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五· 秘密漫荼羅品第十一白話注解▪P4

  ..續本文上一頁幹闼婆城,所有諸人民,

  不被魔網咒術所迷惑,如同天界所具有的保護網。也可現出如同樂神(幹闼婆)衆生相,

  

身秘密如是,非身亦非識。又如于睡夢,而遊諸天宮,

  天界身的秘密如是,非肉身、非意識心,而是精神身。猶如同于睡夢中到諸天宮中遊曆,

  

不舍于此身,亦不至于彼。如是瑜伽夢,住真言行者,

  精神身不舍棄修行者自身的肉身,未達佛應化身的程度。此種修行法屬于夢中修行法、持咒修行的修行者,

  

所生功德業,身相猶虹霓。真言如意珠,出生意語身,

  所度生的功德,本尊身相莊嚴。咒語如同寶珠一般,出生如幻的幻身,

  

隨念雨衆物,而無分別想。猶十方虛空,離諸有爲行。

  隨意念而現衆生所需求的物品,持咒度生時不能起分別心。猶如入空境界,非意識心的起用,

  

真言者不染,一切分別行。解了唯有想,如是遍觀察。

  修真言之修行者轉動本心不染業障,可做一切事度各道衆生。進入第六識想蘊即可滿足各道衆生所需,如此可遍法界,觀察各道衆生需求。

  ‧ 不染:不染業障。

  ‧ 分別行:度各道衆生。行:度生。

  ‧ 想:想蘊。

  

爾時真語者,諸佛同隨喜。正覺兩足尊,說二種護摩,

  此時修真言者學習與諸佛同時做度生工作。由此而說兩種護摩(內護摩、外護摩),

  ‧ 隨喜:度生工作。

  

所謂內及外,增威亦如是。諸尊殊類性,觀察當證知,

  所謂內護摩及外護摩,因度生越廣而能力越強。修真言之修行者,其因願力不同本尊顯現之相法亦不同,必須經修證方可印證。

  

世間諸真言,今說彼限量。福德自在等,衆知識天神,

  利益世間的各種真言,爲有限度的。包括福德神與自在天等,衆所皆知的天神。

  ‧ 限量:不可于空性內所使用的法;意即出六道度生所用之法。

  ‧ 衆知識天神:衆所皆知的天神。

  

彼所說明咒,即與大力印。彼皆現世果,故說有分量。

  天神咒及大力護法印。皆爲現世的果報成就,故說有某一道有限的成就。

  ‧ 分量:指在某一道所用之法。

  

雖成不堅住,悉是生滅法。出世間真言,無作本不生,

  雖然度生能有所成,但無法住于空性中。因此度生法屬于生滅法,而非無爲法。入空的真言,于空性中起用時,本心仍是不生不滅、如如不動。

  ‧ 生滅法:世間法。

  ‧ 無作:由空起用的現像。

  ‧ 本不生:本心不生不滅、如如不動。

  

業生悉已斷,戰勝離叁過。麟角無師者,及佛聲聞衆,

  業障升起時悉地成就斷除,修行者須遠離貪、嗔、癡叁業,方可成就悉地。緣覺、佛及聲聞衆,

  ‧ 麟角無師者:緣覺修行者。

  

菩薩諸真言,彼量我當說。超越于叁時,衆緣所生起,

  菩薩所持之真言,其度生之對象有所不同。超越了過去、現在及未來,因各種因緣而成就各種度生之法,

  

可見非見果,從意語身生。世間之所傳,果數經一劫。

  只見到持誦咒語不見得可見衆生相,要由修行者本尊身的意念去持誦。世間所傳之本尊法,本尊成就需經一個阿僧祇劫。

  ‧ 身:指本尊身。

  

等正覺所說,真言過劫數。大仙正等覺,佛子衆叁昧。

  此修行法爲佛所教授,修持真言法,需經過叁大阿僧祇劫方可成佛。此時由如來所教授;菩薩們需由如來教授修持各種叁昧法。

  ‧ 佛子:菩薩。

  ‧ 劫數:叁大阿僧祇劫。

  

清靜離于想,有想爲世間。從業而獲果,有成熟熟時,

  清淨心是不帶有妄想(妄念)的,有妄想(妄念)即爲世間凡夫。需從業障中修行清淨心而獲得成就,第八識芽種萌發時仍需克服。

  ‧ 有成熟熟時:第八識芽種萌發時。

  

若得成悉地,自在轉諸業。心無自性故,遠離于因果。

  當悉地成就時,本尊咒可由本心轉化消除業障。妄心不屬于自性,真心顯現要遠離因果及妄念。

  

解脫于業生,生等同虛空。

  了脫生死需業障出現再淨除;實際上業空、性本空(注:業障乃由空所現,其體性亦爲空)。

  

複次,秘密主谛聽!彼密印、形相、敷置聖天之位、威驗現前、叁昧所趣,如是五者,往昔諸佛成菩提法界虛空行,本所誓願,度脫無余衆生界,爲欲利益安樂彼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故。

  密印(手印)、形相(本尊相)、敷置聖天之位(壇城處修行能力)、威驗現前(叁十二相)、叁昧所趣(度生處所)此五項,是從前諸佛修菩提入空時,都須要發願度無量衆生,爲欲利益安樂真言門修習菩薩行諸菩薩的緣故。

  

金剛手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時薄伽梵以偈頌曰:最初正等覺,敷置漫荼羅,密中之秘密,大悲胎藏生。及無量世間,出世漫荼羅,彼所有圖像,次第說當聽。

  此時毗盧佛以偈歌頌漫荼羅(此段說明漫荼羅種類及形成,後段說明漫荼羅的畫法)。最初由八地化佛開始修行叫應身化佛,敷效安置,化佛本尊于漫荼羅內修行度生。此漫荼羅是佛菩薩密法中的秘密。是由佛菩薩的大悲心智種入應身化佛蓮花內,形成藏識所引發出生的。佛菩薩的悲願及度生方法藏于此漫荼羅中。

  八地化佛的應身化佛由此漫荼羅應化無量心法,用于度生,于各道中。漫陀羅內會顯出度生時的圖像,此圖像依修行時,由心的不同次第,而衍生出下列各種漫荼羅。

  ‧ 薄伽梵:毗盧佛。毗盧佛開始介紹漫荼羅。

  ‧ 漫荼羅:指八地應身化佛修行度生處。

  ‧ 壇城:指初地化佛修行度生處。

  

下面由毗盧佛開示介紹漫荼羅。

  一、第一大類:悲生漫荼羅包括大空成就漫荼羅、如來漫荼羅、秘密漫荼羅叁種。

  此處指佛菩薩及空成就的漫荼羅。

  大空成就漫荼羅

  

四方普周匝,一門及通道,金剛印遍嚴,中羯磨金剛。

  其上妙蓮華,開敷含果實,于彼大蓮印,大空點莊嚴。

  八葉悉圓正,善好具須蕊,十二支生句,普遍華臺中。

  其上兩足尊,導師成正覺,以入漫荼羅,眷屬自圍繞。

  當知此最初,悲生漫荼羅,從此流諸壇,各如其本教,

  事業形悉地,安置諸佛子。

  (一)大空成就漫荼羅:(阿字觀,法身體性光亮成就)。漫荼羅四方以五色線圍繞,具有佛的五種智慧,形成一個四方壇,有一主門及通道,金剛印遍布四周嚴守漫荼羅。其中有羯磨金剛護持(此爲作事業的金剛)。

  漫陀羅中間中臺上有奇妙清淨蓮花,花開平放,內含果實代表具有佛菩薩的智種;並有卍字及阿字光亮無比,莊嚴此漫荼羅。若蓮花八葉圓滿端正,具須蕊完好無缺,代表智慧福報具足度生無礙。

  十二字真言出現,現光明于蓮華臺中。

  應身化佛即入漫荼羅中,其有緣修行眷屬圍繞八地應身化佛周圍。當知此爲最初的狀況,以佛的悲心及智種所生成的叫悲生漫荼羅。從此各種法脈由此漫荼羅流入各界壇城中;各各漫荼羅依其教法,度生事業爲成就,可安置諸佛子。

  ‧ 周匝:以五色線圍繞,可代表五種智性,是佛的五種智慧成就。

  ‧ 羯磨:事業。

  ‧ 大蓮印:卍字。

  ‧ 大空點:阿字,法界光明體。

  ‧ 十二支生句:十二字真言王。即顯出度生之用的十二個種子字。

  

如來漫荼羅

   複次秘密主!如來漫荼羅,猶如淨圓月,內現商佉色。

  一切佛叁角,在于…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五· 秘密漫荼羅品第十一白話注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