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虛空藏菩薩經》

「大集部」經文405卷13頁碼:P0647
姚秦 佛陀耶舍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與無量大比丘衆。複與無量無邊阿僧祇恒河沙數菩薩摩诃薩俱。皆從他方異佛刹來。爾時世尊。欲爲大衆說四辯才叁明梵行住破惡業障陀羅尼經。爾時西方過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一切香集依其中衆生成就五濁。彼國有佛。名勝華敷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今正爲諸大衆轉妙法輪。彼有菩薩摩诃薩。名虛空藏。已從彼佛聞深妙法得諸禅定。時彼菩薩見于他方無量無邊阿僧祇數諸大菩薩。身升虛空往詣東方。又複遙見東方世界有大光明。即便往詣勝華敷藏佛所。頭面禮足。繞百千匝。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見他方無量無邊阿僧祇數諸大菩薩。身升虛空往詣東方。又複遙見東方世界有大光明。以何因緣而有斯事。唯願爲我具解說之。時勝華敷藏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東方去此過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曰娑婆。其中衆生成就五濁。彼國有佛。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者在于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爲令法流不斷絕故。爲令叁寶常住世故。爲降諸魔建法幢故。爲閉生死開般涅槃故。爲諸菩薩及以聲聞諸來大衆。欲說四辯才叁明梵行住破惡業障陀羅尼經故。欲令十方諸佛刹土一切菩薩。從歡喜地乃至補處。住不共法不隨他信。善于方便具無礙辯。如此大士悉雲集故。是以彼佛放斯光明。其諸菩薩見此光已。乘虛而往至彼惡世。爲諸衆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彼佛國土亦具五濁。與此世界等無有異。汝今應往娑婆世界。禮拜供養聽受正法。並爲彼國諸惡衆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時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聞佛語已歡喜踴躍。與八十億菩薩。同時發聲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渴仰欲見彼佛今當承佛威神詣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禮觐供養聽受正法。亦爲彼國諸惡衆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時勝華敷藏佛答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汝自知時。時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即與八十億菩薩俱頂禮佛足。身升虛空詣娑婆世界。爾時西方有如意寶珠光現。以無量釋迦毗楞伽寶而爲圍繞。其珠光明。蔽于一切人天八部聲聞菩薩日月星辰地水火風界所有光明。皆不複現。時會大衆唯睹佛光及以珠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無複余色唯見虛空。爾時如來光相照曜。時會大衆各不自見。亦不見他。一切諸色悉滅無余不與眼對。不得自身色相形貌。及于所觸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隨所視方皆悉如是。亦複不見日月星宿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悉皆無有與眼對者。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諸心數法亦無所緣。于我我所無複起相。亦無六入分別之想。不得諸大諸來大衆。唯見佛光及以珠光。其珠純以無量釋迦毗楞伽寶。而爲圍繞。于其會中諸大菩薩。位登十住得首楞嚴叁昧及一生補處者。見此相已身心安隱不驚不怖所以者何。緣解法相自性真實。及以于如第一義空故。其余菩薩及聲聞衆。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鸠槃茶餓鬼毗舍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見此相已。驚怖迷悶其心擾亂。各不相見亦無問處。心自思惟。不知何緣有此異相。亦複不知是誰神力。爾時衆中有一菩薩摩诃薩。名曰梵頂。稽首佛足。長跪合掌而說偈言

  一切法自性  衆生無知者

  系著于色陰  六情所愚惑

  不見于一陰  推尋求色陰

  于佛法生疑  今會有此人

  願說決定法  爲斷諸疑網

  使知彼此岸  逮得虛空忍

  勇健入叁昧  身相不可說

  如意大寶珠  常在其頂上

  釋迦毗楞伽  而以圍繞之

  此會諸大士  位皆十地者

  得首楞嚴定  及一生補處

  斯等諸菩薩  悉皆遙見之

  睹此瑞相已  必知勝士來

  禮觐無上尊  因說深妙法

  安慰怖衆生  歸依天人師

  勇猛所行處  教化熟衆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善哉如汝說  定者所行處

  身相不可見  修慧能推求

  此是虛空藏  常所行止處

  無依無戲論  叁昧力示現

  衆生著二見  常爲所迷惑

  以彼迷惑故  不知彼此岸

  欲離于二見  修不可說行

  速疾得究竟  滿足于諸地

  複次善男子。初發心菩薩摩诃薩。初可說相及攀緣相修六波羅蜜。乃至知于地水火風虛空及識。生滅之相如實之性。複知諸法不可言說。無有自性無生無滅。無有攀緣不動不搖空無所有。一切諸法如是修行。離斷常見不生怖畏。于一切法不起觸想。心無攀緣空無所有。如是修行速疾具足六波羅蜜。更不複住斷常見中。當于如來說此語時。一切大衆見聞覺知。如本色像而于境界不取其相。爾時世尊。即申右手指于西方。而作此言。如斯光瑞。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欲來之相。是菩薩具諸叁昧猶如大海。住菩薩戒如須彌山。忍辱之心猶如金剛。精進勇猛猶如疾風。智如虛空慧如恒沙。諸菩薩中如大勝幢。向般涅槃之大導師。善根之地。是貧窮者吉祥之瓶。入闇者日。失道者月。是怖畏者所歸依處。煩惱焦熱甘露之水。善根者杖。般涅槃橋。生天者梯。度生死船。由曠路乘。誹謗惡口熱惱者蓋。降諸外道猶如師子。能淨諸見猶如雨水。破煩惱怨猶如霹雳。毀戒者藥。生善根牙猶若春澤。莊嚴菩薩猶如華鬘。顯善惡行猶如明鏡。無慚愧者上妙衣服。叁苦病者之大良醫。是熱渴者明月之珠。疲極者床。具諸叁昧猶如日珠。趣菩提路大牛之車。遊禅定者清涼華池。助菩提鬘波羅蜜果。是十地中如意摩尼。是求首楞嚴者波利質多羅樹。伐惡見刀。斷煩惱習猶如金剛。降伏諸魔生諸功德。智慧寶藏。依于一切諸佛功德。是諸緣覺所依窟宅。是聲聞眼生天者眼。行邪道者正直之路。是畜生歸餓鬼之怙。是地獄救。一切衆生無上福田。叁世諸佛第一輔臣。能護法城。已具莊嚴十八不共諸佛秘藏。滿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應供養。唯除如來余無及者。汝等大衆。皆應深心恭敬奉迎虛空藏菩薩摩诃薩。隨力所能。應以妙寶幢幡傘蓋華香璎珞末香塗香衣服臥具。歌呗贊歎。平治道路種種莊嚴尊重供養。汝等大衆。皆亦應成如是功德器

  爾時大衆。有從座起向虛空藏菩薩所現瑞方。踴躍歡喜顔貌怡悅。端目專注俱共奉迎。余菩薩摩诃薩及大聲聞。天主龍主夜叉主乾闼婆主阿修羅主迦樓羅主緊那羅主摩睺羅伽主五通仙人主。各作是念。我等當辦何等最上最妙供具。而以供養彼大士耶

  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即以神力變娑婆世界。除衆穢惡及諸丘山瓦礫荊棘坑坎堆阜曠野險隘風塵雲霧。皆悉澄霁。七寶爲地平坦如掌。無量衆寶以爲林樹。枝葉花果皆以寶成。名華軟草亦複如是。香氣芬烈普熏世界。娑婆界中一切衆生無諸苦患。盲聾喑痖癃殘百疾一時除愈。其怨惡者鹹生慈心。地獄餓鬼諸楚痛聲皆悉休息。飲食衣服莊嚴之具自然豐足。其諸衆生妙色端正支節具足威德第一。除諸結使。心得寂靜于諸善根深生欣樂。以清淨信安住叁寶。一切大衆兩手皆有如意摩尼。于其珠內出大光明遍照世界。並奏天樂。雨種種寶雜色寶衣。又雨種種妙莊嚴具。寶鬘寶蓋種種寶器種種天衣金鎖璎珞真珠璎珞。青紅赤白雜色蓮華。雨沈水香牛頭栴檀遍滿世界其路兩邊有七寶臺如帝釋殿。又其臺中婇女盈滿。顔貌端嚴猶如魔後。作天伎樂出五音聲。又于佛上有天七寶。大梵王蓋懸處虛空。供養如來。其蓋周圓百千踰阇那。複以寶網羅覆其上。真珠毦帶垂飾四面。蓋中演出種種樂音。清妙和雅超絕人天。一切大地草木叢林華果枝葉。皆出妙聲。宣暢大乘六波羅蜜諸地行法。聞其聲者于無上道皆不退轉。亦有逮得無生忍者

  爾時大衆見虛空藏菩薩摩诃薩神變奇特。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各作是念。此菩薩摩诃薩。既現如斯大神通力。不久必來至此世界。我等今者當設何座以供待之。當于衆會作此念時。即于佛前有寶蓮華從地踴出。白銀爲莖。黃金爲葉。金剛爲臺。琉璃爲實。馬瑙爲須。梵色寶珠以爲須本頗梨爲蕊。其華縱廣百踰阇那。有八十億諸寶蓮華。周匝圍繞爾時虛空藏菩薩忽然在彼寶蓮華上。結加趺坐。又見頂上如意寶珠。以無量釋迦毗楞伽寶而爲圍繞。其八十億菩薩。各各坐余寶蓮華上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即便說偈。問藥王菩薩摩诃薩言

  我自從昔來  見諸菩薩衆

  有來觐世尊  先圍繞恭敬

  頭面接足禮  然後退就坐

  雲何此大士  現斯神通力

  不修菩薩儀  而坐寶蓮華

  爾時藥王菩薩摩诃薩。以偈答曰

  此大智慧士  善住深妙法

  不依妄想心  而來見世尊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複以偈問

  若不見衆生  及以諸法相

  其心常安住  諸法真實際

  雲何而示現  自在神通力

  唯願爲演說  除我此疑惑

  爾時藥王菩薩摩诃薩。複以偈答

  今此大士夫  勇健入方便

  爲熟衆生故  現此神通力

  若不住實際  愚惑諸凡夫

  明智開俗谛  爲入真谛故

  爾時世尊告藥王菩薩摩诃薩。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一切凡夫衆生。不能思量一須陀洹解脫行處。一切衆生得須陀洹。不能思量一斯陀含解脫行處。一切衆生得斯陀含。不能思量一阿那含解脫行處。一切衆生得阿那含。不能思量一阿羅漢解脫行處。一切衆生得阿羅漢。不能思量一辟支佛解脫行處。一切衆生成辟支佛。不能思量一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菩薩摩诃薩方便行處成熟衆生。一切衆生得般若波羅蜜相應菩薩摩诃薩方便行處成熟衆生。不能測量乃至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诃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谛成熟衆生。一切衆生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诃薩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谛成熟衆生。不能測量得四辯才菩薩摩诃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谛成就衆生。一切衆生得四辯才菩薩摩诃薩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谛成熟衆生。不能測量住般若波羅蜜究竟首楞嚴叁昧菩薩摩诃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谛成熟衆生。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已無量劫。得無生忍具無礙辯。究竟滿足首楞嚴定。住最上地決定堅固終無傾動。善知衆生深心所行。應睹神變莊嚴之事。又複應見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欲來瑞…

《虛空藏菩薩經虛空藏菩薩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