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五· 秘密漫荼羅品第十一白話注解▪P2

  ..續本文上一頁B>

  曼荼羅何先?惟大牟尼說。阿阇梨有幾?弟子複幾種?

  雲何知地相?雲何而擇治?雲何當作淨?雲何彼堅住?

  及淨諸弟子,惟願導師說。雲何已淨相?以何而作護?

  雲何加持地?事業誰爲初?修多羅有幾?雲何作地分?

  我爲未來衆生之緣故請教毗盧佛導師,如何斷一切疑惑、種子智慧如何生?如何去除習氣及煩惱障?請佛說漫荼羅以何者爲先出現,阿阇梨有幾種?佛弟子有幾種?如何知地相?如何選擇治理?如何淨業?如何堅住菩提心及清淨佛弟子業障?請毗盧佛說如何知心已是清淨相?以什麼作護摩?如何加持初地菩薩,最初事業是什麼?修多羅有幾種?如何作漫荼羅修行(地分)?

  

幾種修供養?雲何花香等?此華當獻誰?香亦複如是。

  雲何而奉獻?應以何花香?諸食與護摩,各以何軌儀?

  供養有幾種?何謂花及香?此華供獻給誰?香如何奉獻?以何種花香?布施食物與護摩以何種儀軌?

  

及諸聖天座,願說此教法。身相顯形色,唯次第開演,

  所尊之密印,及與自敷座,何故名爲印?是印從何生?

  灌頂複幾種?叁摩耶有幾?真言者幾時?勤修真言行,

  當具菩薩道,雲何見真谛?悉地有幾種?及與成就時,

  雲何升大空?雲何身秘密?不舍于此身,而得成天身。

  種種諸變化,彼複從何生?日月火方等,曜宿星時分,

  所現諸不祥,生死受衆苦。雲何令不起?所起盡除滅?

  而得常親近,諸佛兩足尊。幾種護摩火?幾事而增威?

  諸佛差別性,唯願導師說。無余諸世界,及與出世間,

  彼果及數量,殊勝叁摩地。成熟在何所?未成熟雲何?

  複齊于幾時?業生得解脫?正覺一切智,離熱惱世尊,

  諸佛願說出此教法,身相顯出各形色,依次第演說本尊密印及座印是什麼?由何生出印?灌頂有幾種?叁摩耶有幾種?真言者幾時勤修真言行?菩薩道條件是什麼?如何見本心?悉地有幾種?何時有成就?如何入空性?本尊有何秘密?如何不舍得天身?各種變化由何而生?日月火方等,曜宿星時分呈現出不祥之光,受生死各種苦,如何不生起各種苦?如何能滅除各種苦?由此常親近善知識及諸佛。幾種護摩火?如何增加其功能?各佛的願力不同,請佛說明,各種世界及出世間,無量法及殊勝本心法是什麼?如何成熟獲得,離開煩惱習氣而能入佛之家?

  

告金剛手言:善哉大勤勇!

  秘密漫荼羅,決定聖天位,大悲根本生,無上摩诃衍,

  諸佛最秘密,如汝之所問。大力持金剛,我今略宣說,

  漫荼羅初業,佛子應谛聽!十二支句生,大力持明王,

  所應最先作,住于本叁昧,解了瑜伽道,而作衆事業。

  佛告金剛手言:「很好!大修行者!入秘密漫荼羅,這是壇城最初的成就,是諸佛最秘密的教導修行之處。此處的根本是由大悲心生出的,由此可以決定修行的果位。」佛弟子聽十二句真言生出,金剛大力護持,修行者住本心,于禅定中了解相應法(瑜伽),對各道做各種的事業。

  

阿阇梨有二,通達印真言,彼相亦如是,深秘顯略分,

  能知深廣義,可傳者方授。正覺之長子,遠離于世樂,

  第二求現法,深著癡攀緣,世間漫荼羅,一切爲斯作。

  阿阇梨有二條件:

  1. 通達手印及真言,本尊相亦如是,能通達顯密深廣之義理;可傳者才可授之。佛弟子要遠離世間縱樂。

  2. 希求現本心的法脈。凡夫因癡、攀緣形成世間,阿阇梨要能解決因果及業障,可以在世間爲他們解除此障礙。

  

諸佛二足尊,灌頂傳教者,說四種弟子,時非時差別,

  一者時念誦,非時俱非俱。具有一切相,佛說親弟子,

  最初知地相,即所謂心地。我已說作淨,如前修事業,

  若離于過患,心地無所畏。當得成真淨,離一切諸過,

  堅住如是知,見自叁菩提。若異于此者,非能清淨地,

  若住妄分別,行者淨其地,秘密主非淨,以離菩提心,

  故應舍分別,淨除一切地。

  佛可以灌頂及傳教。說四種弟子(時念誦、非時念誦、俱念誦及非俱念誦),任何時若念誦,在定中出現一切相;最初知地相,此爲心的相。我已說要淨心,如前面各種修行事業,遠離因果及罪患,心地無所畏,必得成真清淨,遠離一切過失,堅決守住如是所知的心,留住菩提心則自見叁菩提。修行若異于此者,則不能隨清淨地;若住妄想心、分別心,則修行者就要清淨其心。秘密主舍離菩提心,即非清淨法,故應舍離分別心,淨除一切障礙。

  

我廣說法教,所有漫荼羅,是中所先事,愚癡不知解。

  我廣說此教法,是所有漫荼羅中的首要之事,愚昧、癡業者不能知解此教法。

  

非名世間覺,亦非一切智,乃至不能舍,分別諸苦因。

  應當爲弟子,而淨菩提心,護以不動尊,或用降叁世。

  若弟子不爲,妄執之所動,當成最正覺,無垢喻虛空。

  初加持是地,依于諸佛教,第二心自在,唯此非余教。

  此非名世間覺,亦非佛的一切智慧,乃因佛不舍衆生,替衆生解心中之苦因。應當爲弟子淨心而得菩提心,並以金剛不動尊護壇城或用以降伏叁世。若弟子不爲妄念執著所動,修行者必可成佛,本心無垢譬如虛空。初得佛加持爲初地果位,依佛的教理,再求內心自在,佛學以此爲主,其余非教理。

  

四種蘇多羅,謂白黃赤黑,

  第五所應念,所謂虛空色。空中而等持,印定漫荼羅,

  第二持綖經,置于道場地。一切如來座,及諸佛智子,

  悅意妙蓮華,世間稱吉祥。緣覺諸聲聞,所謂邊智者,

  當知所敷座,芰荷青蓮葉。世界諸天神,梵衆以爲初,

  赤色[金本]昙華,彼稱爲座王,降此如所應,念居其地分。

  四種業障要消除,天界以白色代表驕慢業,畜生道以黃色代表癡業,人界以紅色代表淫業,地獄道以黑色代表執著。第五應持咒,念力消業到虛空無色時,由此進入禅定中,在禅定中得佛加持,以手印決定漫荼羅的種類;持經布置莊嚴道場,一切如來座及諸佛子。喜悅的意念、妙蓮華代表本心清淨,世間稱爲吉祥相。緣覺及聲聞屬邊智的修行者,所坐只有蓮葉青梗。世間諸天神們以紅色苞蓮花,己稱之爲座王。生出這些(指花梗等相)法界相應之事,此是以修行的居處及果位而有分。

  

供養有四種,謂作禮合掌,並及慈悲等,世間與華香。

  從手發生花,奉諸救世者,結支分生印,而觀菩提心。

  各各諸如來,彼所生子等,以是無過花,芬妙複光顯。

  法界爲樹王,供養仁中尊,真語以加持,叁昧自在轉。

  勝妙廣大雲,法界中出生,從彼雨衆花,常遍諸佛前。

  其余世天等,亦當散此華,奉獻隨相應,本真言性類。

  如是塗香等,亦隨其所應,空水輪相持,是謂吉祥印,

  彼所奉花等,當內心獻之。若諸世天神,應知在臍位,

  或金剛拳印,若複蓮華鬘。而在空中獻,導師救世者,

  乃至諸世天,各如其次第。

  供養有四種:

  1. 謂以慈悲心作禮合掌。

  2. 世間的花香用手拿出奉送諸佛。

  3. 以手印觀菩提心供養各如來及其佛子(菩薩),用如幻法幻花,沒有垢染的花,仍是芬芳妙香、光亮顯耀。將之回向法界供養佛菩薩。

  4. 真言請佛加持,本心轉動,殊勝廣大。慈悲心由法界生出,如雨般下很多花,常遍照于佛前,其余各天也散花供佛(此即法供養之義)。

  如是塗香也是隨真言法之相應而作之;有吉祥印以…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五· 秘密漫荼羅品第十一白話注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