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辛二(生起斷除欲樂)分叁:一、披上斷惑盔甲;二、莫因痛苦而厭倦;叁、堅持不懈對治煩惱。
壬一,披上斷惑盔甲:
乃至吾未能,親滅此惑敵,
盡吾此一生,不應舍精進。
乃至我沒有徹底斷除、摧毀這些煩惱怨敵之前,我在有生之年絕不能放棄精進。
前面我們已經觀察過,煩惱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我們的一切痛苦就是來自于煩惱。現在我們要擺脫痛苦,就要消滅煩惱。我們已經知道了到底是誰在作怪,到底是誰在傷害我們,我們在這裏發誓,在這些煩惱怨敵沒有徹底消滅之前,我絕不罷休,我要精進地修行,要對治煩惱,要徹底斷除煩惱。
我這樣發誓或者去做,是非常應當的,也是非常合理的。爲什麼?
于他微小害,尚起嗔惱心,
是故未滅彼,壯士不成眠。
“于他微小害,尚起嗔惱心”:比如對于暫時造成微不足道損害的普通怨敵也會生起嗔怒之心。其實他對我們的傷害是微不足道的,他沒有傷害我,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所感。但是我們很多時候認識不到,以爲是他人、對方傷害我了,心裏非常嗔恨,非常憤怒,要消滅這個敵人。
“是故未滅彼,壯士不成眠”:一個嗔恨心、報複心特別重的人,一旦有人傷害他,一旦有人跟他作對,他肯定要消滅這個敵人。在沒有消滅之前,沒有報複之前,他甚至夜不成眠,連覺都睡不著,白天就不用說了。爲什麼睡不著覺?因爲生氣,因爲想報複。
其實對方也沒有傷害我們,即使傷害了我們,也是微不足道的。一般的世人,尤其是脾氣特別暴躁或者嗔恨心特別重的人,他非要報複,非要消滅這個敵人。若是沒有報複或者沒有消滅敵人之前,他白天吃飯沒有胃口,晚上睡覺睡不著。
相對而言,這些傷害真的沒有什麼,而這些煩惱怨敵無始劫以來一直藏在我們的心裏,讓我們造業,讓我們下地獄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爲什麼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我們一直在六道中輪回,遭受了無窮無盡的痛苦?到底是誰在作怪?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就是這些煩惱,沒有別的。它們對我們的傷害特別大,時間、過程也特別漫長,一直在駕馭我們,一直在利用我們承辦它們自己的利益,一點都不顧及我們的感受,不顧及我們所遭受的痛苦。所以我們今天下決心:若是不消滅這個怨敵,絕不罷休,絕不放棄。這是非常應當的,因爲煩惱對我們的傷害太大了,給我們帶來的災難是不計其數、不可思議,既然現在我們發現了,就不能不管,不能不對治了。
再說,我們都渴望解脫。若是要解脫,必須要斷除痛苦的根——煩惱。如果不斷煩惱,我們無法能夠擺脫輪回,無法能夠擺脫痛苦。如果我們真心渴望解脫,就要跟煩惱作對,斷除這些煩惱怨敵,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也會找很多痛苦的原因,但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我們爲什麼痛苦呢?不是因爲沒有錢沒有權,不是因爲沒有吃沒有穿。真正的原因是煩惱。這些煩惱敵人一直藏在我們的心底,我們還能獲得安樂嗎?還能獲得解脫嗎?我們現在找到了根,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所以不能再坐視不管了,也不能再不去對治這些煩惱了。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跟煩惱作對,去對治煩惱,這是唯一的選擇。
壬二(莫因痛苦而厭倦)分叁:一、觀察所斷之罪過而不厭倦;二、觀察對治之功德而不厭倦;叁、觀察自己承諾而不厭倦。
癸一、觀察所斷之罪過而不厭倦:
列陣激戰場,奮力欲滅除,終必自老死,生諸苦惱敵,
僅此尚不顧,箭矛著身苦,未達目的已,不向後逃逸。
世間所謂的這些敵人,不用你去追殺,自然就會死。
若是我們仔細去思維,世間的這些敵人煩惱深重、苦難重重,統統都能成爲悲憫的對境。爲什麼?因爲都是那麼煩惱,那麼痛苦。他們跟我們生氣的時候,加害我們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也是非常痛苦的,也是在一個愚癡的狀態下,由嗔恨心來控製駕馭,也是不自由的。在這樣一個愚癡的狀態下,在這樣一個不自由的狀態下,他們的內心能有快樂嗎?不會有的!如果仔細去思維的話,就知道他們真的很可憐,我們沒有什麼可生氣的。而且,不用你去殺害他們,他們的生命也是無常的,到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死,不用你去消滅。所以,我們沒有什麼可嗔恨和憤怒的。
我們在沙場排兵布陣進行作戰的時候,無論遭受任何令我百般痛苦的損害,也必然是意志堅定、兢兢業業、毫不怯懦,想方設法,竭盡全力消滅敵人,不顧被箭矛等兵器擊中的痛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是指包括我們在內的世間人在戰場上作戰或報仇,尚且要經曆很多的痛苦,但是仍然能不顧一切,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一個嗔恨心重的人在作戰的時候,盡管他也知道很危險,甚至會丟掉性命,但是他什麼也不顧,心裏充滿了嗔恨。其實,“敵人”並沒有進行傷害,或者對他的傷害非常的微不足道,但是他仍然會不顧一切,消滅敵人。
況吾正精進,決志欲滅盡,恒爲痛苦因,自然煩惱敵,
故今雖遭受,百般諸痛苦,然終不應當,喪志生懈怠。
今天我們那就情況不同了,爲什麼呢?我們所面對的敵人,只有以智慧去對治,才能消滅它。若是不以智慧去對治,它永遠不會消滅,將永遠藏在我們的心裏,加害我們。一切痛苦之因的煩惱怨敵不是一時加害我們,而是恒時在加害我們,而且對我們的傷害也非常大。
無論遭受任何令我百般痛苦的傷害,都要意志堅定、毫不怯懦地予以摧毀。我們在對治煩惱、消滅煩惱怨敵的過程中,肯定也要遭受一些痛苦,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有點難度,也會遇到一些違緣,但這都是非常值得的。
如前面所講,爲了那樣一個世間敵人,尚且會不顧一切地去消滅,更何況面對我們真正的敵人呢?你看,無始劫以來,它對我們的傷害多大,而且一直在傷害我們。若是再不去對治它們、消滅它們,它還會讓我們繼續六道輪回,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所以,我們一定要消滅這個敵人。
這個過程中也許要經曆一些痛苦,但都是正常的。現在共修的時候、聞法的時候,有的人稍微有點頭疼、腳麻了,就不想聽、不想修了。這些苦都算什麼啊?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僅僅爲了四句佛法,在身上點燃過成千上萬盞燈。我們稍微遇到點困難就退縮了,比如遇到路況不好,就不高興;若是一切順利,就很高興。其實太順利時,你應該不高興,因爲求法的過程越艱難,業消得越快;修法的過程越痛苦,業消得越快。你們看看,過去的大德高僧們是以怎樣的心態和毅力求法的?就是不顧一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這樣求法,最後才成就的。
什麼叫求法?怎樣才能得到法?你求法的過程越輕松、越容易,就越得不到正法。若太輕松、太容易了,你覺得自己得到了佛法、已經修持了正法似的,但實際沒有。若是求法,就要以堅韌忍不拔的毅力,就要誠心誠意。你的心越誠,信念越堅定,所得到的法越多,越殊勝。現在得法容易,但是真正有成就的人非常少,爲什麼?因爲得法太容易了,不懂得珍惜,所以不會有成就的。所以,得法越難,求法的過程越艱難,你才會越珍惜。只要你珍惜了,成就也就快了。
以前很多法都是不傳的,就像現在不傳大圓滿正行一樣,爲什麼呢?如果現在這麼輕松地傳給你,你這麼容易就能得到,你是不會珍惜的。若是你不珍惜,你也不會有任何的成就。盡管法是殊勝的,但是對你來說不會有什麼利益。
所以,大家求法、修法,應該不顧一切。現在我們學修的條件這麼好,有的人還不知足,還覺得很困難。哪有舒舒服服成就的?哪有輕輕松松解脫的?沒有,都是千辛萬苦最後才獲得成就的。我們的曆代祖師們個個都是大圓滿成就者,都是即身成佛的。你看他們依止上師的過程,都是二十年、叁十年來一直尋找上師、依止上師,最後才獲得成就。所以不是舒舒服服、輕輕松松就能成就的。
有的人認爲,我參加一次百日共修就可以成佛了吧?哪有這麼容易啊!人家十年、二十年尋找上師、依止上師,千辛萬苦,持之以恒,堅定修行,最後才成就。你只學修一百天,還懶懶散散的,根本沒有精進修行,哪有這樣就成就的?解脫哪有這麼容易?成就哪有這麼容易?
我們修行就是要對治煩惱,降伏煩惱,息滅煩惱怨敵,沒有別的。你學得再多,修得再多,若是沒有去降伏煩惱,沒有去消滅煩惱怨敵,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仍然是在虛度光陰。
我們要消滅煩惱怨敵,就要意志堅定,不能怯懦。其實煩惱並不可怕,若是你去對治,並不難;若是你不去對治,它一定會傷害你,而且這個傷害非常大。如果你敢跟它對抗,敢跟它作戰,有決心消滅它、摧毀它,它也是很好對治,很好降伏的。如昨天所講,煩惱並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勇士,它連手腳也沒有啊,所以,不能怯懦,不能總敗在煩惱的腳下。
癸二、觀察對治之功德而不厭倦:
將士爲微利,赴戰遭敵傷,戰歸炫身傷,猶如配勳章。
吾今爲大利,修行勤精進,所生暫時苦,雲何能害我?
將士爲了那麼微不足道的利益而作戰,在毫無意義的作戰過程中被敵人打傷,尚且爲了表現出英勇無畏,而將身體上的傷口像莊嚴勳章一般來炫耀,還覺得自己是英雄好漢。其實,若仔細觀察,這些也沒有什麼。而我們爲大利,爲了成辦解脫,成辦自他的究竟利益,而跟煩惱作戰。你敢跟煩惱作對,在摧毀煩惱的過程中,肯定也會遭受一些痛苦、災難,是應該的,這些對你沒有損害,只有利益。
我們在求法、聞法的過程中,要遭受一些痛苦或有一些災難,對你來說,這些其實不是傷害,應該認識到這些…
《《入菩薩行論》講記(二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