亦無缺壞。磨地而來。一切衆生草木之類悉磨令碎。南.西.北方亦有人來。有信有緣。亦不虛妄。而白王言。我見石山。方廣高大。不斷不壞。亦不缺壞。磨地而來。衆生草木悉皆磨碎。大王。于意雲何。如是像貌大恐怖事。崄惡相殺。衆生運盡。人道難得。當作何計
王白佛言。若如是者。更無余計。唯當修善。于佛法.律專心方便
佛告大王。何故說言。崄惡恐怖于世卒起。衆生運盡。人身難得。唯當行法.行義.行福。于佛法教。專精方便。何以不言。灌頂王位衆人人首。堪能自在。王于大地。事務衆人。當須營理耶
王白佛言。世尊。爲複閑時言。灌頂王位爲衆人首。王于大地。多所經營。以言鬥言。以財鬥財。以象鬥象。以車鬥車。以步鬥步
當于爾時。無有自在。若勝若伏。是故我說。崄惡恐怖卒起之時。衆生運盡。人身難得。無有余計。唯有行義.行法.行福。于佛法教專心歸依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經常磨迮。謂惡劫.老.病.苦。磨迮衆生。當作何計。正當修義.修法.修福.修善.修慈。于佛法中精勤方便。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如有大石山 高廣無缺壞
周遍四方來 磨迮此大地
非兵馬咒術 力所能防禦
惡劫老病死 常磨迮衆生
四種大族姓 栴陀羅獵師
在家及出家 持戒犯戒者
一切皆磨迮 無能救護者
是故慧士夫 觀察自己利
建立清淨信 信佛法僧寶
身口心清淨 隨順于正法
現世名稱流 終則生天上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四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尼幹子七人.阇只羅七人.一舍羅七人。身皆粗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叁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叁稱姓名。合掌問訊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谛觀察。勿但洛莫。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真僞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複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複來還。舍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如有智慧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不以見形相 知人之善惡
不應暫相見 而與同心志
有現身口密 俗心不斂攝
猶如鍮石銅 塗以真金色
內懷鄙雜心 外現聖威儀
遊行諸國土 欺诳于世人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四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爲首。並七國王及諸大臣悉共集會。作如是論議。五欲之中。何者第一。有一人言。色最第一。又複有稱聲.香.味.觸爲第一者。中有人言。我等人人各說第一。竟無定判。當詣世尊。問如此義。如世尊說。當共憶持
爾時。波斯匿王爲首。與七國王.大臣.眷屬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與諸大臣如是論議。五欲功德。何者爲勝。其中有言色勝.有言聲勝.有言香勝.有言味勝.有言觸勝。竟無決定。來問世尊。竟何者勝
佛告諸王。各隨意適。我悉有余說。以是因緣。我說五欲功德。然自有人于色適意。止愛一色。滿其志願。正使過上有諸勝色。非其所愛。不觸不視。言己所愛最爲第一。無過其上。如愛色者。聲.香.味.觸亦皆如是。當其所愛。辄言最勝。歡喜樂著。雖更有勝過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觸不視。唯我愛者最勝最妙。無比無上
爾時。座中有一優婆塞。名曰栴檀。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
善說。世尊。善說。善逝
佛告優婆塞。善說。栴檀。快說。栴檀
時。栴檀優婆…
《雜阿含經四十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