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疏》一 ▪第6页
卷上 / 胡吉藏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二都瑞经处 如来为上首第二释偈。亦开为二。初释偈。二示经处
如来为上首者诸菩萨等依如来住故以彼如来于彼国土诸大众中得自在故 如来为上首者。牒经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文也。如来已为众圣之主。故称上首也。诸菩萨等依如来住故者。菩萨有依佛得住于理。故佛为菩萨上首。以彼如来下释师子之言也。以佛于大众中自在。故云师子。问。何故不释偈初文。答。长行已释。故不复释也。问。何故但释为上首等二句。答。此二摄下一切经尽。以佛为上首一切菩萨及二乘众依佛得住理。又佛于一切大小众中自在能化大小等众。下一切经不出斯二事。是以但释二也 如经下第二引经云释处
如经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如是等故 自此已下释第七文殊答问分。就文为二。初总明文殊有能答之德。次别释出经所答之事
自此已下明圣者文殊师利菩萨以宿命智 以宿命智者则是能答之德 现见已下出所见之事。就文又二。初列三门。次释三门。言三门者一过去因相。二果相。三成就十种事
现见过去因相果相成就十种事如现在前是故能答弥勒菩萨 现见过去因相者下。释三章门。则为三别
现见过去因相者文殊师利自见己身曾于彼诸佛国土中修种种行事故 妙光之前未能为众说法华名为因相 现见果相者。释第二章门
现见过去果相者文殊师利自见己身是过去世妙光菩萨于彼佛所闻此法门为众生说故 从妙光闻法华经为众说此称为果相。问。此因果相释何处经文。答。从初语弥勒竟惟忖之言也 成就十种事者。释第三章门。就文有二。初标列十种成就。则是标章门
成就十种事者何等为十一者现见大义因成就二者现见世间文字章句甚深意因成就三者现见希有因成就四者现见胜妙因成就五者现见受用大因成就六者现见摄取一切诸佛转法轮因成就七者现见善坚实如来法轮因成就八者现见能进入因成就九者现见忆念因成就十者现见自身所迳事因成就 从大义因成就者。第二释十种章门。则成十数。言大义因成就者。即释经欲说大法之言。故称为大。此大甚深所以名之为义。因则是因缘。欲说八种甚深义之因缘。故现斯瑞。就文又二。初标章牒经
大义因成就者 第二释章经。初又三。初标章总明八句劝知
八句示现应知 从一者欲论大法已下。第二牒经八事
一者欲论大法二者欲雨大法雨三者欲击大法鼓四者欲建大法幢五者欲燃大法灯六者欲吹大法螺七者欲不断大法鼓八者欲说大法 此八句示现已下。第三论主总释
此八句欲示现如来欲论大法等故 何者名为八种大义下。第二释章解经。经无三句。论但有八句也
何者名为八种大义谓有疑者为断疑故已断疑者增长淳熟彼智身故根淳熟者为说二种微密境界一谓声闻密境界二谓菩萨密境界大法鼓者二句示现以远闻故入密境界者令进取上上清净义故取上上清净义者取一切智现见故令彼进取一切种智得现见者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义故建立名字章句义令入不可说证智转法轮故 谓有疑者为断疑故者。此释第一欲论大法。则是无论经欲说大法。自古至今不依论释经者。但案文前后意释此一章经。依天亲释意者就位从浅至深释也。自四十余年旧疑及闻法华新生疑等。欲说大法断此新旧二疑也。故下文殊偈末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也。已断疑者憎长淳熟彼智身故者。释第二雨大法雨。世间之雨能令物增长成就。一乘法雨令三乘人并入平等大慧。如身子领解中云疑悔永已断安住实智中。根淳熟者为说二种微密境界。释第三欲击大法鼓及第七不断大法鼓也。前已明三乘人智身淳熟。今次授三乘人作佛名记。密境界智度论云。法华经令二乘作佛名秘密法。秘密法者甚深难解故也。又四十余年不明此事。故称密。大法鼓者二句示现者。一是击大法鼓。二是不断大法鼓也。以远闻故者正释法鼓之名。夫击大法鼓令人远闻。今就大法并授三乘人记。令十方远闻。问。何故云不断法鼓。答。夫二乘独善竟无传化。若得受记成佛竟更传化余人亦令成佛。故云不断法鼓也。入密境界者令进取上上清净义故者。释第四欲建大法幢。三乘已得受记。然后行菩萨行。菩萨行远离二边。是中道行故称上上清净。在幢已二门高。故称上上清净义。取清净义者令进取一切种智得现见故者。释第五欲燃大法灯。夫灯有二义。一者破闇。二者显物。令三乘人行行已满破无明闇得一切种智。故能见佛性等法。前之四句令三乘人因行成。今此一句令三乘人果德满。取一切智见者。释第六句欲吹大法蠡。夫吹蠡出语言音声。三乘人得佛果竟更为众生说一切教。故云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也。建立名字章句义者。释第八欲说大法。前第七成佛竟为物演教。今第八说教令悟理。入于理亦得成佛。问。何故云入不可说证智转法轮。答曰。令物得证真实智。时则内外并冥缘观俱寂名不可说。则此智体名为法轮。从彼至此故称为转。今更总释八句。佛说法华凡有二意。一令众生自得作佛。二令众生化他亦使成佛。前六句则是自行。后二句名为化他。此二各两自行中五句辨因一句论果。化他中初句为物演教。次句令物证入。问。何故说法令自行化他。答。二乘之人唯能独善。今已成佛竟化众生亦令成佛也。就五句为二。初句断疑令其惑灭。次四句令其解生。开二。初句十信至十解成就。次句解行纯熟入密境界。故得受记从十行至十回向。上上清净义从初地乃至十地 现见世间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者。释十章第二。前牒章名
现见世间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者 如经下示释经处
如经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乃至故现斯瑞故 问。名字章句意甚深。正释何处经文。答。释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经文也。夫令三乘作佛正是难信之事。五千起去则难解之事。问。何故云名字章句意甚深。答。夫教为显所诠之理。绝言。诠理之言亦绝。故下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也 现见希有因成就者。释第三章经。前牒章
现见希有因成就者 以无量时下释章。前释次举经示释处
以无量时不可得故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量者示现过彼阿僧祇劫不可得故复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示现彼无量无边劫故 释中为二。一者明阿僧祇劫不可说。二者明时不可说。阿僧祇劫不可说者。以有无量阿僧祇故也。复示现五种劫者。此第二明时不可说也。问。昼夜等云何亦名劫。答。外国称劫簸。此翻为分别时节。故劫是时之通名也。但经中取天地始终者。立其通称名为之劫。日月昼夜受其别名。问。章名中何故云现见希有因成就。答。以过去久远时方有说法华之事故名希有 如经已下第二示释处
如经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种智故 此但取经过去无量无边劫示释处。从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下。并不释也 现见胜妙因成就者。释第四。前牒名
现见胜妙因成就者 言胜妙因者。二万亿佛说法皆七善文为胜妙 以诸佛菩萨自受用示现故者。第二解释。前释次示经处
以诸佛菩萨自受用示现故 佛受用七善化物。菩萨亦然。故云受用 如经下示经处
如经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乃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故 此但取后所可说法初中后善不取前文也。以二万佛说法门具七善故云所可说法初中后善。所以一处合释之也 现见受用大因成就者。释第五。前牒章名
现见受用大因成就者 受用大因者。释王子未出家时受胜妙乐。乃至释大众六十劫听法华经受于法乐不生疲倦。故名现见受用大因成就也 是时王子第二解释
是时王子受胜妙乐各舍出家复彼大众于尔许时不生疲倦心故 易知 如经下示释处
如经其最后佛未出家时乃至佛授记已便于中夜人无余涅槃故 现见摄取一切诸佛转法轮因成就者。第六前牒章名。上来五章明佛化行事竟。四章属能化益物。次一明所化益物。今辨菩萨佛灭度后弘经。即是转法轮不断事
现见摄取一切诸佛转法轮因成就者 言一切佛者。现见一切佛转之于前。菩萨于佛灭后敷之不绝。即令一切佛法转不绝。故言一切也
法轮不断故 如经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故 释及列经易知 现见善坚实如来法轮因成就者。释第七前牒章名
现见善坚实如来法轮因成就者 而言善坚实如来法轮者。妙光从八十劫已后乃至令八子坚固无上菩提已无量时就。法轮不坏名为善坚实如来法轮
佛灭度后无量时说故 如经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乃至皆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释及列经易知 现见进入因成就者。此释八。上第七明妙光能化事。今明八子闻法得益。即是进入因成就也
现见进入因成就者 彼诸王子得大菩提故如经是诸王子乃至皆成佛道故 释及列经易知 现见忆念因成就者。释第九明妙光忆念
现见忆念因成就者 过去化王子皆得成佛。故名忆念因成就
为他说法利益他故 如经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乃至尊重赞叹故 如经者不正释经文。但释经意。明忆念过去化八子成佛。后忆念燃灯化释迦成佛乃至弥勒成佛也 现见自身所迳事因成就者。释第十明文殊忆念
现见自身所迳事因成就者 过去为妙光能悟解法华。复能为人演说。即是自身受胜妙乐
以文殊自身受胜妙乐故 如经弥勒当知乃至佛所护念故汝号求名者示现知彼过去事故复示现得彼法具足故 如经者下但妙光菩萨岂异。我身是也。直释此一句。汝号求名者。别释知弥勒事。二句。初释弥勒始号求名。复示现得彼法故。示弥勒终名。以弥勒亦得此法具足成佛也
日东天台后学沙门实观分会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法华论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