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長神靈的山▪P15

  ..續本文上一頁了。

  無論北風凜列的寒冬,或者是赤日炎炎的盛夏,喜馬拉雅山頂上,終年積雪不化。萬年冰雪,不分白晝和黑夜永遠放射出潔白柔和的光芒。白雪皚皚的群峰,猶如漂浮在藍色海洋中的晶瑩如玉的冰山。在這些巍峨雪峰之中,有一座出類拔萃,被人們稱爲“地球第叁極”,它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它就像一座巨型的金字塔一樣,屹立在喜馬拉雅山的群峰之間。

  站在喜馬拉雅山上,極目遠望,連綿不斷的白色山峰,閃爍著銀色的光輝,就像藍天下一條條婉蜒不絕的潔白哈達。

  在這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帶,由于印度洋吹來的溫濕氣流的影響,産生了豐富的降雪,那年深日久的積雪,從高高的雪山上,沿著山谷悄悄地緩緩地流著,過了一年又一年,這些流動的積雪逐漸形成了一條條又寬又深又長的冰川。在這些冰川上行走,真像在翩翩起舞的白色蛟龍的背上爬行。

  在這個冰雪世界裏;那些不知存在多少年的冰雪,由于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沿著冰雪的裂口處或者是陽光能夠照射得到的地方,悄悄地消融,天長日久就形成了許多造型奇特、琳琅滿目的冰塔林。這些奇異的自然景色,人們稱它們是絢麗多姿的冰晶世界。

  絨布寺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寺院,它就坐落在珠穆朗瑪峰的面前。這座古老的建築不知在何時就毀壞了,現在只能看見一些殘留的斷牆,山野中也再聽不到法號的回響。可是站在這裏,你離珠穆朗瑪峰已經非常的近了。當你帶著敬慕的心情看著它的時候,你似乎可以看見隱藏在濃霧背後的喜馬拉雅女神。

  1983年的夏天,我就站在這裏,當時的感受就是如此。

  那一年我正好在日喀則采訪。剛好有一支旅遊登山隊要去喜馬拉雅山。

  在幾個朋友的慫恿下,我臨時決定跟他們去看看珠穆朗瑪峰。當然要是運氣好又有可能的話,幹嗎不試一試,也許自己可以登上去,也許自己可以成爲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記者。

  當時我們剛大學畢業,又是剛加入西藏新聞界的新軍,作爲報社的記者我們有很多的想法,但是我們最感興趣的就是想在西藏闖蕩一番,爲自己爭得一個什麼第一的稱號,比如第一個孤身一人去藏北雙湖辦事處采訪的記者,第一個去墨脫采訪的記者,當然也包括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記者等等。記得當時在《西藏日報》社,我們一共有十多個剛剛從全國各大學分配或者是自願來的大學生,我們雖然很年輕,但是在報社也最有朝氣。大家各有自己的目標,敢作敢爲。那幾年,在報社大院,在藏北,在日喀則,在山南,在昌都,我們的生活真正是陽光燦爛的日子。

  從人民大學來的李雅平孤身單騎,從拉薩騎自行車沿川藏公路至成都,成爲中國第一個騎自行車進行采訪的記者。

  從貴州大學來的朱明德,孤身一人,穿過藏北無人區,進入藏北的雙湖辦事處,成爲我國第-個單身闖雙湖的新聞記者。

  從四川大學來的楊木隸,西下阿裏記者站,要說第一,他恐怕一人也可以包攬好幾個。

  那時他們太令我和四川大學來的彭勇羨慕了,因爲我們倆一開始並沒有撈到這樣的好機會,我們有一段時間一直在編輯部看他們來自西藏四面八方的稿子。因此這次能夠來日喀則采訪,我自然是不會放棄任何機遇的。

  想法就是這麼簡單,第二天我就從江孜出發了。

  進大學前我在西藏山南的曲松縣插隊,有一年我曾經去過生産隊的牧場,記得我們走了兩天的路,還翻過了一座雪山。

  一位同行的牧民告訴我說,那座雪山有6000多米高。我想自己有過這樣的體驗,現在去登珠穆朗瑪峰並非不可能的,再說還有那麼多的想法在驅使著我,所以出發後還是有一些信心的。

  可是就在海拔7000多米的絨布寺的殘垣斷壁前,我不能再向前走一步,因爲我當時根本就不能呼吸,整個頭像是被一個巨大的鉗子緊緊夾住一樣。可是珠穆朗瑪峰就在我的面前,我怎麼能不向前走呢!我試了好幾次,但是都失敗了。最後我幹脆爬在雪地上,艱難地朝前爬,因爲我太想靠近它了。

  可是這樣做實在太危險了,登山大本營的一位藏族導遊製止了我。

  我沒有回大本營,繼續爬在雪上,羨慕地看著幾個朝珠穆朗瑪峰方向攀登的外國人。

  完全是一種不自覺,或者說是一種下意識,我伸出雙手,像拉薩街頭磕長頭的信徒那樣,匍匐在珠穆朗瑪峰的跟前,我的心唠叨著:

  “喜馬拉雅女神,我就在您的面前,但是又離您那麼遠,難道我與您的緣分就僅僅是遠遠地看見您,卻不能走近您?”

  我稍微擡起頭,四面都是銀白的世界。

  啊!這裏的黎明靜悄悄!

  我感覺得到您正披著太陽賜給您的金衣,莊重地俯視著我。可是在您的面前永遠有那麼多的雲霧,我走不到您的跟前,更看不清您的臉龐,您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您是騎一頭白色的獅子?還是披一身的白色絲衣……

  從喜馬拉雅山下來,我在日喀則遇見了我的大學同學。談起此事,我還是那麼的沮喪。他取笑我說:

  “你沒有登上珠穆朗瑪峰,那是你們沒有緣分。因爲喜馬拉雅女神不會喜歡你這樣的小個子,你沒有看見那些登上去的,那些外國佬,哪個不比你高。再說了,你沒有上去,那還是你的福氣,你看那些上去的,有幾個不被女神留下來,終生陪伴她?你知道嗎,你不是搞西藏文化的嗎?一妻多夫,這可是有傳統的,喜馬拉雅女神,有五個哩!她們哪年不給自己挑選幾個美男子。告訴你,我在日喀則這麼些年,去那登山的人見得多了,你不用看他們去的時候轟轟烈烈,回來的時候,帥的你就看不著,剩下的,哪個不是掉了耳朵,壞了鼻子……”

  大學同學說的也許有一些道理,但是好多年過去了,我依然忘不了那次喜馬拉雅之行,依然忘不了那次失敗,依然忘不了自己想弄清喜馬拉雅女神的念頭。在來北京求學以及後來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工作的十多年的日子裏,我多次想寫一點有關喜馬拉雅神靈和神話的東西,可一直沒有足夠的資料,還好幾年來這方面的資料已經漸漸地多起來,所以我自己也覺得現在應該是向喜馬拉雅女神還願的時候了。

  嚴格地說起來,喜馬拉雅女神的藏文名字叫“神免長壽五姊妹”(1ahsmant she ring mched lnga),當然,藏族人有時又把她們叫作“吉祥長壽五神女”。格魯派的僧人說她們已經是居住在塵世之外的虛空世界的女神。她們是西藏最古老的神靈,在蓮花生大師的時代,她們紛紛被大師擊敗,然後在後藏烏域(vnyug)一個叫“卡熱桑瓦”岩洞裏立下誓言保衛佛教,成爲藏傳佛教的護法神。

  五位喜馬拉雅女神都是山神,她們居住在珠穆朗瑪峰上,具體的地點在藏文中叫作“珠穆崗噶”(jomogangdkar)。相傳這裏有五個冰雪湖,各有不同的顔色,五個女神就住在裏面。

  五個女神的首領是紮西次仁瑪,她是一位白色的女神,既年輕又漂亮,有時滿臉是美麗動人的微笑,但頃刻之間又會變成一臉的怒色。她的長相很特別,有叁只眼睛。有時,她的右手揮舞著一支有九個尖的金剛杵,左手放在胸前,端著一個裝滿甘露的缽;有時,她又喜歡拿一顆希望之珠,另一只手拿一把占蔔劍,劍尾系有一個白海螺做的骰子和一面鏡子。藏族人相信這個骰子象征著叁界的吉祥。

  她騎著一頭白色的獅子。身穿飄動的白色絲衣,外面披著一件孔雀毛製作的長披風,頭上戴著白色的絲帶。

  紮西次仁瑪掌管著人間的福祿壽辰,她還負責保佑雪域大地的平安和藏族人的繁衍。奉獻給人們的是聰明和智慧。

  女神停傑西桑瑪是一個綠色神靈,她在紮西次仁瑪的前面,手持魔鏡和一根系有彩帶的木棍,騎一匹高大的野馬。在另外的場合,她喜歡兩手拿著占蔔魔劍。她的主要職責是預測光明與黑暗、吉祥與凶難。她奉獻給人們的是占蔔的智慧。

  女神米玉羅桑瑪,平時站在紮西次仁瑪的右邊,她是一個黃色的女神。她的一只手拿著一個裝滿糧食的缽,左手做向人們敬獻寶物的神秘手印。當然她有些時候幹脆雙手捧著裝滿財寶的盤子,因此,她執掌人間的庫藏和財寶,她奉獻給人們的是物質的智慧。她的坐騎是一只金黃色的老虎。

  女神決班珍桑瑪,站在紮西次仁瑪的後邊,她是一個紅色的女神。她的右手托著一個裝滿各種珍珠的盒子。左手拿著一顆大寶石。她騎著一只珊瑚一般紅的鹿。她掌管著人世的福祿和食物。

  女神達噶卓桑瑪,站在紮西次仁瑪的左邊,她是一個綠色神靈。她的一只手握著一把草,另一只手拿著一根毒蛇做的繩套。她騎著一條顔色像松耳石一般的龍。她主管雪域牲畜的繁殖和興旺。

  一個古老的神話講道:

  太古之時,喜馬拉雅山地的低處是一片汪洋大海,四周的山地,重山疊翠,雲霧缭繞,無邊無際的森林中,奇花異草爭相開放;成群的斑鹿、羚羊、犀牛穿梭其間;杜鵑、畫眉、百靈盡情歡唱。

  可是後來湖裏出現了一頭巨大的五首毒龍,攪起萬丈巨浪,搗毀樹木花草,侵擾飛禽走獸,使它們災難臨頭,無處逃生。

  正在危難之時,天上飄來五朵彩雲。它們變成五個仙女,降伏了毒龍,救助了飛禽走獸。經過飛禽走獸的再叁懇請,五位仙女答應永遠留下來,保護它們。她們後來就成了喜馬拉雅山的地方神。

  根據藏文有關祭祀神靈的文獻記載,與這五位女神有關的崇拜儀式;一般應該在一個與世隔絕,環境優美的地方舉行。

  因爲女神們像人類一樣喜歡花草,所以祭祀女神的地方應該選擇在長滿茂密的樹林和美麗鮮花的地方。

  供奉給女神們的祭品,除了各種食物和飲料外,還要有用藥物做成的朵瑪,沒有斑點的青銅鏡、一塊水晶石、一些孔雀羽毛、一塊無斑痕的綠松石、海螺做成的骰子、裝滿淨水的珍貴容器。

  丹瑪護法女神

  西藏大神殿中的丹瑪護法女神一共有十二位。在神話傳說中可以分爲叁組:第一組是四位大魔女,她們是長著醜臉的黑姑娘;第二組是四位大夜叉女…

《生長神靈的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雪域衆生的信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