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七· 供養次第法中真言行學處品第一白話注解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七

  

(大日經卷七)

  

供養次第法中真言行學處品第一

  

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

  藥師山紫雲居士批注

  

稽首毘盧遮那佛,開敷淨眼如青蓮,我依大日經王說,供養所資衆儀軌。

  ‧稽首毘盧遮那佛:稽首:跪拜,跪拜毘盧遮那佛。

  ‧開敷淨眼如青蓮:開敷:張開,由空出定入世間做佛事。淨眼:清淨、明亮、智慧的佛眼。青蓮:智慧。

  ‧我依大日經王說:我指毘盧遮那佛所開示。依:依據。大日經王:大毘盧遮那如來所開示的經教。

  ‧供養所資衆儀軌:供養:包括供佛、金剛、護法及布施衆生。所資:各界、各道所需的物品。儀軌:規範、咒語。

  毘盧遮那佛平時入空定中,修行者若供養跪拜,毘盧遮那佛即由空定入世間,在法界中教導具菩薩果位,或有緣的修行者。

  毘盧遮那佛依大毘盧遮那如來的開示,教導菩薩學習供養儀軌。例如毘盧遮那妙供如來教授供養儀軌完畢,菩薩即可住地成就。

  

爲成次第真言法,如彼當得速成就,又令本心離垢故,我今隨要略宣說。

  ‧爲成:爲了修持真言、咒語的成就。

  ‧次第真言法:真言修行法的過程。

  ‧彼:指以真言、咒語的修行者。

  ‧當得速成就:修行可以快速成就。

  ‧又令:又可使。

  ‧本心離垢故:真言、咒語可使本心離垢清淨。

  ‧我:毘盧遮那佛。

  ‧今隨要略宣說:現在隨緣、扼要、宣告說明。

  

然初自他利成就,無上智願之方便,成彼方便雖無量,發起悉地由信解。

  ‧然初自他利成就:剛開始發願,以利益衆生的成就爲願。

  ‧無上智願之方便:發起度生的願力即有無上妙用的方便法。

  ‧成彼方便雖無量:方便法雖有無量多。

  ‧發起悉地由信解:因信心、願力、解行,才得度生成就。悉地:成就。

  

于滿悉地諸勝願,一切如來勝生子,彼等佛身真言形,所住種種印威儀,

  ‧于滿悉地諸勝願:完成圓滿度生成就的殊勝願力。

  ‧一切如來勝生子:法雲地(十地)的佛子。勝生子:法雲地,指十地果位的菩薩。

  ‧彼等佛身真言形:由空現出具有同佛一樣的佛身相、手印、咒語等。

  ‧所住種種印威儀:安住空性中,變化種種手印或幻化各種身相,並具有莊嚴的威儀。住:指空性。

  

殊勝真言所行道,及方廣乘皆谛信。有情信解上中下,世尊說彼證修法,

  ‧殊勝真言所行道:以真言、咒語度生行菩薩道是非常地殊勝。

  ‧及方廣乘皆谛信:佛乘的修持須完全相信真言、咒語法。方廣乘:指佛乘。谛信:指真信。

  ‧有情信解上中下:了解有情衆生的根器是上根、中根或下根。有情:有情衆生。上根:菩薩道根器。中根:聲聞、緣覺根器。下根:凡夫根器。

  ‧世尊說彼證修法:毘盧遮那佛說出上根、中根、下根的印證修法。

  

哀愍輪回六趣衆,隨順饒益故開演。應當恭敬決定意,亦起勤誠深信心,

  ‧哀愍輪回六趣衆:慈悲六道輪回的衆生。

  ‧隨順饒益故開演:以隨順方便法利益衆生而開示演說。

  ‧應當恭敬決定意,亦起勤誠深信心:應當恭敬下定決心,並發起勤勇、真誠的深信心。

  

若于最勝方廣乘,知妙真言調伏行。隨善逝子所修習,無上持明別律儀,

  ‧若于最勝方廣乘:佛乘是最殊勝的法。

  ‧知妙真言調伏行:了知真言、咒語的妙用,可調伏修行中的障礙。

  ‧隨善逝子所修習,無上持明別律儀:隨善知識修行佛法,修持到無上妙法並須嚴持戒律、儀軌。善逝子:指善知識。

  ‧持明別律儀:指遵守、明白戒律、儀軌。

  

解了具緣衆支分,得受傳教印可等。見如是師恭敬禮,爲利他故一心住,

  ‧解了具緣衆支分:了解因緣具足的各類衆生。具緣:指因緣具足。衆支分:指各類衆生。

  ‧得受傳教印可等:須受灌頂後方可教導真言、咒語。

  ‧見如是師恭敬禮:見到傳印灌頂的上師,須恭敬、禮敬。師:包括善知識、阿阇梨、上師(有修證的修行者)等。

  ‧爲利他故一心住:爲利益衆生故專心持咒。

  

瞻仰猶如世導師,亦如善友及所親。發起殷勤殊勝意,供養給侍隨所作,

  ‧瞻仰猶如世導師,亦如善友及所親:瞻仰上師如指導老師,亦如善友及親屬。

  ‧發起殷勤殊勝意,供養給侍隨所作:內心發起殷勤殊勝的意念,供養、服侍此上師隨自己的心力而作。

  

善順師意令歡喜,慈悲攝受相對時。稽首諸勝善逝行,願尊如應教授我,

  ‧善順師意令歡喜:以善良柔順的心,隨上師學習,令上師歡喜。師:包括善知識、阿阇梨、上師(有修證的修行者)等。

  ‧慈悲攝受相對時:以慈悲心爲教授,師徒彼此互相尊重。

  ‧稽首諸勝善逝行:跪拜恭敬諸如來,教導修行。善逝:指如來。

  ‧願尊如應教授我:願上師如上教導我。尊:指上師。如:指上列所說。

  

彼師自在而建立,大悲藏等妙圓壇。依法召入漫荼羅,隨器授與叁昧耶,

  ‧彼師自在而建立:上師其心自在無礙建立壇城。

  ‧大悲藏等妙圓壇:壇城須以大悲心建立,由清淨心中顯現,修行者須在壇城中接受諸佛灌頂加持,得咒語起妙用度生。

  ‧依法召入漫荼羅:上師依法召弟子入壇城修行。

  ‧隨器授與叁昧耶:隨根器教授並以叁昧耶法淨除叁業障(貪、嗔、癡)及守戒律。

  

道場教本真言印,親于尊所口傳授。獲勝叁昧耶及護,爾乃應當如說行,

  ‧道場教本真言印,親于尊所口傳授:在漫荼羅內教授真言及手印,親自由上師所傳授。道場:指漫荼羅。

  ‧獲勝叁昧耶及護,爾乃應當如說行:獲得叁昧耶的律儀並得護法護持,應當如是修行。

  

然此契經之所說,攝正真言平等行。哀愍劣慧弟子故,分別漸次之儀式,

  ‧然此契經之所說,攝正真言平等行:如此依契經之所說,攝正真言、咒語入平等光明的空性修持。

  ‧哀愍劣慧弟子故,分別漸次之儀式:慈悲根器不佳的弟子,以儀軌的漸進次第方式教導。

  

于造勝利天中天,從正覺心所生子。下至世天身語印,入此真言最上乘,

  ‧天中天:指菩薩與化佛的根器。

  ‧正覺心:指佛。具有佛心後依果位修成菩薩或化佛。

  ‧世天:指人、天兩道具福報的修行者。

  ‧入此真言最上乘:以上五種(指佛、菩薩、化佛、人、天)具福報的修行者,是修真言、咒語最好的根器。

  

遵諸密行軌範者,皆當敬重不輕毀。以能饒益諸世間,是故勿生舍離心,

  ‧遵諸密行軌範者,皆當敬重不輕毀:遵守秘密修行密法的修行者,皆當尊重不可诋毀。

  ‧以能饒益諸世間,是故勿生舍離心:以真言、咒語利益各道衆生,所以不可有舍離衆生的心。

  

常應無間而系念,彼等廣大諸功德。隨其力分相應事,悉皆承奉而供養,

  ‧常應無間而系念,彼等廣大諸功德:常因不間斷的不舍衆生,度廣大衆生,並修習諸法而具諸功德。無間:指不間斷。系念:指不舍衆生。

  ‧隨其力分相應事,悉皆承奉而供養:隨其心力,以不同的相法與世間相應成就事業,對教導的諸如來、佛、菩薩、金剛護法皆應供養。

  

佛聲聞衆及緣覺,說彼教門盡苦道,授學處師同梵行,一切勿懷毀慢心,

  ‧佛聲聞衆及緣覺,說彼教門盡苦道:佛以滅苦法門教授聲聞與緣覺。

  ‧授學處師同梵行:教授聲聞、緣覺衆,以清淨法修行。

  ‧一切勿懷毀慢心:對兩種教法均不可诋毀,也不可懷疑驕慢(即不可輕慢聲聞、緣覺)。

  

善觀時宜所當作,和敬相應而給侍。說彼教門盡苦道,授學處師同梵行,

  ‧善觀時宜所當作,和敬相應而給侍:在道場中處世適宜穩當,和合尊重對待衆生。

  ‧說彼教門盡苦道,授學處師同梵行:小乘以滅苦教法,授學處之師如同梵行,修行者須以清淨心修行。

  

不造愚童心行法,不于諸尊起嫌恨,如世導師契經說,能損大…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七· 供養次第法中真言行學處品第一白話注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