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功夫。
什麼是真正的超度
給冤親債主超度,給這些可憐的無祀孤魂超度,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這是廣發菩提心,是佛門慈悲的表現。但是必須認真地修行,廣做善事,提升我們本具的智慧,才能真正地超度他們。我們在迷信的狀態下,說把他們超度走了,那是自欺欺人。鬼神還笑話你呢,動不動還要找你的小麻煩,到那時候你就吃不消了。
自覺覺他報佛恩
我們身爲佛子受用到覺悟自在,就應該自覺覺他、弘揚佛法以報佛恩。佛心圓滿,衆生感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如果自己沒有誠敬之心,即使佛菩薩在我們面前,我們也是如聾如盲,根本聽不到看不到的。有了恭敬心,得到加持力,我們學佛得到自在解脫,可是還有很多衆生,往昔沒有跟佛結緣,沒有在佛門裏種善根福德。所以他沒有辦法來聽聞佛法,沒有辦法擺脫自己的煩惱障難,我們就有責任和使命,爲他們廣種佛種、廣結佛緣。即使今生他反對、對佛有偏見,我們在他的八識田中已經種下了佛種。哪一生哪一世,佛緣的力量起現形,他也會像我們現在一樣,來拜佛,來修行,來學習了。
恭敬叁寶
在佛教中,稱“佛、法、僧”爲叁寶,這是住世叁寶;還有一層是指覺、正、淨,稱作自性叁寶。叁寶是我們學習佛法、認識佛法、了解佛法的一個載體,如果沒有這種現相,如果沒有佛法僧叁寶的代代承傳,我們今天還能得到佛法的受用嗎?我們今天還能聽到佛菩薩的教導嗎?那後世子輩如果得不到圓滿的承傳,我們又怎麼對得起佛菩薩的教誨?怎麼對得起曆代傳法的祖師大德?怎麼對得起後代末世的一切衆生?所以寺院庵堂、出家法師,乃至于佛像、經書,都像佛菩薩一樣,有無量的功德,值得我們無比地尊敬。
因緣聚合的妄相
我們這個小生命在種種的境界裏,堅固的分別、堅固的執著“這個就是我的、這個就是真的”,可是想一下,哪一個是你的?哪一個是真的?一天一天過去了,時間你沒有得到,空間也沒有得到。既然一切萬物都沒有離開時間和空間,那裏面的東西你得到了嗎?你擁有了嗎?沒有啊!即使家財萬貫,那也只是你的妄念、因緣聚合的妄相而已!你真的得到了嗎?真的受用到了嗎?是衆生、有緣的人共同擁有,這才是真的。
一舉一動皆是佛法
佛法如如,廣大無邊,一切都是讓我們破除妄想,破除妄相,破除一切煩惱障礙。大乘般若並不是讓我們空寂一切,無所有的一種斷滅空,而是無上的智慧,讓我們在人生的種種現象中體悟出清淨自性的妙用。覺悟了,一舉一動皆是佛法;不覺悟,你就生活在煩惱憂慮的世界裏,人和人之間感情再深,總有一天會分離的。死的人痛苦萬分,活著的人也痛不欲生,這是我們不覺悟,不知道真心本性,本來不死啊!本來不生,何來的滅呢?四大和合的這個身體只是我們暫用的工具,是衆生種種妄動情識的轉變和業因果報聚集而産生的一種幻相而已!
火焰化紅蓮
這個世界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這個世界是我們自己的心念和業力變現的,唯有徹底覺悟,才不會被種種的障難、種種的不如意傷惱了自己的心,苦難過去是甘甜,是光明的。只有在種種生活境界當中磨煉出來的,才是真的。所謂火焰化紅蓮,這個紅蓮是真的,它會讓我們提煉出真知真見,提煉出我們自己的智慧。關鍵是在種種境界中我們覺悟了沒有?覺悟了,法法平等,穿衣吃飯都是佛法,掃地擦桌子也沒有離開心性的起用。那我們從何覺悟、從何修起呢?借假修真,這就需要佛菩薩的教導,需要佛法的滋潤。
命運是自己主宰的
“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不離世間覺。”家庭和睦、事業順利、社會安定,這是學佛的基礎。我們學佛,首先自己身心和諧,自己身體健康了,心靈淨化了,家庭和順了,這是最基礎的,我們每一位佛弟子都應該要做到,然後再不斷地往上提升。我們一定要明了,只有我們自己想回家,什麼時候願意去,你就能去了。這個主動權不在外面,不在別人控製,你的命運是你自己主宰的,你想什麼時候成佛,也是你自己主宰的,佛菩薩是給我們作一個增上緣而已。
千裏之行始于足下
我們要明了,千裏之行始于足下。一定要在現實生活中敦倫盡分,這是祖師教我們的,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各自堅守好自己的工作崗位。我們既然生死輪回到今天,既然到這個世間來了,就有義務對周邊的人負責任,對自己的家人負責任,對一切衆生負責任,在現實生活中親證菩提大道。佛法在世間,我們一定要在世間親證佛法。尤其是在家居士,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也一定能成就的。
任何一法,徹法底源
在圓滿的大覺中,無一法不圓滿,念佛照樣可以見到本來,念佛照樣可以明心見性。任何一法,徹法底源,都能圓滿見到你本來的面目,關鍵是你肯不肯做,能不能做!這能不能做,就是你自己的種種障礙能不能克服。克服了以後才明了,原來我們每天每時都生活在佛光普照的日子,刹那沒有離開過佛菩薩的懷抱!
佛法落到究竟處
古人常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對凡夫而言,這已經是相當覺悟的境界了;但是對聖人而言,這只是一種覺悟的小“相”而已!佛告訴我們,衆生本來具足圓滿的佛性。那現在爲什麼迷了?爲什麼受苦難呢?爲什麼要生死輪回?是自己迷惑,自己不覺悟!大乘教中是不講情面,毫不客氣,直指真心,讓人回歸清淨圓滿的自性,成就無上菩提。大乘佛法讓我們明了自己,明了一切,讓我們做真正的“真人”,告訴我們從體起用。體,就是我們真如自性;用,就是我們的言語動作,所表現出的一切“相”,這才是佛法落到究竟處。
放下妄想分別,成就般若智慧
無始劫以來的無明妄想,把我們真心本具的光明智慧給障礙住了,所以才有種種現象,才有六道輪轉。佛法是讓我們自己覺悟,自己成就。佛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讓我們“回家”而已。念佛只是個“法”,只是個方法,無過于讓我們洗除塵垢,讓我們放下妄想分別,成就自己本具的般若智慧。關鍵是你能不能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能不能成就念佛叁昧。
無明妄想是輪回的根源
我們現在的種種痛苦、煩惱,都是我們的妄想、執著在作祟。佛告訴我們,我們受用了這些苦難是冤枉的,不應該受,我們應該是快樂的,我們心性應該是光明自在的。現在有種種災難、種種障礙,不是別人把你束縛住了,是自己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妄動産生了種種妄相,這些妄相當中,有你喜歡的,是過去生中的善緣和你感應道交;有你不喜歡的,是過去生中的惡緣,你就起了憎恨之心。這些種種現象,才造成我們如此輪回,苦不堪言!
是非對錯前,守好身口意
佛法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關鍵是你在佛門裏有沒有受益,你的修行有沒有進步?而不是看別人有多少過錯,有多少罪過。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別人的是非對錯那是別人的事,你守好自己的身口意比什麼都重要。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佛說閻浮提衆生是很難度化的,爲什麼?性識不定!有人剛在佛門做了點兒事情,就喜歡指手畫腳,把自己給耽誤了還誤導衆生,這是要承擔因果責任的。要知道,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是非出自是非人之口。我們學的是佛法,而不是信的某一個人,你聽了幾句讒言,以後就不信佛了或者信心動搖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跟任何人都沒有關系,跟佛菩薩也沒有關系。
布施歡喜心,維持共修緣
大家聚在一起共修,都有煩惱習氣,都還在進步中。今天是這樣的,明天可能會進步一點兒;今年是這樣,明年可能會進步一點兒;明年後年不斷地進步,總有一天會成就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福報、有沒有能力維持這個善緣!這在于我們自身的心量。一個團體,外面的力量是永遠摧不毀、永遠破不了的,誰能破?自己能破。是自己的煩惱習氣在破,自己生煩惱影響了磁場,影響了大衆的清淨修行。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把自己的歡喜布施出來,把自己的真摯展示出來,把自己的誠心和盤托出來。
平時有功夫,臨終才有把握
不要隨便地以爲阿彌陀佛就是救命稻草了,感覺臨終時我念念佛就能往生了,關鍵是到那個時候你有沒有能力去念佛
業障現前的時候你能不能對治
平時你就沒有這樣的功夫,臨終時病痛現前,你該對佛號起煩惱了,到那時候誰也救不了你!
現前的念頭決定你到哪一道
我們淨土宗,是以一句佛號來將自己的亂心製服,看著你的念頭跑到哪一道裏去——不是你這個身體沒有以後才跑到哪一道去,你現前的念頭就已經決定你到哪一道了。是觀這個心,把這個心念融化了,六道就沒有了,就超越了。如果沒有明了這個道理,修了一輩子到頭來難免空過。
學佛修行的目的
對宇宙的認識,佛教是圓融的,沒有偏執的,是讓你從根本上入手來認識這個宇宙真相。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是要了解宇宙人生,也是要了解自己。這是最根本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的方向和目標。我們如果偏離了方向,是我們自己迷惑,是自己吃虧了,在這個迂回裏走不出去。我們一定要清楚地認識自己,人生如何修行
多問一下自己將來會如何,像參加考試一樣的,自己去填寫答案。
突破煩惱障礙
你煩惱了,別人障礙你了,這不是別人的問題,是自己的業障現前,你不把這關突破,不管在哪裏,照樣生煩惱!這個讓你煩惱的人離開了,再來另一個人你還要生煩惱。外面的對境是假相,煩惱是你內心裏面的真感受,你把煩惱帶在身上,總會爆發的。怎麼辦
大而化之。化掉之後就歡喜了。然後爲佛菩薩做事情,爲衆生做事情,報佛恩。
放大心量 確…
《開願法師法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