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二十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聲聞品第二十八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
是時。四大聲聞集在一處。而作是說。我等共觀此羅閱城中。誰有不供奉佛.法.衆作功德者。由來無信者。當勸令信如來.法.僧。尊者大目揵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那律.尊者賓頭盧
爾時。有長者名跋提。饒財多寶。不可稱計。金.銀.珍寶.砗[(王*巨)/木].瑪瑙.真珠.虎魄.象馬.車乘.奴婢.仆從。皆悉備具。又複悭貪不肯布施。于佛.法.衆無有毫厘之善。無有笃信。故福已盡。更不造新。恒懷邪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及得阿羅漢者。亦複無有而取證者。彼長者有七重門。門門有守人。不得使乞者詣門。複以鐵籠絡覆中庭中。恐有飛鳥來至庭中
長者有姊名難陀。亦複悭貪不肯惠施。不種功德之本。故者已滅。更不造新。亦懷邪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得阿羅漢。亦複無有而取證者。難陀門戶亦有七重。亦有守門人。不令有來乞者。亦複以鐵籠覆上。不使飛鳥來入家中。我等今日可使難陀母笃信佛.法.衆
爾時。拔提長者清旦食餅。是時。尊者阿那律到時。著衣持缽。便從長者舍地中踴出。舒缽向長者。是時。長者極懷愁憂。即授少許餅與阿那律。是時。阿那律得餅已。還詣所在
是時。長者便興嗔恚。語守門人言。我有教敕。無令有人入門內。何故使人來入
時。守門者報曰。門合牢固。不知此道士爲從何來
爾時。長者默然不言
時。長者已食餅竟。次食魚肉。尊者大迦葉著衣持缽。詣長者家。從地中踴出。舒缽向長者。時。長者甚懷愁憂。授小許魚肉與之。是時。迦葉得肉。便于彼沒。還歸所在
是時。長者倍複嗔恚。語守門者言。我先有教令。不使人入家中。何故複使二沙門入家乞食
時。守門人報曰。我等不見此沙門爲從何來入
長者報曰。此禿頭沙門善于幻術。狂惑世人。無有正行
爾時。長者婦去長者不遠而坐觀之。然此長者婦是質多長者妹。從摩師山中取之。時。婦語長者言。可自護口。勿作是語。言。沙門學于幻術。所以然者。此諸沙門有大威神。所以來至長者家者多所饒益。長者。竟識先前比丘者乎
長者報曰。我不識之
時婦報言。長者。頗聞迦毗羅衛國斛淨王子名阿那律。當生之時。此地六變震動。繞舍一由旬內。伏藏自出
長者報言。我聞有阿那律。然不見之耳
時。婦語長者言。此豪族之子。舍居家已。出家學道。修于梵行。得阿羅漢道。天眼第一。無有出者。然如來亦說。我弟子中天眼第一。所謂阿那律比丘是。次第二比丘來入乞者。爲識不乎
長者報言。我不識之
其婦語言。長者。頗聞此羅閱城內大梵志名迦毗羅。饒財多寶。不可稱計。有九百九十九頭耕牛田作
長者報言。我躬自見此梵志身
其婦報言。長者。頗聞彼梵志息。名曰比波羅耶檀那。身作金色。婦名婆陀。女中殊勝者。設舉紫磨金在前猶黑比白
長者報言。我聞此梵志有子。名曰比波羅耶檀那。然複不見
其婦報言。向者。後來比丘即是。其身舍此玉女之寶。出家學道。今得阿羅漢。恒行頭陀。諸有頭陀之行具足法者。無有出尊迦葉上也。世尊亦說。我弟子中第一比丘頭陀行者。所謂大迦葉是。今長者快得善利。乃使賢聖之人來至此間乞食。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言。善自護口。莫誹謗賢聖之人。言作幻化。此釋迦弟子皆有神德。當說此語
時。尊者大目揵連著衣持缽。飛騰虛空。詣長者家。破此鐵籠。落在虛空中。結跏趺坐
是時。跋提長者見目犍連在虛空中坐。便懷恐怖。而作是說。汝是天耶
目連報言。我非天也
長者問言。汝是幹沓惒耶
目連報言。我非幹沓惒
長者問言。汝是鬼耶
目連報言。我非鬼也
長者問言。汝是羅刹啖人鬼耶
目連報言。我亦非羅刹啖人鬼也
是時。跋提長者便說此偈
爲天幹沓惒 羅刹鬼神耶
又言非是天 羅刹鬼神者
不似幹沓惒 方域所遊行
汝今名何等 我今欲得知
爾時。目連複以偈報曰
非天幹沓惒 非鬼羅刹種
叁世得解脫 今我是人身
所可降伏魔 成于無上道
師名釋迦文 我名大目連
是時。跋提長者語目連言。比丘。何所教敕
目連報言。我今欲與汝說法。善思念之
時。長者複作是念。此諸道士長夜著于飲食。然今欲論者。正當論飲食耳。若當從我索食者。我當言無也。然複作是念。我今少多聽此人所說。爾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便說此偈
如來說二施 法施及財施
今當說法施 專心一意聽
是時。長者聞當說法施。便懷歡喜。語目連言。願時演說。聞當知之
目連報言。長者當知。如來說五事大施。盡形壽當念修行
時。長者複作是念。目連向者欲說法施行。今複言有五大施。是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複告長者言。如來說有二大施。所謂法施.財施。我今當說法施。不說財施
長者報言。何者是五大施
目連報言。一者不得殺生。此名爲大施。長者。當盡形壽修行之。二者不盜。名爲大施。當盡形壽修行。不淫.不妄語.不飲酒。當盡形壽而修行之。是謂。長者。有此五大施。當念修行
是時。跋提長者聞此語已。極懷歡喜。而作是念。釋迦文佛所說甚妙。今所演說者。乃不用寶物。如我今日不堪殺生。此可得奉行。又我家中饒財多寶。終不偷盜。此亦是我之所行。又我家中有上妙之女。終不淫他。是我之所行。又我不好妄語之人。何況自當妄語。此亦是我之所行。如今日意不念酒。何況自嘗。此亦是我之所行。是時。長者語目連言。此五施者我能奉行
是時。長者心中作是念。我今可飯此目連。長者仰頭語目連言。可屈神下顧就此而坐
是時。目連尋聲下坐。是時。跋提長者躬自辦種種飲食與目連。目連食訖。行淨水。長者作是念。可持一端[疊*毛]奉上目連
是時。入藏內而選取白[疊*毛]。欲取不好者。便得好者。尋複舍之。而更取[疊*毛]。又故爾好。舍之。複更取之
是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便說此偈
施與心鬥诤 此福賢所棄
施時非鬥時 可時隨心施
爾時。長者便作是念。今目連知我心中所念。便持白[疊*毛]奉上目連
是時。目連即與咒願
觀察施第一 知有賢聖人
施中最爲上 良田生果實
時。目連咒願已。受此白[疊*毛]。使長者受福無窮
是時。長者便在一面坐。目連漸與說法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爲樂。諸佛世尊所說之法。苦.習.盡.道。時。目連盡與說之。即于座上得法眼淨。如極淨之衣易染爲色。此跋提長者亦複如是。即于座上得法眼淨。以得法.見法.無有狐疑。而受五戒。自歸佛.法.聖衆。時。目連以見長者得法眼淨。便說此偈
如來所說經 根原悉備具
眼淨無瑕穢 無疑無猶豫
是時。跋提長者白目連曰。自今已後恒受我請。及四部衆。當供給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無所愛惜。是時。目連與長者說法已。便從坐起而去
余大聲聞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那律。語尊者賓頭盧言。我等已度跋提長者。汝今可往降彼老母難陀
賓頭盧報曰。此事大佳
爾時。老母難陀躬作酥餅。爾時。尊者賓頭盧到時。著衣持缽。入羅閱城乞食。漸漸至老母難陀舍。從地中踴出。舒手持缽。從老母難陀乞食。是時。老母見賓頭盧已。極懷嗔恚。並作是惡言。比丘當知。設汝眼脫者。我終不乞汝食也
是時。賓頭盧即入叁昧。使雙眼脫出。是時。母難陀倍複嗔恚。複作惡言。正使沙門空中倒懸者。終不與汝食
是時。尊者賓頭盧複以叁昧力。在空中倒懸。時。母難陀倍複嗔恚而作惡言。正使沙門舉身煙出者。我終不與汝食
是時。賓頭盧複以叁昧力舉身出煙。是時。老母見已。倍複恚怒。而作是語。正使沙門舉身燃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是時。賓頭盧即以叁昧。使身體盡燃。老母見已。複作是語。正使沙門舉身出水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時。賓頭盧複以叁昧力。便舉身皆出水。老母見已。複作是語。正使沙門在我前死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是時。尊者賓頭盧即入滅盡叁昧。無出入息。在老母前死。時。老母以不見出入息。即懷恐怖。衣毛皆豎。而作是語。此沙門釋種子。多所識知。國王所敬。設聞在我家死者。必遭官事。恐不免濟。並作是語。沙門還活者。我當與沙門食。是時。賓頭盧即從叁昧起
時。母難陀複作是念。此餅極大。當更作小者與之。時。老母取少許面作餅。餅遂長大。老母見已。複作是念。此餅極大。當更作小者。然餅遂大。當取先前作者持與之。便前取之。然複諸餅皆共相連。時。母難陀語賓頭盧曰。比丘。須食者便自取。何故相娆乃爾
賓頭盧報曰。大姊當知。我不須食。但須母欲有所說耳
母難陀報曰。比丘。何所戒敕
賓頭盧曰。老母今當知。今持此餅往詣世尊所。若世尊有所戒敕者。我等當共奉行
老母報曰。此事甚快
是時。老母躬負此餅從尊者賓頭盧後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賓頭盧白世尊曰。此母難陀是跋提長者姊。悭貪獨食不肯施人。唯願世尊爲說笃信之法。使得開解
爾時。世尊告母難陀。汝今持餅施與如來及與比丘僧
是時。母難陀即以奉上如來及余比丘僧。故有遺余餅在。母難陀白世尊言。故有殘餅
世尊曰。更飯佛.比丘僧
母難陀受佛教令。複持此餅飯佛及比丘僧。然後複故有餅在。是時。世尊告母難陀。汝今當持此餅與比丘尼衆.優婆塞.優婆夷衆
然故有餅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餅施與諸貧窮者
然故有餅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餅棄于淨地。若著極清淨水中。所以然者。我終不見沙門.婆羅門.天及人民能消此餅。除如來.至真.等正覺
對曰。如是。世尊。是時。母難陀即以此餅。舍著淨水中。…
《增壹阿含經二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