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十叁)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甲二(論義)分叁:一、入造論之理;二、所入之自性;叁、圓滿結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叁:一、入者所依補特伽羅;二、入者之意樂;叁、趨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樂)分二:一、發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總義;二、論義。

  戊二(論義)分叁:一、加行;二、正行;叁、後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淨化自相續;二、爲利他而修心。

  庚一(淨化自相續)分八:一、供養;二、頂禮;叁、皈依;四、忏罪;五、隨喜;六、請轉*輪;七、祈請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辛二,頂禮:

  爲什麼要頂禮呢?是爲了生起菩提心。不僅是頂禮,其他的供養、贊歎也都要做,只要能在相續中生起菩提心就行,讓做什麼就做什麼,讓修什麼就修什麼,就這種心態。因爲知道菩提心的利益,知道菩提心的功德,我們現在晝夜都想要在自己的相續中産生菩提心,有特別強烈的欲望。像社會上有些人特別想賺錢,拼命地想盡一切辦法,同樣,我們現在爲了生起菩提心,就要想盡一切辦法。

  化身微塵數,匍匐我頂禮,叁世一切佛,正法最勝僧。

  敬禮佛靈塔,菩提心根本,亦禮戒勝者,堪布阿阇黎。

  這裏主要講的是身頂禮。我們以五體投地或全身著地的方式頂禮,這是身頂禮。語頂禮,如前面講過的贊歎、念名號等。意頂禮,就是有恭敬心,有信心。身口意叁種頂禮中,有信心、恭敬心是很重要的。若是沒有信心和恭敬心,無論是贊歎等語頂禮,還是磕大頭、磕小頭等身頂禮,這些都不是表裏如一。

  什麼叫恭敬心?知道佛菩薩有很多無漏的功德,對這些功德生起歡喜心,並且自己也想得到這些功德;知道自己有很多的缺點和毛病,因而有一種強烈的慚愧心,並且有想改掉的決心。這樣的心態、心情叫恭敬心,也叫信心。信心是一切功德的來源,是一切成就的根本。我們拿交通工具來做比喻,信心就相當于交通工具的發動機。若沒有發動機,車子就發動不了;若沒有發動機,這個交通工具就廢了。我們要修行,要成就,就要靠信心。爲什麼我們修行沒有進步,沒有成就?第一,沒有發動機;第二,發動機出問題了。也就是沒有信心,或信心不具足,沒有別的原因。

  爲什麼說信心是一切功德的來源,是一切成就的根本呢?這不是憑白無故而說的,都是有原因的。若是有恭敬心、有信心,你一定會盡力地去改掉這些毛病和缺點,也會盡力地去學修佛菩薩這些無漏的功德。這樣,不久的將來,在你的相續中也會産生這些功德;不久的將來,你的這些缺點和毛病都能改掉。這樣你就成就了。很多人根本都沒有明白什麼叫信心,什麼叫恭敬心。若是沒有恭敬心,外表上所做的這些都是屬于世間的、普通的一些禮儀而已,根本不是佛法裏講的頂禮。所以恭敬心、信心很重要,這是根。若是有恭敬心和信心,你贊歎佛菩薩,做大禮拜小禮拜,都是表裏如一的,才有真正的力量,才有功德。

  “化身微塵數,匍匐我頂禮,叁世一切佛,正法最勝僧”:我們用身口意叁門來頂禮。頂禮誰呢?頂禮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正法、僧衆,也就是佛法僧叁寶。做禮拜的時候也可以這樣觀想:佛陀、正法、僧衆無處不在,盡虛空遍法界。在一個微塵當中有整個微塵數的佛法僧叁寶,在此對境面前做禮拜。這個時候,在每一佛法僧面前都有一個自己,這樣用身口意叁門來做禮拜,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如果前上方只有一尊孤孤單單的佛,在他面前有這麼一個孤孤單單、小小的人物,磕一個、二個……,一天才能磕多少啊?心裏妄念滿天飛。這樣磕頭做禮拜,太可憐了。這完全屬于世間的,根本沒超越,談不上真正的修行了。什麼是佛法?佛法是超越的。怎樣才是超越?剛才我講的那個境界才是超越的,才是出世間,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就要這樣頂禮,要這樣做禮拜。時間也是,應該是恒時做禮拜。這才是究竟的。

  “敬禮佛靈塔,菩提心根本”:叁寶的所依也是菩提心的根本,我們若要在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也是要靠叁寶的所依——佛像、佛塔、佛經等。因此,對這些也要以身口意叁門做頂禮。

  “亦禮戒勝者,堪布阿阇黎”:還有傳授菩薩戒的這些堪布阿阇黎,以及正在精進修持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他們都值得恭敬,都值得禮拜,我們一個不落,一一向其做禮拜。什麼是大乘行者?就是心裏只有菩提心,行爲上只有菩薩道,這是大乘修行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這些大乘修行人,也值得贊歎,也值得頂禮,也值得供養啊!

  因爲我們知道菩提心的這個功德和利益,我們心裏頭太想獲得這個菩提心了,因此對佛法僧叁寶,叁寶的所依,堪布、阿阇黎等這些大乘行者以及正在傳授菩提心、正在修習菩提心者,我一一做禮拜,一一做贊歎,一一做供養。盡管有些修習菩提心者也許還是凡夫,還沒有真正生起菩提心,但是他們最終一定會生起菩提心,一定會獲得菩提果,所以也值得我們恭敬,值得頂禮。就這樣頂禮,做禮拜,這樣才是究竟的,才是圓滿的。

  這時,佛菩薩、上師叁寶發光普照整個法界,所有有情衆生都獲得了加持,獲得了成就,都成佛了,都在發光!所有的內情衆生都變成了佛,外器世界也都變成了清淨刹土。你看,這樣就進入密宗的境界了,也就是最究竟的境界了。我們做禮拜以後,也可以在這樣的一個境界當中安住一會兒,再作回向。

  辛叁(皈依)分二:一、總義;二、論義。

  壬一(總義)分二:一、抉擇皈依;二、隨皈依而行持

  子一(抉擇皈依)分叁:一,本體;二、分類;叁、各自之自性。

  醜一,本體:

  爲了遣除恐怖而依止皈依處。

  所謂“恐怖”,有很多種:其一,可以指世間的這些鬼神、怨敵給人帶來的恐怖,還有這些自然災害給人帶來的恐怖等;也可以指地獄的痛苦、餓鬼的痛苦、旁生道的痛苦等。我們學習輪回過患的時候講過這些,大家有沒有生起恐怖心、畏懼感?其二,可以指整個輪回和輪回的苦。真的,你了解以後,六道輪回很恐怖啊,六道輪回很可怕啊!其叁,可以指二邊——輪回邊和涅槃邊。輪回邊就不用說了,對大乘行者來說,涅槃邊也是個陷阱,也非常可怕。

  醜二,分類:

  皈依有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皈依。

  下士道的皈依是爲了求世間的福報,爲了遠離這些世間的恐怖,遠離叁惡道的痛苦等。他們恐懼世間的這些怨敵、災難等,或者害怕鬼神給自己帶來麻煩,還有的是恐怖來世墮落惡趣,感受惡道的痛苦。它是求人天福報的,如求平安、求健康等世間的福報,這是下士道的皈依。

  中士道的皈依是爲了什麼?是求自我解脫。他們恐懼輪回,他知道六道輪回只有痛苦沒有安樂,包括人間和天界都充滿了痛苦,沒有一處安樂,所以他很害怕。對他們來說,六道輪回是最恐怖的事。爲了自己能夠脫離輪回,擺脫煩惱痛苦而尋找皈依處,皈依叁寶,這是中士道的皈依。

  上士道的皈依是爲了衆生成就佛果而皈依叁寶。他們害怕二邊,即輪回邊和涅槃邊。那些阿羅漢、獨覺佛等獲得解脫,最後趨入了寂滅,這樣就落入涅槃邊了。大乘菩薩就是怕進入寂滅,爲什麼呢?如果進入寂滅,就無法利益衆生了。若進入寂滅,離成佛就遠了,就耽誤了成就佛果,所以他們害怕。對他們來說,寂滅也是種恐懼。

  也可以說,皈依有世間的皈依和出世間的皈依。世間的皈依是爲了得到人天的福報,爲了暫時的利益;出世間的皈依分小乘的皈依和大乘的皈依,小乘的皈依是爲了自我的解脫,大乘的皈依是爲了衆生獲得佛果。

  醜叁,各自之自性:

  我們皈依叁寶了,就要聽佛的教導,然後去修持佛所教的方法,跟著這些僧衆、善知識們學修。只有這樣做,你才能實現各自的目地。若是求世間福報的,一定能得世間福報,可以遠離世間的這些恐怖。若是求自我解脫的,一定能獲得自我解脫,可以遠離輪回之恐怖。若是求證菩提佛果的,一定能證得佛果,可以遠離二邊的恐怖。

  你要聽佛的話,若只求加持,然後坐著等結果,這是不行的。“我皈依叁寶了”,然後就在那兒等著世間的福報、等著自我解脫、等著圓滿佛果,如果這樣,對不起,最後一定會讓你大失所望,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爲什麼會這樣?你沒有明白什麼叫皈依。

  皈依是皈投、依靠。

  皈依佛,就是以佛爲究竟的導師,就是要聽佛的話。“我只聽佛,不聽其他”,這個決心叫皈依佛。大家明白了嗎?不用說聽天魔外道的,不用說聽家親眷屬的,不用說聽世間的國王、總統、領導的,連“我”都不聽,只聽佛的!大家有沒有這個決心?如果有,這叫皈依佛。

  大家嘴上都說“皈依佛”,過後還是一意孤行,還是聽“我”,聽這些鬼神、惡魔的,聽世間家親眷屬的,什麼時候聽佛的話了?沒有啊!皈依佛,就是要聽佛的。哪怕你今天要承辦世間的利益,今天想發財,想獲得世間的福報,也要聽佛的,這樣你才能成就這些利益,否則你沒法得到這些。即使你現在得到了,也是以前修的,這是在消耗福報,將來要墮落惡趣的。佛是怎麼教你的?若是你想修世間的福報,你想來世再投生爲人或升天享受福報,你就要斷惡行善——斷十種惡,行十種善,在這個基礎上做供養、布施等。斷惡行善,這是來世得人身或者投生天界的最安全的方法。若是你不斷十惡,不行十善,來世不可能再得到人身,不可能升天,只能墮落地獄、餓鬼或旁生道,沒有其他的選擇。若是你沒有斷惡行善,即使布施做得再大,善根積累得再多,也會墮…

《《入菩薩行論》講記(十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