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雕鸟飞进飞出,将洞口的石头都磨光了。“唉呀,鸟的羽毛都能把石头磨光了,我的精进心连鸟都不如!”他又回去修了三年。
就这样总共修了十二年,仍是修无所成。“这次说什么也得下山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决不回头!”他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向山外走。途经一个小村庄时,发现一条母狗趴在地上,下半身已是腐烂生蛆、惨不忍睹。无著菩萨看到后,随即生起了极强烈的慈悲心,想把蛆虫取出来,又担心伤着它们,于是他就以法杖为抵押,选了一把好刀回来,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打算用舌头将蛆虫舔吸出来放在肉上。可当他闭上眼睛去舔吸的时候,却什么也没有碰着,睁开眼睛一看,哪有什么母狗,唯有庄严无比的弥勒菩萨站在眼前!十二年苦苦所求,一旦现前,本该高兴才对,可他不但不高兴,反而一肚子的委屈:
“菩萨以慈悲为本,可为何迟至今天您才现身见我呢?”
弥勒菩萨说:“并非我不见你,而是你的业障太重无缘得见啊!其实你一开始求法时,我就一直在你身旁。”
“那为何现在又看见了呢?”
“那是因为你方才见到母狗,激发了强烈的慈悲心,并由此消除了业障,方能得见于我。”此时无著菩萨激动万分。
同时又想,“这个村庄多年来为我提供食物,我何不把菩萨请到村里去,让所有的村民拜一拜呢?”为此,他请菩萨坐到他的肩上。
菩萨说:“没用,他们是看不见我的。”
虽然如此,无著菩萨还是坚持那样做。
村民们看到无著菩萨到处喊叫“快来拜见弥勒菩萨呀!”纷纷问他:“弥勒菩萨何在?”
他说:“这不就坐在我的肩上吗?”
可是谁也看不着。大家就议论说:“唉呀,太可怜啦,多年苦修,你看他都发疯了!”
现在也有人这么说!哈哈哈……。
最后总算有一个非常有缘的人,看见了弥勒菩萨先前所化现的那只母狗的一条狗腿,他当下就生起了非常殊胜的证悟。之后无著菩萨抓住弥勒菩萨的袈裟被带到兜率天,就在吃一顿饭的时间内,也就是我们的五十年当中,弥勒菩萨为他传授了弥勒五论,即《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究竟一乘宝性论》、《辨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这是插叙一段无著菩萨见弥勒菩萨的故事。
弥勒菩萨传授于无著菩萨以后,无著菩萨传予世亲菩萨。以下顺次为:圣者解脱军、尊者解脱军、最胜军、调伏军、清净军(唐朝的玄奘法师的师父就是清净军。玄奘法师从印度回到长安以后弘扬唯识宗法门,天下诸多慈恩寺,包括沈阳的慈恩寺,都是唯识宗的。所谓慈恩寺就是西安慈恩寺的分寺,故而称为慈恩寺)、寂护大师、狮子贤、大孤萨黎、小孤萨黎、金洲菩萨、阿底峡尊者。这就是广行派。
深见派是从释迦牟尼佛传授于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在2100
多年前传授于龙树菩萨,以下顺次为提婆菩萨、佛护论师、月称菩萨、大杜鹃、小杜鹃、阿瓦都谛巴大师、金洲菩萨,这样传下来的就是深见派。
这两个传承从金洲菩萨传授于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传授到宗喀巴大师之间有三个传承:一个是从仲敦巴大师传博多瓦、霞惹瓦、伽喀瓦……却季桑波,至宗喀巴大师为止为噶当教典派;一个是仲敦巴大师传授于贡巴瓦大师、内邬苏巴……从这里传下来,最后到虚空幢(南喀坚赞)那里,再传授于宗喀巴大师,这叫作噶当道次第派;还有一个传承就是仲敦巴传授于慬哦瓦、一代一代传到虚空幢,再传于宗喀巴大师,这就是噶当教授派。从宗喀巴大师开始将此传承分为班禅系列的传承与达赖系列的传承。这部分传承因为时间的原因就不讲了。至于我所得到的传承有这么几个:一个是持莲花上师传授于我,第二个是我刚学佛法时的师父叫做赤列绕央大师传授于我,再一个就是果索仁波切传授于我,还有永嘉仁波切也传授给我了,还有几个师父,其实这些皆根源于墀江仁波切乃至帕邦喀大师。这就是法脉传承。
严格地说,传承有近传与远传之别。远传即如上述,是从释迦牟尼佛……到宗喀巴大师;而近传则是释迦牟尼佛传文殊菩萨,由文殊菩萨直接传授给宗喀巴大师的。
乙二、立誓造论
“一切佛经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
有缘求解脱津梁,我今随力而宣说。”
“一切佛经心要义”是出离心,“诸佛菩萨所赞道”是菩提心,“有缘求解脱津梁”是了达万法体性皆空的性空正见。
何谓出离心?从世间到达出世间的彼岸——涅槃的果位,这就是“出”;“离”即离开六道轮回的世间。这种强烈希望离开俗世,到达涅槃果位彼岸的任运、无造作之心,即称之为出离心。
何谓菩提心?“菩提”是梵音,汉语翻译成菩提,就是了达或者通达的意思。而最通达者就是佛,故可称佛的果位为菩提。为了解救一切有情父母众生,而寻求佛陀果位之心就是菩提心。正如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所说: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为了利益一切有情父母众生,而寻求佛陀果位,那就是菩提心。
何谓性空正见?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凡是因缘所生的法,它的体性或自性是没有的,因为不是独立的、自在的,故而称之为性空。
汉地南北朝时,鸠摩罗什有一个弟子叫僧肇,僧肇法师写了一部《肇论》,其中有一篇叫《不真空论》。为什么叫《不真空论》呢?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闻到的、接触到的、了知到的一切,虽然看起来就像真实的一样,但若真的去寻根求源之时,却又找不到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如梦如幻的。
比如说我——夏坝活佛,你们在那里指着我说:“这就是夏坝活佛。”可仔细想想看,哪里是我呢?我的手是不是夏坝活佛?不是。鼻子是不是夏坝活佛?不是。我的肉是不是夏坝活佛?不是。骨头是不是夏坝活佛?不是。五脏六腑是不是夏坝活佛?不是。可除了这些之外,究竟谁是夏坝活佛呢?有人会说:“你的心才是夏坝活佛。”这么说的话那就麻烦了,你从来就没有见过我的心,怎么能认出夏坝活佛来呢?其实你们看到的夏坝活佛,只是我的肉体的部分,而肉体当中没有一处是夏坝活佛。如此说来,真正的夏坝活佛,和你们所看到的夏坝活佛就有天壤之别。再者,说心是夏坝活佛也不对呀,夏坝活佛欢喜之时的那个心,和发怒之时的那个心,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心,究竟是喜心是夏坝活佛呢,还是怒心是夏坝活佛呢?都不是!其实夏坝活佛的心,也是因缘和合、刹那不停地变化的。如果昨天夏坝活佛的心是夏坝活佛的话,今天的夏坝活佛的心自然就不是夏坝活佛了,为什么呢?昨天夏坝活佛的心已经灭了,今天夏坝活佛的心又新生了,如果两个都是的话,就变成两个夏坝活佛了;如果上午、下午都是的话,那就有四个夏坝活佛了;如果按小时划分,所见都是的话,那就变成很多很多的夏坝活佛啦!这样一来,心不是夏坝活佛,身体也不是夏坝活佛,那么除了心和身之外,何来夏坝活佛呢?当人们未做深刻观察的时候,因缘和合的如梦境或影子般的一个聚合体,被安立了一个假名,人们就称他为夏坝活佛。认真探究的结果,实际上,夏坝活佛也是诸多因缘和合而成的,因而是无自性的、性空的。同样,你们自己也是这样的!凡是因缘所聚的,都不是真实的。既然不是真实的,那就是虚假的。既然是虚假的,那就是假名安立的。既然是假名安立的,那就是如梦如幻的。既然是如梦如幻的,那就是体性皆空的。了知这样的道理,就叫性空正见。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佛?唐朝以前的时候,不念“佛陀”,而念“普陀”或“布达”,后来发生了音变。所谓佛陀,简单地说是“觉悟者”,实际上是指,从迷惘的梦幻中觉醒过来,悟出万事万物的真面目者。“布达”的梵文本义有两个:一个是消除之义,即已经消除了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一个是增长广大之义,即如同莲花盛开一样,一切慈悲和智慧不断增长广大。佛所说之法,后结集为三藏十二部,统称为“佛经”,其核心关要之所在,即“解脱轮回”之义。
第二句“是诸菩萨所赞道”,诸佛菩萨所赞扬的真正的对象是菩提心。因为即便你有了出离心,若没有菩提心,是不可能得到无上佛陀果位的。因此一切如来得到佛果位的方法除了生起菩提心之外,别无他法。故说一切菩萨所赞道就是菩提心。
“有缘求解脱津梁”,是说即便有了菩提心,如果没有破除我执和法执,没有了达万法如梦如幻、体性皆空的话,仍无法断除我们内心的无明。由此必然会产生贪欲和嗔恨,只要有贪欲和嗔恨,我们就会有痛苦、忧愁、烦恼,因此断除一切痛苦、脱离轮回苦海、有缘求得解脱、到达佛陀果位的唯一的渡船或桥梁,就是了达万法体性皆空的正确的见解。
“我今随力而宣说”,这是宗喀巴大师说:“现在我就尽自己的能力对你宣说。”说给谁听呢?宗喀巴大师早期有八大弟子,其中有一个叫擦廓·阿旺扎巴,是一个高官子弟,非常聪慧,修行佛法非常精进,他是宗喀巴大师早期的弟子。后来他回到家乡(即现在四川省阿坝地区的马尔康),自己建了寺庙,也剃度了许多僧人,很快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当时,他给宗喀巴大师写了一封信,请求宗喀巴大师把佛法实修最核心的内容,通过书信的方式教授给他。宗喀巴大师就根据文殊菩萨的教授,把这个写下来,寄给了阿旺扎巴大师。虽然当时宗喀巴大师只是为了回应阿旺扎巴大师所请才写了这个教授的,但是后来这短短的一页纸,居然变成了整个格鲁巴乃至整个藏、蒙等藏传佛教地区修学的最核心的内容。凡是格鲁巴的,凡是学宗喀巴大师教法的,无人不知此“三主要道”。它虽然只有几行字,但若详细地讲,其内容每天讲六个小时,也得讲三年。所以说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唯有文殊菩萨的化身——宗喀巴大师的才智,方能以如此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此深刻、圆满的道理。像这样言简…
《三主要道(夏坝仁波切 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