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句話的確是真正的智慧啊!500兩黃金豈能與妻子和母親的性命相比!
世間很多令人後悔之事的發生,都是因爲缺乏智慧的緣故,可見不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智慧都是無比珍貴的。
壬午年二月初九
2002年3月23日
四 力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無論格魯派、還是甯瑪派等其他教派,忏悔時都依四對治力。修習漢傳佛教的有些人卻以爲這是藏地修法,沒有必要采用,這種見解實爲井蛙之見。
其實,這也是藏傳佛教將佛經竅決靈活應用于修法的具體體現。四對治力在《大藏經》的經論中多有記載。如《宣說四法經》雲:“彌勒,菩薩若具四法,則能壓製所造所積之一切罪。何爲四法?厭患對治力、現行對治力、返回對治力、所依對治力。厭患對治力即若行不善業則多生悔心;現行對治力即雖作不善業但也極爲精勤行善;返回對治力即真實受戒後獲得不再就犯之戒;所依對治力即皈依佛、法、僧叁寶與不舍菩提心。”
不僅僅是四對治力,包括金剛薩埵心咒,也不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忏悔咒,在《叁猛厲調服經》中對此也有詳細記載。
現在的衆生往往只知道造作惡業,具足智慧而厲行忏悔的人卻微乎其微。《彌勒獅吼聲請問經》雲:“愚人造惡業,不知忏悔罪,智者忏悔罪,不與業同住。”
所以不論是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若依四對治力忏悔,即能遣除無量罪障。如果因前世習氣難以更改,不能完全斷除殺生、妄語等惡習,但如果能每天誠心念頌金剛薩埵心咒,也會有不可思議功德。
但願人們在散亂之余,不要忘了忏悔。
壬午年二月初十
2002年3月24日
安 忍
多部經論都認爲安忍是六度中最難修持圓滿的。《入菩薩行論》雲:“罪惡莫過瞋,難行莫勝忍,故應以衆理,努力修安忍。”在世間也有“忍字頭上一把刀”的說法。尤其面對無緣無故的侮辱,無中生有的誹謗,很多的修行人都難以作到如如不動,視若虹霓。
本師釋迦牟尼佛曾轉世爲一外道仙人,名忍力,他發願永遠不對任何衆生生瞋恨心。當時有一惡意魔王爲摧毀忍力的安忍之法,就幻化出專門毀壞別人安忍功德之一千人,用咒語詛咒忍力,用妄語肆意對忍力橫加誹謗,還在大庭廣衆之中用常人難以啓齒之言詞羞辱他。這些人還于忍力行、住、坐、臥之時加害于他,如此等非理之行竟持續長達八萬四千年之久。
當仙人前往城市之時,這些惡性衆生竟用不淨糞澆灑在仙人頭上、所捧缽孟中以及衣服上,還用掃帚猛擊其頭部,但他根本沒有生起絲毫的瞋恨心與報複之意。不管別人如何待他,他從未想過以牙還牙,從未怒目相向,從未惡口相加,甚至諸如“我到底做錯何事”之類言詞都未曾說過。並且心中暗自發願:爲難以調伏之衆生利益,我誓修無上菩提,一定要首先度化此等衆生。
日本的白隱禅師也以修安忍而著稱于世。曾經有位姑娘與一男子有染而生下一子,姑娘怕虔信佛法的父母譴責,就告知父母乃白隱禅師所爲。因其父母對白隱禅師一直尊敬有加,以爲此法可免父母責難。這可害苦了白隱禅師,不明真相的父母聽信女兒讒言,抱著剛生下的嬰兒,扔給白隱禅師並說道:“你這個敗壞佛門清規戒律的假和尚,以前我們沒有看清你的醜惡面目,蒙受你的欺騙。沒想到你竟然作出如此禽獸不如的勾當,這是你的兒子,你拿去吧!” 白隱禅師淡淡地說了聲:“是這樣嗎?”就默默地接過孩子。姑娘的父母更以爲沒有冤枉白隱禅師,便將此事到處傳播。人們一刹那間都知道了白隱禅師的“醜惡行徑”,紛紛白眼相視。
白隱禅師抱著虛弱的嬰兒,到剛生過孩子的人家乞求奶水,那些人家都說:“哼!要不是看在可憐孩子的份上,才不會給你呢!”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姑娘的良心倍受痛苦的煎熬,她不能再看到人們對白隱禅師的不公正待遇,終于向父母坦白了一切。當姑娘父母萬分羞愧地來到白隱禅師面前忏悔時,他仍然是那句話:“是這樣嗎?”
這是多麼普通的一句話啊!但要能以平常心說出這句話,絕不是“未經一番寒徹骨”之凡夫所能爲之的。這些先輩們高義薄雲之安忍品德,什麼時候能真正融入我的相續?
壬午年二月十一日
2002年3月25日
長 久
修行是一項曠日持久的艱苦過程。無垢光尊者說:“修行不能僅靠幾天的努力,需要長期的奮鬥。”如果能長期堅持不懈地精勤,既可磨練意志,又可積攢資糧。
記得小時候有一位叫紮拉的阿姨,不僅年輕美麗,而且誠信佛法。她曾跟隨村裏人一起到拉薩朝聖。30年前,她曾在上師前發願,每天磕頭100個,念頌極樂願文1遍,金剛薩埵心咒10000遍。當時尚處于宗教受到嚴重摧毀的恐怖時期,念經頌咒尚可默默完成,但磕頭就有很大困難。除了在家裏,她常在放牧時偷偷到一山洞裏磕頭,並叮囑我爲其放哨。常常趁沒人之時,我就提醒她:“你該磕頭了!”
時光荏苒,30年時光匆匆流逝。其間我經曆了讀書、出家等一系列變故。去年7月,我在老家碰見她,她的臉上已刻滿了曆經滄桑的痕迹。想起當年磕頭的經曆,連忙問她:“您還在繼續磕頭念咒嗎?”她回答我:“從來沒間斷過,即使生了大病,病後仍然補上。現在時間更多了,可以念更多的咒子。”“那這麼多年您一共磕了多少頭?念了多少咒?”“沒統計過,我想只要好好修持就行了,沒有去統計什麼數量。”
我在心裏爲其保守地算了一下。這30年她至少磕頭1,095,000個,念頌極樂願文10950遍,金剛薩埵心咒109,500,000遍。這對于很多人來說不著啻爲天文數字。紮拉是藏族中極其普通的一位教徒,既沒有名聲,也不算最精進。但她能30年如一日地以磨杵成針的毅力锲而不舍地修行。實爲難能可貴。
現在有的人修完一遍50萬加行,就四處炫耀,唯恐他人不知。紮拉卻能默默無聞,從不間斷,的確令人歎服。反觀自己,雖然在上師前發了願,卻沒有如法行持,雖然被別人稱爲法師,卻不如一個普通人,真令我汗顔。古人雲:“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如果每個修行人都能有此精神,有一分付出,就一定會有一分收獲的。
壬午年二月十二日
2002年3月26日
可 惜
現在的人們往往無法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痛苦,一旦丟失錢財,名譽受損,便如喪考妣一般。只有修行獲得一定境界的人,方可斷除貪欲。真是可惜啊!
藏傳佛教竹巴噶舉派的大成就者藏巴加惹瓦(1161-1211),被人們譽爲智慧金剛。他在24歲時依止善知識,孜孜不倦地精進修學。學成後于後藏江孜地區修建龍多寺、日隆寺等許多寺院,並精勤不懈地廣轉*輪。當地的人們爲其熏染,紛紛修習竹巴噶舉之修法,並舍棄世間財富,視祈禱、觀修爲財,最後都得到了不同層次的果位。故當地有“人半竹巴,竹半乞丐,丐半證師”之美傳。竹巴噶舉在當地形成了空前絕後的盛況,成就者的美名也家喻戶曉。
他留給後人最殊勝的教言是:“具修證者之門房,幸福快樂已困躺,饕餮之徒難尋訪;對治士夫之門房,看破塵世已困躺,具貪瞋者難尋訪;斷根源者之門房,舒心愉悅已困躺,具希憂者難尋訪;知餍足者之門房,富貴榮華已困躺,具貪念者難尋訪。”意思就是說,在具有修證的人眼前,幸福快樂早已經具足,只可惜貪圖吃喝的人卻沒發現;依靠智慧來對治煩惱的人,看破紅塵早已如運諸掌,只可惜具有貪瞋之念的人卻沒有發現;舍棄世間法的人與快樂時刻相隨,只可惜心存希憂之人卻沒有發現;知足少欲的人財富常伴左右,只可惜欲火中燒的人卻始終難以發現。
現在的人們爲聲色犬馬、功名利祿所誘。整日爲一箪食、一勺飲而忙忙碌碌、殚精竭慮,卻常令自己深陷痛苦憂慮之境地,不能不令人深感可惜。
舍棄世間吧,歡樂將與你長相厮守!
壬午年二月十四日
2002年3月27日
月 光
夕陽收盡了西邊的最後一抹余晖。四下沈寂,我等待著“林竹翳如”的夜幕降臨,使我得以在黑暗中獨享南方春夜的悠然。然而,我徒勞了。一輪皓月懸挂虛空,清幽的月色給房屋、樹林、花園,鍍上了一層銀白。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池塘中、臉盆裏、甚至下雨積下的水坑中,都無一例外地盛著那圓圓的、光亮的臉,仿佛撈之可得。難怪世人有“猴子撈月”的傳說了。
的確,無論地上有多少水器,只要水面平靜,水質清淨,皆能顯現皎潔月影。同樣,無論多少人,若能以淨心觀想佛陀,佛也會立即來至彼前,爲其加持,排其苦惱,令其安樂。
《寶積經》雲:“何人作意佛,能仁住彼前,恒時賜加持,解脫一切罪。”可見如此作法有很大功德。《叁摩地王經》曰:“散步安住站立臥,何人憶念能仁尊,本師恒時住彼前,彼者將獲廣大果。”也許有人會疑惑,爲何佛陀會在轉瞬之間來至我們面前呢?其原因是因爲自己的心無絲毫垢染,加上智悲尊者的大悲力顯現而致。《大圓滿心性休息》雲:“觀想彼臨極應理,此爲自性清淨力,智悲尊者大悲力,佛說如意成所願。”
如果一個佛教徒,每天一次也不觀想釋迦牟尼佛,應該感到慚愧。我們應思維經典中的金剛語,這樣對我們消除魔障、獲得信心、增加智慧,均有無邊利益。當然,如果信心的器皿倒扣,則永遠也不會顯現佛光月影。
壬午年二月十五日
2002年3月28日
無 窮
有些人認爲,佛教中說一切衆生皆作過自己父母之理,既不現實也不可能,且不論是否有前世,即使有,但世間衆生如此之多,如此之喻如何得以窮盡?
然而,以一般世間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來衡量之結果並非正量。《…
《《旅途的腳印》——放生堪布索達吉的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