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上 ▪第2页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时六天人出家道 成比丘众菩萨行
五忍功德妙法门 十四正士能谛了
三贤十圣忍中行 唯佛一人能尽原
佛众法海三宝藏 无量功德摄在中
十善菩萨发大心 长别三界苦轮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 上品十善铁轮王
习种铜轮二天下 银轮三天性种性
道种坚德转轮王 七宝金光四天下
伏忍圣胎三十人 十信十止十坚心
三世诸佛于中行 无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萨行本原 是故发心信心难
若得信心必不退 进入无生初地道
教化众生觉中行 是名菩萨初发心
善觉菩萨四天王 双照二谛平等道
权化众生游百国 始登一乘无相道
入理般若名为住 住生德行名为地
初住一心足德行 于第一义而不动
离达开士忉利王 现形六道千国土
无缘无相第三谛 无死无生无二照
明慧空照炎天王 应形万国导群生
忍心无二三谛中 出有入无变化生
善觉离明三道人 能灭三界色烦恼
还观三界身口色 法性第一无遗照
炎慧妙光大精进 兜率天王游亿国
实智缘寂方便道 达无生照空有了
胜慧三谛自达明 化乐天王百亿国
空空谛观无二相 变化六道入无间
法现开士自在王 无二无照达理空
三谛现前大智光 照千亿土教一切
焰胜法现无相定 能洗三界迷心惑
空慧寂然无缘观 还观心空无量报
远达无生初禅王 常万亿土教众生
未度报身一生在 进入等观法流地
始入无缘金刚忍 三界报形永不受
观第三义无二照 二十一生空寂行
三界爱习顺道定 远达正士独谛了
等观菩萨二禅王 变生法身无量光
入百恒土化一切 圆照三世恒劫事
返照乐虚无尽原 于第三谛常寂然
慧光开士三禅王 能于千恒一时现
常在无为空寂行 恒沙佛藏一念了
灌顶菩萨四禅王 于亿恒土化群生
始入金刚一切了 二十九生永已度
寂灭忍中下忍观 一转妙觉常湛然
等慧灌顶三品士 除前余习无明缘
无明习相故烦恼 二谛理穷一切尽
圆智无相三界王 三十生尽等大觉
大寂无为金刚藏 一切报尽无极悲
第一义谛常安隐 穷原尽性妙智存
三贤十圣住果报 唯佛一人居净土
一切众生暂住报 登金刚原居净土
如来三业德无极 我今月光礼三宝
法王无上人中树 覆盖大众无量光
口常说法非无义 心智寂灭无缘照
人中师子为众说 大众欢喜散金华
百亿万土六大动 含生之类受妙报
天尊快说十四王 是故我今略叹佛
时诸大众闻月光王叹四王无量功德藏。得大法利。即于坐中。有十恒河沙天王。十恒河沙梵王。十恒河沙鬼神王。乃至三趣得无生法忍。八部阿须轮王现转鬼身天上受道。三生入正位者。或四生五生乃至十生得入正位。证圣人性得一切无量报
佛告诸得道果实天众。善男子。是月光王已于过去十千劫中龙光王佛法中。为四住开士。我为八住菩萨。今于我前大师子吼。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得真义说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唯佛与佛乃知斯事。善男子。其所说十四般若波罗蜜。三忍地地上中下三十忍。一切行藏一切佛藏不可思议。何以故。一切诸佛是中生是中灭是中化。无生无灭无化。无自无他。第一无二。非化非不化。非相非无相。无来无去。如虚空故。一切众生无生无灭无缚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烦恼我人知见受者我所者。一切苦受行空故。一切法集幻化五阴。无合无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法境界空。空无相不转不颠倒。不顺幻化。无三宝。无圣人无六道。如虚空故。般若无知无见。不行不缘不因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斯行道相如虚空故。法相如是。何可有心得无心得。是以般若功德。不可众生中行而行。不可五阴法中行而行。不可境中行而行。不可解中行而行。是故般若不可思议。而一切诸佛菩萨于中行。故亦不可思议。一切诸如来于幻化无住法中化。亦不可思议。善男子。此功德藏。假使无量恒河沙第十三灌顶开士。说是功德。百千亿分中。如王所说如海一渧。我今略述分义功德。有大利益一切众生。亦为过去来今无量诸如来之所述可。三贤十圣赞叹无量。是月。光王分义功德。善男子。是十四法门。三世一切众生一切三乘一切诸佛之所修集。未来诸佛亦复如是。若一切诸佛菩萨不由此门得萨婆若者无有是处。何以故。一切佛及菩萨无异路故。是故一切诸善男子。若有人闻诸忍法门信忍止忍坚忍善觉忍离达忍明慧忍焰慧忍胜慧忍法现忍远达忍等觉忍慧光忍灌顶忍圆觉忍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恒河沙生生苦难。入此法门现身得报。时诸众中有十亿同名虚空藏海菩萨。欢喜法乐。各各散华于虚空中。变成无量华台。上有无量大众。说十四正行。十八梵六欲天王。亦散宝华各坐虚空台上。说十四正行。受持读诵解其义理。无量诸鬼神。现身修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大王。汝先言。云何众生相可化。若以幻化身。见幻化者。是菩萨真行化众生。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恶为无量恶识本。善为无量善识本。初一念金刚终一念。于中生不可说不可说识。成众生色心是众生根本。色名色盖。心名识盖想盖受盖行盖。盖者阴覆为用。身名积聚。大王。此一色法生无量色。眼所得为色。耳所得为声。鼻所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坚持名地。水名润。火名热。轻动名风。生五识处名根。如是一色。一心有不可思议色心。大王。凡夫六识粗故。得假名青黄方圆等无量假色法。圣人六识净故。得实法色香味触一切实色法。众生者。世谛之名也。若有若无但生众生忆念。名为世谛。世谛假诳幻化故有。乃至六道幻化众生见幻化。幻化见幻化。婆罗门刹利毗舍首陀。神我等色心。名为幻谛。幻谛法无。佛未出世前无名字无义名。幻法幻化无名字无体相。无三界名字。无善恶果报六道名字
大王。是故佛佛出现于世。为众生故。说作三界六道名字。是名无量名字。如空法四大法心法色法。相续假法非一非异。一亦不续异亦不续非一非异故。名相续谛。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无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缘成假成众生。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是幻谛众生。大王。若菩萨如上所见众生幻化。皆是假诳如空中华。十住菩萨诸佛五眼。如幻谛而见。菩萨化众生。为若此。说此法时有无量天子及诸大众得伏忍者。得空无生忍乃至一地十地不可说德行
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二谛品第四
尔时波斯匿王言。第一义谛中有世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佛告大王。汝于过去七佛已问一义二义。汝今无听。我今无说。无听无说。即为一义二义故。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法修行。七佛偈如是
无相第一义 无自无他作
因缘本自有 无自无他作
法性本无性 第一义空如
诸有本有法 三假集假有
无无谛实无 寂灭第一空
诸法因缘有 有无义如是
有无本自二 譬若牛二角
照解见无二 二谛常不即
解心见不二 求二不可得
非谓二谛一 非二何可得
于解常自一 于谛常自二
通达此无二 真入第一义
世谛幻化起 譬如虚空华
如影三手无 因缘故诳有
幻化见幻化 众生名幻谛
幻师见幻法 谛实则皆无
名为诸佛观 菩萨观亦然
大王。菩萨摩诃萨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化众生。佛及众生一而无二。何以故。以众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众生空。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何以故。般若无相。二谛虚空般若空。从无明乃至萨婆若。无自相无他相故。五眼成就时见无所见。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于第一义而不二故。诸佛如来乃至一切法如故
白佛言。云何十方诸如来一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诸法相。大王。法轮者。法本如。重诵如。受记如。不诵偈如。无问而自说如。戒经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广如。未曾有如。论议如。是名味句音声果文字记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大王。如如文字修诸佛智母。一切众生性根本智母。即为萨婆若体。诸佛未成佛。以当佛为智母。未得为性。已得为萨婆若。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一切众生。以此为觉性故。若菩萨无受无文字。离文字非非文字。修无修为修文字者。得般若真性般若波罗蜜。大王。若菩萨护佛。护化众生。护十地行为若此
白佛言。无量品众生根亦无量。行亦无量。法门为一为二。为无量耶。大王。一切法观门。非一非二。乃有无量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无相。若菩萨见众生见一见二。即不见一不见二。一二者第一义谛也。大王。若有若无者即世谛也。以三谛摄一切法。空谛色谛心谛故。我说一切法不出三谛。我人知见五受阴空乃至一切法空。众生品品根行不同故。非一非二法门。大王。七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今说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汝等大众。应当受持读诵解说是经。功德有无量不可说。不可说诸佛。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众生。一一众生皆得成佛。是佛复教化无量不可说众生。皆得成佛。是上三佛说般若波罗蜜经八万亿偈。于一偈中复分为千分。于一分中说一分句义不可穷尽。况复于此经中起一念信。是诸众生超百劫千劫十地等功德。何况受持读诵解说者功德。即十方诸佛等无有异。当知是人即是如来得佛不久。时诸大众闻说是经。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大空忍十地性。
大王。此经名为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汝等受持般若波罗蜜经。是经复有无量功德。名为护国土功德。亦名一切国王法药服行无不大用护舍宅功德。亦护一切众生身。即此般若波罗蜜。是护国土。如城堑墙壁刀剑鉾楯。汝应受持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