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無論在深山還是城市,都應觀自己的內心;不論快樂還是痛苦,都應斷除分別念,觀心的本性;時常處于如夢如幻的境界;觀察自心不生不滅的本性,後得之時善根回向菩提。這就是我最深的教言。”
寂光大師也說:“獨自一人修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緣,叁四以上貪瞋因,故吾獨自而安住。”
寂靜山林是往昔諸佛菩薩獲得寂滅之處。那裏無有愦鬧、散亂,出離心、菩提心、信心等一切增上生、決定勝之功德皆可無勤而生起,一切行爲自然而然會全部轉爲善法。
何必遲疑,快到寂靜山林去獨自修心吧!
壬午年正月二十二日
2002年3月5日
善 夢
一覺醒來,時鍾剛打過6點。
昨晚做了一個好夢。雖然明知夢境本爲幻化,但作爲一個凡夫,心裏仍然很高興。一直猶豫著是否把夢境寫下來,最終寫下來的念頭還是占了上風。
這是我離開成都後,第叁次夢見麥彭仁波切。
第一次是在醫院,在夢中,我得到了《辯法法性論注疏》的傳講。第二次也是在醫院,我獲得了《辯中邊論》、《智者入門》的傳承。醒來之後,生起了大慢心,不可抑製地想將自己所得到的傳承,及時地爲別人傳講、翻譯。
昨晚,麥彭仁波切連續以叁個人的形象出現。在見其中最後一位時,心裏很清楚地感覺到是麥彭仁波切的幻化。他的形象象一位40多歲的康巴在家人,頭發黝黑發亮,眼睛炯炯發光,眉毛濃黑,臉膛黑裏透紅,牙齒潔白如雪,身穿藍色藏袍,很高興地躺在我床上的左邊……,令我生起強烈的恭敬心,感覺他是諸佛菩薩的智慧身。他看起來平易近人,我也就平時的一些問題向他請教……。醒來之後,仍感覺到他的余溫,不敢去坐剛才他坐過的地方。
有人認爲把夢講出來不好,前大德智悲光尊者說:“好夢說出以後,就再也不會顯現了。”法王上師也說:“老虎可以跳得很遠,青蛙是不能效仿的。”可見把夢說出來不太好。不過,不管怎麼現在已經說出去了。
但一直困繞著我,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盡管我多年來一直誠心祈禱,不知無垢光尊者爲何始終沒有在我的夢中顯現?
以上所提及的,只是我偶爾作的好夢,如果將所有的惡夢都記錄下來的話,那就成了又臭又長的裹腳了。
壬午年正月二十叁日淩晨
2002年3月6日
閉 口
作爲修行人平時應常觀己過,時刻保持沈默。嘴應用于念誦、贊頌功德等有意義的事,否則會對來世造成很大危害。
蓮花生大師離開藏地時教育弟子:經常胡言亂語者容易被別人了知其心,其嬉戲之語有時被理解爲真實,其真實語有時又會被誤認爲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難以成辦,諸弟子應閉口寡言爲妙。藏地大德常用此語教育弟子,使其免造口業。
偉大的修行者勒索巴格西說:“現在的人喜歡追求大法。整天求此法、求那法,但將所求之法真正進行實修者卻十分罕見。那些人從不想所求之法是否修成。許多人自诩爲叁寶弟子,口裏常說:“我是叁寶弟子。”背地裏卻經常誹謗上師、僧衆等。所以我時常在想,我們的口實在是深墮地獄的因。世上如果有人肯聽我的話,就應當將嘴鎖上,把鑰匙交與他人,直到迫不得已必須吃飯的時候才打開,平時都一直緊鎖著。如果能這樣,那該多好啊!”
宋朝的石門慧開禅師也自稱爲“默翁”,他在詩裏寫道:“飽谙世事慵開口,會盡人間只點頭。莫道老來無伎倆,更嫌何處不風流。”從該詩的字裏行間中,也不經意地流露出禅師早已谙熟世事,進入真正風流、自在、逍遙之境界,既不在乎他人的贊毀,也懶于談論他人是非短長的博大胸懷。
世間也有“沈默是金”、“滿罐水,搖不響;半罐水,響叮當”的說法。由此可見,閉口是多麼的重要啊!
壬午年正月二十四日
2002年3月7日
女 人
今天是叁八婦女節,全世界的婦女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慶祝這一年一度的節日。電視裏、大街上到處都是歡樂的人群。也有一些地方的婦女,選擇在今天爲她們在平時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舉行遊行示威活動。
忽然想起一位女居士問我的問題,爲什麼在佛經裏老是把女人說得很低賤?比如《念住經》雲:“女人禍害根,毀壞現後世,若欲利己者,當舍一切女。”《月燈經》雲:“此道無法證菩提,是故切莫依女子,猶如極瞋之毒蛇,一切智者舍棄彼。”奉勸別人行持善法、培植善根時也說“頂禮怙主無量光,聞佛阿彌陀名號,乃至未獲菩提間,不轉女身轉貴族。”很多佛經裏幾乎對所有刹土的描寫都少不了一句“更無女人及女人名”或“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化男子,來我刹土。”無垢光尊者也一再奉勸後人:“遠離衰損根源之女人。”仿佛女人成了萬惡之源,衰損之根。這種說法是否有點不公平?
其實,這都是因爲她對佛經了解不夠而産生的誤會,經書中的某些教言,只不過是針對女人嫉妒心強等特征而宣說的。有關遠離女人的教言,是針對不能消除貪心的男人而言。同樣,不能消除貪心的女人,也要遠離衰損根源之男人。《中觀寶鬘論》在羅列女身之不淨後說道:“如于自或他,糞穢起厭惡,自他不淨身,雲何不厭惡?如女身不淨,汝自身亦然。”可見男身與女身是具有同等過患的。
如果一個女人具足信心、慈悲心和智慧,她將遠遠勝過不知取舍因果的男人。在藏傳佛教史上,曾湧現過無數的偉大女修行人,如:瑪吉拉准空行母、益西措加空行母等等,她們爲後世衆生作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世間的男子們,又有誰能同她們比肩呢?
《木蘭辭》裏也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兔子跑起來時,不能辨別它的雄雌。一個女人真正地發菩提心,精進修行時,她與男修行人所獲得的功德是同樣的。
壬午年正月二十五日
2002年3月8日
斷 根
米拉日巴大師曾送弟子寂光一首道歌:“弟子若欲誠修法,應自心坎生信心,切勿瞻顧今生事。爾若欲隨吾修行,應知親友乃魔網,故應掀開此屏障;飲食財物乃魔卒,故應舍棄惡故交;妙欲享受乃魔索,故應遣除此羁絆;知己佳友乃魔女,故應謹防此誘惑;家鄉故土乃魔獄,故應速離此囹圄。死時一切必放棄,不如此時舍最佳。若聽吾教且修持,汝兒即有勝法緣。”
噶當派大德大波仁波切(索南仁欽)修持境界極高,可連續十天一直處于禅定中不動搖,他非常強調修持,說道:“現境有如惡人不恒常,幻身恰似借物速滅失,財物幻化欺诳痛苦因,故鄉如同魔獄束縛源,何人貪執此等漂輪回,當斷輪回命脈我執根。”要消除痛苦,遠離魔障,獲得解脫,必須斷除對輪回的貪著。
唐代的道林禅師常年在一棵松樹上習禅,被人們稱爲“鳥巢禅師”。一日,白居易慕名前去拜訪。見他住在樹上,便說:“禅師住的地方太危險!”
“鳥巢禅師”回答說:“我看大人才危險呢!”
白居易不解地問:“我身爲朝廷命官,何險之有?”
“鳥巢禅師”說:“世俗緣業相煎,冤冤相報,煩惱不息,難道不危險嗎?”
一句話,說得白居易啞口無言。
是啊!世間之人時時爲功名利祿所累,煩惱叢生,難道不是生活在看不見的監獄、魔網中嗎?難道不是很危險嗎?
速速逃離此險境吧!
壬午年正月二十六日
2002年3月9日
可 憐
當今時代的人早已解決了溫飽,但卻總給人一種“饑不擇食”的感覺,孔雀肉、馬肉、蠍子肉、老鼠肉、狗肉……,甚至還有賣人肉包子的傳說,不管是真是假,如果這些殘忍的惡習繼續下去,總有一天會象斑足國王一樣啖食人肉的。
偶爾路經一狗肉店,裏面賓客如雲,個個都滿面油光、神采奕奕,他們打著腥臭的飽嗝,忙著與同伴猜拳行令,沒有任何人去注意蹲在門口鐵籠裏的那只黑狗。
它蜷縮著強壯的身軀,可能因爲知道自己即將面臨宰殺的命運吧,眼裏湧著滢滢的淚,以哀怨的神情目視著過往的人群。冷漠的人們都在忙著爲衣食而奔波,何有閑暇爲一條狗而駐足呢?
這也是前世之因所獲之果啊!經雲:“若人不恭敬,疑惑四偈師,將成百世狗,複轉腫瘤者。” 在業力面前誰也無能爲力,我想這條狗也許就是前世辱罵了自己的上師,故而遭此厄運的。
藏地大德麥彭仁波切也說:“佛說如若不恭敬,僅賜一句法上師,百世連續轉爲狗,複轉生于劣種中。”當然,轉世爲狗尚有其他原因,但除了佛菩薩爲了度化衆生,而發願轉世爲狗以外,其他淪落爲狗的遭遇,都是因爲身語意所造的惡業而致的。
無論轉世爲狗,還是辱罵上師,都是十分可憐的。
壬午年正月二十七日
2002年3月10日
書于鼓浪嶼
荷 花
背井離鄉來到這座南方城市,孑然一身、舉目無親之感時常湧上心頭。
只有每日獨對門前的一泓荷塘,眼見荷葉從才露尖尖角,到如今已是滿眼碧綠。荷花袅袅娜娜地開著,紫紅、粉紅、乳白……,豔麗的色彩猝然躍入視野,令人陶醉、令人癡迷。正當我沈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景致當中時,忽然發現角落有一朵荷花低著頭,顯得那麼憔悴而憂傷,仿佛滿眼的春光都與它毫無關聯。
“小荷花,你爲什麼傷心啊?”
“昨天有一顆露珠,與我十分投緣,我非常珍愛它,但它卻被今天的陽光搶走了。一想起我們在一起的幸福時光,將從此一去不複返,就使我陷入痛苦深淵而難以自拔。我多麼地憎恨陽光啊!他爲什麼搶走我的小露珠?”
聽了小荷花的傾訴,我不知能做點什麼。也許麥彭仁波切能給它一些加持吧。
我給小荷花念頌並講解了我最喜歡的麥彭仁波切教言中的一段文字:“愚者認爲諸苦樂,皆從他緣而産生,恒時散于取舍境,貪…
《《旅途的腳印》——放生堪布索達吉的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