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長神靈的山▪P2

  ..續本文上一頁雅隆河谷的人們聽到了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他們見著這位天神相貌英俊,儀表非凡,就推舉他爲雅隆部落的首領。

  “聶赤贊普”,藏語的意思就是“用脖子當寶座的英傑”。自此曆史上就把藏王稱爲贊普。聶赤贊普就成了雅隆部落的第一個贊普。從他開始,到公元7世紀初松贊幹布建立吐蕃王朝,一共傳了32代。

  聶赤贊普做了部落首領以後,人們就在長滿紅柳和香莎草的山坡上,修建了西藏第一座王宮雍布拉康,獻給了聶赤贊普。這座王宮的遺址,就在離山南澤當鎮不到15公裏的地方。

  當然近年也有學者否認這種神話的說法。據西藏著名學者恰白次旦平措等的研究,聶赤贊普生于西藏波沃地方,也就是今天林芝地區的波米縣。他的母親叫姆增,在兄弟九人中他排行最後。他離開家鄉,去吐蕃中部的原因主要是他性格倔強、能力很大,不願受當地地方官吏的欺梅和控製,終于被當地人驅逐出境。恰白先生引用本教的觀點說:聶赤贊普去過27個地方,這些地名不僅現在可以辨認,而且清楚地表明了他依次從波沃到工布,然後經達波到達雅隆河谷。他是從波沃地方來的王,故尊號爲“悉補野”(波沃之王)。

  不管聶赤贊普是天神下凡,還是來自印度的王族,也不管他是吐蕃人,還是來自漢地的梵尼,但是在西藏一直非常有影響的天神下降爲人主的神話,至少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古代藏族人的一些重要觀念,而這種觀念有時往往又是理解西藏曆史乃至文化的關鍵。

  木神之梯和木神之繩

  從西藏的神話看,吐蕃的首批贊普都是從天上下凡到人間的天神之子。他們下凡時,有時是通過攀天光繩,有時又是通過木神之梯來進行的。當他們下凡成爲贊普以後,那根天繩就再也不會離開這些贊普,並一直停留在他們的頭上。天繩成爲連接天、人、地的媒介。在他們生命的末日,自己的身軀就化爲一道光,融化在木神之繩中,回到了天上。

  在西藏人的神話觀念裏,木神之梯和木神之繩實際上是指同一個東西。但有關它們的神話傳說卻衆說不一。相傳岡底斯山就是一架上下天界的木神之梯,或者說木神之繩,它連接著天際和大地。

  最初,這根天繩是天空的光線和大海的霧氣相合而産生的白色凝結物。他被風拉長,紡織成線,又纏繞在一棵樹上,這些線就是天繩。藏族史詩《格薩爾》中有一段神話說。祝古軍隊被格薩爾的軍隊追殺得無路可逃,這時天上的魔王給他們降下一根天繩,這是一根黑色的虹帶,從天上一直垂到山頂的宮殿上。在祝古將士都爬梯進入天界後,梵天砍斷了這根天繩。

  西藏的民間宗教在解釋木神之梯的神話時,是與家宅和天聯系在一起的:

  如果神山是世界的中央支柱、天柱,那麼它在形式上同西藏帳篷內部的構造是很相似的。在帳篷的中央有一個竈臺,旁邊有時還有一根柱子。竈膛升起的煙柱正好從屋頂中心的洞口直沖雲霄。同樣,帳篷裏的光線也是從這個洞口進來的。另外,藏族人家的土木房屋中,上下樓都是通過一根獨木樹幹做成的梯子來攀登的。它也許就是想象中天梯的本來樣子。

  西藏的民間宗教進而把天分爲九層,並且認爲,要進入這九層天際,必須通過“天門”,這個天門就是屋內通煙和通光的洞口,而攀天的工具就是屋內的那根光柱。所以,人們又認爲木神之梯是一根具有彩虹般色彩的光柱。

  -由于木神之梯神話的存在,它又進一步派生出了木神和恰神的神話:

  相傳木神居住在天的一層,而另一位叫恰神的神靈則住在天的另一層。木神和恰神是親戚。據說,恰族人的使者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木族人的住地,請他們派一位首領,去統治他那尚處在群龍無首的民族。人們也相信,後來的後藏昆氏家族就是木神的後裔。

  砍斷天梯的贊普

  天是贊普的故鄉,他們死後一定要返回自己的故鄉。

  可是,有一天突然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那根猶如彩虹般一樣的攀天光繩或者說木神之梯被人砍斷了。這個人就是吐蕃第七代王止貢贊普。

  相傳止貢贊普出生時,人們請老祖母卓夏傑玲瑪爲王子取一個吉祥的名字。

  老祖母問道:“結雪紮瑪岩塌了沒有?丹瑪地方的耗牛草場被火燒了沒有?達列帕措的潮水幹了沒有?”家人答道:“岩沒有塌!草原沒有燒!湖水沒有幹!”

  老祖母年邁耳聾,錯聽成岩也塌了,草原也燒了,湖水也幹了。就以爲是不吉之兆。便對家人說:“他不是死于水中。就是死于刀下,就叫他止貢吧!”

  止貢贊普長大成人後,一直對老祖母取的這個名字耿耿于懷。他能力過人,能夠自由地在天空飛躍,所以暴躁驕傲,特別喜歡爭強好勝。他常以父系九族和母系叁部爲對手,問他們:“你們敢與我爲敵?你們敢與我較量嗎?”

  衆人都害怕他,沒有一個敢出來同他爭鬥。止貢贊普就對臣屬羅昂達孜說:“你出來和我比試。”羅昂哪敢呢!止貢贊普心被惡魔所迷,說了許多難以入耳的話。羅昂還是一再請求不要比武。可是止貢贊普根本不聽。羅昂達孜只好請求道:“若要我與你比武當然可以,不過我有個請求。”贊普說;“你有什麼請求?”羅昂達孜說;“請授予我王室的天神寶劍和自動揮舞的長箭,還有自動穿著的铠甲……如果贊普能將這些具有神通的兵器賜予我,那我就敢和你一決高低。”

  止貢贊普答應了他的要求。于是羅昂達孜先到娘熱夏波城堡難備這場生死決鬥。幾天後,贊普也來到城堡。也許是羅昂達孜怕止貢贊普沿木神之梯逃走,又向贊普提出苛刻條件:“請你將近直悠遠的木神之繩砍斷,請將九級天梯朝下放倒。”贊普一心想戰勝他的對手,根本不去考慮砍斷木繩、放倒天梯的後果,揮舞神劍,當即砍斷了頭頂上的木繩,放倒了天梯。

  然後撲向羅昂達孜。

  狡猾的羅昂早將200把利劍栓在100頭黃牛的背上,再讓牛馱上裝滿灰土的布袋。然後他轟趕牛群。100頭牛互相沖撞,布袋破裂,羅昂達孜趁機沖進彌漫的塵土中,不斷地向贊普發起進攻。贊普不敵,被護身神德拉貴結拉向天空,這時羅昂從袖口中取出小斧,砍向護身神,德拉貴結葬身于雪山縫隙中,而贊普本人也被羅昂殺死。他的屍體最後被放入一個大銅鍋中,密封後被抛進雅魯藏布江中。

  止貢贊普一人死了倒不要緊,可是自此開始,以後的贊普死後,他們的靈魂就再也回不到天上了,只能在地上的王陵中或其他的地方繼續存在。

  據史書上記載,羅昂達孜最初只是一位小邦的君王,他在本教的支持下,戰勝了止貢贊普,吐蕃國政落到了他的手中。而贊普的後代只好逃到了工布地區。吐蕃王室爲了報仇,派人把毒藥塗在一只神狗的毛上,然後放到羅昂達孜居住的娘熱夏波。羅昂達孜看見這是一只名貴的神狗,就用手撫摸狗毛,毒藥粘在羅昂的手上,當場斃命。

  

  第二章 光明之父和他的神靈家族 

  從藏族的神話傳說看,當止貢贊普砍斷了贊普們與天界相連的木神之梯或者說木神之繩以後,似乎天界便不再眷顧雪域的衆生和天神的子孫,觀世音菩薩也好像悄然隱去,于是古代吐蕃的文化軌迹便再不能依照天界菩薩的旨意向前邁進,而只能繼續另一種文化,這就是本教文化。

  從《漢藏史籍》的記載看,止貢贊普在位的時候,就從象雄和勃律等地請來了本教教法。到了止貢贊普之後的波得員甲贊普時,吐蕃又出現了“天之本教”。這一古老的宗教除了在意識形態上全面占領了吐蕃的文化外,還在吐蕃的上層建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據《西藏王臣記》的記載,從聶赤贊普到赤脫傑贊,共27代贊普,他們在位時,都是依靠本教、仲得王族、得烏王族來治理西藏的政治的。

  天界巫師的神秘學問

  從12世紀左右開始,藏傳佛教逐步成爲西藏文化的主流,以至于人們在談到西藏燦爛文化的時候,總是以藏傳佛教文化來概括西藏的文明,實際上這種觀點是由于沒有宏觀、曆史地把握西藏文化史所造成的。

  在西藏文明的曆史長河中,可以說在12世紀以前,是另一種宗教和文化在吐蕃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它就是本教。盡管從12世紀起的藏傳佛教都把本教徒視爲土族宗教的巫師,並把本教看作吐撥蕃的巫教,但是關于它在西藏文化曆史上曾占據過統治地位這一點,任何教派都不曾懷疑過。應該承認,後來的本教受到了藏傳佛教的全面影響,但是它仍然延續下來。即使在今天,整個藏族地區都還分布有本教寺院和本教聖地。它們在西藏的東北部特別多,而在西藏腹地則相當的少。當然在後藏的日喀則附近也有一座很大的本教寺院。伴隨著衆多的信徒,我們認爲本教在今天依然是有生命力的一種宗教。

  從西藏本教文化的內涵看,雖然它在12世紀以後因爲受到了藏傳佛教的巨大影響而有所改變,但是在12世紀或者更早11些時期,它的發展軌迹都帶有明顯的巫術成分,因此稱吐蕃時期的本教爲巫教也許有一定道理。

  “本”(Bon)的原型是“本巴”(Bon-pa),表示用拼作聖歌的咒語去與神靈溝通。後來當“本”進入西藏並同藏傳佛教接觸後,“本”字則有了佛教“法”(chos)字的全部含義。意義爲“教法”或者“真谛”。意大利藏學家圖齊也認爲藏文名詞“本” (Bon)應該與神詞“本” (Bon)聯系起來,有“誦”、“默禱神咒”、“邀請神靈”等意思。

  關于本教及其巫術發展的神話傳說認爲,本教的巫術發展經曆了叁個階段:

  1.多爾本時期。大約在樨德松贊普時代,也就是西藏第一位贊普聶赤贊普之後的第六代。西藏神話講,吐蕃中部一名叫辛族的青年接受了魔鬼的“奧義”,由此知道了神鬼所具有的善惡兩面性。這位青年後來還學會了有關驅除惡鬼和惡神的儀式。當吐蕃贊普止貢贊普死後,以他爲首的本教徒,爲贊普舉行了喪葬儀式。儀式的目的是:在下界降伏惡魔,在天界向祖先神靈供奉供品,在中界淨化家之竈。

  2.恰爾本時期。這一時期本教已經掌握…

《生長神靈的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雪域衆生的信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