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情緣問題或淫業問題而落入爲情苦或淫苦,甚至會因此而被世人所唾棄,不能不注意。
四、藏密中的觀想問題
在顯教中,修行者常先以禅定來集中心力、屏棄雜念,而後起心思考一些問題,諸如觀苦空無我等,由此以轉化自己內心的不良心念,此即一般所說的觀想。而在藏密中,其觀想方式與顯教不同,他們常用「叁密加持」的方式作觀想,也就是口誦本尊的心咒,手打本尊秘印,然後起心觀修本尊。
藏密認爲如此可修成「本尊」,轉自己的叁業成爲本尊的叁業,很快就可「即身成佛」。有些批評者認爲這種修行法只是自己「意識心」所生之妄想而已,不可能成佛,且佛必須多劫行菩薩道,到福慧兩足尊才可成就,何來那麼多的佛。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是沒有修行經驗的人所說。以筆者之所了解,藏密觀想是否得以成就,其最重要因素在于是否作觀想時能得到「外本尊」(即對生本尊)的加持,若得不到此種佛力之加持,則觀想只是意識心的運作,不可能有任何成就可言,最多可能定力或觀力增強而已。
至于如何才能得外本尊佛力的加持?此與修行者的渡生願力是否與本尊相應有很大的關系,此外修行者自己的信心及福報(即善業種子)亦是重要因素。若能得佛力之加持,則業障消除、善種增加,快速轉化叁業有什麼不對?至于即身成佛的「佛」,以筆者之了解,它只是一個「化佛」,這種觀想成就的化佛一般果位都很低,可能是初地菩薩果位或高一些,但不會高于十地,若由凡夫位起修,則所成化佛只是初地果位而已,不像有些藏密修行者或宗派所說的那麼偉大,他們認爲可即身成應身佛、報身佛,甚至法身佛!這是錯誤的知見。
有些藏密書刊上還說在中陰時,作適當的超渡法可使亡者成就法身、報身或應身佛,這都是邪知見,觀想所成就的本尊身不是意識心所屬,以麻、繩、蛇來比喻,凡夫身是蛇,本尊身則屬于繩。觀想是自己的心力在佛力加持下的成就,把自己的心力觀成精神身,此精神身的神通力皆來自「外本尊」的加持,本尊的成就是渡生中最重要的一種方法,也是一個修行人在尚未成佛之前,能實現渡生心願的一種方便法,這是諸佛菩薩的慈悲,若沒有本尊法門,則修行者在成佛之前,神通力尚不足之下如何得以完成渡生之心願?
本尊觀想法,就是使修行者出菩提路,修成金剛心菩薩以渡生的無上方便法,沒有機緣修此法門的人,可能就會把它當成意識心的妄想了。本尊的觀想法,其實也很平常,不值得大驚小怪。
五、藏密中的咒語問題
咒語又稱爲真言,也叫秘密語,這是佛、菩薩或一些天神的秘密語,咒語在很早以前就出現,很多原始部落的巫術中都有咒語出現,本師佛在世時,也曾允許弟子們使用咒語作爲治病、防身等,後來佛教徒用它請一些護法來護持修行者。藏密則以咒語做修行之用,包括消業障、作供養、請護法、甚至持「阿」字以作爲悟入空性的助行,他們也持誦「本尊咒」或觀「種子字」(是一個代表某位佛菩薩的古梵字)以觀修本尊,希望達到「即身成佛」的目標。
有些人懷疑藏傳佛教所使用的咒語(或種子字)是否有如此大的功用,諸如可修成佛了生死?以筆者的看法,這是屬于修行證量的問題,爭辯無益,就如同問佛菩薩是否存在?對沒有修證的人,如何解釋也是白費口舌。筆者只能說「阿字」有無限妙用,持本尊咒亦可成就本尊,也有很多咒語是修行者渡生之方便法,這些皆可成就修行者渡生之願望,一個得「持明悉地」的人,在世間中是甚爲稀有者,也不是一般凡夫可知其秘密者,我們也不要隨便去批判他們,以平常心看待即可。
六、藏密中氣、脈、明點及虹光化身等問題
藏密的一項特點是很注重「氣身」的修治,這與顯教偏重精神身(即意身)的調治,二者不同。人的色身包括精神身、肉身與氣身叁者,叁者如泥和水密不可分,叁者任一不調,則色身可能會出現病狀,也會影響修行的成就。這是藏密的論點。
以筆者的觀點,若修行者定力甚佳可克服氣身或肉身的問題,當然就不受此限,專注于精神身亦可成就,但一般人則可能叁者須兼顧較佳。因此,氣脈明點的修治可以把它看成是修行的一種助緣。以我個人的了解,精神身必須透過氣身才可以有效的運作肉身,氣身就如同引擎中的潤滑油,缺少它,引擎運作就不順暢。我們如果要以肉身示現神通則要修治氣身。肉身示現神通是爲了渡生之方便,當然不可以此驕慢世人。藏密大修行者修治氣脈大多是爲渡生而修。當然,修治氣脈以利于雙身法之修行也是其目的之一。
此外,中脈清淨亦「有助于」往生之時以「頗瓦法」投生淨土。至于依身中脈輪之修證可成就四種淨土,這應該是外加之說,不是佛說。很多藏密的大修行者就是修氣脈明點而得大神通,諸如修拙火定之神通,可使他們在冰天雪地中修行而不覺得寒冷,又由于氣脈修行及定力之成就,有些修行者可轉化四大而現各種神通。
當然,這些都與解脫生死沒有直接關系,只是渡生的一些方便而已,我們沒有修這些法的人也不要批評他們,這與外道似乎也沒有什麼關系,就以平常心當成修行的助緣看待就好。
至于藏密所說的虹光化身,也就是在肉身死亡之際,就化成虹光消失掉,這種現象世界上也發生過很多類似事件,有一些人(並不是修行人)突然消失掉而只剩下頭發等物質,其周圍也沒有被焚燒的征狀,科學家們也試著用各種理論想加以解釋,諸如認爲人體內有核子反應發生等,但是都不很清楚。依我個人了解,這是火大失控的狀況。
藏密的修行者,有些能控製四大,則死時以火大焚燒自己肉身,應該是很平常的事。至于死時肉體縮小,或生時即身化虹身,那也只是地大控製上的成就而已,這些與成佛作祖甚至了生死也都無關,我們應該以平常心看待
七、藏密的中觀知見問題
藏傳佛教各教派在般若知見上大多采「中觀見」爲主,但在境、行、果、地、道則建立「廣行般若」,以彌勒及無著菩薩的論著爲依據,但對無著與世親的「唯識」部份則嚴加批判。其實,除「知見」外,西藏佛教的顯宗部份與中國的法相宗內容很相似。
中觀的知見可分爲自續派與應成派二者,後期的格魯派(黃教)采用應成派之知見,其他教派則二者皆有采用者,知見相當分歧。應成派認爲一切法皆「性空」,即「體性」空無,因此,也就沒有第八識及如來藏等之存在。
這種觀點筆者很不認同,反而「覺囊派」的「他空見」較爲正確,此派認爲中觀家所謂「緣起性空」的性空(指空無)不是諸法的體性本身(體性是「自空」,即一般所稱的「空」),其「性空」只是衆生虛妄分別所生的部份(比喻如虛妄的蛇而不是麻或繩)。
西藏佛教的另一個重要知見,筆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爲「無分別智」就是保持自己的心,使不生分別及不著兩邊,這種論點藏傳佛教各宗派皆采用(覺囊除外),但我個人認爲,「心」不生分別者只是第六識心,不能保證第八識亦能不起分別(如生滅等),故此無分別智不等于「空」中之無分別,此種無分別只是未悟空的菩薩所到達的境界,且他們認爲此種「不分別心」不屬緣起法,故可以永存不滅,是根本智或無分別智,但個人認爲它只是意識心之層次,藏密的修行者很重視以這種心運作于觀想、樂空雙運及明空雙運等修法,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若未得「佛力」加持,其修法可能只是意識心之妄想而已,故佛力加持是藏密修法成敗的最重要關鍵。
八、佛像所發出的光明問題
有人認爲佛所生光明必爲金光或白光,以筆者所知,此爲報身佛或應身佛所生之光明,此種金光極爲明亮,而化佛則爲因應衆生之所需會示現不同顔色之光明,但皆是極爲明亮者。
九、密宗把上師排在第一位是否正確?
目前大多數的藏傳佛教修行人認爲:雖然有佛菩薩存在,但若沒有得到上師的引介或教導,修行者也得不到利益,故他們在四皈依中,把皈依上師列爲第一位。但筆者個人認爲:若未得佛力之加持,藏密的修法大多只是意識心的層次,沒有了生死或修成化佛之可能。若如此則上師教導又有何益?故筆者個人認爲四皈依中,還是應該以佛、法、僧爲上。藏傳佛教把上師列爲皈依之首,可能是後人誤會所致,應該不是蓮花生大士當年所傳之法。
十、藏密的財神法
藏密對色身、財物與壽命都有特別的看法,他們認爲人都執著這些、喜愛這些,爲滿足人之各種願望,故應教氣功以堅固色身,教財神法以使財物不缺及教長壽法以使壽命不致夭折。此種精神與顯教大乘法所揭示的:使衆生離虛妄苦得虛妄樂。二者的精神相同。只是一般人對諸如財神法等有不了解,故常遭批評。
據筆者個人的了解,很多鬼神也可以使人獲得財物,但鬼神不明因果,常會因爲私利而犯偷盜他人財物的過失,但由佛菩薩加持的財神法就沒有這個問題,修財神法一般不是爲自己的享樂而是渡生有需要才可做,有時,若修行者生活真的很苦,則也…
《以平常心看西藏密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