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上 ▪第2页
姚秦叁藏鸠摩羅什譯
時六天人出家道 成比丘衆菩薩行
五忍功德妙法門 十四正士能谛了
叁賢十聖忍中行 唯佛一人能盡原
佛衆法海叁寶藏 無量功德攝在中
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叁界苦輪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 上品十善鐵輪王
習種銅輪二天下 銀輪叁天性種性
道種堅德轉輪王 七寶金光四天下
伏忍聖胎叁十人 十信十止十堅心
叁世諸佛于中行 無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薩行本原 是故發心信心難
若得信心必不退 進入無生初地道
教化衆生覺中行 是名菩薩初發心
善覺菩薩四天王 雙照二谛平等道
權化衆生遊百國 始登一乘無相道
入理般若名爲住 住生德行名爲地
初住一心足德行 于第一義而不動
離達開士忉利王 現形六道千國土
無緣無相第叁谛 無死無生無二照
明慧空照炎天王 應形萬國導群生
忍心無二叁谛中 出有入無變化生
善覺離明叁道人 能滅叁界色煩惱
還觀叁界身口色 法性第一無遺照
炎慧妙光大精進 兜率天王遊億國
實智緣寂方便道 達無生照空有了
勝慧叁谛自達明 化樂天王百億國
空空谛觀無二相 變化六道入無間
法現開士自在王 無二無照達理空
叁谛現前大智光 照千億土教一切
焰勝法現無相定 能洗叁界迷心惑
空慧寂然無緣觀 還觀心空無量報
遠達無生初禅王 常萬億土教衆生
未度報身一生在 進入等觀法流地
始入無緣金剛忍 叁界報形永不受
觀第叁義無二照 二十一生空寂行
叁界愛習順道定 遠達正士獨谛了
等觀菩薩二禅王 變生法身無量光
入百恒土化一切 圓照叁世恒劫事
返照樂虛無盡原 于第叁谛常寂然
慧光開士叁禅王 能于千恒一時現
常在無爲空寂行 恒沙佛藏一念了
灌頂菩薩四禅王 于億恒土化群生
始入金剛一切了 二十九生永已度
寂滅忍中下忍觀 一轉妙覺常湛然
等慧灌頂叁品士 除前余習無明緣
無明習相故煩惱 二谛理窮一切盡
圓智無相叁界王 叁十生盡等大覺
大寂無爲金剛藏 一切報盡無極悲
第一義谛常安隱 窮原盡性妙智存
叁賢十聖住果報 唯佛一人居淨土
一切衆生暫住報 登金剛原居淨土
如來叁業德無極 我今月光禮叁寶
法王無上人中樹 覆蓋大衆無量光
口常說法非無義 心智寂滅無緣照
人中師子爲衆說 大衆歡喜散金華
百億萬土六大動 含生之類受妙報
天尊快說十四王 是故我今略歎佛
時諸大衆聞月光王歎四王無量功德藏。得大法利。即于坐中。有十恒河沙天王。十恒河沙梵王。十恒河沙鬼神王。乃至叁趣得無生法忍。八部阿須輪王現轉鬼身天上受道。叁生入正位者。或四生五生乃至十生得入正位。證聖人性得一切無量報
佛告諸得道果實天衆。善男子。是月光王已于過去十千劫中龍光王佛法中。爲四住開士。我爲八住菩薩。今于我前大師子吼。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得真義說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唯佛與佛乃知斯事。善男子。其所說十四般若波羅蜜。叁忍地地上中下叁十忍。一切行藏一切佛藏不可思議。何以故。一切諸佛是中生是中滅是中化。無生無滅無化。無自無他。第一無二。非化非不化。非相非無相。無來無去。如虛空故。一切衆生無生無滅無縛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煩惱我人知見受者我所者。一切苦受行空故。一切法集幻化五陰。無合無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法境界空。空無相不轉不顛倒。不順幻化。無叁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因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斯行道相如虛空故。法相如是。何可有心得無心得。是以般若功德。不可衆生中行而行。不可五陰法中行而行。不可境中行而行。不可解中行而行。是故般若不可思議。而一切諸佛菩薩于中行。故亦不可思議。一切諸如來于幻化無住法中化。亦不可思議。善男子。此功德藏。假使無量恒河沙第十叁灌頂開士。說是功德。百千億分中。如王所說如海一渧。我今略述分義功德。有大利益一切衆生。亦爲過去來今無量諸如來之所述可。叁賢十聖贊歎無量。是月。光王分義功德。善男子。是十四法門。叁世一切衆生一切叁乘一切諸佛之所修集。未來諸佛亦複如是。若一切諸佛菩薩不由此門得薩婆若者無有是處。何以故。一切佛及菩薩無異路故。是故一切諸善男子。若有人聞諸忍法門信忍止忍堅忍善覺忍離達忍明慧忍焰慧忍勝慧忍法現忍遠達忍等覺忍慧光忍灌頂忍圓覺忍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恒河沙生生苦難。入此法門現身得報。時諸衆中有十億同名虛空藏海菩薩。歡喜法樂。各各散華于虛空中。變成無量華臺。上有無量大衆。說十四正行。十八梵六欲天王。亦散寶華各坐虛空臺上。說十四正行。受持讀誦解其義理。無量諸鬼神。現身修行般若波羅蜜
佛告大王。汝先言。雲何衆生相可化。若以幻化身。見幻化者。是菩薩真行化衆生。衆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惡爲無量惡識本。善爲無量善識本。初一念金剛終一念。于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成衆生色心是衆生根本。色名色蓋。心名識蓋想蓋受蓋行蓋。蓋者陰覆爲用。身名積聚。大王。此一色法生無量色。眼所得爲色。耳所得爲聲。鼻所得爲香。舌得爲味。身得爲觸。堅持名地。水名潤。火名熱。輕動名風。生五識處名根。如是一色。一心有不可思議色心。大王。凡夫六識粗故。得假名青黃方圓等無量假色法。聖人六識淨故。得實法色香味觸一切實色法。衆生者。世谛之名也。若有若無但生衆生憶念。名爲世谛。世谛假诳幻化故有。乃至六道幻化衆生見幻化。幻化見幻化。婆羅門刹利毗舍首陀。神我等色心。名爲幻谛。幻谛法無。佛未出世前無名字無義名。幻法幻化無名字無體相。無叁界名字。無善惡果報六道名字
大王。是故佛佛出現于世。爲衆生故。說作叁界六道名字。是名無量名字。如空法四大法心法色法。相續假法非一非異。一亦不續異亦不續非一非異故。名相續谛。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無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緣成假成衆生。俱時因果異時因果。叁世善惡一切幻化。是幻谛衆生。大王。若菩薩如上所見衆生幻化。皆是假诳如空中華。十住菩薩諸佛五眼。如幻谛而見。菩薩化衆生。爲若此。說此法時有無量天子及諸大衆得伏忍者。得空無生忍乃至一地十地不可說德行
仁王般若波羅蜜護國經二谛品第四
爾時波斯匿王言。第一義谛中有世谛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雲何。佛告大王。汝于過去七佛已問一義二義。汝今無聽。我今無說。無聽無說。即爲一義二義故。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七佛偈如是
無相第一義 無自無他作
因緣本自有 無自無他作
法性本無性 第一義空如
諸有本有法 叁假集假有
無無谛實無 寂滅第一空
諸法因緣有 有無義如是
有無本自二 譬若牛二角
照解見無二 二谛常不即
解心見不二 求二不可得
非謂二谛一 非二何可得
于解常自一 于谛常自二
通達此無二 真入第一義
世谛幻化起 譬如虛空華
如影叁手無 因緣故诳有
幻化見幻化 衆生名幻谛
幻師見幻法 谛實則皆無
名爲諸佛觀 菩薩觀亦然
大王。菩薩摩诃薩于第一義中。常照二谛化衆生。佛及衆生一而無二。何以故。以衆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衆生空。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何以故。般若無相。二谛虛空般若空。從無明乃至薩婆若。無自相無他相故。五眼成就時見無所見。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爲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爲菩提。何以故。于第一義而不二故。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
白佛言。雲何十方諸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大王。法輪者。法本如。重誦如。受記如。不誦偈如。無問而自說如。戒經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廣如。未曾有如。論議如。是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一切衆生性根本智母。即爲薩婆若體。諸佛未成佛。以當佛爲智母。未得爲性。已得爲薩婆若。叁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一切衆生。以此爲覺性故。若菩薩無受無文字。離文字非非文字。修無修爲修文字者。得般若真性般若波羅蜜。大王。若菩薩護佛。護化衆生。護十地行爲若此
白佛言。無量品衆生根亦無量。行亦無量。法門爲一爲二。爲無量耶。大王。一切法觀門。非一非二。乃有無量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無相。若菩薩見衆生見一見二。即不見一不見二。一二者第一義谛也。大王。若有若無者即世谛也。以叁谛攝一切法。空谛色谛心谛故。我說一切法不出叁谛。我人知見五受陰空乃至一切法空。衆生品品根行不同故。非一非二法門。大王。七佛說摩诃般若波羅蜜。我今說般若波羅蜜。無二無別。汝等大衆。應當受持讀誦解說是經。功德有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衆生。一一衆生皆得成佛。是佛複教化無量不可說衆生。皆得成佛。是上叁佛說般若波羅蜜經八萬億偈。于一偈中複分爲千分。于一分中說一分句義不可窮盡。況複于此經中起一念信。是諸衆生超百劫千劫十地等功德。何況受持讀誦解說者功德。即十方諸佛等無有異。當知是人即是如來得佛不久。時諸大衆聞說是經。十億人得叁空忍。百萬億人得大空忍十地性。
大王。此經名爲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汝等受持般若波羅蜜經。是經複有無量功德。名爲護國土功德。亦名一切國王法藥服行無不大用護舍宅功德。亦護一切衆生身。即此般若波羅蜜。是護國土。如城塹牆壁刀劍鉾楯。汝應受持般若波羅蜜。亦複如是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