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夏坝仁波切 教授)▪P3

  ..续本文上一页意赅的教授,唯有《般若心经》可与之媲美!

  乙三、劝请谛听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胜者所喜道,诸有缘者净意听。”

  “三有”是指生有、中有、死有,或者欲有、色有、无色有。这段话是说,对天和人世间的一切痛苦根源的三有之乐不要贪著,而要充分利用此八暇十圆满的难得之身,一心依止诸佛菩萨唯一欢喜、赞叹之道,终生精进修行善法,力求解脱。与此有缘之人,请你们净心摄意,认真听讲。

  所谓“净意”,是要求听者断除“三过”、具备“六德”。“三过”是以“倒”、“染”、“漏”三种容器为喻。其一,容器如若倒着放,再好的东西也装不进去;同样,听者若不全神贯注认真听讲的话,即便坐在道场里边也是听不清楚的。其二,如果容器中有毒或者有污染,再好的东西吃下去也会闹肚子;同样,听者若动机不纯,不是虔诚受教,而是以研究对方、捞取资本或者傲慢之心来听的话,那就非但不会受益,反而会造罪障。其三,容器若是漏的,有窟窿,那么往里倒多少好东西,也必将漏尽无疑;同样,再好的法,法会上也认真听了,但就是记不住,那也不会对你起任何作用,因此要每天念诵,反复串习,这非常重要!

  所谓“六德”是指听者所应具备的六种心,即视自己为病人,视上师为医生,视佛法为良药,视听法为治病,视消除烦恼和业障为康复,视如来为正士,愿佛法常住世间,以此六德来思维非常重要。为什么要把自己想成是病人呢?我们确实有病,有贪病、嗔恨病、愚昧病、自私病、我慢病、执着病、狂热病、嫉妒病、顽固病、疑心病等等,这一切病的根源就是无明病。自己是病人,师父是医生,因为是他用佛法的妙药来对治你的病。因为佛法可以清除你内心的贪嗔痴等病患,令你得到身心的安乐,故而说它是良药。认真谛听就是吃药。不认真谛听,即便再好的佛法,对你也不起作用。谛听即闻,闻而思,思而修,内心的贪心、嗔恨心、愚昧心、傲慢心、嫉妒心、疑心、自私心等有所减少之时,就是你的健康在逐渐恢复的时候。这就是劝说谛听“三主要道”。

  甲二、正分,分三:

   乙一、出离心;

   乙二、菩提心;

   乙三、性空正见。

  乙一、出离心,分三:

       丙一、为何生起出离心;

       丙二、如何生起出离心;

       丙三、出离心生起之量。

  丙一、为何生起出离心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果法,

   由贪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如果没有出离六道轮回的“因心”,就不会有息灭“希求有海”快“乐”之“果法”。所谓“有海乐果法”就是世间法。比如说,现在多数人烧香拜佛所求的是发财、祛病、消灾免难,求的是名声、地位、权力、钱财等等,很少有人会求脱离轮回,更难得有人会为利一切众生而要证得无上佛陀果位。之所以我们求佛、求法、求僧的效果不明显,加持力很小,原因就在于我们心量太小,常以个人今生非常小的利益而求,因而我们的善根很难变成为非常广大的善根,由此导致效果不明显。更可怕的是,修学佛法本来是了生脱死的大作为,理应为自他双利发挥大效用,而如今却变成人们谋求世间荣华富贵等小果的手段,岂不是太可惜了?!所以说没有出离心,就没有办法息灭我们对“有海”轮回之乐的那种希求心,因而就摆脱不了魔鬼当中最核心的魔鬼——贪心的束缚,任由贪心的魔鬼把我们永远束缚在轮回的“水车”上,生死无间,脱苦无由!

  这种状况就象一个圆形的石头从山顶往下滚一样,根本没有定数,或许掉到坑里,或许掉到沟里,或许被更硬的石头碰得粉碎!其实我们的后果比那石头更可怕,或许堕入地狱、饿鬼、畜生,或许生在阿修罗、或者天界、人间,即便生在善道,福报享尽也难免下堕。总之是求出无期。而要脱离轮回苦海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必须生起出离心。

  丙二、如何生起出离心,分三:

  丁一、灭除对今生的贪欲;

  丁二、灭除对后世的贪欲;

  丁三、如何做。

  丁一、灭除对今生的贪欲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首先要修睱满人身难得。过去乾隆皇帝的国师——章嘉国师讲法的时候,说睱满人身如何难得,有人不理解,说:“这位大德肯定没有去过我们汉地,如果去过,就会明白,人太多了,根本不难得。”是的,现在我们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全世界有六十多亿人口,不能说少。可你知道吗,夏天一棵树上的虫子,就可能超过整个大庆市的人口数!再如一个家庭里边顶多就是三、五个人,可家家户户有多少个蟑螂啊!还有苍蝇、蚊子、蚂蚁等等未算在内。由此可知,人与畜生道的众生数是没法相比的。更别说畜生与饿鬼相比,饿鬼众更多;饿鬼与地狱相比,地狱众更多。可见人的数量是微乎其微的。

  那么,在这极少的人类之中,是否都是睱满人身呢?非也。六十多亿人中,信仰佛教的估计不超过八亿,而这其中多半是半信半疑,烧烧香、拜拜佛而已。真正懂得佛法的能有一亿吗?没有,我估计一百万都算多说。而这其中能够依止善知识直接听闻如来正法者,那就更少啦!所以说暇满人身确实很难得。因而,我们不要把有限的暇满人身的宝贵资源,浪费在世间的荣华富贵、名声、地位等上面,一定要抽出部分时间为来世做些准备,为长远利益做好打算,这才是真正重要而且非常必要的。要知道,人死后唯一有用的就是我们所修的善法,其它的权力也好,名声也好,地位也好,再大也没用。千军万马你带不走一人,金山银山你带不走一分,就连我们自己的肉体你都带不走,唯有我们孤独的心,不得不随着自己所造的善恶之业而独闯来世。即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利用此十分难得又珍贵无比的人身准备准备未来呢?因此,要尽快断除对现世的贪欲,一心想着如何使来世离苦得乐,这非常重要!这是第一步。

  丁二、灭除对后世的贪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当你对此生的名声、地位、权力等看得较淡,非常急于准备来世的时候,你还要断除对后世的贪欲,即对来世得到人天福乐的那种贪欲。那么,是不是不求今生,今生就会痛苦?不求来世,来世就会痛苦呢?绝对不会。因为你之所求不是放弃了今生与来世,而是寻求更远更大的目标。当你寻求来世的时候,今生所需的福乐自然会到来;当你彻底断除对来世的贪著,而寻求圆满涅槃果位的时候,来世的人天福乐自然包含在内,不必另外而求。

  九百八十多年前,阿底峡尊者在西藏的时候,西藏的大弟子仲敦巴问尊者说:“现有诸多修行者求今生之福乐,他们能得到什么结果?”阿底峡尊者说:“得果如是!”也就是他能得到今生的福乐。又问他:“来世能得到什么?”尊者说:“地狱、饿鬼、畜生!”这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只为今生而修福德,来世很可能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的境地,因为我们之所作是恶多善少。如果我们谋求来世,今生的利益自然得来;如果我们谋求涅槃果位,来世的利益也自然会得到。所以要彻底断除对后世的贪著。

  怎么断除?“业果不虚”,“轮回”皆“苦”之理要多修学。很多人对因果有误解,这些人可简单归类为二种:一种是不相信因果,甚至否定因果的虚无主义者;另一种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对因果的看法犹如做生意,我给你十块钱,你马上就得给我十块钱的东西,一时见不到东西就不高兴,“哪里有什么因果!”他那么想。虚无主义者则认为,“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不相信“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都是邪见。对此我正在写一部关于因果的书,其中对善、恶因果的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容易接受的、比较合理的解释。我希望这部讲释能够解决当前学佛者和修佛者所遇到的种种难题。至于轮回皆苦的问题,我在《为什么学佛》的碟子里、《法雨清流》的书里面都讲过,你们可以详细地看看,以便通过这些方式逐步断除对世出、世间的贪著。

  龙树菩萨说:

  “先修增上生,后生决定善。

    增上生即乐,定善谓解脱。”

  意思是说,我们修学佛法,应该一步一步按次第学修。因为我们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比如,如果你打算把两个相互怨恨极深的敌人变成为知心朋友的话,绝对无法让他们直接从敌对的位置上变成为朋友,那是不可能的。而应当首先寻找他们之所以变成敌人的原因,然后消除误解,化解仇恨,直到相互理解,产生好感之后,才可能进一步变成知心朋友。人与人之间的变化规律一般是这样的,人心态的变化规律也是这样的。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这是下士道和中士道的核心内容。我们现在极其迷恋今生,贪图于今生的荣华富贵、名声、地位、权力等等,这种欲望几乎可以胜过一切,有时候甚至会胜过对自己生命的爱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想直接产生对世间和轮回的厌烦之心,明了其真相,脱离轮回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要有一个转折。其实我们今生的欲望、来世的欲望、脱离轮回苦海的愿望、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愿望之间的关系,就是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因而愿心越来越大,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比如有些人,开工资以后,天天像过年一样,几天之内就把一、两千块钱花光了,其余大半月的时间,就只好这儿吃一点、那儿蹭一点,那时他就苦喽!同样,很多人就是为了今天的利益而出卖明天;为了今年的利益而出卖明年;为了上半生的利益而出卖下半生;为了今生的利益而出卖来世;为了来世的利益而出卖根本的利益;或者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放弃一切天下苍生的利益,都是一个道理。

  我在身边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同样,我们实际上比他们也好不了多少。咱们都是信仰佛教者,就应该…

《三主要道(夏坝仁波切 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