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雕鳥飛進飛出,將洞口的石頭都磨光了。“唉呀,鳥的羽毛都能把石頭磨光了,我的精進心連鳥都不如!”他又回去修了叁年。
就這樣總共修了十二年,仍是修無所成。“這次說什麼也得下山了,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決不回頭!”他一邊這麼想著一邊向山外走。途經一個小村莊時,發現一條母狗趴在地上,下半身已是腐爛生蛆、慘不忍睹。無著菩薩看到後,隨即生起了極強烈的慈悲心,想把蛆蟲取出來,又擔心傷著它們,于是他就以法杖爲抵押,選了一把好刀回來,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打算用舌頭將蛆蟲舔吸出來放在肉上。可當他閉上眼睛去舔吸的時候,卻什麼也沒有碰著,睜開眼睛一看,哪有什麼母狗,唯有莊嚴無比的彌勒菩薩站在眼前!十二年苦苦所求,一旦現前,本該高興才對,可他不但不高興,反而一肚子的委屈:
“菩薩以慈悲爲本,可爲何遲至今天您才現身見我呢?”
彌勒菩薩說:“並非我不見你,而是你的業障太重無緣得見啊!其實你一開始求法時,我就一直在你身旁。”
“那爲何現在又看見了呢?”
“那是因爲你方才見到母狗,激發了強烈的慈悲心,並由此消除了業障,方能得見于我。”此時無著菩薩激動萬分。
同時又想,“這個村莊多年來爲我提供食物,我何不把菩薩請到村裏去,讓所有的村民拜一拜呢?”爲此,他請菩薩坐到他的肩上。
菩薩說:“沒用,他們是看不見我的。”
雖然如此,無著菩薩還是堅持那樣做。
村民們看到無著菩薩到處喊叫“快來拜見彌勒菩薩呀!”紛紛問他:“彌勒菩薩何在?”
他說:“這不就坐在我的肩上嗎?”
可是誰也看不著。大家就議論說:“唉呀,太可憐啦,多年苦修,你看他都發瘋了!”
現在也有人這麼說!哈哈哈……。
最後總算有一個非常有緣的人,看見了彌勒菩薩先前所化現的那只母狗的一條狗腿,他當下就生起了非常殊勝的證悟。之後無著菩薩抓住彌勒菩薩的袈裟被帶到兜率天,就在吃一頓飯的時間內,也就是我們的五十年當中,彌勒菩薩爲他傳授了彌勒五論,即《現觀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究竟一乘寶性論》、《辨中邊論》和《辨法法性論》。這是插敘一段無著菩薩見彌勒菩薩的故事。
彌勒菩薩傳授于無著菩薩以後,無著菩薩傳予世親菩薩。以下順次爲:聖者解脫軍、尊者解脫軍、最勝軍、調伏軍、清淨軍(唐朝的玄奘法師的師父就是清淨軍。玄奘法師從印度回到長安以後弘揚唯識宗法門,天下諸多慈恩寺,包括沈陽的慈恩寺,都是唯識宗的。所謂慈恩寺就是西安慈恩寺的分寺,故而稱爲慈恩寺)、寂護大師、獅子賢、大孤薩黎、小孤薩黎、金洲菩薩、阿底峽尊者。這就是廣行派。
深見派是從釋迦牟尼佛傳授于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在2100
多年前傳授于龍樹菩薩,以下順次爲提婆菩薩、佛護論師、月稱菩薩、大杜鵑、小杜鵑、阿瓦都谛巴大師、金洲菩薩,這樣傳下來的就是深見派。
這兩個傳承從金洲菩薩傳授于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傳授到宗喀巴大師之間有叁個傳承:一個是從仲敦巴大師傳博多瓦、霞惹瓦、伽喀瓦……卻季桑波,至宗喀巴大師爲止爲噶當教典派;一個是仲敦巴大師傳授于貢巴瓦大師、內邬蘇巴……從這裏傳下來,最後到虛空幢(南喀堅贊)那裏,再傳授于宗喀巴大師,這叫作噶當道次第派;還有一個傳承就是仲敦巴傳授于慬哦瓦、一代一代傳到虛空幢,再傳于宗喀巴大師,這就是噶當教授派。從宗喀巴大師開始將此傳承分爲班禅系列的傳承與達賴系列的傳承。這部分傳承因爲時間的原因就不講了。至于我所得到的傳承有這麼幾個:一個是持蓮花上師傳授于我,第二個是我剛學佛法時的師父叫做赤列繞央大師傳授于我,再一個就是果索仁波切傳授于我,還有永嘉仁波切也傳授給我了,還有幾個師父,其實這些皆根源于墀江仁波切乃至帕邦喀大師。這就是法脈傳承。
嚴格地說,傳承有近傳與遠傳之別。遠傳即如上述,是從釋迦牟尼佛……到宗喀巴大師;而近傳則是釋迦牟尼佛傳文殊菩薩,由文殊菩薩直接傳授給宗喀巴大師的。
乙二、立誓造論
“一切佛經心要義,是諸菩薩所贊道,
有緣求解脫津梁,我今隨力而宣說。”
“一切佛經心要義”是出離心,“諸佛菩薩所贊道”是菩提心,“有緣求解脫津梁”是了達萬法體性皆空的性空正見。
何謂出離心?從世間到達出世間的彼岸——涅槃的果位,這就是“出”;“離”即離開六道輪回的世間。這種強烈希望離開俗世,到達涅槃果位彼岸的任運、無造作之心,即稱之爲出離心。
何謂菩提心?“菩提”是梵音,漢語翻譯成菩提,就是了達或者通達的意思。而最通達者就是佛,故可稱佛的果位爲菩提。爲了解救一切有情父母衆生,而尋求佛陀果位之心就是菩提心。正如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所說:
“發心爲利他,求正等菩提。”爲了利益一切有情父母衆生,而尋求佛陀果位,那就是菩提心。
何謂性空正見?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凡是因緣所生的法,它的體性或自性是沒有的,因爲不是獨立的、自在的,故而稱之爲性空。
漢地南北朝時,鸠摩羅什有一個弟子叫僧肇,僧肇法師寫了一部《肇論》,其中有一篇叫《不真空論》。爲什麼叫《不真空論》呢?因爲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聞到的、接觸到的、了知到的一切,雖然看起來就像真實的一樣,但若真的去尋根求源之時,卻又找不到一個真實存在的東西,都是如夢如幻的。
比如說我——夏壩活佛,你們在那裏指著我說:“這就是夏壩活佛。”可仔細想想看,哪裏是我呢?我的手是不是夏壩活佛?不是。鼻子是不是夏壩活佛?不是。我的肉是不是夏壩活佛?不是。骨頭是不是夏壩活佛?不是。五髒六腑是不是夏壩活佛?不是。可除了這些之外,究竟誰是夏壩活佛呢?有人會說:“你的心才是夏壩活佛。”這麼說的話那就麻煩了,你從來就沒有見過我的心,怎麼能認出夏壩活佛來呢?其實你們看到的夏壩活佛,只是我的肉體的部分,而肉體當中沒有一處是夏壩活佛。如此說來,真正的夏壩活佛,和你們所看到的夏壩活佛就有天壤之別。再者,說心是夏壩活佛也不對呀,夏壩活佛歡喜之時的那個心,和發怒之時的那個心,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心,究竟是喜心是夏壩活佛呢,還是怒心是夏壩活佛呢?都不是!其實夏壩活佛的心,也是因緣和合、刹那不停地變化的。如果昨天夏壩活佛的心是夏壩活佛的話,今天的夏壩活佛的心自然就不是夏壩活佛了,爲什麼呢?昨天夏壩活佛的心已經滅了,今天夏壩活佛的心又新生了,如果兩個都是的話,就變成兩個夏壩活佛了;如果上午、下午都是的話,那就有四個夏壩活佛了;如果按小時劃分,所見都是的話,那就變成很多很多的夏壩活佛啦!這樣一來,心不是夏壩活佛,身體也不是夏壩活佛,那麼除了心和身之外,何來夏壩活佛呢?當人們未做深刻觀察的時候,因緣和合的如夢境或影子般的一個聚合體,被安立了一個假名,人們就稱他爲夏壩活佛。認真探究的結果,實際上,夏壩活佛也是諸多因緣和合而成的,因而是無自性的、性空的。同樣,你們自己也是這樣的!凡是因緣所聚的,都不是真實的。既然不是真實的,那就是虛假的。既然是虛假的,那就是假名安立的。既然是假名安立的,那就是如夢如幻的。既然是如夢如幻的,那就是體性皆空的。了知這樣的道理,就叫性空正見。
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佛?唐朝以前的時候,不念“佛陀”,而念“普陀”或“布達”,後來發生了音變。所謂佛陀,簡單地說是“覺悟者”,實際上是指,從迷惘的夢幻中覺醒過來,悟出萬事萬物的真面目者。“布達”的梵文本義有兩個:一個是消除之義,即已經消除了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一個是增長廣大之義,即如同蓮花盛開一樣,一切慈悲和智慧不斷增長廣大。佛所說之法,後結集爲叁藏十二部,統稱爲“佛經”,其核心關要之所在,即“解脫輪回”之義。
第二句“是諸菩薩所贊道”,諸佛菩薩所贊揚的真正的對象是菩提心。因爲即便你有了出離心,若沒有菩提心,是不可能得到無上佛陀果位的。因此一切如來得到佛果位的方法除了生起菩提心之外,別無他法。故說一切菩薩所贊道就是菩提心。
“有緣求解脫津梁”,是說即便有了菩提心,如果沒有破除我執和法執,沒有了達萬法如夢如幻、體性皆空的話,仍無法斷除我們內心的無明。由此必然會産生貪欲和嗔恨,只要有貪欲和嗔恨,我們就會有痛苦、憂愁、煩惱,因此斷除一切痛苦、脫離輪回苦海、有緣求得解脫、到達佛陀果位的唯一的渡船或橋梁,就是了達萬法體性皆空的正確的見解。
“我今隨力而宣說”,這是宗喀巴大師說:“現在我就盡自己的能力對你宣說。”說給誰聽呢?宗喀巴大師早期有八大弟子,其中有一個叫擦廓·阿旺紮巴,是一個高官子弟,非常聰慧,修行佛法非常精進,他是宗喀巴大師早期的弟子。後來他回到家鄉(即現在四川省阿壩地區的馬爾康),自己建了寺廟,也剃度了許多僧人,很快形成了比較大的規模。當時,他給宗喀巴大師寫了一封信,請求宗喀巴大師把佛法實修最核心的內容,通過書信的方式教授給他。宗喀巴大師就根據文殊菩薩的教授,把這個寫下來,寄給了阿旺紮巴大師。雖然當時宗喀巴大師只是爲了回應阿旺紮巴大師所請才寫了這個教授的,但是後來這短短的一頁紙,居然變成了整個格魯巴乃至整個藏、蒙等藏傳佛教地區修學的最核心的內容。凡是格魯巴的,凡是學宗喀巴大師教法的,無人不知此“叁主要道”。它雖然只有幾行字,但若詳細地講,其內容每天講六個小時,也得講叁年。所以說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唯有文殊菩薩的化身——宗喀巴大師的才智,方能以如此簡潔的語言來表達如此深刻、圓滿的道理。像這樣言簡…
《叁主要道(夏壩仁波切 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