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華論疏》

「律疏部·論疏部」經文1818卷40頁碼:P0785
隋 吉藏撰

  《法華論疏》一 ▪第6页

  卷上 / 胡吉藏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二都瑞經處 如來爲上首第二釋偈。亦開爲二。初釋偈。二示經處

  如來爲上首者諸菩薩等依如來住故以彼如來于彼國土諸大衆中得自在故 如來爲上首者。牒經又睹諸佛聖主師子文也。如來已爲衆聖之主。故稱上首也。諸菩薩等依如來住故者。菩薩有依佛得住于理。故佛爲菩薩上首。以彼如來下釋師子之言也。以佛于大衆中自在。故雲師子。問。何故不釋偈初文。答。長行已釋。故不複釋也。問。何故但釋爲上首等二句。答。此二攝下一切經盡。以佛爲上首一切菩薩及二乘衆依佛得住理。又佛于一切大小衆中自在能化大小等衆。下一切經不出斯二事。是以但釋二也 如經下第二引經雲釋處

  如經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如是等故 自此已下釋第七文殊答問分。就文爲二。初總明文殊有能答之德。次別釋出經所答之事

  自此已下明聖者文殊師利菩薩以宿命智 以宿命智者則是能答之德 現見已下出所見之事。就文又二。初列叁門。次釋叁門。言叁門者一過去因相。二果相。叁成就十種事

  現見過去因相果相成就十種事如現在前是故能答彌勒菩薩 現見過去因相者下。釋叁章門。則爲叁別

  現見過去因相者文殊師利自見己身曾于彼諸佛國土中修種種行事故 妙光之前未能爲衆說法華名爲因相 現見果相者。釋第二章門

  現見過去果相者文殊師利自見己身是過去世妙光菩薩于彼佛所聞此法門爲衆生說故 從妙光聞法華經爲衆說此稱爲果相。問。此因果相釋何處經文。答。從初語彌勒竟惟忖之言也 成就十種事者。釋第叁章門。就文有二。初標列十種成就。則是標章門

  成就十種事者何等爲十一者現見大義因成就二者現見世間文字章句甚深意因成就叁者現見希有因成就四者現見勝妙因成就五者現見受用大因成就六者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因成就七者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因成就八者現見能進入因成就九者現見憶念因成就十者現見自身所迳事因成就 從大義因成就者。第二釋十種章門。則成十數。言大義因成就者。即釋經欲說大法之言。故稱爲大。此大甚深所以名之爲義。因則是因緣。欲說八種甚深義之因緣。故現斯瑞。就文又二。初標章牒經

  大義因成就者 第二釋章經。初又叁。初標章總明八句勸知

  八句示現應知 從一者欲論大法已下。第二牒經八事

  一者欲論大法二者欲雨大法雨叁者欲擊大法鼓四者欲建大法幢五者欲燃大法燈六者欲吹大法螺七者欲不斷大法鼓八者欲說大法 此八句示現已下。第叁論主總釋

  此八句欲示現如來欲論大法等故 何者名爲八種大義下。第二釋章解經。經無叁句。論但有八句也

  何者名爲八種大義謂有疑者爲斷疑故已斷疑者增長淳熟彼智身故根淳熟者爲說二種微密境界一謂聲聞密境界二謂菩薩密境界大法鼓者二句示現以遠聞故入密境界者令進取上上清淨義故取上上清淨義者取一切智現見故令彼進取一切種智得現見者爲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義故建立名字章句義令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 謂有疑者爲斷疑故者。此釋第一欲論大法。則是無論經欲說大法。自古至今不依論釋經者。但案文前後意釋此一章經。依天親釋意者就位從淺至深釋也。自四十余年舊疑及聞法華新生疑等。欲說大法斷此新舊二疑也。故下文殊偈末雲。諸求叁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爲除斷令盡無有余也。已斷疑者憎長淳熟彼智身故者。釋第二雨大法雨。世間之雨能令物增長成就。一乘法雨令叁乘人並入平等大慧。如身子領解中雲疑悔永已斷安住實智中。根淳熟者爲說二種微密境界。釋第叁欲擊大法鼓及第七不斷大法鼓也。前已明叁乘人智身淳熟。今次授叁乘人作佛名記。密境界智度論雲。法華經令二乘作佛名秘密法。秘密法者甚深難解故也。又四十余年不明此事。故稱密。大法鼓者二句示現者。一是擊大法鼓。二是不斷大法鼓也。以遠聞故者正釋法鼓之名。夫擊大法鼓令人遠聞。今就大法並授叁乘人記。令十方遠聞。問。何故雲不斷法鼓。答。夫二乘獨善竟無傳化。若得受記成佛竟更傳化余人亦令成佛。故雲不斷法鼓也。入密境界者令進取上上清淨義故者。釋第四欲建大法幢。叁乘已得受記。然後行菩薩行。菩薩行遠離二邊。是中道行故稱上上清淨。在幢已二門高。故稱上上清淨義。取清淨義者令進取一切種智得現見故者。釋第五欲燃大法燈。夫燈有二義。一者破闇。二者顯物。令叁乘人行行已滿破無明闇得一切種智。故能見佛性等法。前之四句令叁乘人因行成。今此一句令叁乘人果德滿。取一切智見者。釋第六句欲吹大法蠡。夫吹蠡出語言音聲。叁乘人得佛果竟更爲衆生說一切教。故雲爲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也。建立名字章句義者。釋第八欲說大法。前第七成佛竟爲物演教。今第八說教令悟理。入于理亦得成佛。問。何故雲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答曰。令物得證真實智。時則內外並冥緣觀俱寂名不可說。則此智體名爲法輪。從彼至此故稱爲轉。今更總釋八句。佛說法華凡有二意。一令衆生自得作佛。二令衆生化他亦使成佛。前六句則是自行。後二句名爲化他。此二各兩自行中五句辨因一句論果。化他中初句爲物演教。次句令物證入。問。何故說法令自行化他。答。二乘之人唯能獨善。今已成佛竟化衆生亦令成佛也。就五句爲二。初句斷疑令其惑滅。次四句令其解生。開二。初句十信至十解成就。次句解行純熟入密境界。故得受記從十行至十回向。上上清淨義從初地乃至十地 現見世間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者。釋十章第二。前牒章名

  現見世間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者 如經下示釋經處

  如經我于過去諸佛曾見此瑞乃至故現斯瑞故 問。名字章句意甚深。正釋何處經文。答。釋欲令衆生鹹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經文也。夫令叁乘作佛正是難信之事。五千起去則難解之事。問。何故雲名字章句意甚深。答。夫教爲顯所诠之理。絕言。诠理之言亦絕。故下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也 現見希有因成就者。釋第叁章經。前牒章

  現見希有因成就者 以無量時下釋章。前釋次舉經示釋處

  以無量時不可得故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者示現過彼阿僧祇劫不可得故複示現五種劫一者夜二者晝叁者月四者時五者年示現彼無量無邊劫故 釋中爲二。一者明阿僧祇劫不可說。二者明時不可說。阿僧祇劫不可說者。以有無量阿僧祇故也。複示現五種劫者。此第二明時不可說也。問。晝夜等雲何亦名劫。答。外國稱劫簸。此翻爲分別時節。故劫是時之通名也。但經中取天地始終者。立其通稱名爲之劫。日月晝夜受其別名。問。章名中何故雲現見希有因成就。答。以過去久遠時方有說法華之事故名希有 如經已下第二示釋處

  如經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乃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成就一切種智故 此但取經過去無量無邊劫示釋處。從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下。並不釋也 現見勝妙因成就者。釋第四。前牒名

  現見勝妙因成就者 言勝妙因者。二萬億佛說法皆七善文爲勝妙 以諸佛菩薩自受用示現故者。第二解釋。前釋次示經處

  以諸佛菩薩自受用示現故 佛受用七善化物。菩薩亦然。故雲受用 如經下示經處

  如經次複有佛亦名日月燈明乃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故 此但取後所可說法初中後善不取前文也。以二萬佛說法門具七善故雲所可說法初中後善。所以一處合釋之也 現見受用大因成就者。釋第五。前牒章名

  現見受用大因成就者 受用大因者。釋王子未出家時受勝妙樂。乃至釋大衆六十劫聽法華經受于法樂不生疲倦。故名現見受用大因成就也 是時王子第二解釋

  是時王子受勝妙樂各舍出家複彼大衆于爾許時不生疲倦心故 易知 如經下示釋處

  如經其最後佛未出家時乃至佛授記已便于中夜人無余涅槃故 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因成就者。第六前牒章名。上來五章明佛化行事竟。四章屬能化益物。次一明所化益物。今辨菩薩佛滅度後弘經。即是轉法輪不斷事

  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因成就者 言一切佛者。現見一切佛轉之于前。菩薩于佛滅後敷之不絕。即令一切佛法轉不絕。故言一切也

  法輪不斷故 如經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爲人演說故 釋及列經易知 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因成就者。釋第七前牒章名

  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因成就者 而言善堅實如來法輪者。妙光從八十劫已後乃至令八子堅固無上菩提已無量時就。法輪不壞名爲善堅實如來法輪

  佛滅度後無量時說故 如經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乃至皆令其堅固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 釋及列經易知 現見進入因成就者。此釋八。上第七明妙光能化事。今明八子聞法得益。即是進入因成就也

  現見進入因成就者 彼諸王子得大菩提故如經是諸王子乃至皆成佛道故 釋及列經易知 現見憶念因成就者。釋第九明妙光憶念

  現見憶念因成就者 過去化王子皆得成佛。故名憶念因成就

  爲他說法利益他故 如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乃至尊重贊歎故 如經者不正釋經文。但釋經意。明憶念過去化八子成佛。後憶念燃燈化釋迦成佛乃至彌勒成佛也 現見自身所迳事因成就者。釋第十明文殊憶念

  現見自身所迳事因成就者 過去爲妙光能悟解法華。複能爲人演說。即是自身受勝妙樂

  以文殊自身受勝妙樂故 如經彌勒當知乃至佛所護念故汝號求名者示現知彼過去事故複示現得彼法具足故 如經者下但妙光菩薩豈異。我身是也。直釋此一句。汝號求名者。別釋知彌勒事。二句。初釋彌勒始號求名。複示現得彼法故。示彌勒終名。以彌勒亦得此法具足成佛也

  日東天臺後學沙門實觀分會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法華論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