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二十叁)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庚二(謹慎所依暇滿)分叁:一、暇滿難得;二、未得之過患;叁、得後不勤而舍。

  辛一,暇滿難得:

  要小心謹慎地受持菩提心,要小心謹慎地保護叁門的清淨。在此處,主要思維暇滿難得,思維解脫、成佛的機會以及受持菩提心的機會非常難得,修煉不放逸的心態。

  暇滿人身非常難得,具足八種閑暇、十種圓滿的人身是非常難得的。以前講過,我們通過因緣、比喻、數目差別叁個角度思維暇滿難得,就能徹底明白暇滿的人身有多麼難得。

  比如說從因(因緣)方面思維人身之難得。得人身的因:要斷十種惡、行十種善,還要有廣大的布施、供養等福德和善根。還有緣,即殊勝的願的承接。具足這樣的因緣,才能真正獲得暇滿的人身。

  斷十種惡、行十種善不容易啊,容易嗎?大家好好思維思維。我們學佛這麼多年,修行這麼多年,到現在還沒有斷十種惡、行十種善,現在都來參加百日共修,天天都在這兒嗷嗷待哺,就等著解脫、成佛似的,“我什麼時候解脫啊?我什麼時候成佛呀?”其實,解脫成佛這些事先別談了,我們先談談來世能不能得到人身,能不能得到暇滿的人身,還能不能繼續修持佛法吧。

  得到人身,尤其是得到暇滿的人身,這是解脫的機會。“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是偉大的佛陀對我們基本的要求。斷十種惡,有嗎?行十種善,有嗎?

  什麼是斷十種惡、行十種善?斷絕殺生,並且發誓保護自他的生命;斷偷盜(不予取),並且行持布施;斷邪淫,行持戒律;斷妄語,說谛實語;斷惡語,說悅耳語;斷绮語,念佛持咒;斷離間語,化解怨恨。不貪心,修持施舍心;不害心,沒有傷害他人的念頭,還能修饒益心、利他心;斷邪見,保持正知正見。不僅在行爲上這樣做,最重要的是心裏要下這些決心,這叫斷惡行善。如果你心裏沒有下決心,只在行爲上做,這是不是斷惡行善?不是,這不能叫斷惡行善,只是沒有做一些惡業,做了一些好事而已。斷惡行善不僅是在行爲上做,最重要的是內心要下決心。只有內心裏下決心了,相續中才會有戒體,這樣才有止惡的能力,才能真正積累善根。所以,現在大家應該當著佛菩薩的面,當著上師善知識們的面,先受斷十種惡、行十種善的戒,也可以說是受十善業戒。大家應該先在心裏發誓發願,然後盡心盡力地去履行承諾、實際去做。在斷十種惡、行十種善的基礎上,還要有上供下施等福德,這些是來世獲得人身的因。此外,還要有一些非常殊勝的願作爲緣。我們現在可以經常發願,願來世還能繼續獲得暇滿的人身,還能繼續修持正法,還能繼續修持菩提心。若是在一些殊勝的對境面前這樣發願,這叫殊勝的發願。這些因緣結合,才能獲得人身,才能獲得暇滿人身。

  另外,我們還要通過比喻、數目的差別等角度思維人身的難得。只有反複思維暇滿難得,最後才能明白,才能領悟,之前是不可能的。

  我們也學過暇滿難得的課程,那裏面也講了很多,但是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明白什麼是人身的真正價值,也沒有明白什麼是人生的真正意義。我們是佛門弟子,首先要懂得佛法裏講的人生觀,這和科學家、哲學家講的不一樣,講的完全不同啊!首先要把這個人生觀弄明白。什麼是人身真正的價值?什麼是人生真正的意義?

  承辦自他的解脫——真正的解脫、永恒的解脫,那才是人身真正的價值,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因爲這是普通衆生、一般衆生做不到的,只有人才能做到。現在很多人都說,“人是高級動物”,只有從這個角度才可以說“人是高級動物”,因爲除此之外誰也做不到,只有人做到了。這是種永恒的解脫,再也沒有煩惱,再也沒有痛苦了,無論你是通過什麼手段、方式做到了,這就是人身的真正價值、人生的真正意義。

  現在我們覺得自己是高級動物,因爲“我們比其他的動物聰明一些,比那些普通的動物生活條件好一些”。你怎麼知道啊?你怎麼知道你比他們聰明,你怎麼知道你的生活比他們富裕?天人比人聰明,他們最起碼有五種神通等等很多境界,人哪有啊?不用跟佛菩薩比,就跟天人、神仙比,我們就是個廢物。爲什麼?我們沒有神通,看不到外邊的東西,也不能飛;他們可以飛,更遠處的東西他能看得清清楚楚,他能一清二楚地知道其他衆生內心的想法。我們要到達一個地方,還要靠這些交通工具,即使能看到天空中的某些東西,也是要靠儀器的。而天界的神仙們不用靠儀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他們去一個地方也不要靠飛機,直接飛過去,一瞬間就到。在那些神仙面前,我們人類就是廢物,什麼也不是。我們還誇自己是高級動物,還認爲自己是高級動物。其實,他們比我們還聰明,比我們還富裕。

  我們唯一比他們好的地方就是能學佛,能修行,能承辦解脫的利益,這才是人真正的特點,其他的吃喝玩樂誰都能。若是你真正能明白佛法裏講的真理,利用人身承辦解脫,到達彼岸,這是其他衆生做不到的,包括神仙都做不到,雖然他們有錢、有權、有神通,但他們缺少智慧。我們可以利用人身修持佛法,通過佛法啓發內在的智慧。若是有智慧了,我們就不會煩惱、痛苦,那個時候,煩惱和痛苦早就忘掉了,這才是人身真正的價值和利益。大家要明白,好好地利用人身承辦自他究竟解脫的利益。

  如值佛出世,爲人信佛法,

  宜修善稀有,何日複得此?

  我們值遇佛陀出世,信仰佛法,獲得了人身,還能修持善法,這一切都非常難得啊!此處講了十八種暇滿中的四種:獲得人身,值遇佛陀,進入聖教,修持善法。總之,十八暇滿完整具足的人身實在稀有珍貴,來之不易啊。今生今世我們得到了暇滿的人身,遇到了佛出世,能皈依佛門,自入聖教,能修持善法,這都不是偶然的啊,這是宿世修來的福報,今生今世才有這樣的機會。若是不珍惜這個機會,不利用這個機會,這個機會很容易錯過。因爲一切無常,尤其壽命是無常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非常不可靠,隨時都有死去的可能性。

  暇滿的人身如此難得,即使得到了,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暫、脆弱,死魔時時刻刻藏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時時刻刻都有可能面臨死亡。若是你真的想利用暇滿人身成辦解脫的大事,就要抓緊時間,就要分秒必爭,全力以赴!我們要到達解脫的彼岸,就要靠正法妙藥。只有通過正法妙藥,才可以解脫煩惱痛苦,可以到達解脫的彼岸。但是,在死魔來臨之前,在死亡沒有顯現之前,我們就要完成這個任務,要圓滿這個事業。所以,哪有時間在那兒放逸,在那兒那麼輕松啊?在前面講過,應該猶如美女頭上著火,懦夫懷裏鑽蛇一般地精進學修。什麼意思?就是精進起來,修持正法,讓自己早日達到解脫的彼岸,這是很重要的。

  此處講的是不放逸。所謂不放逸,就是我們時時刻刻要小心謹慎,去行持善法,去斷一切惡業。再小再微不足道的善業,也要盡心盡力的去做;再小再微不足道的惡業,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斷掉。爲什麼要這樣?因爲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解脫的機會難得,我們得到了,但是這個機會非常容易失去,隨時隨地都有失去的可能,隨時隨地都有錯過的可能,大家怎麼還能放逸呢?怎麼還能懈怠呢?要思維這些,這些很重要啊!

  很多人在這兒聽一遍就OK了,根本就不去思維;在這兒學一遍就OK了,根本就沒有再去觀想這些內容,沒有精進修持這些內容。這些都是要反複思維、反複修持的,不可能聽一遍、看一遍就能明白的。也許你聽一遍就覺得自己明白了,但實際上你並沒有真正明白,不信你看看,你從大殿出去後,一到禅房裏,一切都忘了,什麼也沒有了。我們往往是看一遍就覺得明白了,過後不用幾分鍾,腦子裏就什麼也沒有了,這說明你還是沒有明白。你要仔細、反複地思維,反複地修行,最後才會明白,才能真正地領會得到。就像從牛奶裏打出酥油一樣,反複思維、修行,最後就能徹底地明白,最後就能徹底領會這些真理,這時猶如啞巴吃糖塊般。所以,反複思維很重要,反複修行很重要啊!

  如果你沒有精進起來,沒有認真地學修正法,你就錯過了解脫的機會。爲什麼?你失去了人身,這就是錯過了解脫的機會。你得到了人身,正好有解脫機會的時候,若是你能夠精進修行,能成辦自己究竟的解脫,你就沒有浪費,你就沒有錯過。但是你沒有這樣做,而是懈怠懶惰,得過且過,一切都錯過了。那麼,還能不能再得到這樣一個人身?能不能還有這樣的機會?不能!一失人身,萬劫難複。很難啊!一旦你錯過了,再要得到人身是非常難的;尤其是再要得到這樣一個暇滿的人身,基本是上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不要錯過,不能錯過!

  現在是關鍵的時刻,你是永遠解脫,還是永遠輪回、痛苦,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現在是最最關鍵的時刻。若是你自己真的能精進修持佛法,就能獲得永恒的解脫,再也不要感受痛苦了,甚至連痛苦的名字都很難聽到。若是你不精進修行,此生沒有成辦解脫這件大事,而是錯過了,你就要墮落了,再也不會有解脫的機會,要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也可以說是遭受永恒的痛苦。

  今天頭有點兒疼,明天肚子有點兒疼,這都不是什麼痛苦。頭特別疼,肚子特別疼,這還算痛苦啊?輪回裏的苦、惡趣裏的苦,那才真的是無法形容,難以想象啊!所以,大家若是不願意感受痛苦,就好好利用人身,好好成辦解脫的這件大事。否則,一旦錯過了,再想得到人身是不可能的。

  縱似今無病,足食無損傷,

  然壽刹那欺,身猶須臾質。

  “縱似今無病,足食無損傷”:我們已經有幸得到了暇滿人身,盡管也會逢遇健康無病的日子,豐衣足食,順緣樣樣具備。…

《《入菩薩行論》講記(二十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