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二十一)▪P2

  ..續本文上一頁的精髓精華都包括在這裏面了。爲什麼要反複這樣念,爲什麼要反複這樣修呢?就是要我們深入去領會。但是我們沒有啊,只是在口頭上念。爲什麼現在你們對上早晚課沒有興趣呢?爲什麼沒有意樂呢?主要是沒有用心,心沒有進入那種狀態,沒有深入進去,沒有用心去領會這些內容。若是真正用心去深入地體會,能沒有感受嗎?能沒有境界嗎?如果你沒有什麼感應,沒有什麼境界,就說明你沒有用心,心沒有專注。

  若是想有境界,想有覺受,心一定要專注,邊念邊思維,邊念邊觀想。心和口盡量要一致,也許你剛開始時做不到,這是很正常的,慢慢做。先能做到一分鍾也行,然後慢慢就做到了十分鍾,再就能做到了半個小時,最後就能做到了一個小時。若是能這樣,整個早課晚課的過程特別快,時間走得特別快,心中會充滿喜悅。念佛是一種享受,做課是一種最大的享受,你有沒有這個感覺?若沒有感覺,反而覺得是一種壓力,是一種束縛,那你就完了。現在怎麼辦?應該好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嗡,桑巴RA,桑吧RA……”開始,用心一點念,專注一點念,感覺就不一樣了,不相信你試一試。

  大家念誦今天講的受持菩提心的儀軌時,也要這樣念。“祈請十方一切出有壞正等覺及十地菩薩摩诃薩及諸位大金剛持上師垂念我。”若是你用心,十方諸佛菩薩、一切具德的上師善知識,都在你的前上方,垂念著你,呵護著你,加持著你。多好啊!接著就是做皈依,然後是發菩提心。這時內心能不喜悅嗎?能不快樂嗎?

  很多人根本沒有這樣啊!有的人在那兒昏沈、打嗑睡,有的人身在修法的行列中,但是心卻在別處,到家裏看看這些家人,或者在那兒胡思亂想。如果你能一心祈禱,誠心憶念,佛菩薩和上師善知識們會立即顯現在你眼前,立即就能夠攝受你,這是佛講的。如果你真正相信這個話,還敢在那兒打嗑睡嗎?還能睡得著嗎?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都顯現在眼前了,都來攝受你了,你還會在那兒昏沈、打嗑睡嗎?若是你真的相信,你的內心還敢胡思亂想嗎?根本就沒有相信。

  大家想解脫、想成佛的心若是真的,就不能再繼續這樣了。這樣下去很危險,也許你真的會錯過解脫的機會,會錯過成佛的機會。現在的這些外緣,也很難說會長久,也許不會經常有的。即使具足這些外緣,若是你仍然像剛才那樣學修,也許過二十年、叁十年、四十年,也很難成就。爲什麼?因爲已經過一年、兩年,甚至叁年了,你也沒有多大的進步,這樣下去,過十年、二十年、叁十年不是一樣的嗎。這樣下去的話,今年是這樣,明年也是這樣,後年還是這樣,也沒有什麼進步,慢慢地就成爲佛教油子了,就更難教化了。

  大家應該好好觀察自己的內心,好好思維思維。這都是你自己的事,解脫是你自己的事,成佛是你自己的事。你解脫了,若是我自己不修行,我解脫不了;你成佛了,若是我不修行,我也成不了佛。若是我能精進的話,你不解脫,我也能解脫;你不成佛,我也能成佛。若是我不精進,你成佛了,我也不能成佛;你解脫了,我也不能解脫。就像吃飯一樣,你吃飯了,只能你自己飽,我不可能飽;反過來也是一樣,我吃飯了,我會飽,你不可能飽。你不吃飯你就會餓,甚至會餓死,但是跟我沒關系,我自己若是去吃飯的話,我就不會餓,也不會餓死。因果就是這樣。總之,解脫是自己的事,成佛是自己的事。

  今天在這裏給大家講法,雖然我是個凡夫,但是我講的都是佛法,都是事實,大家要好好地對照對照自己,掂量掂量自己。有人說,“我學佛這麼多年了,出家這麼多年了……”你學佛這麼多年怎麼了?你出家這麼多年又怎麼了?沒有絲毫正知正見,學佛的時間再長也沒有用,出家的時間再長也沒有用,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到時候後悔的是你自己。有的人還想:“我很聰明啊,我有學曆啊……”聰明怎麼了?有學曆又怎麼了?若是沒有智慧,什麼也不是,一樣會煩惱、痛苦,一樣會輪回,一樣會下地獄!這與學問、知識沒有關系,智慧是修出來的。有的人覺得:“我沒事,我很有勢力,我很有能力……”那些什麼都不是,若是沒有智慧的話,那就是造業,將來要下地獄的。閻羅王不買這些賬,不認這些,只認善根和福德。所以大家不要自以爲是,不要自作聰明,應該以佛法對照自己,以佛法衡量自己,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是在搞輪回,還是在搞什麼?

  今天講受持菩提心的方法,按道理今天應該通過儀軌受持菩提心、受菩薩戒,但是我們前幾天已經受持過了。爲什麼要提前受持呢?因爲前幾天是佛祖釋迦牟尼佛初轉*輪的殊勝日,我給大家傳授了菩薩戒,大家受持菩提心的同時也受持了菩薩戒,所以今天在此處就不再做這個儀式了。

  其實應該天天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然後不分晝夜,時時發心,時時受持。這段偈頌要念叁遍,念第一遍的時候,心裏要想:自己已經得到了願菩提心的戒體;念第二遍的時候,心裏要想:我已經得到了行菩提心的戒體;念第叁遍的時候,心裏要想,在我的相續中,這兩個戒體已經很穩固了。受持菩提心時,身邊若是有金剛上師或具德善知識,應該在金剛上師或具德的善知識面前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如果實在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觀想佛菩薩在面前,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平時我們通過儀軌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時候,也可以觀想佛菩薩和上師善知識,然後在他們面前受持,這也是可以的。這是正行。通過儀軌受持菩提心,得到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體以後,就要守護這些戒體。

  對“次第勤修學”這句偈頌,也有另外的解釋方式。所謂“次第”,薩迦派一些大德們講,若受持菩提心的人是位利根者,應該以《虛空藏經》中所說的,受持十八條戒;若是位中根者,應該以《猛怒施主請問經》裏所講的,受持四條根本戒;若是位劣根者,則應該按照佛在《大力方便經》裏說的,受持願菩提心一條戒。《妙臂請問經》中講,一個大乘學者,應該依各自根基去學修如海菩薩戒。自宗甯瑪派據此認爲,菩薩的這些學處猶如煙海般,依自己的根基來學修。若是根基比較好,福報比較大的,應該盡力學,多學一點;若是根基差點的,福報也差的,先少學點,然後再次第增上。對“次第勤修學”這句偈頌,也有這樣解釋的,也可以這樣理解。

  菩薩戒有十八條根本戒,有四條根本戒,也有一條根本戒。一個鈍根者、剛學修的人,可以先受持一條根本戒。我們這裏,大家自己看,如果自己能受持的話,就受持四條根本戒;若是再能精進受持的話,就受持十八條根本戒,還有很多支分戒。這些具體的內容、戒條,我們以前都大概地講過,在《善者戒行》那本書裏都有,大家可以學修。

  我們得到了願、行菩提心的戒體以後,就要守護這個戒體。

  已叁(後行)分二:一、連接文;二、真實後行。

  庚一,連接文:

  智者如是持,清淨覺心已,複爲增長故,如是贊發心。

  有智慧的人如是受持清淨菩提心,爲了使菩提心永不退失並且與日俱增,隨喜贊歎。我們已經受持了菩提心,相續中已經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體了,爲了令其不退失,並能日日增長、時時增長,所以應該贊歎隨喜。

  你若是發菩提心了,真的得到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體了,那你福報太大了,太幸運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幸運!今天我們撿到了一百萬美金也談不上是大福報,談不上是幸運;但若是今天我們真正能發起菩提心,相續中能得到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體的話,這才是真正的大福報,才是真正的幸運啊!所以,自己要隨喜自己、贊歎自己。通過隨喜贊歎,讓自己相續中的菩提心不退失,還能時時增長,日日增長。

  庚二(真實後行)分二:一、令自歡喜;二、令他歡喜。

  辛一(令自歡喜)分二:一、因成辦自利而生歡喜;二、因成辦他利而生歡喜。

  壬一、因成辦自利而生歡喜:

  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生,

  複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

  “今生吾獲福”:今生今世我已經成爲具有大福報之人。

  “善得此人身”: 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無始劫以來,流轉于六道輪回中,竟然在今生今世得到了暇滿的人身,這是大福報啊!無數的衆生沒有得到人身,無數的衆生更沒有得到暇滿的人身,而我現在不僅得到了人身,而且得到了暇滿的人身,解脫就有機會了。

  “複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今天我又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了,脫胎換骨,不僅得到了暇滿的人身,還投生在如來的種姓中。我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相續中已經得到了戒體,成爲了佛子——如來的心子。爲什麼說自己具有大福報?就是指的這個意思。

  若是和成爲佛子相比,得到人身也不算什麼;但是若是和叁惡道的衆生相比,得到人身,尤其是得到暇滿的人身,那是極大的福報啊!與普通的人身或小乘修行人相比,投身如來種姓中而成爲佛子,這是極大的福報啊!得到人身是福報,得到暇滿的人身是大福報,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而變成了佛子、如來的心子,更是極大福報!自己得到了這麼大的福報,多幸運啊!

  大部分衆生都在地獄裏,要得到人身非常不容易。人的數量其實沒有多少,現在地球上有60多億人口,其中遇到正法、得到暇滿人身的人極其罕見,很多人都沒有這個機會。而在這60億人口裏,能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而成爲佛子的人更是罕見。在那麼多衆生,那麼多人,那麼多學佛的人裏,我們成爲了佛子,相續中得到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體,不知這是我們哪生哪世修來的福報啊!如果自己不懂得珍惜,不覺得稀罕,那你還是沒有變爲如來的佛子,沒有變成如來的心子。大家仔細想一想,這樣的人極其稀少,而你就成爲其中之一了。若是你今天真正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真正成爲佛子…

《《入菩薩行論》講記(二十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