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七
(大日经卷七)
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稽首毘卢遮那佛,开敷净眼如青莲,我依大日经王说,供养所资众仪轨。
‧稽首毘卢遮那佛:稽首:跪拜,跪拜毘卢遮那佛。
‧开敷净眼如青莲:开敷:张开,由空出定入世间做佛事。净眼:清净、明亮、智慧的佛眼。青莲:智慧。
‧我依大日经王说:我指毘卢遮那佛所开示。依:依据。大日经王:大毘卢遮那如来所开示的经教。
‧供养所资众仪轨:供养:包括供佛、金刚、护法及布施众生。所资:各界、各道所需的物品。仪轨:规范、咒语。
毘卢遮那佛平时入空定中,修行者若供养跪拜,毘卢遮那佛即由空定入世间,在法界中教导具菩萨果位,或有缘的修行者。
毘卢遮那佛依大毘卢遮那如来的开示,教导菩萨学习供养仪轨。例如毘卢遮那妙供如来教授供养仪轨完毕,菩萨即可住地成就。
◎为成次第真言法,如彼当得速成就,又令本心离垢故,我今随要略宣说。
‧为成:为了修持真言、咒语的成就。
‧次第真言法:真言修行法的过程。
‧彼:指以真言、咒语的修行者。
‧当得速成就:修行可以快速成就。
‧又令:又可使。
‧本心离垢故:真言、咒语可使本心离垢清净。
‧我:毘卢遮那佛。
‧今随要略宣说:现在随缘、扼要、宣告说明。
◎然初自他利成就,无上智愿之方便,成彼方便虽无量,发起悉地由信解。
‧然初自他利成就:刚开始发愿,以利益众生的成就为愿。
‧无上智愿之方便:发起度生的愿力即有无上妙用的方便法。
‧成彼方便虽无量:方便法虽有无量多。
‧发起悉地由信解:因信心、愿力、解行,才得度生成就。悉地:成就。
◎于满悉地诸胜愿,一切如来胜生子,彼等佛身真言形,所住种种印威仪,
‧于满悉地诸胜愿:完成圆满度生成就的殊胜愿力。
‧一切如来胜生子:法云地(十地)的佛子。胜生子:法云地,指十地果位的菩萨。
‧彼等佛身真言形:由空现出具有同佛一样的佛身相、手印、咒语等。
‧所住种种印威仪:安住空性中,变化种种手印或幻化各种身相,并具有庄严的威仪。住:指空性。
◎殊胜真言所行道,及方广乘皆谛信。有情信解上中下,世尊说彼证修法,
‧殊胜真言所行道:以真言、咒语度生行菩萨道是非常地殊胜。
‧及方广乘皆谛信:佛乘的修持须完全相信真言、咒语法。方广乘:指佛乘。谛信:指真信。
‧有情信解上中下:了解有情众生的根器是上根、中根或下根。有情:有情众生。上根:菩萨道根器。中根:声闻、缘觉根器。下根:凡夫根器。
‧世尊说彼证修法:毘卢遮那佛说出上根、中根、下根的印证修法。
◎哀愍轮回六趣众,随顺饶益故开演。应当恭敬决定意,亦起勤诚深信心,
‧哀愍轮回六趣众:慈悲六道轮回的众生。
‧随顺饶益故开演:以随顺方便法利益众生而开示演说。
‧应当恭敬决定意,亦起勤诚深信心:应当恭敬下定决心,并发起勤勇、真诚的深信心。
◎若于最胜方广乘,知妙真言调伏行。随善逝子所修习,无上持明别律仪,
‧若于最胜方广乘:佛乘是最殊胜的法。
‧知妙真言调伏行:了知真言、咒语的妙用,可调伏修行中的障碍。
‧随善逝子所修习,无上持明别律仪:随善知识修行佛法,修持到无上妙法并须严持戒律、仪轨。善逝子:指善知识。
‧持明别律仪:指遵守、明白戒律、仪轨。
◎解了具缘众支分,得受传教印可等。见如是师恭敬礼,为利他故一心住,
‧解了具缘众支分:了解因缘具足的各类众生。具缘:指因缘具足。众支分:指各类众生。
‧得受传教印可等:须受灌顶后方可教导真言、咒语。
‧见如是师恭敬礼:见到传印灌顶的上师,须恭敬、礼敬。师:包括善知识、阿阇梨、上师(有修证的修行者)等。
‧为利他故一心住:为利益众生故专心持咒。
◎瞻仰犹如世导师,亦如善友及所亲。发起殷勤殊胜意,供养给侍随所作,
‧瞻仰犹如世导师,亦如善友及所亲:瞻仰上师如指导老师,亦如善友及亲属。
‧发起殷勤殊胜意,供养给侍随所作:内心发起殷勤殊胜的意念,供养、服侍此上师随自己的心力而作。
◎善顺师意令欢喜,慈悲摄受相对时。稽首诸胜善逝行,愿尊如应教授我,
‧善顺师意令欢喜:以善良柔顺的心,随上师学习,令上师欢喜。师:包括善知识、阿阇梨、上师(有修证的修行者)等。
‧慈悲摄受相对时:以慈悲心为教授,师徒彼此互相尊重。
‧稽首诸胜善逝行:跪拜恭敬诸如来,教导修行。善逝:指如来。
‧愿尊如应教授我:愿上师如上教导我。尊:指上师。如:指上列所说。
◎彼师自在而建立,大悲藏等妙圆坛。依法召入漫荼罗,随器授与三昧耶,
‧彼师自在而建立:上师其心自在无碍建立坛城。
‧大悲藏等妙圆坛:坛城须以大悲心建立,由清净心中显现,修行者须在坛城中接受诸佛灌顶加持,得咒语起妙用度生。
‧依法召入漫荼罗:上师依法召弟子入坛城修行。
‧随器授与三昧耶:随根器教授并以三昧耶法净除三业障(贪、嗔、痴)及守戒律。
◎道场教本真言印,亲于尊所口传授。获胜三昧耶及护,尔乃应当如说行,
‧道场教本真言印,亲于尊所口传授:在漫荼罗内教授真言及手印,亲自由上师所传授。道场:指漫荼罗。
‧获胜三昧耶及护,尔乃应当如说行:获得三昧耶的律仪并得护法护持,应当如是修行。
◎然此契经之所说,摄正真言平等行。哀愍劣慧弟子故,分别渐次之仪式,
‧然此契经之所说,摄正真言平等行:如此依契经之所说,摄正真言、咒语入平等光明的空性修持。
‧哀愍劣慧弟子故,分别渐次之仪式:慈悲根器不佳的弟子,以仪轨的渐进次第方式教导。
◎于造胜利天中天,从正觉心所生子。下至世天身语印,入此真言最上乘,
‧天中天:指菩萨与化佛的根器。
‧正觉心:指佛。具有佛心后依果位修成菩萨或化佛。
‧世天:指人、天两道具福报的修行者。
‧入此真言最上乘:以上五种(指佛、菩萨、化佛、人、天)具福报的修行者,是修真言、咒语最好的根器。
◎遵诸密行轨范者,皆当敬重不轻毁。以能饶益诸世间,是故勿生舍离心,
‧遵诸密行轨范者,皆当敬重不轻毁:遵守秘密修行密法的修行者,皆当尊重不可诋毁。
‧以能饶益诸世间,是故勿生舍离心:以真言、咒语利益各道众生,所以不可有舍离众生的心。
◎常应无间而系念,彼等广大诸功德。随其力分相应事,悉皆承奉而供养,
‧常应无间而系念,彼等广大诸功德:常因不间断的不舍众生,度广大众生,并修习诸法而具诸功德。无间:指不间断。系念:指不舍众生。
‧随其力分相应事,悉皆承奉而供养:随其心力,以不同的相法与世间相应成就事业,对教导的诸如来、佛、菩萨、金刚护法皆应供养。
◎佛声闻众及缘觉,说彼教门尽苦道,授学处师同梵行,一切勿怀毁慢心,
‧佛声闻众及缘觉,说彼教门尽苦道:佛以灭苦法门教授声闻与缘觉。
‧授学处师同梵行:教授声闻、缘觉众,以清净法修行。
‧一切勿怀毁慢心:对两种教法均不可诋毁,也不可怀疑骄慢(即不可轻慢声闻、缘觉)。
◎善观时宜所当作,和敬相应而给侍。说彼教门尽苦道,授学处师同梵行,
‧善观时宜所当作,和敬相应而给侍:在道场中处世适宜稳当,和合尊重对待众生。
‧说彼教门尽苦道,授学处师同梵行:小乘以灭苦教法,授学处之师如同梵行,修行者须以清净心修行。
◎不造愚童心行法,不于诸尊起嫌恨,如世导师契经说,能损大…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 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白话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