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鏡》

「諸宗部」經文1966卷47頁碼:P0120
唐 道鏡.善道共集

  《念佛鏡》叁

  

  第十釋衆疑惑門

  問。諸有疑惑請乞除斷。故般若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者。何以故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得見如來。答。般若遮不見如來者。爲所一相貌及以音聲皆求人我不求往生及無上菩提故。只行邪道不見如來。觀經阿彌陀經等。應當起想念。及專稱名號。不求人我。唯求擬生淨土速證無上菩提。名正道。得見如來。若望法身。無相爲正。色相音聲以得爲邪。此對十地已上菩薩。觀經及阿彌陀經。觀一相好。及以聞名見報身如來。此對凡夫二乘諸小菩薩。若望報身。觀佛稱名以將爲正。無相爲邪。若對法身。所有即論無相。又複說般若經時。世尊先向忉利諸天。爲母說法。當時世尊初從天來至閻浮提。須菩提憶念世尊。入定觀佛。遂在先來。于時有一天女。不知所以。先見世尊。既見佛已。女即問佛言。我最在先見佛不。世尊言。汝在後見。天女曰雲。我初來到。無一人來見佛者。何故在後。世尊語言。有須菩提。在先入定。除去人我。觀見法身在天女前。故在先見。女爲起人我心觀我色身故。在後見世尊。爲對彼天女故。說頌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頌即對外道益當時。不忤未來世事。不同觀經。又複般若爲遮外道計四大五蘊是常。計色爲我。計聲爲我。所以般若經遮彼外道。不見如來。今依觀經等。說厭患門。願離生死速生淨土早證菩提。不觀我相。遂見如來不同般若

  問。往生論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觀經何故說韋提希並五百侍女同得往生。中品叁人二乘往生。答。准往生論說。女人二乘不往生者。爲無決定往生者性。女人唯愛女身。不求淨土。不肯念佛。論遮不生。二乘根缺亦複如是。唯住小果。不生淨土。不解念佛。所以不生。觀經及阿彌陀經等說往生者。二乘根缺及女人回心念佛厭惡女身。自此已下名對法論。更分爲六

  一念佛對叁階門 二念佛對彌勒門 叁念佛對坐禅門 四念佛對講說門 五念佛對戒律門 六念佛對六度門

  一念佛對叁階門

  問。叁階法中。不坐僧床。不吃僧食。念佛法中。未知許吃僧食坐僧床及過齋已不。答。念佛法中。通許僧食及坐僧床並過齋何以故。爲念佛猶如國王。亦如王子堪受國王祿抍。堪受如來作蔭。又佛猶如父母。念佛人猶如男女合得父母飯食衣服床榻臥具。所以通坐僧床。及吃僧食。並複過齋。難雲。不坐僧床不吃僧食即是修道者。邊地下賤可應是修道人。何以故。邊地下賤不坐僧床不吃僧食。彼邊地下賤既是非曰道。故此叁階亦非修道

  問。叁階稱惡衆生。念佛是好衆生。爲當亦是惡衆生彼。答。不是惡衆生。何以得知。准一經雲。若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華。此華者諸華中極好。若念佛者一切人中最好。故以爲喻。滅除諸罪故是好衆生。叁階爲罪不滅。所以是惡衆生。難雲。罪惡衆生即是修道者。疾患之人應是修道。何以故。是惡衆生故。彼等患人非是修道。此等叁階亦非修道

  問。叁階法不許入寺。念佛法許入寺已不。答。念佛法中許住持寺觀。何以故。現在住持好處。當來擬生好國。擬證菩提。所以令住持寺亦入伽藍寺舍好處。難曰。伽藍精舍好處。下惡衆生不令住。無上殊勝妙果。下惡衆生不可得

  問。叁階法中。見形像及以諸經。不多恭敬。爲是泥龛。四生衆生是真佛故。所以恭敬。念佛法中。未知敬佛像及經已不。答。念佛法曰。見佛形像及經。並遣恭敬。何以故。准報恩經中所說。釋迦牟尼佛向忉利天。爲母摩耶夫人說法。經九十日。優填大王憶念世尊。不能得見。遂遣巧匠造世尊形像一軀。一仿世尊。世尊從天下來至閻浮提。其優填大王與諸群臣遂去迎佛。其形像佛亦迎世尊。世尊共形像佛一處並立。兩佛相似。遂將手摩形像佛頂。語形像言。我將不久入涅槃。留汝久住世間教化衆生。世尊尚自敬佛形像。罪惡衆生豈不敬耶。又准十輪經雲。獵師被袈裟。象爲起恭敬。敬袈裟功德。命終生忉利諸天。九十一劫受諸快樂。何以故。爲相似故。諸佛形像亦複如是。爲相似故。恭敬之者感得尊貴榮華。生天淨土。所以佛名經中。有盧舍那佛敬形像佛。盧舍那佛尚自敬形像佛。何況凡夫豈不敬耶。又華嚴經雲。念佛叁昧當得見佛。命終之後生于佛前。彼人臨命終時。勸令念佛。爲示尊像令瞻敬故。故知華嚴經中有遣恭敬形像佛。雲何叁階難雲。一切形像是埿龛。食來不合吃。一切牛驢是真佛。食來即合吃。一切形像是埿龛。衣服供養不合著。一切衆生是真佛。昆蟲上得衣。雲何合著。一切衆生是真佛。不合損。一年之中損生無頭數。殺佛之罪如何除得。一切衆生是真佛。身合安置勝妙處。自身既在好房舍。佛在下惡處。豈成平等

  問曰。叁階念地藏菩薩功德多少。如念阿彌陀佛。答曰。念阿彌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薩百千萬倍。何以得知。准觀音經。有一人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乃至一時不如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十輪經雲。一百劫念觀世音。不如一食頃念地藏菩薩。群疑論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薩。不如一聲念阿彌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薩爲法臣。如王出時臣必隨從。大能攝小。佛是覺滿果圓超諸地位。所以積念者功德最多。過于地藏百千萬倍。菩薩未屬佛地。果未圓滿。故功德最少

  問曰。念佛是一乘。叁階非是一乘。何以故。若是一階。容可是一乘。既言叁階。豈成一乘義。又准法華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叁。除佛方便說。言無二者。若望菩薩。即無緣覺。言無叁者。若望緣覺。即無聲聞。又言無二者。若望佛說。即一乘無聲聞緣覺。何以故。二乘極果大乘初地。所以言無二。言無叁者。即無菩薩乘。爲十地因果未極故。所以無叁。准法華經中。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今爲汝說實。汝所得非滅。爲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故知佛者覺滿果圓超諸地位。是最上乘。稱究竟位。是名一乘。實非余乘之所及也。故大行和上當在之日。亦有數個叁階。舍叁階法歸依和上念佛

  第二念佛對彌勒門

  問。念阿彌陀佛功德多少念于彌勒。答。念阿彌陀佛功德。多于念彌勒百千萬倍。何以得知。准經中說。阿彌陀佛現是覺圓果滿超諸地位。所稱念者功德最多。彌勒現是菩薩位中。未超諸地果未圓。故稱念之者功德狹少

  問。何故不念彌勒生兜率天。雲何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答。爲兜率天不出叁界。天報既盡。還墮閻浮提。所以不願生天。若往生淨土。出過叁界。直截五道。一生彼國。直至菩提。更不墮落。所以願生。又兜率天少時受樂。彌陀佛國中樂最勝。故名爲極樂。長時受樂無有限期。以是因緣勝于兜率百千萬倍。何以得知。經中所說。一則身相勝。彌陀佛國衆生生者。皆具叁十二相。兜率天人則無此相。二則徒衆勝。既生淨土。與諸菩薩共爲伴侶。受男子身。無女人相。兜率天上男女雜居。不同菩薩。叁則壽命勝。兜率天上壽命四千歲。已還複卻來重墮閻浮提。彌陀佛國一去直至佛果更不再來。四則神通勝。彌陀佛國菩薩總六神通。兜率天上人無神通。五則果報勝。彌陀佛國衆生。衣服飲食香華璎珞一切供具。自然化成不須造作。長時受用無有窮盡。兜率天上造作方成。縱有自然衣服。不得多時。四千歲已命欲終時有五衰相。一則頭上華萎。二則腋下汗出。叁者起坐不定。四者氣力衰微。諸天免其眷屬。五者多諸棹舉。不如極樂世界百千萬倍

  問。當來彌勒下生之時。叁會說法。度諸衆生。得阿羅漢果。何以不願求生。雲何求生彌陀佛國。答。彌勒未下生來。不可待得。何以得知。經中所說。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後。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然始下生。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彌勒乃出。准法王本記。釋迦涅槃已來。始有一千七百余年。全未擬來。不可候待。衆生命短。恐沈苦海多劫受殃不值彌勒。唯阿彌陀佛現在說法。住極樂世界。廣度衆生。歸依西方早證道果。勝于彌勒百千萬倍。設值彌勒叁會。說法廣度諸人。得阿羅漢。小乘極果。若望大乘。始到初地。億億衆生不逢彌勒佛。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即是八地已上菩薩。疾則一念十念。遲則一日七日。稱念阿彌陀佛即生淨土。實過彌勒百千萬倍。又複本師說彌陀經之日。彌勒菩薩亦在會中。阿逸多菩薩是也。彌勒尚念阿彌陀佛。何況未來諸衆生豈不念耶。大行和上在日。數個彌勒業人回心念阿彌陀佛。又念佛法准佛經教。後末法時諸法總滅。特此念佛正法止住百年教化衆生。故知念佛不可思議

  第叁念佛對坐禅門

  問。念阿彌陀佛。何如坐禅看心作無生觀。答。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速成佛果。勝于無生觀門百千萬倍。何以得知。准維摩經言。譬如虛空造立宮室。終不能成。地上造作隨意無礙。無生看心亦如是。何以故。無生即是無相。無相即是虛空。所以難成。念佛之法事理雙修。猶如地上造立宮室。所以易成。如貧人少乏財寶。學他王家造立舍宅。雖辦得少分材木。從生至死終不能成。後時材木爛壞。虛費功程無有成就。無生亦爾。爲功德法財不得成就。枉用功夫無有成益。念佛法門則不如是。由念佛一口。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還得八十億劫微妙功德。如富兒造宅立便成就。所以觀經雲。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不同無生。何以故。又法華經雲。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不現前者即是無生。既是十劫不得成佛。故知成佛遲。如念佛。遲則七日。疾則一日。速生淨土。即是八地已上菩薩。何以故。乘佛願力故

  問。看心功德多少于念佛功德。答。看心功德少于念佛功德百千萬倍。何以知之。准觀經雲。念佛一口。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得八十億劫微妙功德。一度看心。未知滅幾許罪得幾許功德。不言滅幾億生死之罪地獄悉滅往生淨土。故知少于念佛功德百千萬倍

  問。念佛往生得何果報。無生觀成得何果報。二種何者爲勝。答。念佛往生得叁十二相。具六神通。長生不死。超過叁界。直至成佛。更不墮落。菩薩聖衆共爲伴侶。阿彌陀佛親…

《念佛鏡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