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長神靈的山▪P4

  ..續本文上一頁以飲,汗可以滌。此間之人都是從蓮花中出生,地上食物累累,隨采可以食,樹葉樹皮隨取可以衣。”

  可見,光明之神辛繞米沃的特征有些相似于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

  研究本教文化的藏學家卡爾梅也曾說,辛繞米沃是本教的創始人,他與佛教中的釋迦牟尼的地位非常相同。目前我們還沒有資料可以確認他的真實性、生辰年月、民族及其活動。本教徒認爲他的言論是在他死後記錄成文的。

  雖然如此,在西藏民間和一些曆史著作中,我們還是可以找到有關他的神話片段。

  相傳他是在第六代贊普時,出生在吐蕃中部的翁雪紋的辛氏家族。當他13歲時,一群魔鬼把他帶走了。在12年的漫長的歲月裏,魔鬼們帶他跑遍了吐蕃。當他重新回到現實社會時,他已經懂得了許多魔怪的名字以及他們的住地,于是他掌握了蔔卦、求福、除災、送鬼、祭天等儀式,並開始傳播這一套教義。因此,這時的本教,只是下方鎮壓鬼怪,上方祭招天神。

  還有的神話傳說講,在什巴葉桑天國裏,有達巴、莎巴、協巴叁兄弟。他們都在本教聖哲布赤羅格結參的指導下,修學本教。學完教義後,他們拜見了先拉沃格爾神,並請教他如何把芸芸衆生從苦難中解救出來。這位神靈說,他們可以分爲叁個時期依次成爲導師。達巴在前世盡職以後,老二莎巴成爲辛繞米沃現世的導師。當時辛繞米沃還是一位王子,降生在魏摩隆仁。

  西藏的神話說魏摩隆仁是本教的發源地。它即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也是一個虛構的聖地。本教徒認爲它是不會自行消滅的,他們還相信,當魏摩隆仁最後毀于大火之時,它會自己升騰到天界,然後與天國裏的另一個本教聖地合二爲一。

  本教徒還相信,魏摩隆仁在世界的西部,占據著現實世界叁分之二的面積。它呈八瓣蓮花的形狀,與之對應,天空也呈現帶有八個輪柄的輪形。此外,魏摩隆仁境內的九疊雍仲山俯臨著整個大地。它的山頂呈一整塊水晶巨石的形狀。四條河流在山腳下分別朝四個方向流淌。東邊的恒河從獅子形岩口流出,人稱獅嘴河;北邊的河流從馬形岩口流出,人稱馬嘴河;西邊的息達河從孔雀形的岩口流出,人稱孔雀河;南邊的印度河從象形岩口流出,人稱象嘴河。

  南面是巴波索結宮,這是辛繞米沃降生的地方。西邊是赤曼結協宮,它是辛繞米沃妻子惠莎結協瑪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叁個孩子多布、恰布和乃烏青降生的地方。

  據說只有經過“箭道”才能進入魏摩隆仁。傳說辛繞米沃到西藏訪問時,從戒指裏射出一只箭,開辟了這條通道。箭穿過了山牆,開出了一條大隧道。沿途溝壑遍地,時有野獸出沒。此外,這條隧道漆黑一片,需要9天才能通過。

  辛繞米沃從幼年時代起就開始傳播本教。惡魔恰巴拉仁是他一生的對手。一次恰巴拉仁偷走了他的7匹金馬,爲此他遲到了西藏。當時他也曾想利用這次機會在吐蕃傳播他的教義,但是他發現藏族人還沒有做好推備以接受他的教義,于是他發誓說,一旦時機成熟,他會把所有的教義從象雄傳到西藏來。

  辛繞米沃竭力把自己幻化成令人生畏的神靈以戰勝惡魔。但是他的性格發生了驟變,他逐漸變得凶惡和殘暴,因此他只好在一個山洞裏隱居起來,並最終等到惡魔恰巴拉仁投降。他本人也于82歲時去世。

  辛繞米沃一方面是西藏神話傳說中的神靈,另一方面,他又是吐蕃喪葬儀軌中經常被邀請的巫師。因爲在敦煌文獻中留下了一些不太完整的故事:

  一個少女死于事故。她的面目變得模糊不清,另外,在她死前,她脖子上還有某種東西在使她受盡苦痛。于是,她的哥哥和父親請求辛繞米沃幫助他們,以使她還陽。辛繞米沃告訴他們說,恰本群摩巫師可以把這件事情辦好。少女的父親和哥哥找到了兩位恰本群摩巫師,可是其中有一位拒絕做這種神秘的儀軌,而另一位卻爲少女作了各種本教巫術儀式,于是少女的臉龐開始閃閃發光,脖子也舒服了。

  這則故事中,辛繞米沃僅僅是作爲本教巫師的策劃者而介入其中的,而在另外一些文獻中,他又是喪葬巫師。相傳有一位藏族人因爲被謀害而遇難,辛繞米沃左手拿一個鈴,右手拿一根羽毛,爲死者舉行了喪葬儀軌。

  天界和本教的神靈家族 

  本教神話對天的認識乃至解釋是五花八門的。其中有一則神話解釋說,天界有四層天,本教徒稱這四層天爲四大住所。

  第一層天叫什巴貢桑,據說是本教諸神聚集在一起商討哪位神靈降臨人間爲導師和統治者的地方。

  第二層天叫什巴葉桑,是什巴桑波蚌赤神居住的地方。

  第叁層天叫巴拉沃塞,是衆神下凡或者是從塵世歸來時淨身的地方。

  第四層天是最高天界,叫做貫贊恰,是本教神話中的赤傑曲巴天國。在這個天國裏,有一座城市,叫做那爾瑪勒細,是恰傑仁喀神統治的地方。本教的衆神一般都在此接受訓誡,並學習什巴東孜的本教奧義:對大千世界的預測。辛繞米沃的叁個兒子也在此接受各種訓練。相傳藏王最早的祖先恰傑雅拉達周就居住在這座城市裏。

  在天界的北部,有一個叫做北方黑暗界的地方,那是惡魔梅本那波的住地。

  在這裏我們想隨便提到與此相關的兩個說法:

  第一是本教的四層天和惡魔居住地這種善惡對比的觀點,明顯是二元論的反映。光明與黑暗,白與黑,善與惡,神靈與惡魔,現實世界與虛幻世界等兩重性構成了本教教義的基礎。本教爲其他教派和自身利益舉行的宗教儀式或者典禮幾乎都是從二重性這個角度出發的。神靈應該戰勝惡魔,善應該戰勝惡。

  第二是人和神靈或者魔怪之間的對立,還反映出他們之間的特殊關系:在吐蕃時期,人的地位相當不穩定,雖然人類和神靈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但是人卻不能冒犯神,當然也不能冒犯惡魔。如果惡魔傷害了人,人可以求助于神,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神都必須戰勝對手。但是,同樣,由于人與神之間有天然的聯系,因此,在不代表敵對力量時,神靈與惡魔之間並沒有區別,人永遠是它們爭奪的對象。

  本教的天和神靈鬼怪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宇宙體系。在它的天際中,衆神會聚,他們各有來源,各有系統,形成了一個神秘的神靈鬼怪世界。

  本教衆神中最常見的神靈是四大主神。這四位神靈經常出現在西藏傳統的唐卡畫和寺院的壁畫中,幾乎每座寺院都可以看到這一組畫。

  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本教的一些主要神靈。

  四大主神:

  1.薩都艾桑;

  2.辛拉沃噶;

  3.桑波蚌赤;

  4.辛繞米沃。

  後叁位神在西藏的神話中都成了本教的主神。在這叁尊神中,辛拉沃噶是導師,桑波蚌赤是辛繞米沃的同伴,辛繞米沃是塵世的導師和救世者。辛拉沃噶還被看作本教的原始神,而桑波蚌赤則是衆神和其他生靈的最早法師。

  四位主神中的第一位薩都艾桑是一位女神,據說她是萬物的母親,衆神之母。她的名字來自古代象雄語,意思是“可敬的智慧之母”。本教徒有時還稱她爲“辛繞強巴”。

  塞城五尊神:

  1.貝塞恩巴;

  2.拉郭托巴;

  3.卓卻卡峻;

  4.格措;

  5。金剛撅。

  他們是本教神靈系統中令人畏懼的神靈中的五位主神。拉郭托巴是前面提到的卵生神話九姐妹中大姐的丈夫。她還是另外兩個神靈的妻子。

  塞城五尊神中的第四尊神格措,最初是居住在岡底斯山的山神。神話中講,他原來是一頭令人生畏的耗牛,後來從天上降生在岡底斯山,然後就消失在雪域的群山當中。由于他的凶悍或者是其他原因,這尊神逐漸上升到本尊的地位,並成爲本教大神殿中的護法神。從那時起,他一直是一位令人生畏的神靈。在密宗的雙身像中,他多頭多臂,摟抱著他的妻子。格措神還是降伏衆惡魔的神,是密宗中的大威德,有360個變身。

  塞城五尊神中的第五尊神是金剛橛。不僅僅是本教,甯瑪派和薩迦派也尊祟這位神靈。他可能起源于印度,根據甯瑪派的說法是蓮花生把對金剛撅崇拜傳人西藏的。金剛撅最初是一種法器,它的一般樣式是上部有人頭和手臂,下部是呈叁菱形的短箭。它被視爲在印度使用的秘密法器,而後,逐漸進入密集金剛及金剛蔓這樣的佛教密宗教義中,但是它仍然是主要的法器,這時它是用木頭、鐵甚至人骨等各種材料做成的。然而究竟從何時起這種法器就變成了神的確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甯瑪派的神話還認爲,金剛撅和金剛力士是一個人。因爲本教的金剛界神話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有一對孿生子,一個是好孩子;叫達臘梅巴,另一個是壞孩子,叫達夏噶娃。達夏噶娃總跟自己的父母作對,因此達臘梅巴只得站在父母一邊反對自己的兄弟。但是達夏噶娃的勢力非常強大,達臘梅巴感到束手無策。正在這時,佛母強巴出現在他的面前,告訴他必須乞求金剛力士,否則他永遠無法戰勝他的弟弟。于是,達臘梅巴開始不停地向金剛力士乞求。祈禱的結果是使達臘梅巴降伏了他的兄弟。

  噶迥神: 

  1.瑪; 

  2.都;

  3.贊;

  4.紮巴僧格。

  本教除了本尊神以外,還有許多保護神;它們被稱爲噶迥神。大多數的本教徒都信奉噶迥神中的“瑪”、“都”和“贊”叁位神靈。

  “瑪”在本教神話中代表瑪卻什巴傑莫,她是一尊尊貴的佛母,地位相當于印度女神難近母(Durgadevi),同時她還是一尊護法神。

  “都”在本教神話中是意味惡魔。

  “贊”代表贊傑央尼艾,在本教神話中他是一位岩妖。

  “紮巴僧格”在本教神話中是一位護法神。有關他的神話傳說涉及到18世紀噶舉派紅帽系第十世活佛曲傑堅贊,他在1792年因涉嫌幫助廓爾喀人入侵西藏,西藏地方政府沒收了他的所有財産以及他本人的駐錫地羊八井寺,政府甚至還不容許整個紅帽系活佛轉世。據說曲傑堅贊圓寂後,他的靈魂成爲西藏所有邪惡精靈的總代表。爲此,曼日寺大主持西繞貢傑把他與其他精靈召回,並讓他發…

《生長神靈的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雪域衆生的信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