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慧了,這個時候佛在心中;之前,就要依佛的教言。證悟空性、無我的智慧就叫佛,我執是魔王波旬,無我的智慧叫佛。若自己開發了智慧,那就是佛,自己的正念就是佛。若是還沒有開發智慧,就要聽從佛的教言,這時候佛還在身外,依佛的教言也就是聽佛的話。看看自己的根基在哪。
這是身供養,也就是身口意叁門供養。
子叁,意幻供養:
馥郁一淨室,晶地亮瑩瑩,寶柱生悅意,珠蓋頻閃爍。
備諸珍寶瓶,盛滿妙香水,洋溢美歌樂,請佛佛子浴。
昨天講的是無主物供養。無主物都是十方世界裏存在的,我們要親自拿到手裏做供養是很難的,雖然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但是佛菩薩有納受的能力,所以我們就在心裏觀想,然後做供養。
這裏講意幻供養,即無論是十方世界裏有的還是沒有的,自己心裏都進行觀想,然後做供養。意幻供養共有十二種。
馥郁一淨室,晶地亮瑩瑩,寶柱生悅意,珠蓋頻閃爍。
備諸珍寶瓶,盛滿妙香水,洋溢美歌樂,請佛佛子浴。
第一:沐浴。以前印度招待貴客的時候,首先會安排他沐浴。這裏也是,首先迎請諸佛菩薩沐浴。
用檀香、沈香熏染的浴室散發出撲鼻的芳香,香味郁郁。水晶地晶瑩剔透,光彩奪目,打掃得十分清潔。光芒閃爍、各種珍寶的柱子上懸挂著閃光珍珠裝點的華蓋。在此,已備好盛滿塗香配成的悅意香水、鮮花的許多金等寶瓶,伴隨著歌聲樂音而請一切善逝(佛)及佛子(菩薩)沐浴。
香薰極潔淨,浴巾拭其身。拭已複獻上,香極妙色衣。
第二:擦拭。等待諸佛菩薩沐浴之後,用妙香薰染、清潔柔軟、無與倫比的浴巾擦拭他們的身體。
第叁:妙衣。擦拭完畢以後,對出家裝束的佛菩薩,給他們供養袈裟等,適合出家身份的芬芳妙衣等。對身著在家裝束的尊主、在家身份的佛菩薩,給他們供養色彩各異、柔軟飄逸的妙衣。
亦以細柔服,最勝莊嚴物,莊嚴普賢尊,文殊觀自在。
第四:飾品。尤其對那些菩薩,比如文殊菩薩、觀音菩薩(“觀自在”是觀音菩薩)、普賢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王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彌勒菩薩等八大菩薩供養各種裝飾:冕冠、耳環、項鏈等等。報身佛的十二種裝飾都要准備好,以此供養菩薩們。
香遍叁千界,妙香塗敷彼,猶如純煉金,發光諸佛身。
第五:妙香。“叁千界”是叁千大千世界的意思。《俱舍論》中雲:“四大部洲與日月,須彌山王及欲天,梵天世界一千數,許爲小千之世界,彼之千數承許爲,二千中千之世間,彼之千數叁千界。”以小千世界爲基礎,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因爲具足小千、中千、大千,因而叫做叁千大千世界。這樣的叁千大千世界等無量刹土中恒時飄散著妙香,遍及各部。
以如此殊勝的妙香,塗宛如純金般的佛身。“煉金”,經過十六次提煉的金子叫純金。猶如純金般黃閃閃的佛身。其實,佛菩薩有各種身色的,不一定是金色的。爲什麼這裏的佛身是黃閃閃的?因爲我們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身色是金黃色的。妙香塗抹在佛的身上,塗香供養。
于諸勝供處,供以香蓮花,曼陀青蓮花,及諸妙花鬘。
第六:花鬘。以前印度人都戴花鬘、寶鬘,在此處我們要將這些做供養。在堪爲殊勝福田的一切佛像等前,供上令人感到惬意、香味沁人肺腑的曼陀羅、蓮花以及青蓮花、白蓮花等組成的花鬘,還有各種珠寶組成的寶鬘。
亦獻最勝香,香溢結香雲。複獻諸神馐,種種妙飲食。
第七,香雲。殊勝合意的妙香洋溢各方,結成香雲,旋繞遍布空中,這些都供養給佛菩薩。
第八,神馐。供養神馐等種種飲食。“神馐”也就是吃的東西。剛才供養的是花鬘,把這些寶鬘、花鬘都帶上,然後開始用餐了,所以用各種神馐、果汁、飲品等各種飲食來做供養。要供養叁白、叁甜等物質所做的各種神馐。現在我們也做食子垛瑪,做的都是簡單的,還要做複雜的、特別莊嚴的來做供養。
亦獻金蓮花,齊列珍寶燈。
第九:寶燈。供養各種燈。我們現在供的是酥油燈。以前印度供的都是自然帶光的珍寶燈。井然有序排列的金蓮花中安放有各式各樣光芒閃閃的寶燈,幹幹淨淨,整整齊齊。
我們平時供水、供燈、供花的時候,也要排列得整整齊齊。包括我們進大殿,大家安坐修法的時候,坐墊、小桌都要擺得整整齊齊。服裝也是,出家衆穿法衣,在家衆穿居士服,也要幹幹淨淨、利利索索。買各種珠寶莊嚴壇城你做不到,沒有這個能力,但是你自己修法或是聞法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墊子和小桌都擺得齊一點,坐得齊一點,這也是莊嚴壇城,也是一種殊勝的供養,也是在供養諸佛菩薩。
香敷地面上,散布悅意花。
第十:地面。香水塗敷的地面上,遍滿令人賞心悅目的花朵,以此做供養。
我們大殿地上鋪的是地毯,上面有各種圖案,爲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也是供養諸佛菩薩,這些都是意幻供養。
你們現在心裏閑著的時候就瞎想,有時候什麼也不想;嘴也是閉著的。應該多想想這些,心裏多觀想觀想,意幻供養嘛,這樣對治自己的貪著,同時也是在培養信心和恭敬心,對治自己的貪心和欲望。平時也是,你們應該嘴上念一些咒語、佛號。你們看這些藏民平時沒有事情的時候,嘴總是在動,手總是在動,嘴裏念佛號或咒語,手裏撥念珠,這是習慣。你們看看自己,口惡業、意惡業很容易造,很容易犯啊!所以嘴裏應該多念念咒,發心不到位也罷,多念點兒,不要讓它說是非,說绮語,念咒念佛號堵住它。
聞法的時候有內容就想內容,修法的時候有內容就想內容,平時也不要給心機會去想那些世間的瑣事,想那些沒有用的事情,應該做意幻供養。我們不是在修煉嗎?別讓自己的心胡思亂想,應該意幻供養,供養衣服、裝飾、花、燈、吃的、喝的,佛菩薩很高興,自己也很歡喜,這樣多好啊!比在那裏胡思亂想好吧?你看,心裏一直在煩惱,臉上也愁。真的,一個修行人隨時都應該是樂呵的,處處都是開開心心的。所謂的修行,就是要讓自己歡喜,讓自己高興,自己心裏高興、歡喜就行了。若能這樣歡喜、快樂一個小時也是自己的收獲,若能快樂一天也是自己得到的,若能快樂一輩子就更好了,活的時候自在,死的時候也一定會特別好。作爲一個修行人,就要這樣。整天愁,愁什麼啊?自己給自己增加煩惱,自己給自己增加壓力。整天東想西想,這個、那個……這叫沒事找事,自尋煩惱,自找痛苦。處處找問題,好像自己還挺有觀察力,挺有智慧似的,觀察這個觀察那個,想這個想那個的……這不叫聰明。
意幻供養對佛菩薩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對我們自己來說意義很大,能對治傲慢、貪心等煩惱,同時自己也能獲得歡樂,多有意義啊。爲什麼佛說一切唯心所造?因爲都是自己的心造作的。快樂是自己給自己創造的,痛苦也是自己給自己創造的。你的煩惱痛苦都是自尋的,沒有辦法。現在我在教你解脫煩惱、痛苦的方法,但若是你不這樣做,也沒有辦法,活該煩惱,活該痛苦。
廣廈揚贊歌,懸珠耀光澤,
嚴空無量飾,亦獻大悲主。
十一、宮殿。無量宮殿裏面的裝飾品都統統作供養。具有莊嚴等功德的無量宮殿,傳頌著天子天女們所吟唱的悅耳動聽的贊歌,各種珍寶懸垂的飾品將寶幢等嚴飾得光怪陸離、光芒萬丈,遍布虛空界,成爲虛空莊嚴的這些飾品也都供獻給大慈大悲的諸位尊主。
金柄撐寶傘,周邊飾美飾,形妙極莊嚴,亦展獻諸佛。
十二、寶傘。周圍有珍珠等飾品嚴飾的悅意金柄高高撐起珍寶組成、造型美觀、令人見而生喜的勝妙寶傘,也是恒時供養一切如來。
共有十二種供養,這些都是意幻供養。觀想出來,心裏這樣想,想得越美越好,這叫“意幻”。通過觀想然後幻化做供養,這也是鍛煉心態的一種方式。十二種意幻供養,大家應該好好記住,平時也應該這樣做意幻供養。
子四,發願供養:
別此亦獻供,悅耳美歌樂,願息有情苦,樂雲常住留。
唯願珍寶花,如雨續降淋,一切妙法寶,靈塔佛身前。
“別此亦獻供,悅耳美歌樂,願息有情苦,樂雲常住留”:除了上面的十二種意幻供養外,也願伴隨更爲殊勝動聽的樂聲妙音,具有息滅有情痛苦、帶來安樂這種殊勝能力的所有祥雲也能長久住留。
這些供品尤其是音樂,我們心裏要這樣想:願這些音樂遍布整個世界,消滅衆生的痛苦,給衆生帶來安樂,願這種不可思議的悅音,長久住世,住留在世間。衆生都能聽到這些妙音,聽到妙音以後,能消滅痛苦,能帶來安樂。我們供養香時,也應該想:願香味遍布世界,衆生隨時隨地都能聞到,同時能消滅痛苦帶來安樂。我們供花時,應該發願:願美麗的花遍布世界,一切有情衆生都能看到,看到的同時能息滅痛苦帶來安樂。我們現在供養酥油燈、電燈時,也可以發願:願這些燈遍布整個世界,所有的衆生都能看到,同時也能息滅痛苦,帶來快樂,當下就獲得快樂。願十方世界的一切衆生都變得像大肚彌勒佛一樣笑口常開!這叫發願供養。
“唯願珍寶花,如雨續降淋,一切妙法寶,靈塔佛身前”:也可以發願:在教法、證法及其所依經函等一切法寶及所有佛塔、佛像當前,連續不斷地降下珍寶花等妙雨。
發願代表佛身口意的所依之前降下珍寶妙雨。佛塔代表佛的意,佛經代表佛的語,佛像代表佛的身;佛身代表佛,佛經代表法,袈裟、法衣代表僧。我們發願:願在真正的叁寶以及叁寶的所依面前,都降下如雨般的珍寶花,降下各種極其珍貴稀有難得的供品,盡虛空遍法界,同時圓滿了一切有情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都獲得了無上正等正覺果位。一切內情衆生都成佛了、發光了,整個外器世界都變成了清淨刹土,這叫清淨。當下一切都是這樣清淨、本來清淨,在這個境界當中安住,那就不得了,供養才圓滿。若是能在這個境界中安住,就是安住于大光明的境界裏,這就是最殊勝的供養啊!
子五,無上供養
猶如妙吉祥,昔日供諸佛,吾亦如是供,如來諸佛子。
如同文殊菩薩等諸位大菩薩曾于十方諸佛前做供養的方式一樣,我也如是這般地供養一切如來怙主及佛子、菩薩。
我們以前講過,現在也是天天在做普賢雲供。我們也應該以普賢菩薩供養的方式恒時做供養,以文殊菩薩的智慧恒時做供養,以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恒時做供養,以地藏菩薩的大願恒時做供養,最後達到圓滿。
不是一天兩天,不是半年一年,而是恒時不斷地做供養。有人會想:我哪有這個精力,我哪有這個能力?主要是你有這個心,真正會做供養。什麼叫會做供養?做供養也要有智慧。若是有這種發心,隨時都可以做供養。比如做意幻供養,你只在心裏想就行,想的越美越好。有的人這個時候想不出來,只能想到寶馬、奔馳、別墅這些。一棟別墅,一臺寶馬算什麼啊?不要這樣想。要以寂天菩薩所講的意幻供養的方式去做供養,以這種能力去觀想。其實不需要能力,誰都會想,盡力就行,就是一念嘛!不需要太多的精力,不需要太多的時間,隨時都可以做供養。主要是有這個心,還要會做,這樣做供養就太容易了!要圓滿福德、智慧資糧也太容易了!若能這樣做,福德、智慧資糧很快就會達到最究竟的圓滿。
子六、贊歎供養
我以海潮音,贊佛功德海,願妙贊歌雲,飄臨彼等前。
我以無量無邊的一切贊歌海潮贊頌諸佛菩薩的功德大海,願美妙動聽的贊歌雲朵一定飄蕩到功德海—諸佛菩薩面前。
“海潮”,形容贊歎的歌聲如海如潮不停不斷。贊歎誰?贊歎諸佛菩薩的功德海。我們應該贊歎佛菩薩的無量功德。通過各種的音調,以各種方式恒時贊歎佛菩薩的功德。我講《普賢行願品》時講過,一個大乘修行人做什麼都是恒時的。今天做了,明天就不做了;今年做了,明年就不做了;現在修行時做,將來成就了就不做了……不是這樣的!要恒時贊歎諸佛菩薩的無量功德。贊歎功德能增長信心,贊歎功德所得到的福德不可思議,整個虛空也容納不了。
其實,贊歎很重要。贊歎時,我們也是在意念佛菩薩的功德,同時也在對佛菩薩的功德生起歡喜之心,這很重要啊!對佛菩薩的功德生起歡喜心了,自然就有想獲得這些功德的欲望了,通過修行很快就能獲得這些功德。以前佛在世的時候,佛的弟子們經常贊歎佛的功德。在喇榮,上師在世的時候,弟子們也是天天贊歎上師的功德。其實這對佛、上師來說沒有什麼,但是對自己來說意義很大,這是培養感恩心,培養恭敬心的一個殊勝機緣!所以都要贊歎。有人說“我嗓音不好……”,你的文筆、嗓子好不好都沒有關系,贊歎是用心來贊歎的,不是讓你做表演。若是你要出場表演,那一定要到位。但在這裏不是,在這裏就是贊歎佛菩薩,只要有恭敬心就行。所以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會唱不會唱,都可以唱,都可以贊歎,不要錯過機會。我們就是要這樣贊歎佛菩薩的功德!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十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