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五· 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白话注解▪P2

  ..续本文上一页B>

  曼荼罗何先?惟大牟尼说。阿阇梨有几?弟子复几种?

  云何知地相?云何而择治?云何当作净?云何彼坚住?

  及净诸弟子,惟愿导师说。云何已净相?以何而作护?

  云何加持地?事业谁为初?修多罗有几?云何作地分?

  我为未来众生之缘故请教毗卢佛导师,如何断一切疑惑、种子智慧如何生?如何去除习气及烦恼障?请佛说漫荼罗以何者为先出现,阿阇梨有几种?佛弟子有几种?如何知地相?如何选择治理?如何净业?如何坚住菩提心及清净佛弟子业障?请毗卢佛说如何知心已是清净相?以什么作护摩?如何加持初地菩萨,最初事业是什么?修多罗有几种?如何作漫荼罗修行(地分)?

  

几种修供养?云何花香等?此华当献谁?香亦复如是。

  云何而奉献?应以何花香?诸食与护摩,各以何轨仪?

  供养有几种?何谓花及香?此华供献给谁?香如何奉献?以何种花香?布施食物与护摩以何种仪轨?

  

及诸圣天座,愿说此教法。身相显形色,唯次第开演,

  所尊之密印,及与自敷座,何故名为印?是印从何生?

  灌顶复几种?三摩耶有几?真言者几时?勤修真言行,

  当具菩萨道,云何见真谛?悉地有几种?及与成就时,

  云何升大空?云何身秘密?不舍于此身,而得成天身。

  种种诸变化,彼复从何生?日月火方等,曜宿星时分,

  所现诸不祥,生死受众苦。云何令不起?所起尽除灭?

  而得常亲近,诸佛两足尊。几种护摩火?几事而增威?

  诸佛差别性,唯愿导师说。无余诸世界,及与出世间,

  彼果及数量,殊胜三摩地。成熟在何所?未成熟云何?

  复齐于几时?业生得解脱?正觉一切智,离热恼世尊,

  诸佛愿说出此教法,身相显出各形色,依次第演说本尊密印及座印是什么?由何生出印?灌顶有几种?三摩耶有几种?真言者几时勤修真言行?菩萨道条件是什么?如何见本心?悉地有几种?何时有成就?如何入空性?本尊有何秘密?如何不舍得天身?各种变化由何而生?日月火方等,曜宿星时分呈现出不祥之光,受生死各种苦,如何不生起各种苦?如何能灭除各种苦?由此常亲近善知识及诸佛。几种护摩火?如何增加其功能?各佛的愿力不同,请佛说明,各种世界及出世间,无量法及殊胜本心法是什么?如何成熟获得,离开烦恼习气而能入佛之家?

  

告金刚手言:善哉大勤勇!

  秘密漫荼罗,决定圣天位,大悲根本生,无上摩诃衍,

  诸佛最秘密,如汝之所问。大力持金刚,我今略宣说,

  漫荼罗初业,佛子应谛听!十二支句生,大力持明王,

  所应最先作,住于本三昧,解了瑜伽道,而作众事业。

  佛告金刚手言:「很好!大修行者!入秘密漫荼罗,这是坛城最初的成就,是诸佛最秘密的教导修行之处。此处的根本是由大悲心生出的,由此可以决定修行的果位。」佛弟子听十二句真言生出,金刚大力护持,修行者住本心,于禅定中了解相应法(瑜伽),对各道做各种的事业。

  

阿阇梨有二,通达印真言,彼相亦如是,深秘显略分,

  能知深广义,可传者方授。正觉之长子,远离于世乐,

  第二求现法,深着痴攀缘,世间漫荼罗,一切为斯作。

  阿阇梨有二条件:

  1. 通达手印及真言,本尊相亦如是,能通达显密深广之义理;可传者才可授之。佛弟子要远离世间纵乐。

  2. 希求现本心的法脉。凡夫因痴、攀缘形成世间,阿阇梨要能解决因果及业障,可以在世间为他们解除此障碍。

  

诸佛二足尊,灌顶传教者,说四种弟子,时非时差别,

  一者时念诵,非时俱非俱。具有一切相,佛说亲弟子,

  最初知地相,即所谓心地。我已说作净,如前修事业,

  若离于过患,心地无所畏。当得成真净,离一切诸过,

  坚住如是知,见自三菩提。若异于此者,非能清净地,

  若住妄分别,行者净其地,秘密主非净,以离菩提心,

  故应舍分别,净除一切地。

  佛可以灌顶及传教。说四种弟子(时念诵、非时念诵、俱念诵及非俱念诵),任何时若念诵,在定中出现一切相;最初知地相,此为心的相。我已说要净心,如前面各种修行事业,远离因果及罪患,心地无所畏,必得成真清净,远离一切过失,坚决守住如是所知的心,留住菩提心则自见三菩提。修行若异于此者,则不能随清净地;若住妄想心、分别心,则修行者就要清净其心。秘密主舍离菩提心,即非清净法,故应舍离分别心,净除一切障碍。

  

我广说法教,所有漫荼罗,是中所先事,愚痴不知解。

  我广说此教法,是所有漫荼罗中的首要之事,愚昧、痴业者不能知解此教法。

  

非名世间觉,亦非一切智,乃至不能舍,分别诸苦因。

  应当为弟子,而净菩提心,护以不动尊,或用降三世。

  若弟子不为,妄执之所动,当成最正觉,无垢喻虚空。

  初加持是地,依于诸佛教,第二心自在,唯此非余教。

  此非名世间觉,亦非佛的一切智慧,乃因佛不舍众生,替众生解心中之苦因。应当为弟子净心而得菩提心,并以金刚不动尊护坛城或用以降伏三世。若弟子不为妄念执着所动,修行者必可成佛,本心无垢譬如虚空。初得佛加持为初地果位,依佛的教理,再求内心自在,佛学以此为主,其余非教理。

  

四种苏多罗,谓白黄赤黑,

  第五所应念,所谓虚空色。空中而等持,印定漫荼罗,

  第二持綖经,置于道场地。一切如来座,及诸佛智子,

  悦意妙莲华,世间称吉祥。缘觉诸声闻,所谓边智者,

  当知所敷座,芰荷青莲叶。世界诸天神,梵众以为初,

  赤色[金本]昙华,彼称为座王,降此如所应,念居其地分。

  四种业障要消除,天界以白色代表骄慢业,畜生道以黄色代表痴业,人界以红色代表淫业,地狱道以黑色代表执着。第五应持咒,念力消业到虚空无色时,由此进入禅定中,在禅定中得佛加持,以手印决定漫荼罗的种类;持经布置庄严道场,一切如来座及诸佛子。喜悦的意念、妙莲华代表本心清净,世间称为吉祥相。缘觉及声闻属边智的修行者,所坐只有莲叶青梗。世间诸天神们以红色苞莲花,己称之为座王。生出这些(指花梗等相)法界相应之事,此是以修行的居处及果位而有分。

  

供养有四种,谓作礼合掌,并及慈悲等,世间与华香。

  从手发生花,奉诸救世者,结支分生印,而观菩提心。

  各各诸如来,彼所生子等,以是无过花,芬妙复光显。

  法界为树王,供养仁中尊,真语以加持,三昧自在转。

  胜妙广大云,法界中出生,从彼雨众花,常遍诸佛前。

  其余世天等,亦当散此华,奉献随相应,本真言性类。

  如是涂香等,亦随其所应,空水轮相持,是谓吉祥印,

  彼所奉花等,当内心献之。若诸世天神,应知在脐位,

  或金刚拳印,若复莲华鬘。而在空中献,导师救世者,

  乃至诸世天,各如其次第。

  供养有四种:

  1. 谓以慈悲心作礼合掌。

  2. 世间的花香用手拿出奉送诸佛。

  3. 以手印观菩提心供养各如来及其佛子(菩萨),用如幻法幻花,没有垢染的花,仍是芬芳妙香、光亮显耀。将之回向法界供养佛菩萨。

  4. 真言请佛加持,本心转动,殊胜广大。慈悲心由法界生出,如雨般下很多花,常遍照于佛前,其余各天也散花供佛(此即法供养之义)。

  如是涂香也是随真言法之相应而作之;有吉祥印以…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五· 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白话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