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菩薩略修愈誐念誦法》上 ▪第2页
青龍寺山林院一切經 / 慈氏菩薩略修愈誐入法界五大觀門品第一(並)序 / 大興善寺叁藏沙門善無畏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真言經一七遍。即同塗香叁昧耶菩薩。遍周法界無所不至。供養一切諸佛菩薩摩诃薩。如上諸供養香花燈塗香等。皆同本叁莽耶身無所不至
次當歸依叁寶 次當出罪忏悔 次當隨喜功德 次當勸請功德常住 次當發母地心 次當贊歎佛功德 次當贊歎發殊勝上願 次當運心供養
其歸依叁寶者雲。願我從今身乃至當坐母地道場。歸依如來無上叁身。歸依方廣大乘法藏(禮叁拜)歸依一切不退轉菩薩大有情衆(禮叁拜)應當如是歸依叁寶
其出罪忏悔者雲。自從無始已來。乃至今日煩惱覆纏。又流浪生死。叁種業障造罪無邊。今日誠心發露忏悔。應當廣忏令使罪滅(禮叁拜)隨喜功德者雲。叁世如來及諸菩薩爲衆生故。修無量功德。所有功德我當隨喜(禮叁拜)
勸請常住者雲。唯願諸佛久住于世間。依愈誐理趣無住空啰(二合)複請轉大法輪遍十方淨土
發母地心者。始從今日乃至當坐正覺道場。誓發無上大母地心。誓度無量諸有情類。皆令免離生死苦海。今所發心。複當遠離我法二相。我法平等無自性故。應當知是發母地心。以真言加持。令母地心堅固不退。母地心不退堅固真言曰
【◇】邬[合*牛](二合) 母 地 質 多(一) 慕 怛簸(二合) 曩 夜◇(引) 弭
其手印相。以智定二手作合掌金剛。以發母地心真言加持。誦一七遍
次當贊歎者雲。誦贊歎真言曰
【◇】迦(上) 莽 攞 墓 佉(上一) 迦(上) 莽 攞 虜(引) 左【◇】 曩(二) 迦(上) 莽 攞(引) 薩 曩(平叁) 迦(上) 莽 攞 诃【◇】 薩跢(二合四) 迦(上) 莽 攞(引) 婆[合*牛](二合五) 莽 [甯*頁]【◇】 迦(上) 莽 攞(上) 迦(上) 莽 攞 糁 婆 [武*我](六) 薩 迦【◇】(上) 攞 莽 攞 訖灑(二合引) 攞(七) 納 [牟*古] 斯睹(二合上入◇聲呼) 底(八)
次當發勝上願者雲。願諸衆生多饒財寶。悲常當勇施具足智慧常懷大忍作善因緣得宿命智悲念有情。願諸衆生所生之處。獲如是種種勝事
次當運心供養。以心運想。水陸諸花無主所攝。遍滿虛空盡十方界。及以人天上妙塗香海雲。燒香海雲燈明海雲。幢幡寶蓋種種鼓樂。歌舞伎唱真珠羅網。懸諸寶鈴。花鬘白拂微妙磬铎寶繩羅網。如意寶珠衣服之雲。天諸廚膳上妙香美。宮殿樓閣寶柱莊嚴。天諸嚴身頭冠璎珞。如是愈[宜*以]運心遍滿虛空。以至誠心如是供養。最爲殊勝。是故行者。以定心而行此法。運心供養。誦持真言及作手印。如上所想皆悉成就
運心普通供養真言曰
【◇】邬[合*牛](二合) 薩 啰[武*我](二合) 他 欠 鹘 捺蘖(二合) 底【◇】 薩叵(二合) 啰 醯 [牟*含](叁) 誐 誐 曩 撿 薩[武*我](二合引)◇ 賀
其一手印相。以智定二手作金剛合掌。置于頂上誦此真言經一七遍。即成就諸供養具。以真言及手印護身五處。又于手印上想一寶蓮花。花上想普通供養種子字撿字是也。如上所想。一一皆從此一字流出。以印置頂上。想字作黃金色。放五大色光明。名供養種子字門
慈氏菩薩修瑜誐法持誦真言品第叁
若欲求慈氏菩薩速證悉地。不變肉色身面視慈氏。摩頂授記悟無生忍。入普現色身叁昧者。以昧怛唎(二合)也菩薩法界印。加持本尊及己身五支。便成悲氏真體。法界手印曰。交叉二地水輪于掌中。以二風幢各在火輪背。令頭著火輪甲下。以二大空豎撚二火輪上節文。其二火輪相離一寸半許。開二空輪來去即成。又慈氏菩薩。以法身印真言加持本尊及愈[宜*以]者。加持五支。即成清淨法身。慈氏菩薩法身印曰。以地水二輪相叉屈入掌中。開二火輪豎二風輪相背。屈二空輪。雙押火中文。火開一寸半許風幢來去。即是慈氏菩薩法身印
慈氏菩薩根本真言曰
【◇】納 [牟*古](引) 喇 怛曩(二合) 怛羅(二合) 夜(引) 耶(一) 納【◇】 莫 阿 哩也(二合引) [武*我] 盧(引) 吉 底 濕[武*我](二【◇】合) 羅(上引) 耶(二) 母(引) 地 薩 怛[武*我](二合引) 耶(叁)【◇】 莽 賀 薩 怛[武*我](二合引) 耶(四) 莽 賀 迦(上) 噜 [甯*頁]【◇】 迦(上引) 耶(五) 怛 涅 他(六) 邬[合*牛](二合) 妹 怛唎【◇】(二合) 妹怛唎(二合七) 妹 怛啰(二合) 莽 曩 洗(八)【◇】 妹 怛啰(二合) 糁 婆(上) [尾*(尤-尢+曳)](九) 妹 怛噜(二合) 納婆【◇】(二合上) [尾*(尤-尢+曳)](十) 莽 賀 糁 莽 也 薩[武*我](二合) 賀(十一)
上件真言同兩印用之。以真言印加持本尊五支及愈誐者五處。即成法身。然後入大慈生心叁昧耶。真言印即是本尊之體
次觀本尊慈氏菩薩。住發生普遍大悲心叁昧耶。真言曰
【◇】納 莽 糁 滿 多 [慕*骨] 馱(引) 腩(一) 遏 [身*(尤-尢+曳)] 單【◇】 耽 耶(二) 薩 啰[武*我](二合) 薩 怛[武*我](二合引) 舍 也 弩【◇】 蘖 多(叁) 薩[武*我](二合引) 賀(四)
其心手印相。以智定二手虛心合掌。以二風輪屈在二火輪下。余如依舊。以印加持五支。即成慈氏菩薩真身。以印印本尊及愈[宜*以]者五處。然後執數珠合掌頂戴。兩手當心執珠念誦觀本尊。心上圓明中布列本尊真言字。一一分明皆放火光。逐日轉之如下圖。觀◇遏字變成法界塔。在于圓明中。又轉變塔成慈氏本尊身。即此尊身即是愈[宜*以]者身。是故叁密轉成叁身。故以心置心以心觀心。如實知自心。即是母地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心發時便成普現色身叁昧耶身。如是住心安布字輪。輪轉字輪了了分明。從愈[宜*以]者口出一一真言字安布本尊心月輪中。從本尊心圓明中流出真言字。入愈[以*宜]者頂上遍諸毛孔。流出甘露乳光叁昧耶。即此叁昧耶變成大圓明。修愈[宜*以]者在其中心。如是觀之爲限。先觀圓明中心◇遏字名種子。即是本尊身。然後誦真言。或觀己身即是本尊坐于大圓明中。自心上複置圓明。如上安布真言。輪轉漸廣大。遍周法界爲一體性。從愈[宜*以]者心圓明中流出◇遏字。入本尊心圓明上。從本尊心圓明上流出◇遏字。入愈誐者心中。如是漸漸澄濾即同一體。一一字皆成諸戒定慧解脫叁昧耶形像。又本尊心圓明上◇遏字。變成本尊身。觀修愈誐者頂上。又修愈誐者心圓明上◇遏字。變成修愈誐者身。觀本尊頂上如是展轉周遍法界。成無盡法界普現色身叁昧耶身。以真言輪安布輪轉至于乏極。常作如是觀。若念誦欲畢漸漸少。複還本身以真言印加持五支。然後複從初供養香花遏啰伽(二合)等。真言手印一一如法次第廣作發弘誓願出罪回向等。一依如初方便廣作發露忏悔等。盡力而作了。然後隨意。本尊依前運想。七寶階道。從道場所出于都史陀天宮善法堂珊瑚殿上。以車辂奉送慈氏菩薩並諸眷屬。無量天衆圍繞而去
奉送本尊真言曰
【◇】邬[合*牛](二合) [武*我] 耽啰(二合) [牟*吉](引) 訖灑(二合) [牟*吉](引一)
其解界送本尊印者。以智定二手相又作金剛拳。向頂上解散。是名能所結界解之。亦能成辦發遣奉送本尊等。隨意送本尊已。重更結護道場。兼護己身印。又略觀己身爲本尊身。于大圓明中而住坐。複觀自心圓明中◇遏字無生之義。若乏困。後任出道場作諸事業。以木印塔印沙印水等。或浴洗像接人十事。轉讀叁乘昧怛啰(二合)也經及慈氏本願經。大缽啰(二合)[吉*掌]經。乃至本尊法等。每日叁時。念誦作法觀行等事。言叁時者從後夜至齋時。從午時至未時。從初夜至叁更。常作如是不得間斷即障生也。所說真言有八種義。一者真如性一體之義所謂無生無滅無來無去。離言離相言語道斷。心行寂滅本來淨故。二者隨想流出相成義。何以故。以性淨故。應化相應義故。叁者加被護念義何以故。以四種不可思議力故。所謂業力佛力真言力藥力等。護念成熟。四者隨諸衆生所求不同義。何以故。本願如神藥隨服應念成就故。五者慈悲義。何以故。慈悲證此法故。六者以佛願度有情義。何以故。隨心應像故。七者以諸菩薩度有情義。八者一切諸佛不思議義。何以故。真言不思議力。亦成無上不思議果故。恒具八義。常順真言。如意法如寶珠所求皆得。有相無相悉地皆得成就故。是故名爲真以真無言如言如相。是真言也。手印相者。謂誓教法。即如國王敕級印文驗隨所行處無人敢違乖。承此如來誓教法印。亦複如是。一切凡聖及諸天龍惡魔鬼神。皆不能違越。又複如奉敕使一人去。雖有愆過以奉進止無人敢違。此如來教敕亦複如是。等諸佛教慈氏甚深法印。即以在凡夫不知不覺。雖有少分不順法處。以此法力諸聖加被漸離煩惱。隨此法印隨所作處。乃至諸佛及諸佛金剛。必不敢違越。何況天人諸鬼神等。複次此法如神藥樹隨觸及取。即離諸病及身騰空飛往隨意自在。此法亦然。以法力加被同證自在如聖本尊。是故名爲法教印也。複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依此法印行持供養。從此生已乃至成佛。永離下道所生之處。更不墮落叁惡道處。以法印加被故恒爲護念。令斷煩惱漸證彼岸也
青龍寺山林院一切經
昧旦唎(二合)也菩薩略修愈誐入法界五大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慈氏菩薩略修愈誐念誦法》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