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增壹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25卷02頁碼:P0549
東晉 瞿昙僧伽提婆譯

  《增壹阿含經》四十八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禮叁寶品第五十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拜如來神寺者。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雲何爲十一。興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錯亂。恒一心故。當念專意。諸止觀故。諸念永息。入叁昧故。意及無量。由智慧故。意難觀察。由其形故。意淡然靜。由威儀故。意無流馳。以名稱故。意無想像。由其色故。梵音難及。由柔軟響故。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拜如來寺。當具此十一法禮如來神寺。長夜之中獲德無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雲何名爲十一。有慢當除慢。夫正法者。于欲而除渴愛想。夫正法者。于欲而除欲。夫正法能斷生死淵流。夫行正法獲平等法。然此正法斷諸惡趣。尋此正法得至善處。夫正法者。能斷愛網。行正法者。從有至無。行正法者。明靡不照。夫正法者。至涅槃界。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思惟此十一法。然後便獲福無量。長夜之中受福無限。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叁)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修禮僧者。當專十一法。然後乃當禮僧。雲何爲十一。如來衆者。正法成就。如來聖衆上下和合。如來僧者。法法成就。如來聖衆戒成就.叁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如來聖衆能掌護叁寶。如來聖衆能降伏外道異學。如來聖衆是一切衆生良友福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僧者。當思惟此十一法。長夜之中獲福無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天.龍.鬼神.幹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摩休勒天及人民。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摩竭國蜜[口*提](土反利)羅城東大天園中止。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後起。與阿難共于樹園中經行。佛便笑。阿難心念。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妄笑。今何以笑。必當有意。我當問之。阿難整衣服。右膝著地。叉手問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妄笑。今何以笑。必當有意。願聞笑意

  佛語阿難。我當爲汝說。過去賢劫初。于此中間有轉輪聖王主四天下。名曰大天。長壽無病。端正勇猛。治以正法。不枉人民。有自然七寶。何等爲七。一者輪寶。二者象寶。叁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寶。七者典兵寶

  佛語阿難。此大天王爲童子時八萬四千歲。作太子時八萬四千歲。登聖王位八萬四千歲

  阿難問佛。雲何爲輪寶

  佛語阿難。月十五日。月盛滿時。王沐浴清淨。與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有千輻金輪。輪高七仞爲一多羅。多羅者。獨挺樹。以樹爲限。高七多羅。純以紫磨金爲輪。王見輪已。心念。此輪好輪。願得提之耶。念已。輪即就王左手。便舉移右手中。王語此輪曰。諸不伏者。爲我伏之。非我地者。爲我取之。如法。非不如法。語竟。輪還住空。辋東向。毂北向。王敕左右具四種兵。具兵已。即將兵衆。逐輪立空。隨輪東引。巡行盡東界。暮則王與兵衆。宿于輪下

  東界諸小王皆來朝觐。所貢皆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善來。大王。此東界土地.珍寶.人民盡是王有。願當停駕住此。我等當禀承天教。大天王答諸小王曰。汝等欲承我教者。各還本國以十善教民。勿行枉橫。誡敕已訖。輪即于海上。回轉乘雲而行。海中自然開道。廣一由延。王與四種兵隨輪如前巡行南界。南界諸小王亦來朝觐。皆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貢上曰。善來。天王。此南界土地.珍寶.人民盡是王有。願停駕住此。我等當禀承天命。大天答諸王曰。汝等欲承我命者。各還本土。以十善教民。勿行枉橫。誡敕已訖。輪則西回按行西界。西界諸王貢獻勸請。如南方比訖。輪複北回巡行北界。北界諸王亦皆朝觐。貢獻勸請。盡如前法。周遊四日。遍閻浮提四海。還本蜜[口*提]羅城。于宮門前虛空中住。高七多羅。辋東向。王便入宮

  佛語阿難。大天得輪寶如此

  阿難複問佛。大天得象寶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以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觀見空中。有白象王名滿呼。乘虛而來。七肢平跱。口有六牙。頭上金冠。金爲璎珞。以真珠交絡其體。左右佩金鈴。象有神力。變形自在。大天見之。心自念曰。我得此象可耶。當使有所爲。念訖。象便立空中于王前。王即教以五事。王複念曰。當試此象爲能以不。至明日日出。王乘此象。須臾之間。周遍四海。還到本處。于宮門東。東向立。阿難。大天所得象寶如此

  阿難複問佛。大天所得馬寶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到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西樓上。西向視。見有绀馬王。名婆羅含(秦言發鳥朱發尾)。乘空而來。行不動身。頭上金冠。寶爲璎珞。披珠交絡。左右垂鈴。馬有神力。變形自在。大天見之。自念言。得此乘之可也。念訖。至王前。王便乘欲試之。至明日日出。王乘東行。須臾之頃。周遍四海。還至本國。住宮門西。西向而立。阿難。大天所獲馬寶如此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珠寶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神珠。珠長一尺六寸。有八楞。作绀琉璃色。乘空而來。高七多羅。大天見之。心念曰。得此珠觀之可也。如念獲之。王欲試之。至夜半。合四種兵。以珠懸于幢頭。出城而遊。珠照辟方十二由延。兵衆相見。如晝無異。珠光所及。人民驚起。皆言。天明。王即還宮。以幢豎之宮內。內外常明與晝不異。阿難。大天所獲珠寶如此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玉女寶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刹帝利女寶。名曼那呵利(秦言奪情)。端正無比。姝妙嚴淨。不長.不短.不粗.不細.不白.不黑。冬則溫暖。夏則清涼。身毛孔中出栴檀香。口出憂缽蓮花香。亦無女人衆惡姿態。情性調和。先意承旨。乘虛而來。迳至王所。阿難。大天所獲玉女寶如是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主藏寶者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北樓上。北向觀。見主藏臣。名阿羅咃吱(秦言財幢)。端正姝妙。不長.不短。不肥.不瘦。身黃金色。發绀青色。眼白黑分明。又能視見地伏藏七寶。有主者爲護之。無主者取共王用。聰明智慧。善有方謀。乘虛而來。迳詣王前。而謂王曰。自今已往。王快可自樂。勿複憂愁。我當給王寶。不令有乏。王便試藏臣。與之乘船獨共入海。王謂藏臣者言。吾欲得金銀財寶。藏臣者白王。還至岸邊。當給財寶。王曰。吾欲得水中寶。不用岸上者。主藏臣者便從坐起。整衣服。跪右膝。叉手禮水。水中即自然出金頂。大如車毂。須臾滿船。王曰。可止。勿複上金。船將欲沒。阿難。大天所獲典寶臣如此

  阿難複問佛。大天所得典兵將軍者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南樓上。南向視。見南方有大將軍比毗那(秦言無畏)。端正姝好。發如真珠色。身猶綠色。不長.不短。不肥.不瘦。眼能徹視。知他人心念。軍策變謀。進退知時。乘虛而來。迳詣王所。謂王曰。願王自恣快樂。莫憂天下。征伐四方。臣自辦之。王欲試之。半夜思惟。欲合四種兵。念訖。四兵盡集。王複念。欲使東引。軍即東引。王在中央。將軍在前。四兵圍繞。王念欲往即往。王念欲還即還。阿難。大天所獲典兵將軍寶如此。佛語阿難。大天所獲七寶如此

  佛語阿難。大天王治天下遂久。便語梳頭侍者。名劫北。若有白發者。便拔示我。劫北視發遂久。見有一白發。便白王曰。前所敕者。今已白見。王曰。拔來示我。劫北即以金鑷拔取白發。置王手中。王捉白發。便說斯偈

  我身首上  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

  入道時到

  王心念曰。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下須發。被法服。召太子長生告曰。童子。吾頭已有白發出。世間五欲吾已厭之。今欲求天所欲。我今欲剃須發。著法服。出家爲道。汝當領國政。立長爲太子。好養劫北。使伺白發。白發出者。以國付太子。如我出家。下須發。被法服。王告太子。我今以此聖位。殷勤累汝。當使聖位世世相紹。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爲邊地人也。若斷善行者。便生無法處。大天王誡敕已。便以國付太子長生。給劫北田業。佛語阿難。大天王于此城。于此園。于此地。下須發。著法服入道。于此處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于是壽終得生梵天。大天出家七日後。女寶命終

  長生登位已。至十五日。月盛滿時。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玉女端正如前。乘虛而來。長生還服七寶。王長生已領國政。統四天下。長生複語劫北。從今而去。爲我梳頭時。見白發。辄來白我。登聖王位。遂經八萬四千歲。白發複生。劫北白王。素發已生。王曰。拔來著吾掌中。劫北即以金鑷拔置王手中。王執白發。即說偈曰

  我身首上  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

  入道時到

  王心念曰。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下須發。被法服。即召太子冠髻告曰。童子。吾已頭白。世間五欲吾已厭之。當求天欲。我今欲出家爲道。剃除須發。被著法服。汝當領國政。立長爲太子。好養劫北。使伺白須。白發出者。以國付太子。如我出家。下須發。被法服。王告太子。我今以此聖王位。殷勤累汝。當使聖王位。世世相紹。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爲邊地人也。若斷善行者。便生無法處。長生王誡敕已。即以國付太子冠髻。給劫北田業

  佛語阿難。長生王亦于此城.此園.此地。下須發。著法服入道。于此處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也。于是壽終得生梵天

  佛語阿難。王長生出…

《增壹阿含經四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