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貴,可以舍棄財富、身體,但是不能舍棄生命。但是現在人都拼命地賺錢,拼命地搞這些受用等暫時的、小小的利益,連生命都不要了,也不知道給誰用的。再次,爲了護持正法,也就是爲了護持善念,可以舍棄身體、生命、財富等一切,因爲正法最重要,善念最重要,善根最重要。所以我經常給大家講:善根第一,生命第二,錢財第叁,這個次第不能混,不能顛倒。
現在大家觀察觀察,自己是不是顛倒了?對你來說,善根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對你來說,善根重要還是錢財重要?爲了賺錢,爲了那麼點工資,我可以不參加共修,可以不參加聞思修行。你們自己看看!其實,你可以生活,也可以工作,若是能把這些變成修行,在哪裏都一樣;但若是你沒有這個能力的話,就應該選擇善法,應該精進修行。大家要懂得哪個珍貴,要懂得哪個重要。
看看剛才講的,人家爲了護持正念,爲了護持這個心,可以舍棄一切,包括生命、身體、受用、財産,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舍棄。所以,守持這個心,修持正法是最重要的。火點燃了,灰自然就有。若你精進修行,如法地行持善法,自然就有平安、健康、錢財、名譽等,不想要也有,想躲也躲不掉,真的躲不掉。你看很多大德高僧,他們要的不是這些,但是如同火點燃了,即使他們不想要灰,覺得灰麻煩,但是灰自然就有,沒有辦法。同一個道理,即使你不要這些,但到時候都有。不用求健康,自然就健康了;不用求平安,自然就平安了。心態好了,心情好了,身體自然就好了,自然就健康了;心平靜了,心態保持平和了,當下就平安了,絕對平安。一切心想事成,這在世間僅是種祝福、願望,是無法實現的,是無法成就的,但是通過佛法是可以實現的,通過修行是絕對能成就的,到時候真的是心想事成。
己二(護心之方便法——護持正知正念)分叁:一、教誡護持正知正念;二、未護之過患;叁、護持之方法。
庚一,教誡護持正知正念:
合掌誠勸請,欲護自心者,
致力恒守護,正念與正知!
你看,在這裏把寂天菩薩急得沒有辦法,在那兒跪著,雙手合十,勸請大家。這都是爲了誰啊?是爲了我們嘛。我們不去守持這個心,不去守持正知正念,佛菩薩有什麼損失?寂天菩薩有什麼損失?你看,菩薩內心慈悲到什麼程度了!真的,在那兒勸請啊:若是想守持這個心,就要全力以赴、竭盡全力地守持正知正念。有正知有正念,才可以守護內心,所以守持心太重要了。
寂天菩薩著急了,雙手合十,在那兒跪著,勸請大家,這都是爲了我們這些衆生。若是你能守護正知正念,就能守持這個心;你能守持心,就能受持一切學處,就能徹底解脫,徹底圓滿。這些太重要了,這是“點”啊!
庚二(未護之過患)分叁:一、未護正知正念之過患;二、未護正知之過患;叁、未護正念之過患。
辛一,未護正知正念的過患:
身疾所困者,無力爲諸業,
如是惑擾心,無力成善業。
疾病纏身的一個人,什麼也做不了,躺在床上,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得靠他人伺候。同樣,若是內心沒有正知正念,任何善法都不能做,任何善法都修不成。心裏愚昧,若是內心沒有正念,就沒有力量,沒有正知,內心是愚昧的;沒有正念,內心散亂、不穩定,就沒有任何力量。
大家學佛是不是想積累善根、福德啊?如果你內心是愚昧的,內心是不定的,什麼善法都修不成,什麼都做不成。真的,大家不要天天在這兒虛度光陰,認真一點!自己能不能行善,能不能積累福德?這裏講得很清楚,說得很肯定。這是佛所說一切法的精髓啊!《入行論》是佛法的精髓啊!
你想積累善根福德嗎?若是想修善,若是想修福德,就必須要有正知正念。就像剛才說的,一個人若是有病了,就什麼也做不了,連自己都保護不了自己。同樣,如果你沒有正知正念,不要說什麼修善、積累福德,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只能是墮落惡趣的下場。
辛二(未護正知的過患)分二:一、失毀智慧;二、失毀戒律。
壬一,失毀智慧:
心無正知者,聞思修所得,
如漏瓶中水,不複住正念。
若是你失去正知,即使你的相續中稍微有一點點聞慧、思慧、修慧,也都保存不了,都會流失的,就像漏著的容器裏的水一樣,盛不住,都會流出去的。
“聞”,聽得都很明白;“思”,思維的也很明白;“修”,也稍微有一點點覺受、領悟。若是沒有正念的護持,這些都保存不了,統統都會消失。若是沒有正知的話,所通達的意義不會留存在記憶當中,終會忘失無余。
我們學佛修行這麼多年了,一直在聞思修,但是爲什麼相續沒有一點兒變化?爲什麼到現在沒有一點兒成就呢?就是因爲沒有正知,所以都忘失了。可見,正知多重要啊!若是沒有正知的話,會失毀智慧。可能暫時明白一點兒,但是會忘掉;即使明白了,也不會深刻的。
壬二,失毀戒律:
縱信複多聞,數數勤精進,
然因無正知,終染犯墮垢。
“縱信複多聞”:縱然廣聞博學,知識面很廣,好像懂得挺多,信心十足。
現在有的人就是這樣,剛學佛的時候,信心特別足,內心特別虔誠,但時間越久,學得越多,明白得越多,卻越來越沒有信心了,越來越不相信了。爲什麼會這樣?就是沒有正知。雖然廣聞博學,看似懂得很多,看似知識面很廣,其實沒有正知,最後都是不行的。
“數數勤精進”:縱然百般精進。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很精進啊,晝夜不停地念經持咒,在那兒嗷嗷待哺,在哪兒等著解脫,等著成就。有時候你們的心態就像小孩兒一樣,解脫哪有那麼快?若是修幾天就成就了,那也太容易了。在曆史的長河中,也沒有幾人可以頓時成就的。尤其是剛受大戒回來了的人,剛開始很精進,很注意護持戒律,行爲很如法,慢慢就不注意了。就像世間的一句諺語,新媳婦剛嫁到婆家的時候,很注意,特別好,在家時間越久越長,就越來越不像話了,婆媳關系也越來越不好了。
“然因無正知,終染犯墮垢”:如果沒有正知,不具備分別、觀察自己行爲的正知,那麼以這種過患所致,終將染上墮罪的汙垢。
剛開始廣聞博學,信心十足,百般精進,恭敬學處的人,最後卻破戒了,相續染汙了,造業了,就要墮落了。爲什麼最後是這樣的結果呢?因爲沒有正知,不具備分別、觀察自己行爲的正知。
辛叁,未護正念之過患:
惑賊無正知,尾隨念失後,
盜昔所聚福,令墮諸惡趣。
這個人沒有正知,煩惱盜賊就緊緊尾隨在喪失正念的人的後面。若是有正知的話,這些煩惱盜賊很難出現在你的相續當中。如果你沒有正知,這些煩惱盜賊就會出現在你的相續中;當你喪失了正念,他們就能找到機會,緊緊地跟隨著你。
“盜昔所聚福,令墮諸惡趣”:往昔所積累的一切善根福德都會一掃而光,統統都被偷走了,還會令我們墮入惡趣之中。猶如世間的這些盜賊,不但把人殺了,還把東西都拿走了。同樣,這些煩惱盜賊會偷走你的善根、福德,斷了你的解脫之命,殺害你的解脫之命,讓你墮入惡趣,這都是因爲你沒有正知,沒有正念。
如果有正知,就如同家裏有人;如果有正念,就如同家裏有保安。這些煩惱盜賊看你沒有正知正念,又很脆弱,內心不勇敢,他們就來了,殺害你的解脫慧命,讓你墮入地獄,把你往昔所積累的善根、福德統統偷走了。
此群煩惱賊,尋隙欲打劫,
得便奪善財,複毀善趣命。
“此群煩惱賊,尋隙欲打劫,得便奪善財”:煩惱賊一旦找到機會,就會打劫你。如世間的盜賊,若盯准你了,一旦有機會就會打劫你,把你所有的財産都拿走。這些煩惱盜賊也是在尋找機會,一旦找到機會了,就打劫你,把你所有的善根、福德都盜走、搶走。
“複毀善趣命”:同時也毀壞了你獲得善趣的命根,你再也得不到善趣的福報,人天的福報。爲什麼呢?因爲你沒有善法的路糧資本,所以到達不了善趣,得不到人天的福報。
可見,正知正念太重要了!若是沒有正知正念的話,即使是稍微有一點點智慧,最後也會失去;即使戒律再清淨,最後也會被染汙。你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根福德,統統都會被這些煩惱盜賊搶走、盜走。這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就是沒有正知正念。
我們現在總結一下,如果沒有正知正念,就不會有善根,也不會有福德。所以大家看看,若不積累善根、福德,不用說解脫,連人天的福報都得不到,將來還會墮落在惡趣裏面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包括我在內,我們都應該認真思維一下。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二十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